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江两部失传的乡镇志--《韭溪志》和《震泽备志》

 苏迷 2014-08-15
在吴江的历史上,有一座桥堪称是吴江的代表,那就是始建于宋庆历八年(1048年)的垂虹桥。当时吴江县治松陵镇,被古松江(即吴淞江)一分为二,今东门外还是一片泱泱泽国,百姓半居江南,半居江北,晨往暮归,均靠舟楫摆渡,而此处风大浪急,险象环生。于是垂虹桥便应势而建。初为木桥,东西长千余尺,取名利往桥。为方便路人歇息,桥两堍分别建有“汇泽”“底定”两凉亭,桥中心则建“垂虹亭”。元代易木为石,下开62个桥洞,后增至72个、85个,明代改为62孔。后世又称之为长桥或垂虹桥。赢得历代300多位文人墨客垂青,留下连篇累牍的诗词画作。
  民国年间,吴江人费善庆编纂过一部未整理完成的吴江县志稿《垂虹识小录》,志名即来自于垂虹桥。显然,在作者眼中,犹如姑苏台之姑苏成为苏州代称一样,垂虹桥不仅仅是一座桥,它已经从吴江特有的标志符号,演变成吴江的代称。该志稿保存了许多已佚方志的信息和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以史惟则传为例,分别依据《钱志·艺能》、翁《平望志》《图经续纪》和《韭溪志》四种志稿合成。其中《钱志·艺能》当指钱霑纂《康熙吴江县志续编》,“翁《平望志》”即翁广平撰《平望志》,“《图经续纪》”则是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上述三志均传世。唯独《韭溪志》在《江苏旧方志提要》未见著录,应该是部佚志。据《嘉靖吴江县志》记载,韭溪之名由来已久:“越伐吴,方会食,谍知吴杀子胥,即进兵,弃韭于溪,故名。”在今天吴江横扇东面10里,有一处古村叫溪港,村名即来自穿村而过的小溪韭溪。
  在史惟则传中,《垂虹识小录》 转引《韭溪志》的文字云:“弟怀则,唐末进士。宋兴,曹彬荐,召掌史局,亦工书。后进三品秩,赐绯鱼袋,不受。隐于浮屠,卒谥静宪。”无独有偶,《光绪平望续志》既著录了“《韭溪志稿》,秦廷宝撰。”也转引了一则《韭溪志稿》云:“金氏,韭溪范大为妻,年二十寡,抚孤鸣玉成立,娶媳赵氏,甫半载,鸣玉病且死,嘱赵曰:‘尔已有娠,傥男也,当俟离襁褓,然后去留惟汝。’赵大哭,以节自矢。金又与媳抚遗腹孙数十年,无间言,一门双节,尤农家所难云。”从《光绪平望续志》的记录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得知,《韭溪志》可能是一部未刻稿本,其中内容至少有人物传,作者叫秦廷宝。关于秦廷宝的生平,《同治苏州府志》给出了答案:“秦廷宝,字秋原,诸生,家韭溪。咸丰庚申,贼既陷县城,同时吴江之同里镇、黎里镇并举团练,皆相持数十日。韭溪地尤僻,农夫数百家,唯秦氏世读书。廷宝率其乡人为守御计,曾杀贼八、贼酋一,夺旗一。至五月十日,贼来众,乡人皆溃,廷宝受重伤投水死。”
  可见,《韭溪志》的作者来自当地唯一的读书世家。咸丰十年(1860年),他主动率领乡人抗击太平天军,因受“重伤投水死”。
  另一部吴江佚志的信息同样来自《垂虹识小录》,该志记载“慈云禅寺”云:“在震泽镇东,周九亩,建于宋。中有浮图五成。”并以《震泽备志》作注:“或云:吴赤乌中,慈云公主建,高十一丈,一名七井塔。相传初建时土尝坟起,有异人过,命穿其地,得井七而塔成,故名。今三井尚存,一在寺左偏,一在慈云桥东祠山庙,一在东方丈花台下。”进一步说明慈云禅寺的修建始末。
  《震泽备志》在《江苏旧方志提要》也未见著录。据《同治苏州府志》著录,“《震泽备志》二卷。”并注:“《人物续志》作十二卷,误。”又有《震泽备志》作者传云:“沈金渠,字汉甫,少颖悟,善属文,为诸生,有声。继乃肆力于诗,高华典贵,一以新城为宗。著《震泽备志》《乙卯编》以存文献。厥后沈眉寿偕乌程纪磊成《震泽志》,多取资焉。”《震泽镇志》亦有沈金渠传云:“沈金渠,字汉甫,号春桥。少颖悟,善属文。为诸生,试辄冠其曹,乡闱屡荐不售,乃肆力于诗。其诗高华典贵,一以新城为宗。著有《春风庐集》。没后,弟玉渠梓而行之。又有《震泽备志》二卷藏于家。”
  前文所说“《人物续志》”是指赵兰佩所撰《江震人物续志》十卷补遗一卷,有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本,南京博物院有藏本。“《震泽志》”当即纪磊、沈眉寿合纂的《震泽镇志》十四卷首一卷,有道光二十四年刻本,收入《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辑》。从《震泽镇志》沈金渠传“有《震泽备志》二卷藏于家”的行文可以推测,《震泽备志》是部稿本。《同治苏州府志》称:“眉寿,字子绥,少孤,秉生母教,狷介力学。所为志计十四卷,谨严具史法,同时为镇志者皆不能及。”从《同治苏州府志》的评价来看,这部《震泽镇志》应该说是“同时为镇志者皆不能及”的乡镇志中的精品。一句“沈眉寿偕乌程纪磊成《震泽志》,多取资焉”,充分说明《震泽镇志》之所以成为“谨严具史法”的善志,其中有沈金渠《震泽备志》的一份功劳在里面。
  《震泽镇志》卷末《刊讹》云:“赵兰佩《江震人物续志》卷四《文学传》:‘沈金渠以邑志久不修,于典籍所载、故老所传,凡前人遗事与民风士习,录成《震泽备志》十二卷,没后散逸,仅存《乙卯编》四卷。’下注:‘张士元撰诗集序’。按《备志》所纂实一镇之事,并非一邑,且止二卷,悉县志旧文,间增附传闻之事及近人题咏,原书具在,亦非没后散逸。《续志》所云,未知何据。且下注‘张士元撰诗集序’,今序中亦无此言。”说明《震泽镇志》的作者是看到《震泽备志》的,只不过呢是二卷,而非《江震人物续志》所说的十二卷。如果两人所说均属实,最大的可能是赵兰佩看到的是全本十二卷,而沈眉寿、纪磊看到的是散逸后剩下的残稿二卷,而且是开头两卷,因此没有残稿的感觉,反而觉得《江震人物续志》有误,故有“原书具在,亦非没后散逸。《续志》所云,未知何据”一说。

  □陈其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