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季最好的养生及防病法

 欢 喜 2014-08-12

 
 
秋季最好的养生及防病法
图文网络//编辑制作蓝蜻蜓 

   秋季气候由热转凉,秋风劲急,天晴少雨,燥气当令,秋色清肃。在人体,秋气通于肺,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血活动趋于向下、向内。养生应顺应秋季“阳收阴长”的特点,养护人体的阴气。
 作用功效; 防燥护阴,滋阴润肺,强身防病。
 
【保健方法】 
 1)起居调摄:《素问·生气通天论》强调:“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季提倡“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避秋肃杀之气,应肺气之降,阴气之敛;“早起”以领略秋爽,应肺气之宣。适当做一些呼吸吐纳导引功法,以使肺气得以宣泄。初秋天气方转凉,应不忙添衣,微寒刺激有助于增强肺卫固护之力。深秋天气已寒,应注意添衣保暖。

(2)情志调节:秋气通于肺,肺“在志为忧”。受秋天肃杀之气影响,人易于出现悲愁、忧郁的情绪。“忧伤肺,喜胜忧。”秋季情志调节应注意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同时注意“收敛神气”,“无外其志”,保持平和的心态,“使秋气平”,“使肺气清”。

 (3)饮食调养:秋季燥气当令,燥邪易耗伤津液,出现肺燥肤干的“秋燥病”。“燥者润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选用酸甘养阴润燥、养肺护肤之品为饮食调养的原则。如梨、粳米、百合、麦冬、蜂蜜、乳类等,忌辛辣、燥热之品。 

适宜人群;男女老少皆宜,尤其是婴幼儿、老年人。

【注意事项】

1)秋季气候干燥,人体肺卫防御能力下降,须防“温燥”、“凉燥”侵袭,而出现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及“秋燥病”。

 (2)秋季户外活动应在白天进行,并注意不可过汗伤阴。

 (3)秋冬之交需注意胃病及小儿秋季腹泻的发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