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搏击教学法(二)

 老阿更 2014-08-17

  

【素材】白底黑图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素材】白底黑图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素材】白底黑图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素材】白底黑图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太极拳搏击由着法入门,如揽雀尾、野马分鬃、搂膝拗步等等太极拳势都是着法,要求“着熟”,“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在这一过程中,圆弓身法的训练至关重要。从原理和要求上讲太极拳本质上是圆运动,但不是绝对的圆的运动,而是由无数个“点”构成线,由线构成面,由面构成体,由诸多的体相对运动构成了不规则的、变化万端的圆运动。太极拳不仅是圆运动,而且基本身法也是成圆弧形,传统要求是“一身备五弓”,实际上就是对躯干、两上肢和两下肢进行圆弓形的调整,使各个部分均为一张圆弧型的弓。
    一、对躯干弓的调整:将躯千视为一个弓,是从颈项到两胯。人体的脊柱在成年后形成4个生理弯曲:颈部前弯,胸部后弯,腰部前弯,骶部后弯(图1)。脊柱的生理弯曲使脊柱更其有弹性,可以减轻震荡,并与维持人体重心有关,脊柱可以作屈、伸、侧屈、旋转和回环。脊柱的运动幅度受关节突、关节面的方向、推间盘的厚薄、韧带的松紧度、棘突的长短和方位、相邻的骨连接及肌肉的影响,因而颈、胸、腰、骶各部位的运动幅度也不一致,其中主要是以颈部和腰部运动为主。人类直立行走后加大了脊柱的生理弯曲度。在母腹中的人体脊柱形状是向后弓起成弧形的。猿猴和猩猩的脊柱的生理弯曲度大大小于人类,而且常处于略后弓起的弧型状态,因此猿猴和猩狸的身手异常敏捷,力量很大。太极拳练习的目标之一是“后天返先天”的婴儿状态,不仅是“柔若婴儿”,而且脊柱形态也要像婴儿一样(图2 )。
    首先是消除颈部的前弯:头微向上顶,下颏微回收,颈部略向后挺,这样就把颈部拉长、伸直,使颈部前弯变小。从而形成“虚领顶劲”、“神贯顶”的状态。
    第二是消除腰部的前弯:骨盆略向上翻起,好似将腹部托起,尾闾下垂,腰部向后靠,这样可以消除腰部的前弯。从而形成“气沉丹田”、“直腰吊裆”的状态。
    颈弯和腰弯被消除以后,整个脊柱成为竖直略后弓的状态,类似婴儿和猿猴的脊柱状态。脊柱的竖直状态只是躯干弓的一个易于鉴别的标志,实际上躯干弓是将整个背部的肌肉主动地伸展,使其张力增大。脊柱的竖直,背部肌肉张力的增大,使力量可以直接由下传导到手臂,也可以由上快速传导到脚下。需要说明的是脊柱的后弓与背部肌肉的张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一张一弛,如,太极拳的每一式开始时为蓄劲,脊柱后弓渐渐增大,背部肌肉张力也增大,每一式将要完成时为放劲,脊柱后弓渐渐变小,背部肌肉的张力也变小。太极拳有“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之说。
    二、对腿弓的调整:两腿为两张弓,从脚腕到胯部,腿弓在腰胯部与躯干弓相连,形成一体。两腿腿弓的形成必须是膝部保持一定的弯曲度(图3)。人类的腿由干直立后支撑体重的原因,逐渐向垂直于地面的方向演进,现在不仅墓本与地面垂直,而且变的修长美观。猿猴、猩猩的腿就不同,由于四肢并用着地行走为主,两条后腿基本呈弯曲的弧形,尤其是猫科动物大腿肌肉与腹部、腰部连接紧密,形成类似弓形的结构,弹跳、奔跑、攀登能力极强。太极拳对下肢的要求之一是“迈步如猫行”,这不仅是要求迈步要轻灵敏捷,更重要的是步步都是“弓”,时刻都能够突然启动,扑向对手。
    对腿弓的要求是(以右腿在前为例):两腿前后开立时,约一肩宽,右腿膝盖不过脚尖,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左腿膝盖部下沉弯曲,使左右两腿均成为弧形。此为右弓蹬步,其练习方法是由坐步开始,重心前移,反复练习,左右互换。在坐步的时候,左脚尖翘起,左腿不可伸直,躯干部在竖直的基础上要形成背弓形,可以配合推掌练习。
    三、对嘴弓的调整:两臂为两张弓,从肩到手腕部,臂弓在肩带部与躯干弓相连,形成一体。两骨弓的形成是两肘部保持一定的弯曲度。在太极拳中肘部弯曲后向两个方向形成弓形:肘部下垂或肘部横撑,而在一般情况下不可使肘部向上翻(图4 )。

太极拳搏击教学法(四)----毛明春
    除了上述基本的五弓以外,手掌和脚掌也是两张重要的弓。
    人类脚弓的大小因人而异,有的脚弓较小为“扁平足”,脚弓大者,其力量和弹性相对较好。太极拳有“脚趾抓地”的要求,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可以适度增大脚弓,稳定身体,对躯干弓、腿弓、臂弓的发挥有重要的影响。
    掌弓是由掌根到手指,手背略弓起,手指弯曲形成的,蓄力时掌心虚空,手指放松,发放时掌心外吐,手指略伸展,与躯干弓、腿弓、臂弓和脚弓的蓄发协调一致。
    在太极拳论中描述的运劲过程是:“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干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其根在脚”是说脚首先要踩地落实,才可以生劲,劲由脚下开始起动;“发于腿”即是劲力主要发源于腿部,因为腿部的肌肉在全身是最发达的;“主宰于腰”是说腰部为周身的枢纽,控制着劲力的虚实转换,还有腰部与躯干弓为一体,所以腰部同时也管理粉主弓——躯千弓的运动方式。“形于手指”:劲力最后传到臂弓,表现于手部。可见太极拳劲力的运行与圆弓身法是分不开的,为了作到图弓身法,太极拳规定了一系列的从头到脚的要领,其中最重要的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吊裆护臀等等。这些要领可以重点练习,也可以在练太极拳时注意综合练习,总之要处处留心注意这些要领。


 太极拳的搏击是以拳架和推手为基础的,太极拳家认为“拳架即是推手,推手即是拳架”,意思是要将推手与拳架要统一起来。拳架是”知己”的功夫,推手是”知彼“的功夫,”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通过系统的合理的推手练习后,才能明白拳架的真正用意和劲道。目前已有很多讲述推手的书刊和光碟,学者可以参考,在此不赘述。这里重点讨论在具备了一定的推手功夫后的打桩和发放练习方法。
    打桩练习是太极拳结合推手综合性的实习技击的方法。自古以来就有踢、打、摔、拿、跌五种分部练习法,各具特色,但由于这些方法在实践中有较大的伤害性,不易于练习和普及。结合推手练习方法后,以缠绕粘随为中心内容,在缠绕中Ul练擒、拿、跌、掷、打等竞技技巧,而且在缠绕时以控制人的劲路为主,这样就可以在没有护具的情况下安全可行。
    推手有三种搭手式:中极搭手式、无极圈搭手式和太极圈搭手式。经过这三种搭手式推手训练后,可以初步具备全身的听劲功夫。有了一定的听劲功夫后就要进行打桩发放练习。打桩发放是将技法、劲力、听劲合为一体的练习,在练习时一人做桩靶,一人练习打桩发放,只有经过这种特殊的练习,才能进入太极拳的懂劲阶段和进一步全面提高太极拳的搏击素质。
    打桩发放练习的方法:
    一、无极圈搭手式发放练习:
    1、搭手法:双方均右脚在前前后开立,约与肩宽,两膝自然弯曲。甲方两手臂屈抱于胸前,乙方双掌按于甲方两手腕外关穴部。双方手臂形成一个封闭的圆圈(无极图型)。
要领:双方搭手的接触点要相互粘合,不顶不丢,双方手臂均成弧型。
    2、推波鼓荡:双方搭手后,由乙方先发动两掌向前按,其用意是通过甲方的手臂,将劲力推传于对方的肩背部,练习对对方劲力和身体的控制;甲方以两臂承接其劲力后让,其用意是将乙方劲力引导到自己的后腰部,以练习腰部的主动性和敏感性,随即甲方以两臂向前棚送,其用意也在对方肩背部;乙方以两手承接向后吸化,用意也在将甲方劲力引导到自己的后腰部,以练习腰部的主动性和敏感性。双方如此往来多次。
    这个动作有三种基本不同路线的练习:首先练习水平直线的推荡,其次练习平圆推荡,再其次练习立圆的推荡。这三种练习均要求达到自然协调。
    要领:前推时不可过于前倾,以膝盖不超过脚尖为度。后坐时不可后仰,以臀部不超过脚跟为度。在前后移动推荡的过程中,接触点始终不离。
    3、顺势发放:待推波鼓荡练习自然协调后,即可以练习顺势发放。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练习是对双方同时的训练,如乙方练习向前按发的时候,训练的是听劲(在听劲中发放)、控制对方、力量和技法,而甲方在退让的时候,训练的是用腰部和手臂协同的听劲、接劲和化劲。乙方通过多次重复的发放iifl练,腿部力量、腰部力量和手臂部力量增长W快,而且这种力量的增长是与顺势活力和技法同时增长的,所以不会出现僵力与拙力;而甲方通过多次重复的以腰部为全的接劲化劲训练,如同不断地给腰部“充电”,太极拳“主宰在腰”,一旦获得,腰部既有力又灵活,不但在搏击上可以有一个大的飞跃,而且体质和身体素质也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练习方法:
    三人为一组练习:一人做桩靶(被发放者),一人打桩(发放者),一人位于为桩者身后保护(视发放的远近,保持距离在一米至两米左右,以安全为原则)。
    如果是两人练习,为桩者可以背对墙壁一米左右,以墙为保护,在墙壁上最好靠一块海绵垫子。
双方搭手后沽粘不脱,在推荡的过程中,乙方在甲方退让的过程中顺势加速、加力向前上方发力,其用意是通过甲方的手臂,将劲力传透对方的肩背部,一直发向前上方;甲方以两臂承接其劲力引导到自己的后腰部,同时顺乙方的强大推力顺势向后腾空跃出。这时保护者张开手臂保护为桩者,避免其仰跌;或被发者靠干垫子上(图1, 2)。
    要领:
    乙方发放时动作要自然顺遂,速度要与甲方合拍,过快则顶,过慢则丢。体会劲力由脚而腿,主宰于腰,通于背,达于手,传于对方手臂,透于对方之背后,目视前上方,意向远方。乙方的发放不可用僵力、硬劲,而要柔和有力,如水浪之涌。
    甲方在接劲时要注意不可泄劲,泄劲则不能腾空,使练习失去意义,也不可顶劲,顶劲能造成发放者的用力僵硬,严重者可致发放者受伤。正确的方法是接劲时两臂要有弹性,借劲乘势而起,腾空后略含胸,目视前下方,控制自己的身体不致后仰(图3, 4) 。

太极拳搏击教学法(五)----毛明春
    保护者要视与腾空者距离的远近,灵活地进退进行保护。
    无极圈搭手式发放练习的方法有多种搭手方法有:搭腕部、肘部、肩部、胸部、腹部等等。这里只是给出了一个练习的模式,学者可以举一反三进行练习。
    二、在四正推手中进行发放练习:
    1、搭手法:双方均右脚在前,前后开立,约与肩宽,两膝自然弯曲。甲乙双方右手臂屈抱于胸前,手腕背部相搭,双方左手扶按于对方左肘部。双方手臂形成一个太极图型(此为太极搭手式)。
要领:双方搭手的接触点要相互粘合,不顶不丢,双方手臂均成弧型,右手肘关节要低于手腕。
    2、打轮推波鼓荡二双方搭手后,进行棚、将、挤、按四正手的打轮练习,在打轮的过程中双方彼进我退,彼退我进,重心要动,身体如浪之奔涌。乙方为棚时,甲方为抨,乙方为将时,甲方为挤,乙方为挤时,甲方为按。一般棚重心向前,抨略向后,挤略向前,按有一个先向后吸化再向前的过程,如此循环往复。所以一般在四正推手中多以拥、挤、按向前发放。凡发放前其用意皆在对方肩背部,将劲力推传于对方的肩背部,练习对对方劲力和身体的控制。初练接劲者,以用意将对方劲力引导到自己的后腰部为佳,因为这样不仅可以练习腰部的主动性和敏感性,重要的是充实丹田劲,以后可以随心所欲地将来劲引化向它处。
要领:重心前移时不可过于前倾,以膝盖不超过脚尖为度。重心后移时不可后仰,以臀部不超过脚跟为度。在前后移动推荡的过程中,意念中要时刻为发与化找力点与方位,周身要轻灵活泼,劲力通达顺遂。
    3、顺势发放:待打轮推波鼓荡练习自然协调后,即可以练习顺势发放。
    在四正推手中练习顺势发放较无极圈搭手式中的顺势发放稍难。这是因为在四正推手中的顺势发放,首先要做好四正推手基本动作,依棚、持、挤、按的顺序两人打轮要大开大合,然后动作缤密紧凑,处处有棚劲和弹性,处处感觉灵敏圆活自如。
    练习方法:
    同无极圈搭手式的发放练习一样,三人为一组练习:一人做桩靶(被发放者),一人打桩(发放者),一人位于为桩者身后保护(视发放的远近,保持距离在一米至两米左右,以安全为原则)。
    如果是两人练习,为桩者可以背对墙壁一米左右,以墙为保护,在墙壁上最好靠一块海绵垫子。
按劲发放:
    当打轮至甲方为双臂双棚重心后移欲变为抒时,乙方抓住甲方双臂重叠的机会,双掌按于甲方的手腕部和肘部,身体前涌带动手臂向前上方推按,用意在甲方肩背后上方;甲方保持两臂相蚕不变,承接乙方的推按,将其劲力引导到自己的后腰部,同时顺乙方的强大推力顺势向后腾空跃出。这时保护者张开手臂保护甲方,避免其仰跌;或被发放者靠于垫子上(图5, 6)。

太极拳搏击教学法(五)----毛明春

    要领:
    乙方发放时按的动作要与前一个持的动作连贯顺遂,速度要与甲方合拍,不快不慢。体会劲力由脚而腿,主宰于腰,通于背,达于手,传于对方手臂,透于对方之背后,目视前上方,意向远方。劲力的发放不可僵硬,要柔和、有力、长远,如波之涌。
    甲方在接劲时要注意不可泄劲,两臂相抱高与肩平,也不可有顶劲,接劲时两臂既要有一定的弹性,又要有一定的撑劲,要借乙方的推劲乘势而起,腾空后略含胸,目视前下方,控制住自己的身体不后仰。
保护者要掌握好距离的远近,灵活的进退进行保护。
    在四正推手(太极搭手式)中的发放练习也有多种方法,这里仅仅以按为例给出了一个练习模式。可以说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可以在四正推手中训练,有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向后等不同方向的发放。练习纯熟后处处可以发放,处处可以接化。
    打桩和推手是紧密地连在一起的,推手是练习打桩的基础,打桩是在推手中练习技法。经过一定时间和大量的打桩训练后,可以具备一定的搏击能力。


【素材】白底黑图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素材】白底黑图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何为太极  何为道 - 一生平安 - 一生平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