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理解的“天津味道”

 灵魂出窍KKK 2014-09-13

我理解的“天津味道”




您提到十多年前还没有做美食工作在天津奥华吃天津菜的经历,能算作您最早对天津菜的感知吗?后来数次来天津,对天津菜的味道,您的界定是如何?大概一年能来回天津几次?是纯粹为吃?那应该更有心得吧。

答:第一次去天津是30多年前了,那时没什么感觉。

没什么界定。和北京的口味很近似,没有什么不习惯的。

大概有45次吧。想起来就去一趟,很方便么。感觉在天津吃饭比北京便宜,但是餐饮业态没有北京丰富。

 

您好几次在微博提到在天津华特美餐厅吃的大馅饺子,并念念不忘。这是家天津的老店,饺子也是老居民称道的,不知道您是怎么找到这样的老馆儿?

答:在一次活动中认识了华特美的经理,就知道这家餐馆。后来去了一次感觉不错。再有就是在市中心么,在金融一条街溜达累了,就会到那里吃口饭,顺带歇歇。

 

《一城一味》里有一集讲天津,您也提到一个城市有一种它自己独特的味道,对您之言,天津是什么味道的?

海河下梢市民的味道,平民化的饮食很普遍也有特色。

我理解的“天津味道” 

天津的近代史和美食结合紧密,比如中西为用,就如您去利顺德吃名人餐,对黄油面包这样的普通食物也有种特殊的感觉,但也是土洋结合,就好比您在华特美吃糖醋酥马鲛鱼配小窝头,市井民生。能谈谈您屡次来天津的吃旅的路线和目的吗?在天津,您有没有自己的美食地图?

答:海河,五大道,利顺德。

美食地图:华特美,红旗饭庄,利顺德,马克西姆,随处可见的煎饼摊。

 

感觉您吃,对于技法之道颇重。您提到自己吃过的”虾干笃面筋是一道很天津的菜式。面筋用笃的技法制作,虾干的鲜味和面筋韧劲有着很好的融合,而笃之技法,天津人用的较好。”其实北京天津的渊源,是当年很多北京的吃主儿到天津,才是天津本土的菜肴发生了更高的质变,也有不少天津的饭馆儿到了北京,才保留了正宗的某种技法。所谓味道,味之道,是不是就在这些技法传承之中?

答:区域间的交流从来就是菜系发展的重要条件,京津近在咫尺,同受鲁菜烹饪手法、调味方式影响,相互间的交流顺畅便捷,两地互有影响,难说谁的作用更大一些。近代以降,天津的发展远超北京,那时候天津的生活方式是现代的;1950年代以后,北京作为国都汇聚了全国的精英且接受全国的支援,因此在发展上超越了天津。不同的年代,各自的地位不同,影响力也有差别。技法的传承只是口味习惯的保持,道之追求,则是对食物有着宗教情感的尊重,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厨师中还是很少见的。

 

我理解的“天津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