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成拳的所谓“含蓄”、“虚实”和“动静”

 隐士的书屋 2014-09-28

大成拳的所谓“含蓄”、“虚实”和“动静”



  一、含蓄
  
  芗斋老先生在拳论中所描写的“含蓄”,在实作中,遇敌好似虎扑羊(老虎在扑猎物前瞬间呈现的含蓄状态)。势如龙驹扭丝缰(烈马被骑手拽住缰绳,使马首回扭时马所处的含蓄态,这时骑手一松缰绳,马就会飞奔出去)。势如翱鹰下鸡场,蓄势待发等等。
  众多的大成拳练习者习练多年终无所成,对芗翁拳论无数次的阅读,反复的揣摩,对“含蓄”的理解仍然似是而非。今仅以个人之浅见,将大成拳的所谓“含蓄”、“虚实”和“动静”

向广大武友读者简介一二,如有欠妥之处,还望指正。
  人在发力之前都本能地有一个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在大成拳系列训练中称之为“含蓄”。前辈拳家在与敌人或野兽的生存斗争中深深地认识了“含蓄”的重要性,把发力前的这一准备阶段专门提炼出来,作为一项特定的训练内容。
  大成拳的“含蓄”包括两个内容,即“神意”含蓄和“劲力”含蓄。
  “神意”的含蓄又称之为“精神含蓄”,是指在功法训练中的“两眼平视前方,神光内敛,呼吸自然,舌舐上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神意”含蓄来源于道家炼丹术的“和合四象”。
  “劲力”含蓄是指在大成拳功法训练中的发而不发,发而未发的状态,大成拳讲练“遒”不练放,练“收”不练发。
  大成拳在训练中要求“神不外溢,意不露形,形不破体,力不出尖”。使之体内气血鼓荡,外示安逸之态。
  “含蓄”贯穿于大成拳从桩功至实作的一系列功法,它需要在每一步功法中长期刻苦修炼,使自身身体和意识精神不管在任何姿势和环境下都能处于含蓄状态,使含蓄成为一种本能,一种习惯。经过这一方法的训练所发出的力量是相当快的,非常迅速、冷脆,对技击有很大的用处,并能在交手试技中迅速调整自身重心。
  人处在“含蓄”的状态之下随时都能发力打击对方,比没有接触对方即怒目圆睁,舞姿弄势对敌人构成的威胁要大得多。当然,神意与劲力能否含得住,能含多长时间,这就要看所下功夫的大小与明师的指点了。含蓄只要练到了身上,就会在技击和养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运动在发力前都要有一个准备阶段,都没有脱离平常人发力程序的规律。西方科学较为发达,但他们在揭示人体本能比起我们的传统拳术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比如西方拳击、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运动,尽管动用了不少科学手段来指导训练,但在发力这一点上仍脱离不了准备发力这个程序,尽管他们用放松来使发力准备阶段的时间尽量缩短,但放松终究代替不了“含蓄”。
  
  二、虚实
  
  虚实一道足可使拳术家为其琢磨一生,可谓其乐无穷。要懂得拳术中虚实的对立与调和、虚中有实的生发、实中有虚的转化、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只有深谙此道的拳道中人,在做动作时方能真实体会出“一面鼓,一面荡,周身无点不弹簧”。
  芗斋老先生拳论讲:“习时需假定三尺以外七尺以内,四周如有大刀阔斧之巨敌与猛兽毒蛇蜿蜒而来,与其共争生存之情景,须当以大无畏之精神应付之,以求虚中之实也。一旦大敌林立,在我如入无人之境以周旋之,则为实中求虚。”在站桩、摸劲的一些阶段,要有假想之敌向我攻击,我在与敌人周旋扑打中,以求虚中求实。实际断手较量中,要视对手很渺小,不要等到把对手看得很清楚(敌人只不过两只胳膊两条腿、一个身躯一个头),我只随意一击即可摧毁对方间架,此正可谓实中求虚。
  在站桩、摸劲、推手时,自己感觉能发力,能有变化时为实,相反则为虚。初练时实点很少,相反则虚点极多。随着自身功夫的不断加深,能够体会出实点越来越长,虚点越来越短,但人不可能没有虚的地方,虚实永远在相互的变换之中,关键在于桩功功夫的深浅。桩上功夫大的人虚点变化非常快,而且实点相对很长,虚点短不易被对手发现。芗斋老先生拳论曰:“何为实,何为虚,虚即是实,实即是虚,虚实变换枢纽处若非久历永不知”。恩师选杰讲:“如作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互变,此是大成拳实战的初级阶段。”
  
  三、动静
  
  静是动之体,动是静之用。不管是内在的动静还是外表的动静,都互为根本,静即是动,动即是静。
  静是因,动为果。以站桩为例,“静”即是外形不动,外形不动即为外在的静,通过外在的静而求取内在的动,也就是在自身体内摸索各种劲的转换。例如撑抱、拧裹、撕挣、提踩等。无论体会出何种劲力都是内动,都是外部静的结果,只要身体内部的气血、骨骼、筋肉动了起来,必然需要外部的静,外面不静是不可能有体内的真动的。
  “动”是指摸劲而言,摸劲时外形的上下、左右、前后的动,在外形动的时候体会内在的静、体会各种劲的变化,身体内部肯定是静的,只有内在静的时候才能体会出外在的动。
  动静看似矛盾,实则原为一体。在实作断手中亦有动静之分,在平时练拳和断手中一样要分清动静。断手较量时要像换了个人似的。正所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与敌相较未接之时,要以静待动,后发先至。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至。恩师选杰先生讲:“做拳时以静待动,虽后发制人而力总在先,触敌发力之时,由速动而反归于静,此所谓‘一动一静互为根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