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求真实的数学课堂

 生活-快乐 2014-09-22
          首先,教师应巧于选择真实的教学情境。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应敢于暴露真实的学习状态。
教师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期待往往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选取学生正确的想法或答案,而对错误“视而不见”。也有教师认为在课堂上用宝贵的时间来处理个别学生的错误,对其他学生而言是个浪费,这就容易掩盖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真实状况,影响教学活动的真实性和针对性。
平移图形:用定点连线的方法比较好。这位教师抓住了看似学生粗心引起的错误,让学生展开讨论,寻找出错的原因和克服类似错误的方法,不但学生对平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借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并由此归纳出画出平移图形的方法。
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敢于暴露学生学习时的真实状态,面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要有选择地加以利用,让学生的学习错误成为教学的资源。
最后,教师应善于把握数学的本质内涵。
数学的本质内涵一般包括: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数学的理性精神等。数学教学是学科教学, 你是“教学生学什么”,还是“教学生怎么学”,教师都必须透彻地理解和领会数学本质。为求“透彻”,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弄清问题产生的背景、抽象的过程、结果的表达等等,真正把握数学的本质内涵。
将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的有机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问题的形象理解,但同时也要注意其中的一些无关因素可能干扰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要注意摆脱“数学”与“生活”的纠缠,注重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追求简洁的数学课堂
数学教学本来就应该简明扼要的。数学教学要注意整合三位教学目标、研究并精选教学内容、合理预设学习过程和有效设计练习等,让复杂的数学学习过程变得简明,使学生容易理解数学本质。
第一,问题情境应简单明了。
数学课程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习身边的、现实世界中的数学,这无疑要求教师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数学素材,通过创设简单明了的问题情境来引领学生学习数学。
如果仅仅为了所谓的兴趣和氛围,而过多地浪费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影响学习效率,这是本末倒置,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教师应该用好问题情境,但不能因为情境而降低数学课堂的效率,要让问题情境简单一点。
第二,教学过程应能简则简。
教师要在教学环节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要让学生充分地经历学习过程。在组织这些学习活动时,要考虑活动的时机、形式和效果,而不能过分的形式化。
第三,思维训练应化繁为简。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小数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甚至包括直觉思维。在具体的思维训练过程中,我们要克服“烧中段”的现象,同时也要避免人为地将思维训练复杂化。
三角形的周长计算:我认为,如果学生主动想到这些方法,教师应该认同;如果学生没有想到这些方法,教师刻意让学生学习就不是特别合适。因为不宜将后两种计算周长的方法看作优化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既难以解释周长的含义,也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的思维水平。思维训练要注意化繁为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