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厨房妙招:上浆、挂糊点点通,给菜增添食欲魔力!

 77柒哥 2014-09-26

教你学做饭——爱吃、爱下厨,拴住TA的胃,留住TA的心,分享实用的菜谱,好用又靠谱


引导语:淀粉、面粉、鸡蛋都是家中寻常过日子做饭必备的几位“助理”,只要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比例与方法调配,再裹于原料表面,便可赋予美味以点石成金的魔力,任佳肴在沸油中翻江倒海,依然可将其中的鲜美滋味与营养成分牢牢锁住不放松。






上浆、挂糊先知道



1.为什么要上浆、挂糊:上浆、挂糊可以锁住原料本身的鲜味和水分,使菜肴香酥、鲜脆、嫩滑。并保持其本身形状,使菜肴外形更加美观。防止原料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因高温烹调而过多流失,受到破坏。



2.什么是上浆、挂糊:浆与糊的种类很多,名称及使用方法各地也不尽相同。 浆、糊与烹调方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挂糊是我国烹调中常用的一种技法,通常用于煎炸、烹炒菜肴,即在经过刀工处理的原料表面挂上一层衣服一样的粉糊。由于原料在油炸时温度比较高,粉糊受热后会立即凝成一层保护层,使原料不直接与油接触。




糊浆的调制



1.调制糊浆的粉料有淀粉、面粉、米粉等,其他用料有鸡蛋(蛋清、蛋黄或全蛋)、清水、发酵粉和小苏打等。



粉糊大多需事先调制,方法难易不同,各种用料的比例没有固定的标准,主要根据粉料的质地和实际应用的要求加以灵活掌握。



2.搅拌时应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加水要慢,水量不要一次性加足,以能搅拌开为度。



搅拌时应先慢一些,以使干粉慢慢吸收,融和水分。 搅到厚度渐渐增大起黏性时,就可以逐渐加快加重,并再次加入适量清水继续搅拌,切忌将糊浆搅上劲。



3.糊浆必须搅拌均匀。制糊拌浆时,必须细致,要使糊浆十分均匀,不能使糊浆内含有小的粉粒。因为小的粉粒会附着在原料表面上,影响外观和口感。



上浆、挂糊的种类



1.水粉浆:做法简单方便,应用广泛,多用于肉类的滑熘、抓炒等烹调方法。通常在肉片中放入淀粉,加少许清水与适量调味料拌匀, 腌制片刻后再用宽油迅速将肉片滑熟。此方法可使肉片本身提前入味,口感更加鲜嫩爽滑。如:溜肝尖、水煮牛肉等。



2.蛋清糊:也叫蛋白糊,用鸡蛋清和水淀粉调制而成,若制成浆则要加较多的水,若调成糊则只加少量水即可。 也有用鸡蛋和面粉、水调制的。还可加入适量的发酵粉助发。



制作时蛋清不打发,只要均匀地搅拌在面粉、淀粉中即可,一般适用于软炸,如:炒里脊、清炒虾仁。更多简单好学菜谱记得一定要关注微信:657474999,零起步教你学做饭,保你学会。



3.发粉糊:是指在水粉糊浆中加入发酵粉,使粉浆经过油炸后能胀发酥松。但所用的水粉糊浆必须是由面粉调制而成的。 调制时夏天应用冷水,冬天应用温水,而后再用筷子搅到有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小泡时为止。



使用前还可在糊浆中滴几滴酒,以增加成菜的光滑度。此种糊浆制成的菜品外表饱满、丰润光滑,色金黄,外脆里嫩。如:芙蓉蚝、炸茄盒等。



4.蛋泡糊:又称高丽糊、雪衣糊、芙蓉糊。做法是将蛋清用蛋抽顺一个方向快速搅打,让蛋清充分捕捉并滞留住空气。 先慢后快,并不间断,一气呵成,直到听到“嘭嘭”声,待蛋液中能直立住蛋抽时,再迅速加入一定比例的淀粉搅匀。



搅时速度不要太快,用力不能太猛,以免出现劲松、泄气的现象,影响蛋泡糊的成菜效果。 糊要现制现用,不要待用时间过长,否则会有泄气的现象。



此种方法制作的菜肴外形饱满、膨松而嫩、色泽洁白美观。如:雪花豆腐、夹沙香蕉等都是此种糊浆的经典菜肴。



5.蛋黄糊:选用蛋黄加适量面粉或淀粉、水拌制而成。 由于粉糊中含有蛋黄,成菜糊壳色泽金黄、质地酥松、香味浓郁。一般适用于酥炸、炸熘等烹调方法。如:茄汁熘鱼片、锅塌豆腐等。



6.全蛋糊:



用整枚鸡蛋与面粉或淀粉、水拌制而成。有些菜肴在挂全蛋糊后,还要蘸上一层碎粒状的香脆性辅料,如:芝麻、松仁、花生仁、腰果、核桃仁、面包屑等。



成菜硬酥香脆,冷后酥软,色泽金黄。如:桂花肉、炸猪排。



综合要领



1.烹调质地较嫩的原料时,糊浆应稠一些(如海鲜类食物);但烹调质地较老的原料,糊浆应稀一些。



2.经过冷冻的原料,糊浆应稠一些;未经冷冻的原料,糊浆应稀一些。



3.上浆、挂糊后立即烹调的原料,糊浆应稠一些,间隔一些时间再烹调,糊浆应稀一些。



编后语:做饭一般都离不开给菜挂糊、上浆。这一步骤看着简单,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虽说做饭是熟练工,也要看技术连得到不到家,主要在手法和配料上,比对一定要合理。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何订阅?
名称:教你学做饭
微信:657474999(←长按复制)


新用户点击 阅读原文 快速关注本账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