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研究现状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均较高。有报道,国外糖尿病足截肢率高达50%,而国内亦为20%~30%。其成因与血糖控制较差、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临床上以肢体麻木、感觉异常、疼痛、溃烂及坏疽为特征,属于中医的“消渴”、“脱疽”等范畴,治疗上颇为棘手。本文就近几年的中医药治疗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辨证治疗 马氏等分两型用药:①气阴两虚证,治宜滋阴益气、托毒生肌,方用八珍汤加减,气虚明显者加黄芪;阴虚明显者加麦冬、花粉;痛甚加乳没;形寒肢冷加鹿角胶。②阳虚血瘀证,治宜温阳益气,活血通脉,方用阳和汤加减。痛剧者加乳没、地龙;下肢逆冷、皮肤青紫或紫暗者,加制附子、牛膝、桃仁、红花。 胡氏等用消疽汤加减,黄芪、人参、石斛、元参、白芍、当归、丹参、牛膝、银花、连翘、地丁、白花蛇舌草等。气阴两虚型重用石斛、元参、黄芪、人参,加沙参、麦冬、生地;热毒湿盛型重用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地丁,加薏苡仁、泽泻。 李氏分轻度、中度、重度予汤剂内服,认为轻度多属脉络瘀血阻滞,气阴不足,拟活血化瘀通络为主,兼以益气养阴,方用桃仁四物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丹皮、丹参、茯苓、薏苡仁、玄-参、石斛、党参等;中、重度属气阴不足,湿热入侵,治标为主,兼以扶正,拟清热利湿、活血和营通络为主,兼以益气养阴,方用萆薢渗湿汤合顺步汤加减,药用革薜、黄柏、牛膝、蒲公英、忍冬藤、薏苡仁、桃仁、赤芍、丹参、当归、玄参、川芎、黄芪、党参等。 2.固定方加减 梁氏用党参、鸡血藤各 张氏用托里消毒散加减:银花10 阎氏自拟降糖饮加减,益气养阴、活血通络,药用黄芪 3.中医外治法 马氏分证型用熏洗、外敷法治疗。气阴两虚证用益气补血方先、熏后洗:当归 胡氏等分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区别处理。干性坏疽外敷地榆油(地榆、香油等组成)纱条;或外敷生肌象皮膏(生地、龟板、象皮、石膏、炉甘石、当归、血余、香油、黄蜡等组成)纱条;或外敷蛋黄油(鸡蛋黄制成)纱条。湿性坏疽用祛腐散(红升丹、血竭等组成)、提脓散(红升丹、生石膏等组成)、金黄膏(金黄散、香油、黄蜡等组成)以及珠母散(血竭、生牡蛎、象皮、龙骨等组成)外敷。郭氏外用消疽膏:苏木、赤芍、独活、僵蚕、檀香、白芷、血竭、白鲜皮等,制成软膏,外敷患处,每日1次。 潘氏等用白拟活血生肌膏外敷:大黄、三七、儿茶、血竭、冰片、芙蓉花叶等,制成膏状,每口1次。邓氏等用足浴方泡洗,疗效明显。药用黄芪 4.小结 综上所述,许多学者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多采用辨证分型施治或固定方内服,结合外用清热解毒、祛腐生肌、化瘀止痛的熏洗方或外敷药,有效地控制了病情,降低了病人的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临床上缺乏严格的诊断分型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给临床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若能在多中心、大样本的原则下,加强合作,结合现代科学(如分子生物学等)成果,进行随机、对照等观察研究,定能提高糖尿病足的临床诊疗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