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的学问 人从在胎盘里就是由水分包裹,水是我们维持生命的重要基础。水在人体中占有60%~70%的比例,是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如果没有食物供给,人可以活7~15天,而如果没有水的供应,人只能存活3~5天,因此,水被誉为“生命之源”。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营养科副主任 卞华伟 记者 李楠 通讯员 江澜 水秘密 身体的运输工 众所周知,我们身体结构的运行依靠血液供给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而血液就是以水分为主的物质。水是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介质。缺水,会严重影响身体结构的正常运作。而对于中老年人而言,由于血管弹性缺失,血液流动本身较年轻人慢,这时候更加不能失去水分的滋养,否则可能引起严重的心血管意外。 调节体温 如果说水分支撑身体结构运作难以理解,那么还有一个更明显也更敏感的方面,就是我们的体温。身体的水分可以帮助我们在调节并保持体温。大暑天,一旦缺水严重就很容易会中暑,这就是体热未能依靠水分蒸发排解而散失所造成的。而中老年人皮肤脂质减少,水分的蒸发更加快速,暑热天若等到口渴再喝水,身体已经处于“缺水警戒”状态,中暑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组织的润滑剂 很多人年纪大了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炎症、消化道炎症等。这跟缺水不无关系。水除了承担着维系生命的重要作用,它还存在于我们的关节、消化管道、眼睛等所有黏液组织中充当润滑剂的作用。缺水可能会引发各个器官的磨损病变。 水对人的重要性已经是毋庸置疑,几乎连小朋友都知道多喝水有益健康。但是“怎么喝”、“喝多少”、“喝什么”这些简单的方面却蕴藏着许多健康密码。为此,记者采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卞华伟,为大家解读水里蕴含的健康密码,教会大家如何“喝对水”。
|
|
来自: 東泰山人 > 《养生学\饮食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