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情绪的主人?

 雪落无声988 2014-08-06

  前言:

  人人都有情绪,它无时无刻不陪伴着我们,并且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工作状态、学习效率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不良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生理健康,降低我们行为的效率,破坏我们的愉悦感,让我们的想法变得消极。所幸,面对不良情绪,我们并非无能为力。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面对繁冗错综的日常事务和人际交往,许多人都感到越发管不住自己的脾气了,以至于矛盾冲突日益增多,和谐相处日渐稀少,指责抱怨环绕身边,欢声笑语渐行渐远。我们知道,“用同样的方法做同样的事,却期待不同的结果”是不现实的,如果你也有上述困惑并希望脱离现状的话,从今天起,改变对情绪的认识和处理方式,做你情绪的主人吧。

  也许你们很像

  小帆是一家公司的普通白领,年纪轻轻的她和许许多多其他人一样,每天往返于公司与家的两点一线之间。一上班,小帆就会径直走进自己的小隔间开始工作,俯瞰下去,那一个个隔间就像一块块被规整分割的农田,而小帆就是在农田中辛勤工作的小农夫之一。辛苦、加班之类对小帆来说倒不是什么问题,最让她难受的是,小帆一直觉得周围同事都在排挤她、看不起她、不愿意和她交往。虽然说不清为什么,但每天上班小帆都隐隐带着一种孤独感和卑微感,以至于她也不太主动和同事往来,与同事关系比较疏离。

  这种疏离的部分原因也是由于小帆的工作内容比较依赖电脑,不太需要和人打交道。最近,小帆觉得电脑的状态越来越能左右自己的情绪了,当网速很慢,电脑很卡,键盘打字没反应等情况出现时,小帆就会变得焦躁,甚至有想砸了电脑的冲动。终于有一次,小帆正在处理一份重要文件,电脑突然死机没反应了,小帆一下子变得惊慌焦虑,不知所措。在尝试修复了几次没效果之后,小帆的情绪变得不满、愤怒、怨恨,她觉得连电脑都在故意和她作对,让她感到特别的委屈。积压已久的情绪终于爆发了,小帆抄起电脑的键盘,重重砸到了地上,把周围同事都吓了一跳。稍微平静后小帆就后悔了,一方面她不应该把怨气发泄到电脑上,毁坏了公司财物,另一方面,自己会给同事留下“发神经”的印象,更加恶化了与同事的人际关系。

  其实,小帆的表现并不罕见。英国对1250名上班族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80%的被访者曾经见过同事对电脑大动肝火,破口大骂,进而“拳打脚踢”,甚至把鼠标或键盘抛出门外或窗外。被访者承认电脑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会感到口干舌燥,精神紧张。年轻的上班族普遍有对电脑“诉诸武力”的倾向,25岁以下的被访者中,约有15%表示,曾经因电脑坏掉而产生向同事发泄、或者破坏公司设备的冲动。另一项类似的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被访者会因为电脑发生故障而埋怨公司电脑部的同事,责怪老板的也有10%。此外,小帆的人际关系问题在白领中也是种普遍现象。都市白领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烦躁、郁闷、头痛、失眠等症状,进而引发一系列不良情绪。那么如何认识我们的情绪,怎样能把握它不令其失控呢?

  情绪及其理论

  说起情绪,在心理学上有将近20种以上的定义,尽管它们各不相同,但都承认情绪是由以下四种成份组成的:

  1.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情绪的表达形式。

  2.情绪是行动的准备阶段,这可能跟实际行为相联系。

  3.情绪涉及有意识的体验。

  4.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

  简单来说,情绪与我们每个人的躯体反应、行为表现、切身体验和认知评价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影响互动,构成了我们复杂的情绪反应模式。

  这里介绍一下情绪ABC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情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这一理论源于对一种现象的观察,即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通常我们觉得是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一件事就引起相应的情绪体验。但现实中却有这样的情况:一门考试两个人都没过,结果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由此可见,在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一定还有个信念B,也就是对事件A的评价、想法在起作用。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另一个人可能说:我精心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竟然没过,是不是我太笨了,我还有什么用啊,人家会怎么评价我。前一个人的信念是指向外部的,想法比较客观;后一个人的评价是指向内部的,触及到了自我的价值感。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前文提到的小帆更像后一个人,总是把评价指向自己。她请同事帮忙同事如果不帮她,她的想法可能是:我不招人喜欢,我太笨了,所以他不愿意帮我。她忽略了同事可能真的没时间或没听到她的要求这一可能性,于是一个消极的信念带来了消极的情绪,使小帆与人接触时也是压抑的、令人不快的。同事很可能因此真的疏远她,这反过来增强了小帆 “我不好”的信念,结果就是恶性循环。

  如果你有以下这些不太客观的想法,你也要注意了,它们很可能给你的情绪埋下一颗坏种子:

  1.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2.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3.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4.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

  5.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6.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

  7.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8.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9.逃避可能、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

  10.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情绪的自我管理

  情绪与身体、行为、体验、认知都有密切的关系。不良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生理健康,降低我们行为的效率,破坏我们的愉悦感,让我们的想法变得消极。那么如何管理好情绪,使其为我所用呢?

  亚里士多德曾说:“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没什么难的,但要能适时适所,以适当方式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可就难上加难。”可见,“情绪管理”即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绪。根据情绪ABC理论,要做到恰当表达情绪,一个简单的思路是直接调整不恰当的信念B,但这其实不太现实。我们之所以会觉得是事件A直接导致了情绪结果C,正是由于信念B太不容易被我们察觉到了,它总是稍纵即逝,很自动化的发挥着影响情绪的作用,以至于我们必须经过认真的反省才能窥见其真面目。

  既然直接对信念B做工作不太容易,我们不妨转换思路,从最易被觉察的情绪入手去理解我们的信念和想法。以下的步骤可以提供参考:

  1.觉察:当一种情绪出现时,你能够及时地抓住它么?做一个对情绪和感受敏感的人,首先正视并区分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是高兴、愤怒、悲伤还是恐惧,把握住当下的情绪和感受,我们就拿到了开启信念之门的钥匙。

  2.节制:抓紧你的钥匙,不要轻易把它扔出去。表达情绪一定要考虑现实的环境因素,肆意放纵情绪,很可能有损于他人,最终也不利于自己。像小帆那样用砸键盘的方式来宣泄怒气,求得了一时的痛快,也引来了后续的麻烦。假如她当时能节制住愤怒情绪,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比如暂时离开那个情境,随处走走,让情绪的能量得到一定的发泄,她也许会发现更恰当的处理方式,同时也得到一次反思自己的机会。

  3.自省:用你的钥匙开启心灵的大门吧。停下来,静下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情绪反应”,“当时这件事让我想到了什么”,“这件事勾起了我怎样的回忆”,“我是不是一直经历着类似的体验”,诸如此类的问题能够帮助你接近自己核心的信念和想法。

  4.修正:当你发现自己确实存在不太客观的评价和想法,那就需要及时的修正它,最简单的做法是提问自己“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一种信念可以令我们的注意力变得狭窄,忽视了其他可能性,练习问自己“这件事带给我什么样的经验”,“我该如何做才能将这件事处理得更圆融”,有助于我们发现多种可能,跳出信念怪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