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根针主乾坤

 天宝堂一山人 2014-09-10

 一根针主乾坤

 

穿透,是它的使命。穿透人体的阴阳和开合,穿透生命的沉疴和痼疾;穿透认知的神秘和混沌,穿透文明的过往和未来;穿透东西方的偏见和阻隔,穿透生与死的临界和局限。

 

中国周刊 记者 寇建平 

 

 

一根针主乾坤 - 中国周刊 - 中国周刊官方博客

九针是古老的九种针具,这九种针具是根据天地阴阳五行之精华而造成的。
两千年前发明的九针,用于外科、针灸及按摩。

 

砭石传说

在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陈列馆,你会看到“砭骨针”。它证明了: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们就已经开始“用石头磨针”治病。

可以这样设想:距今大约8000年至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在南方某地,一群穿着兽皮赤裸着上身的先民们,把这里的湿地开垦为稻田。冬天或早春,他们放火烧去枯枝落叶,用骨 、木耜翻耕和平整土地,仲春播种,秋天摘穗收割。不远处是大片的森林,闲暇时候,他们会用石刀和尖锐的磨制石器外出打猎。

这是人类进入文明前的一段序幕。

长久的劳作、环境和劳动条件的极端恶劣,使得先民们的身上滋生了各种各样的病痛。每当夜幕降临,劳作一天的他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磨得尖尖的细石,在腰上或者肩 膀上锥刺按摩,够不到的地方,就让一同回来的“哥们”帮忙。因为处在母系时期,所以,女人们是不屑于做这种事情的。

互相用石针锥刺,用包裹着热沙的兽皮热敷,是先民们相当惬意的一件事。

或许,在互相帮忙的过程中,他们开始埋怨女人的种种不是,发泄着不满。这为以后的父系制度打下了基础。

至于用针石击打、锥刺身体为什么能治病,他们也不甚清楚。大概的推断是,他们的爷爷的爷爷们,在劳作中发现被尖石和荆棘碰撞了身体的某一部位,有时甚至被碰伤出血,却 因此而使某些原有的病痛减轻或消失,于是便意识到,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

砭石在当时也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

后来,“砭而刺之”逐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逐渐发展为灸法。

《山海经》里的“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砭石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可以说,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手术工具, 都是从砭石发展而来的。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书中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针灸术。《黄帝内经》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即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 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做了详细的论述。

黄帝不仅是华夏民族的创始人,也是把针灸这个医疗器械标准化、规格化的第一人。

《备急千金药方》序言中说:“黄帝受命,创制九针。”九针是九种针具的总称,这预示着,中国针灸疗法和针具系列正式形成。

那时是公元前2400年,距今4400年,地点在今天的鲁西豫东地区。

《灵枢?官针》说 :“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九种针具各司其职,几乎可以治疗那个时候的所有病症。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 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

那时的先民的病痛,无外乎就是腰酸背疼、脓血肿痛、关节水肿等,那时候还没有癌症、性病、抑郁症之类。

为了适应穿刺或切割的需要,砭石的制作或有锋,或有刃,所以古代又称贬石为针石(有锋)或馋石(有刃)。考古发现的砭石呈各种形状,有剑形、刀形、针形等。从考古挖掘 出来的九针来看,像极了十八般武器,估计这也是后来冷兵器的雏形。

今天人们使用的不锈钢针,就是在古代砭石、石针、骨针、竹针等原始针具的基础上,历经铜针、金针等不同阶段,不断发展更新而来。

银针只是工具,人身上的经络腧穴才是针灸治病的重点。

经络是一个十分奥妙、复杂的系统。它内而脏腑,外而肢节,纵横交错,遍布全身,起到运行气血的重要作用。同时,又通过经络的复杂联系,将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前后、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筋脉皮肉各个部分,统一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经络类似于身体的各个信息联通中心,通联脏腑。而针灸的作用,则是通过刺激经络所引起的神经冲动,激活人体的潜在功能,调整人体阴阳失调,恢复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 防病治病的目的。

 

一针甫下,沉疴立起

针灸的神奇,在史书的记载中比比皆是,大多是以实证临床的方式体现。

古代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魏志》中写到华佗用针:有一妇人怀双胞胎足月临盆,先出生一胎后,因出血过多,故遗一子胎死腹中,妇人苦不堪言。华佗取针定穴,妇人疼痛加剧 。华佗取汤药加麻沸散助针,妇人疼痛缓轻。不多久,果见一男儿死胎出腹。后华佗取“独参汤”急补,妇人两三日便转危为安。

 

一根针主乾坤 - 中国周刊 - 中国周刊官方博客

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
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

 

最著名的故事,当属华佗用针灸为曹操医好了头风病,最后因不愿留在曹操身边而被杀害。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神医扁鹊:虢君的太子五更突死。虢君哭泣着叫人请扁鹊。扁鹊见过说,太子可回生,虢君半信半疑,见扁鹊命弟子磨针,取太子百会穴刺扎。一会儿功夫 ,太子渐渐苏醒,扁鹊再用“使药”热敷两胁,太子大好。虢君称扁鹊为救命恩人,神针回阳。扁鹊不语,拂袖而去。

针灸真实的历史,更大一部分来自学术思想的传承。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

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 ,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图”,并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应用。

到了宋代,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穴,并将全书刻于石碑上,供学习者参抄拓印。他还铸造了2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 ,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和考核针灸医生之用,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元代滑伯仁所者的《十四经发挥》,首次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对后人研究经脉很有裨益。

 

一根针主乾坤 - 中国周刊 - 中国周刊官方博客

 

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医辈出,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著,如《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四书》。特别是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 ,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全面总结。

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清代后期,道光皇帝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的荒谬理由,悍然下令禁止太医院用针灸治病。

虽然如此,民间的针灸始终没有失传。到了现代,涌现了出了很多针灸大家。大家耳熟能详的周楣声、淡承安、魏稼、贺普仁、王乐亭、杨继洲、陆瘦燕、程莘农、邓良月、王修身 、赵春阳等针灸大家,都还在为针灸的发展和传承孜孜不倦的探索。

 

一根针主乾坤 - 中国周刊 - 中国周刊官方博客

火针

 

一根针主乾坤 - 中国周刊 - 中国周刊官方博客

普通针

 

一根针主乾坤 - 中国周刊 - 中国周刊官方博客

梅花针

 

东方神技秀全球

针灸走向世界的历程非常坎坷。早在公元6世纪,中国的针灸学术便开始传播到亚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地的120余个国家。但是,大多数西方人对它的疗法和疗效持怀疑态度。

针灸理论认为,有一种叫做“气”的无形生命能量在人体中运行,而疼痛正是由于“气”的阻滞和失衡所引发的。因此,在人体一些特定的穴位插入细针,就能够疏通经脉,从而 治疗病痛。这样的理论在西方医学专家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尤其在现代医学比较发达的美国,质疑声更甚。一位医学教授就曾经公开表示,针灸明显有着心理安慰的作用。更 有人将针灸与东方幻术联系在一起。

即使在国内,不少西医也对针灸充满怀疑。很多神经内科专家对针灸“不屑一顾”。

上世纪80年代的研究表明,针刺可能激活了痛觉神经,引发大脑释放出一种类似于鸦片的化合物——多肽。多肽在人体进行了全身循环,达到减缓疼痛的效果。这项研究也试图破 解长久以来围绕着针灸疗法的另一个迷团:为什么这项医术似乎只要把针刺入穴位即可减轻疼痛?

事实上,西方科学家一直试图解开针灸之谜。有人用高科技手段记录下治疗过程,发现针灸确实能对人体产生作用。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针灸似乎能安抚脑部掌管痛觉的区域, 并激活那些涉及休息和康复功能的脑部区域。多普勒超声技术显示,针灸能增强治疗部位的血液循环。红外热成像技术显示,针灸能促使炎症消退。

科学家还发现,古代中医理论与现代解剖学之间存在相似之处。365个穴位对应着人体的神经束和肌肉束,几条经脉与人体主要的大动脉和神经分布相仿。

另一方面,针灸的应用在继续扩大。尤其是在传统药物无效时,针灸被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如关节炎、下腰痛和头痛等,也常会被用于治疗疲劳、焦虑和消化问题。

新近国外的研究数据显示,针灸可以不同程度地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精神行为障碍、皮肤病等16个系统的疾病,对500多种病症发挥不同程度 的治疗作用。

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后,针灸正式走入美国。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认同针灸的治疗效果,一些医学院开设了针灸课程,还出现了洋医生开办的针灸诊所。

1987年,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总部设在中国。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目前,中医针灸已推广至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这个东方神技的真正接受,意味着世界对东方智慧的认可和尊重。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中国周刊手机客户端


IPhone版   Android版

 

《中国周刊》 官方网站: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