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宗岳《太极拳论》实战感言

 陈禾塬 2014-09-09

王宗岳之《太极拳论》为内家拳之经典,然对其意之解却多有分歧。观某些名家之解读,多为臆想之做,仅从一人之套路而论,实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也。近观于操耿先生之新解,感慨良多,其解以内家拳之实战为本,从力与力的关系上来解,令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现将自己学习之感受发之于博,与各位拳友共享。

太极拳论 王宗岳

(一)、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于操耿先生解:实战之一动,由周身放松而来。同动之发力与化力,由一动而来。

实战感言:太极者,阴阳变化之始也,也即阴阳将分未分之际,动静相互转化的一瞬。如阴阳动静已分,则为两仪而非太极者也,故曰太极为阴阳之母而非阴阳本身。

在实战中,须从力与力的关系,也即实战的角度而论。武术之实战,为两人之间力与力相较。故须以对方之体形发力变化而决定己之所动。对方之发力,始于一动。一动之际,发力迹象虽显,却力量未生力点未成速度未显,可视之为动静之机。我如能把握此机,则能制其于一动,克其力量与速度的之发挥,达事半功陪之效果也。从实战经验而言,敌之一动,分为真动与假动,须从力矩,敌身形变化之幅度等而判断,此须明察,否则反制于人。


(二)、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于操耿先生解:遇有进攻时,随人之动,则发化同时皆有。遇有调节时,则发化之意图不宜外露。

实战感言:有敌之动静,则有我之动静;有敌之阴阳,则有我之阴阳。故曰:“敌有我有,敌无我亦无”。分,即阴阳相分,合即阴阳相合,也即化发藏之者也。故敌之动,则我阴阳自分,化其力为阴,攻其身为阳,且阴阳同时存在,也即化发同时也。如敌之发力结束,或我之阴阳完成,已达化其力发其身之目的,则动之结束而转静,此时须藏不露形,无论重心转换或是发力意图,都不宜外露。若敌再动,则为二次发力,照样从容应对。


(三). "无过不及,随屈就申"

于操耿先生解: 同动陪形,不贪不欠。你有我有,你无我无。

实战感言:与人实战先陪形,陪形之要在于同动。敌动我动,敌不动我则静。敌之动作幅度大,则我陪之幅度也大,敌之动作幅度小,我陪之幅度也小,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左我左,敌右我右。此时须做到不贪不欠。贪则中敌圈套,欠则如米打人。故曰:“随人之动而进退伸缩”也。


(四)、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


于操耿先生解:彼刚猛进攻,我柔化防御,就是陪形中把握力距,整体移动之走。我顺势进攻,彼背势防御,就是陪劲中接劲不丢,碰到何处何处发之粘。

实战感言:何为刚?敌之发力谓之刚,此无所谓力之大小也。何为柔?柔者,为力之处理之法也。内家拳以巧妙之法克敌之刚猛之力,是为柔。何为顺?顺则自己能有效发力也。何为背?背即处被动之势,不能实现有效发力也。何为走,拳论之后文道:“走即是粘,粘即是走”。于敌陪形接力之际,以沾粘而探知其力其重心其死角,则发敌必胜也。所以,如能掌握柔化之技,则能克敌刚猛之力也,此法名曰“粘”,也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即指在陪形探劲过程中,要通过柔化位移之法,破坏敌之有效发力。此处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而论同一个问题也。


(五)、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于操耿先生解:彼发力快则我应力快,彼发力慢则我随力慢。

实战感言:随人之动而进退伸缩。敌之动愈急,则我之动也快,敌之动突缓,我之动亦变。在实战中,此为发力节奏之理也。敌之进攻,常以发力节奏的突变来寻求进攻之机会,我如不能相随,则为敌所乘也。我如能做到同动,则敌奈我何?敌之法也可为我之用。在敌喜欢组织之拳脚发力时,其发力节奏往往比较固定,此时我如能寻机破坏敌之发力节奏,而敌则难做到同动,则我可乘也。

(六)、"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

于操耿先生解: 实战状态虽然变化万端,而发化用力之理却是一贯相通的。 实战感言:观古今之名家,精彩之实战,能胜出者,皆合此理也。察敌之进攻,虽招式繁杂,组合严密,虽变化万端,却非无胜其之法也。我如能做到同动相随,沾粘化发,则无论敌之如何变化,亦能胜之。


(七)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于操耿先生解:周身上下,皆处于是曲非曲是直非直之便于发化的调节状态,松静自然。传统说法,力由丹田发。而气沉丹田,是指腰脊松垂,便于调节传替腰腹肌肉力量。

实战感言:此句为当今武林最为争论之句,有以其为依据而成气功之解,有以其为依据而做动作之规。却无一能从实战之处求解尔。

余尝察之,以为此句亦为拳家实战之技。虚领顶劲者,实当为“虚灵顶劲”也。此为实战条件下的身体与精神状态,即松静自然,空灵机警,使身体处于时刻能够发出任一方向之力的趋动待发状态,使精神处于无他无我,无招无形,无先入之想像,无松散之懈怠状态。气沉丹田者,与上同之,而并非运气、养气,以气发力之玄秘也。本人在拙文《惊险陪形》之中已结合实训做了论述。

(八)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于操耿先生解曰:实战运动中,身形之变化隐现无常。然其千变万化,需在把握重心的调整范围以内。

实战感言:于实战之中,遇劲在走,重心在隐,发力于人不知也。世人皆认为“不偏不倚”不偏不倚为保持身体中正之形,实为误解也。试看象形拳之化发,多为身体曲伸变形而成就,摔跤者之实战,多为弯腰扑势而得势,难道此亦为实战之错者弊乎?实不然也!

不偏不倚者,当为实战之中,能够保持自身重心之稳固,不为人之发所破之,不为己之动而损之也。如能够稳固把握自己之重心,则能于化发之际得心应手也。相反,如自己之重心尚不能稳,己之一动则左摇右摆难以自持,敌之一力则己身不稳,何能取胜?

忽隐忽现者,即于实战之中,使自己身体重心能够隐蔽而不为敌所探所知所乘也。于发力之一瞬,则以桩摧力,重心一现即逝,令敌难以把握。此为之化发之大妙也。如能达此境界,则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敌之化发,如盲人骑瞎马,而我之化发,则能发力于人不知,胜之如囊中探物也。

(九)“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于操耿先生解曰:周身上下,力点之处理问题,不可使其发力着实。

实战感言:重为人之重,虚为我之虚。此为应敌之力时用之。内家拳讲究“以柔克刚”,忌以硬力顶之。故于敌之发力来时,我能以轻灵感之,遇左重,则敌之重心、力点偏于左方,我当以虚位待之,不使敌之力在我身体任何部位形成发力点,更不可使其将力发实,使敌之发力落空重心失重身体失形也,同时再以右方之力击之,则胜也。此中包含有力点处理问题和引进落空问题,显非一种情形也。左重如此,右重亦然。

(十)"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

于操耿先生解曰:运动中用力用劲,在于引动彼之重心,使之有或凌空失重,或如临深渊,或触之不及,或甩之不掉的感觉。这就是把握一动,随动知拍,得机得势。

实战感言:实战发力,重在破敌重心;引进落空,全面引动也。引动方能随动,随动方能破敌。如敌之发力向上,我则顺其之力引之,使之弥高。如敌之发力下趋,我则随其发力方向向下引之,使之弥低。敌之右,则愈右之,敌之左,则愈左之,皆为此理也。此乃习练内家拳者皆通之理。

进则之愈长,须结合敌之重心位置而言。如遇敌之重心压于后藏于桩,则我在破其形探其劲之际,以前进之力发之。由于敌之重心趋后,故我之发力须长,摧基点,发死角,以透其重心也。

退之则愈促。如敌以重心所扑而发之蛮力时,则其重心前趋,且有前脚掌以撑之。如轻拉慢引,则无法破其重心也。故须于其重心前趋而新桩未成之际,以短促之疾力引之,使其老根已失新根难成而受力跌之。

(十一)“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如我,我独知人”

于操耿先生曰:触力感觉轻灵,随动而变,在实战中必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实战感言:能达此境者,当为武圣也,但其真技,却多为今人所曲解也。当今太极拳家,仅为推手悟其理,不以陪形知其妙,从而使之神秘也。“一羽不能落,蝇虫不能落”者,非专指羽已触身,蝇已临肤之际的技术处理。就实战而言,当为陪形在先,探劲在后。就观羽、蝇之形,便当察其轨迹,知其速度,辨其落点,同时自己与之同动,使其不能触身临肤,然后化之发之。如敌之力已然近身,则我之优势已损,当为被动。此时亦可化之,须于力点之处理而求胜,但毕竟难度大矣。再晚之,如羽已落身,蝇已染肤,则所谓不能加,不能落为空话也。

所以,与敌实战之中,当先陪形,把握力距;后处理力点,破其力;再探其力,发其身。每一后者当以前者为前提,如不能陪形,则无法处理力点;不能处理力点,则无法探劲化劲发力也。如能做到三者贯通,则距离武圣之境不远也。故曰:道不远人!全看是否得法。

(十二)“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于操耿先生解曰:搏斗的英雄没有敌手,都是这么来的。

实战感言:道者一悟,胜似旁门苦修。明拳理而修为,则达高境界。拳无神拳,理无玄理。

(十三)“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

于操耿先生解曰:太极拳的门派很多,虽然招式,套路不一样,有区别,都不外乎体重大的,欺负体重小的,力量大的,欺负力量小的,做师傅的,欺负做徒弟的,动作慢的,退让动作快的。

实战感言:太极拳本非如此,却为当今之人毁之至此也。观武之高技者,无论武当、少林及其他诸拳,皆非使拙力而求胜也。今之江湖却屡陷误区,多为内行失散外行登堂,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所致也。此非技术与认识问题,与实战无关,且不论也。

(十四)“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于操耿先生解曰:有力打无力,大力胜小力,手快胜手慢,都是自然本能,学与不学都是如此。不是熟练掌握人体力所表现的东西。

实战感言:以拙力打人,非武之技也。世无英雄之际,此法尚可胜敌。其虽非武技,却可做验武之石也。观街头外行拳打内家拳高师者,能说其胜之不武乎?如遇武之高隐,于无形之瞬间发拙力者于丈外,才是真高手也。

(十五)“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 ;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于操耿先生解曰:仔细研究四两拨千斤之句,显然不是凭力量取胜,看到高龄老人还能应付众人的围攻,取得胜利,说明也不是凭快决定的。

实战感言:不凭力胜,凭何胜之?巧也!非为快胜,依何胜之?法也!真正的实战真技,贵在巧,得巧之径,在于通法,通法之径,在于明理。明理则通法,通法则得巧,得巧则能轻松胜敌也。然实战之巧,再巧也为浴血之杀伐也。如无男儿之血性,其巧则如闺房之绣也。当今有人曾厚颜鼓之:“能打的不一定功夫高,功夫高的不一定能打”。发此语者,显非真正的武者也,弃之不用!


(十六)立如秤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于操耿先生解曰:实战运动中,无论形体怎么变化,然其重心如称准一样中正平稳。发化之力同在,固执一隅,需陪形而为。一味地只知进攻或者防守,没有调节和变化,则出现顶撞,淤滞的现象。两方相抗,力大者胜。

实战感言:“立如秤准,活如车轮”是为言桩也。桩以撑架,动则催力。其有一九、二八、三七、四六、五五等桩,皆为实现不同的化发效果而用之。但须知桩之为桩,不在其形,而在其动也。故桩为活桩,其撑架之功,当如秤准,前后八面撑力,均衡互补,若遇外力,则感知灵敏,一处触力,周身皆知。知之而后方能应之!以身应劲,在于变桩。变桩之法,活如车轮,桩下变之,则能达身微动而重心隐,腰胯转而彼力卸,脚下催而敌已跌。 故曰:桩宜活,且忌死矣!

桩动之源,在于知其之力以化之,化敌之力贵在随。以桩应劲,则能知其偏沉,辨其偏沉,则知其发力,以桩随之,即可灵便化之。以桩随力,要求做到欲往前,则前腿先进,欲退,则后退先退,欲往左,则先左腿走之,欲往右,则右腿先走。走桩之幅度,以对方之力而定,不可过大,过大则为丢,不可过小,过小则挨击。

双重之说,即阴阳不合是也。今人多理解为“重心不可平分于左右双腿”,其实错矣!果若如此,则五五桩、浑元则为双重之桩,而事实显非如此!双重之真正意义,实为孤阴无阳或独阳无阴也。实战之中,则为有化无发或有发无化。唯有化发一体,化发同时,则阴阳并存且相合。化发一体,方能做到犯则立仆,否则只能是二次发力——第一次用来化力,第二次用来发力。如此,则给敌以变化之机,或形成丢顶之误也。

( 十七) "每见数年钝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于操耿先生解曰:常常见到勤练数年,而不能运用自如,自己为人所制的人,都是双重的毛病没有体悟到罢了。双重,就是运动中化发之力不同在。

观今之散打与实战,双方你来我往,彼之一拳袭来,自己一味躲闪,准备防守反击时,对方另一拳已至,其相颇为狼狈。其病何在?双重之病未悟尔!不能做到化发一体、化发同时,只能通过二次发力,三次发力甚至多次发力求胜,当拼到最后,则完全成为体力的较量了。如此战法,全无传统武术巧妙之技法。由此可知,双重之病未悟者,何其多也。

(十八)"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 济,方为懂劲"

于操耿先生解曰:要想避免顶撞,淤滞的毛病,就要身知阴阳同体是太极,化发同时亦是太极。局部力点处理和把握力距之整体位移是统一的,是一致的。化力和发力也是统一的,是一致的。能感知同时化发与何处,才是懂劲。懂劲,是陪形中,在触力一碰之间,体感身知其力,劲的变化而变化。是本能的反眏,不是反应。

实战感言:粘即是走,即随人之动而进退伸缩,触敌之劲而不顶,跟敌之力而不丢,是为粘也。粘劲之法,在于走,能以走劲(即劲之灵活运化者)之变而达人刚我柔者即为走。走劲粘劲之中,即知敌力之所在,敌重心之所在,敌死角之所在,遂知我身往何处走,力往何处发,方可做到化发一体,化发同时也。如此,则我知敌劲之来回,亦知我劲之化发,己之劲与彼之劲合二为一,则为真正的懂劲也。

( 十九)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于操耿先生解曰:懂劲以后,随其动而变而就,多练多想,琢磨其中奥妙。逐步达到触力发化,从心所欲。

实战感言:懂劲本已为武之高层功夫。但懂劲后之化发,却仍为事先把握力距,陪形,随动,探劲等技术性环节,其化发之妙何在?未可知也。其随心所欲如何?未可知也!其熟能生巧何?亦未可知也!故其之上,有“阶及神明”一说也。懂劲之后,须通过进一步习练,使懂劲之法不再为法,而能熟能生巧,从心所欲,感觉无处不在,若隐若现,遇力则有,发敌于立瞬,不遇敌则无,心静如水是也。吾等未修练至此,谨以推想是也。

( 二十)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学者不可不 详辨焉。是为论"。

于操耿先生解曰:此本来是舍己从人之技,按客观现实办事,毫无固定招式,套路可循。若自以为是,丢掉力与力之间关系的客观规律,按图索骥,标准的手法,标准的身法,标准的步法,条条框框,再带上自娱的音乐,把自己都捆成粽子了,就进入了舍近求远的误区,成了传说中的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标杆。

实战感言:舍己从人,一语道破内家拳真谛也。拳无招,一切以敌之来力而为之,不可有先入为主之固守之念,不可有假想敌之空裆而贪其一点之贪念,一切皆随人之动而进退伸缩。是为高论真言也!世人之误,多为固守招式之用,贪求对方之隙,迷信深山之秘,盲从“大师”之言也,对此,武者不可不详辨,不可不明察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