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元青花的神秘面纱

 易定天下 2014-08-17

   转载:收藏老张

      曾几何时,元青花瓷器作为收藏者的梦想,不少人为它朝思暮想,想破了脑袋,跑断了腿,拥有一块瓷片或残器,就会引来一片羡慕和目光和无尽的喝彩。然而,一旦这层窗户纸被捅破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元青花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一、元青花的本质。青青花瓷器,当然也包括釉里红、铁绣花等品种,作为泱泱制瓷大国中的一个产业链条,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大家知道,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中,手工劳动是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一个明显表现形式。而在陶瓷业的进化过程中,也是不可避免地经历从石器、新石器、陶器、青铜器、原始青瓷、青白瓷到现代陶瓷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趋向。瓷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需品,它的实用性确定了它的存在价值,决定了在人类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地位。因此,离开它的实用性去讨论它的价值,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僵局,驶入偏峰。请看元代遗留下来的器物,大罐是装、运水类、谷物类物体的;大梅瓶从唐宋时期开始就是装酒的;执壶是倒酒的;大盘大碗是用来食品的;中小玉壶春、盘口瓶就是酒瓶子;各种规格的小罐是盛装佐料的;小瓶是用来装药的,等等,离开了人类生活,上述陶瓷就失去了存在价值,人类就没有利用和保存它的必要了。因此,研究元青花,就首先要研究它的实用性,从微不足道的实用器开始。

    二、检验元青花要进行横向比较。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元代青花瓷器遗留较少,国内开展元青花研究起步较晚,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但在探讨元青花时首先一定要克服主观性和片面性,要防止唯心主义和机械论。手工劳动与机械化生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拿着一、二块瓷片去寻找全天下的元青花,就象盲人摸象,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那是最可笑的事情,特别是那些没见过或根本没上手的人在那里闭着眼睛胡说,这更是一种误国、误民的害人行为,是必需坚决反对和制止杜绝的。其次,鉴定元青花要建立通用标准,要克服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的缺点。元代的青花瓷器的生产不是一家垄断,不是个人行为,由于窑口众多、标准不一,因此,其产品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单纯地用某一方窑口、某一地方的标准和器型去探讨、衡量那个时代遗留的元青花,也会陷入片面性的泥潭。第三,衡量元青花要进行横向比对。检验一个器物是不是元青花,就首先要看其不可缺少的要素,比如说,制作“二元配方”胚胎的麻仓土、进口和国产的青花钴料、当时流行的几种主要纹饰、制作工艺特征等,横向进行比较,纵观元代青花瓷器生产全局,客观分析国内元青花存在的现状,不轻下结论,不盲目否定,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严防国宝外流。

    三、不可轻易放过元青花。在现实生活中无意中“捡”到元青花是常有的事。首先,要确定一个正确的观念,那就是: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都是元青花。不可否认,“瓷都”景德镇生产的瓷器技术含量高、质量好、出口多,但其他地区和窑口的青花瓷器能称之为青铜器吗?这就好比具有“钢都”之称的鞍山生产的钢铁叫钢铁,其他省分钢铁厂生产的钢铁不能叫木材一样,称谓是无可非议的。其次,要打破“世界只有三百件”、“中国只有一百二十件”等谬论,这些人是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们的眼睛中只有“馆藏”、“出土”,而置民间存在的大量元青花而不顾,造成大量国宝外流,最终形成国有资产低价流失、高价回购的恶性循环。而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个举世无双的制瓷大国,老百姓在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或自留地里捡到从原始青瓷到汉唐五代以及宋元明清的瓷器是常有的事情,不足为奇。最后,要面对现实,不放过“捡漏”的机会。本人从政府机关下海的近二十年来,在朋友的影响下把收藏工艺品的爱好转向了收藏高古瓷。虽然枉交了不少学费、多次“打眼”、受到不少嘲笑、也挨过不少埋怨,但回头看来收藏颇丰,其中包括本人及有关朋友帮助认定的元代青花瓷器,它们中既有几厘米到六十多厘米高的大、小梅瓶,几厘米到近三十厘米高的大、小罐,还有一些玉壶春、盘口瓶等中等器物,而这些大都来至于几年前的文物市场。在我的周围,收藏几十件甚至上百件元青花的大有人在,本人的收藏是“小巫见大巫”,简直不值一提。事实证明,不管专家学者承认与否,元青花在民间是大量存在的,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客观事实。

    四、收藏元青花要具备一双”慧眼”。勿容置疑,元青花存世量稀少,收藏的机遇较少。但有不少人追求了一辈子元青花,一但碰到元青花却有失只交臂。咎其原因,就是不知、不识、不懂、不会识别,特别是在赝品、仿品充斥市场的条件下,有些人更是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在此本人建议三点:一是要打好基本功,做到“四勤”:脑勤:多思、多想;眼勤:多学、多看;嘴勤:多问、多寻;腿勤:多跑、多转。二是全面分析,细心抉择。现代仿古瓷没有条件从胎土原料、釉料配方、彩料加工、烧制工艺等所有方面完全再现600多年前的元代中晚期状况,就是说仿品与真品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器形制作的美学理念和实用要求、纹饰布局和绘画风格与古代相去甚远,只要我们抓住胎土、釉色、纹饰、器型等主要环节,从微小之处着眼细心观察,放过珍宝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三是要有良好的心态,要做到荣辱不惊。要想在收藏领域有所建树,就应该横下心来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有学子般孜孜不倦的求知欲望,学者般务实较真的严谨态度,仁者大海般的广阔胸怀,智者机动灵活的机智变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