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墨法
墨,是中国特有的书画用品。历代书画都是十分重视对墨的运用,认为“书法,本于笔,成于墨”,“水墨为字之血肉”。 “墨分五色”。是指用水调和后的墨色变化情形,常出现的有焦、浓、黑、淡、白五种现象。就书法而言以黑为宜,也有高手用焦墨或淡墨作书,但不多见。 有人作书法,用笔功夫不错,只是用墨功夫欠佳,影响到作品的质品甚至成为次品。有的写出字来在阳光下显得亮晶晶的,甚至在字的周围把宣纸都弄得皱巴巴的,看上去整幅字坑坑洼洼,很不平整。这是用墨过浓的缘故;有的用墨水份太多,写出来的笔划出现毛茸茸的,像是冬天的雪景,这些都是墨、水互相调配不当伎然。建议学书的朋友在练笔的同时,也要练练调墨的技艺。字写的再好,是要靠墨色来表现的。要把练笔、调墨摆在相同重要的位置。 调墨说白了就是往墨里掺多少水合适的问题。我这里有个方法供朋友们参考。一是控水法,二是试纸法。 控水法。就是研墨或倒墨汁时,先加少许水逐步调“黑”,千万不要一次调到“位”,实践证明调墨一次是调不到位的,而要进行多次。如是研墨,则用小耳勺加水,然后手拿墨块成90度角,轻轻地慢悠悠地研磨。如果要创作大幅作品,则要分多次进行,一次磨好后将墨倒入砚池里,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满足创作用量为止。 试纸法。就是将创作用的熟宣纸,先截一块相同材质的纸,把调好的墨用笔在小纸上试一下。验证好所调墨的干湿度,如果墨色适中则可以进行创作了,让墨色更好的为你的书法作品增辉。 |
|
来自: 军休强军路 > 《玄武区军休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