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和老子的相同与不同

 杂货店伙计 2014-08-08

 

     在中国的本土文化中,是有许多思想流派的,但真正算得上有宗教性质的,只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佛教属于进口产品,它的根不在中国,所以算不上中国的本土宗教。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无论孔子还是老子,他们都不是各自宗教教义的创始人,他们只不过都是本门宗教教义的集大成者。从真正根源上来说,他们是同一个老祖先,是各自出发点的不同,才让他们走向了对立,而且没有调和的可能。

 

   儒教和道教虽然有着根本的对立,并且这种对立不可能调和,但他们却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都主张复古、都主张回归,都属于保守派。儒家主张回到“大同社会”中去,至于什么是“大同社会”?他们认为尧舜时期的社会就是大同社会的表率!老子主张回归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状态之中。其实如今的人们都知道,他们的理想到如今还没有实现,中国人的现状还是处在迷茫与痛苦之中。老子早就预感到这个结局,在《道德经》中就发出“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的感叹,看看如今中国人的现状就能知道,老子的预知能力是多麽准确!孔子对自己的理想,在年轻的时候是满怀信心的,并发出了“用我者,三年有成”的豪言壮语,在十四年的屡次碰壁后,才变成“明知不可而为之”的!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孔子的徒子徒孙和老子的徒子徒孙,都继承了他们祖师爷的秉性,儒家后人和孔子一样,喜欢跑到皇帝那里叽叽喳喳,哭着闹着让君主施行仁政,为建立“大同社会”而努力,结果让皇帝不胜其烦,朱元璋干脆发明了廷杖,听烦了就打儒家人的屁股,但儒家人依然不改;道家的门人也和老子一样,不参与皇帝家的事物,要不就选择隐居,到深山老林里去炼丹修道。

 

    无论是身在朝堂上的儒家人,还是身在深山中的道家人,他们的宗教追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回到古代!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

 

    按说有了这个共同点后,他们之间就不该对立了,应该走到一条路上来才对!但事实却是恰恰相反,他们之间的对立相当严重,也可以说是水火不相容!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就在于他们之间虽然都有回到从前的目标,他们却坚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老子主张“无为”;孔子主张“有为”。他们在这里分道扬镳了。

 

    他们为什么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回归呢?还在于他们在社会的发展方向上产生了分歧。孔子认为社会回归到尧舜时代,就万事大吉了,人们每天唱歌弹琴,就会这样逍遥自在地一直过下去。而老子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社会还得向前发展,也就是还得像“道”靠拢,与“道”走的关系越近,社会的状态就会越高!至于“道”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老子也不一定十分清楚,因为“道”的社会形势还没有在地球上出现过,谁也具体描述不出来。

 

   孔子坚持“有为”,所以提出了仁制,提出了仁义忠孝廉礼耻,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提出了男人的衣服和女人的衣服不能放在一起;老子坚持“无为”,指出了“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完全是在和孔子唱反调,分明是在指责孔子的“有为”,才是让“大道越来越远离、人们越来越虚伪、亲人之间越来越不和睦、国家越来越昏乱”的根源!他们已经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为什么都主张复古的两个人,形成截然不同的对立观点呢?因为他们复的“古”不是一个“古”,也就是各自所认为的最高社会形态,不是同一个社会形态。因此产生这样的尖锐对立就不足为奇了。

 

   在前面说过,周文王的周家王朝是以文王八卦,也就是《易经》为思想武器,打败了孔子的老祖宗——商纣王,灭了商朝的!孔子生活的年代,已经是周朝的中期,《易经》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周公解梦一类的东西也有了一定的影响。正是因为这样,《易经》和文王八卦在当时的学术界,也有了很高的地位。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孔子开始钻研《易经》,经过韦编三绝的勤奋努力,他完全读懂了这本书,他也一定非常赞赏书中所宣扬的思想,不然就不会把读《易经》做为本门弟子的必修课,后来《易经》就成为六本必修科目的“首经”。

 

   《易经》究竟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有人说它是一本算命的书,也有人说它是一本星象书。也许这些说法都对,里面多少含有这方面的内容,但从周文王、周武王用它做为思想武器,战胜商纣王来看,要说《易经》之中没有一点政治内容,是说不过去的!也许《易经》给了孔子一个政治蓝图,让他产生了游说诸侯十四年的冲动,并为这个政治蓝图奋斗终生的。可以说,孔子所坚持的“大同社会”其实就是《易经》所描述的理想社会,也就是后世儒家人所坚持的“大同社会”!

 

   而老子一生的经历应该比较平坦,没有太大的起起落落,这和他的无为思想有关。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做悠闲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他的伟大思想可能都是在翻阅他所掌管的那些图书资料得来的。虽然周朝取代了商朝,文王八卦也取代了商朝流行的伏羲八卦,但做为周朝最大最有权威的国家图书馆,一定会成为商朝文化的最后一块保存地!

 

   因为无论是出于借鉴前朝政治经验的需要,还是出于反击商朝文化的目的,都应该在这里保留一些前朝遗留的资料。老子所掌管的图书馆中,一定有大量的前朝资料存在!而这些资料,是孔子接触不到的,他只能在鲁国研究本朝的政治纲领——《易经》。

 

   老子一定是在研究了前朝图书或其他资料的基础上,产生了反对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的!如果他也认为《易经》具有不可超越的思想境界,就会和孔子趴在一条战壕里了!所以说,老子的思想应该属于伏羲八卦里面的东西,孔子的思想则应该属于文王八卦里面的。孔子与老子的观点应该是分别继承了周文王和商纣王的观点,是商朝和周朝政治蓝图的对立和继续。老子之所以要“隐”?是因为商朝到老子所生活的年代,已经灭亡了几百年,伏羲八卦的政治力量已经不复存在。

 

   老子的预言是正确而准确的,最有代表的就是那句“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从春秋时代的社会就可以预知,甚至从牧野之战结束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文王八卦要取代伏羲八卦而盛行天下。做为伏羲八卦政治蓝图的坚持者,老子的心里可以说是相当凄凉的,归隐不仅是对社会的失望,更是一种无奈!因为在利益的驱使下,谁还有心做“无为”之事?

 

   在历史车轮的滚动中,中国人昏昏浩浩地坐上了《易经》这辆马车,一直向前滑行了两千多年,直到鸦片战争的炮声,才逐渐打碎了“大同社会”的美梦,在西方另一种文明的对比下才发现,原来中国人是如此地自私,如此地愚昧!如此地喜欢自相残杀!所谓的“礼仪之邦”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只是用来意淫的!柏杨说中国人丑陋,许多人大声叫停,因为人们还不习惯走出“意淫”的惯性之中。

 

   既然中国人都说古代好,连孔子、老子这样的圣人都说“复古”好,那我们中国人的古代是怎样一个好法呢?它真的比西方人的“民主”“法制”社会强吗?在西方人的生存观逐渐显露出短命现象时,怎样复原中国人的远古社会,给当代人一个启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