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湖溇港

 江南画苑 2014-08-07

        记得儿时太湖七十二港三十六溇有编成一首顺口溜的,戗金宋宋张,跳过三只浜······”,当时有不少人能一口气背下来,可现在还能背出来的已为数不多了,尤其是年轻人对此不是怎么熟悉。
  
   在太湖东南岸,曾有过不少民间故事传说,有说陆龟蒙的,有说朱元璋、刘伯温的,有说赤脚张三的,有说乾隆帝下江南的,有说罗云秀才的,也有说港、庙、庵的,这些故事传说一代一代积淀并流传了下来,其中好多故事与七十二港三十六溇有关。不管这些传说是真是假,但这些港和溇,还有那些已剩下不多的庙宇,至今还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形成了独特的太湖溇港文化。
  
   沿太湖南岸一线在史前是一片沼泽,生活在这里的先民饱受洪涝灾害之苦,为防洪泄洪,在春秋战国时期开挖了太湖溇港。这些太湖溇港是一条条规划有序,如梳齿般繁密的。南北方向(纵向)的叫,东西方向(横向)的叫。七都中心小学教师姚阿江先生把太湖南岸的塘浦圩田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他认为,塘、浦、圩、田的水系布局,既像城堡又似古城的圩围,圩堤是城墙,水闸是城门,中间的田埂是马路,圩中的水渠是市河。网格式的大田种庄家植物,外围的圩堤种桑植树,每个圩围都有一条绕圩河。塘浦圩田这种城堡式的圩围,具有较强的抗旱排涝能力,在当时的年代,即使是发大水年份,只需用人力水车,也就不会沉田没野,甚至在太湖水位高出大田的情况下,田里的农作物照样安然无恙。塘浦圩田这一独特的太湖防洪泄洪水系,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确保在沼泽上造田、种田的经验之作,被誉为中国第二个都江堰。我国已故水利泰斗郑肇经在其名著《太湖水利技术史》中写道:太湖南岸的塘浦圩田它是古代太湖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创造,它在我国水利史上的地位可与四川都江堰、关中的郑国渠媲美
  
   太湖溇港原有200多条,其中吴江境内有72港分布在七都、横扇两个镇,即东至横扇戗港西至七都胡溇——
  
   戗金宋宋张(戗港、金家港、东宋港、西宋港、张奇庙港)
  
   跳过三只浜(上忠浜、三人浜、湾家浜)
  
   姚朱婆引长(姚家港、朱家港、婆姿港、引家港、长家港)
  
   照盛马大小(照家港、盛家港、马沿港、大咸港、小咸港)
  
   叶娘破亭赵(叶家港、娘娘庙港、破车港、亭子港、赵家港)
  
   白麦连罗寺(白甫港、麦家港、连汝港、罗家港、寺家港)
  
   草俞环乌俞(草港、俞字港、环良港、乌梅港、俞家港)
  
   大雀东庙扇(大明港、乌雀港、东长港、老大庙港、汤家扇)
  
   新汪庄寺土(新开港、汪杏港、庄港、寺港、土地庙港)
  
   官庙李张崔(官元港、庙港、李贤港、张家港、崔家港)
  
   观庙李张崔(观音庙港、大庙港、李贤港、张家港、崔家港
  
   濮沈骆南五(濮家港、沈家港、骆驼港、南盛港、五徐港)
  
   廖徐姚小更(廖扶港、徐杨港、姚家港、小洋浜、更楼港)
  
   火溪半养陆(火洋浜、西溪庙港、半夜浜、养鹅浜、陆家港)
  
   双马倪五丁(双板港、马家港、倪家港、五界亭、丁家港)
  
   叔蒋王亭叶(叔家浜、蒋家港、王家浜、亭子港、叶港)
  
   张港方港到——吴溇(以上为七十二港)
      七都至湖州的小梅口有三十六条溇,以下为三十六条溇——吴溇、丁家港、南丁村、薛埠、戴家浜、胡溇、乔溇、宋溇、晟溇、汤溇、石桥浦、新浦、钱溇、蒋溇、伍浦、濮溇、陈溇、义皋、谢溇、杨溇、许溇、东金溇、西金溇、幻溇、潘溇、新泾溇、大溇、罗溇、安港、沈溇、诸溇、南门港、北门港、泥桥港、杨读桥港、宿渎港。(据湖州乌程县志·康熙癸丑年记载,宣家港、张婆港、管渎港、顾家港及西舍港,也属浙江三十六溇之列。)

   
   太湖水是充满灵气之水,太湖溇港象一条条灵动的血脉,太湖东南岸百姓数千年来在这里生息繁衍。这些溇港把太湖水的灵气带给了四方百姓,使这里自古便拥有了鱼米之乡的美称,使其世代过着富庶的生活。
  
   七都,港多溇多,而且庙宇多。相传每一条溇或港都曾建有一座寺庙或庵堂,尤其庙港这一地区,庙宇如林,仅在现庙港社区那里,当时就有东岳庙、土地庙、永定寺、老太庙等庙宇,现存比较有规模有影响的要算光荣村的云斗庙和双塔桥村的双塔寺。已故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在1994年曾赠送给庙港太湖禅林的题词,可见庙港的寺院之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