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山驴友须知:为什么负重登山后 我仍生龙活虎?

 m175 2014-08-16
请选中您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谈负重登山中几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五一期间,参加了陶炬、黄刚老师 周密组织的军峰山活动。自带装备:登山包、帐篷、睡袋、防潮气垫;另备羽绒服、几套内衣裤,洗涮用具;两天的干粮、水果、饮料、矿泉水以及各种备用药品。本人第一次参加驴友行动,要背着30多斤重的装备登山,家人都有些不放心,自己心里也有些打鼓。虽然几年前,曾带儿子登过海拔1980米的武功山”,但那次毕竟是轻装上阵。

军峰山位于南丰县三溪乡境内,系赣东群山之首、抚州地区第一高峰。军峰山山高路险,风景优美,胜景如林。主峰海拔1760.9插入云霄。峰巅有约80平方米平地,宋代曾建石殿。周围有龙翔、应仙、着棋、免岩巍巍,削立30余里,气势磅礴。山上原有观音堂、炼丹窠、试心石、铁庙三仙祠、半山亭、峰顶石庙等胜迹,均留下美丽动人的传说。这么好的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完全一幅古朴自然的风貌,非常值得一游。

关于登山的问题,俗话说“上山气管炎,下山关节炎。” 负重登山更是如此。我们九点多开始登山,没过多久,自己就开始感觉气喘吁吁,膝关节有些吃力。想想过去的僧人都是徒步云游天下的名山大川,这座山登不上,岂不是太丢人了。请导游砍了根树枝作拐杖,膝关节顿时省力不少;一路上,我用手机不断循环播放佛乐——《大悲咒》,顿觉精神抖擞,不知不觉到了半山腰的小庙,大家吃完中餐,稍作休息——我拉伸一遍全身筋骨,再打坐调息。下午继续登山,五点来钟顺利抵达山顶。撑帐篷露营、晚餐……

上山后,自我不良感觉:腰部及小腿酸痛明显。篝火晚会,我表演“华佗五禽戏”时,有几个平衡动作站不稳。晚上,躺在帐篷里,进行自我按摩:用拳尖垫在腰部酸痛部位——揉按穴位;再捏拿酸痛的小腿的腓肠肌——放松按摩;酸痛明显的部位再贴上麝香膏。

第二天早晨,6点钟起来看旭日东升,非常振奋和感动。下山非常轻松,快到山脚了,却在桔园迷路了,层层梯田都是橘树,每层梯田间23米高;看见远处公路上我们的车队,竟找不着过去的路,又不愿倒回去找路,就把装备丢下梯田,人再滑下去或跳下去,一直往车的方向前进。终于,在远处黄刚老师的指引下,找到另一条回归之路。

中午,在老乡家喝了4小碗红薯稀饭——真是美味!吃饱喝足,赤脚散会儿步躺在长条櫈上架起脚、把全身的筋脉抻拉一番,霎时疲劳顿消,精神抖擞。大家准备照相合影时,我做原地高抬腿跑,无任何不适感;练了一遍太极拳,每个平衡动作——蹬脚、分腿都非常稳定。第二天,照样和大家一起打羽毛球,生龙活虎

第一次负重登山感觉还真爽!以后,会经常跟随陶炬老师不断攀登高峰!

此次登山我们一行21人,8位女性,6个小孩(最小的10岁),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做驴友。整个行程还算顺利,也出现一些问题。如:1、最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因装备最重,半路出现大腿抽筋;2、下山过程中,有几个人出现膝关节痛;3、一些人下山后出现肌肉僵硬、酸痛明显,有些人是第二天出现症状。

 

运动医学专家 王炜 温馨提示:负重登山须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1急性肌肉酸痛:是指在运动中便发生,或在运动后随即产生肌肉酸痛的现象。发生机制:长时间登山运动,由于肌肉的不断强力收缩,造成肌肉中循环的血流受阻,使肌肉缺血,进而让乳酸等代谢产物大量堆积于局部,产生肌肉酸痛的现象。 以大腿正面的股四头肌和小腿后面的腓肠肌酸疼最常见,严重时不能正常步行,只能蹒跚移动

2延迟性肌肉酸痛是指在停止运动后一段时间才出现,一般常在运动后24─48小时出现,在48─72小时达到最高峰,并且持续1─3天,甚至 7─10天才能完全恢复。发生机制:因过度疲劳导致肌肉出现不自主的强直收缩,再加上肌纤维可能产生微细损伤,致痛物质累积过多,刺激痛觉神经末梢,反射性引起肌肉痉挛,造成局部缺血的时间延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急性及延迟性肌肉酸痛的解决方法

A.“拉筋法”——反向伸展酸痛的肌肉,可缓解或抑制肌肉痉挛的发生;

B.向心性按摩——将脚抬高,搓揉、拿捏酸痛的肌肉,屈伸活动下肢关节,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C.功能疗法——将脚抬高,做踝关节的屈伸运动(“踝泵”作用),配合下肢的高频震颤抖动,即放松下肢肌肉,又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D. 及时补液——因大量出汗、体液丢失而出现循环血量下降,造成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也会引起肌肉痉挛;所以要补充水分、盐分及维生素。

 

3、膝关节疼痛登山是一种负重运动,膝关节承受了整个身体的重量。上山时,特别是在登上一级台阶关节还未伸直的情况下,又继续登另一级台阶,膝关节一直处于半屈状态,这会对关节造成较大的负担——人体对膝关节的压力增加了46倍。所以,负重登山更易造成对膝关节的磨损——髌骨劳损。下山时,膝关节伸直、脚下落,大腿部肌肉相对放松,膝关节受到来自脚下的直接冲击,很容易造成膝冲击伤膝劳损

膝关节损伤的预防:

A. 登山前,要用双手揉搓膝盖四周下缘髌的韧带,促进润滑液对膝盖的保护;

B. 活动膝关节,充分伸展拉长的腿筋及髌股关节,有利于减少膝损伤的机会;

C. 使用登山手杖对保护膝盖都有好处,使单纯的下肢运动变为四肢运动,既达到使上、下肢的大肌肉群同时得到锻炼的目的,又减轻了膝关节的运动负荷,尤其是负重时和膝盖有问题时;

D. 走路时,脚底平贴地面滑行,膝盖弯曲不要太大,依靠大腿和身体前倾,这样,重心平稳和轻快的移动,震动非常小;下山时,侧身落脚,运用大腿的肌肉群,避免膝盖受到来自脚下的直接冲击;

E. 使用护膝弹性绷带,保护膝关节,减少下山时身体重量对膝关节冲击。

F. 遵循科学锻炼的基本原则: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全面系统。

G. 平时,加强下肢肌肉力量训练,如负重提踵(踮脚尖),主要是练小腿三头肌,提踵放下时大腿肌肉收紧,对大腿肌肉也有用;再如负重深蹲、马步或贴墙练习,可增强大腿股四头肌的力量,结合采用肌肉伸展拉长,为髌骨在股骨端槽内平稳运动铺好道路。


    
提醒: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患者不宜参加登山运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