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族生活的写照:宫廷名画解读

 真友书屋 2014-09-30

欧式宫廷油画起源于18世纪,以洛可可风格的画派为代表。对王公贵族的生活记载,彰显贵族的身份和地位。发展到现代,宫廷油画已经被全世界的人类喜好。这类的油画常常搭配在装修豪华的别墅或富丽堂皇的酒店。其古典欧式的华丽与装修的融合让整个空间更显雍容华贵。不过贵族生活也不只是雍容华贵,其中为了利益的尔虞我诈也是比比皆是,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搜集了八幅世界名画,带大家走进西方的贵族生活。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戏剧化的人物传记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1650年

委拉斯贵支

现收藏于罗马利来-庞斐利画廊

画面中的人物是1644年登基的罗马教皇。在当时人的笔记中,这位教皇似乎从来就没有给人们留下过美好的印象,甚至他还被认为是全罗马最丑陋的男人。据说,他的脸长得左右不太对称,额头也秃秃的,看上去多少有点畸形,而且他的脾气也是暴躁易怒。1650年,委拉斯贵支来到意大利,为教皇留下了这幅珍贵的肖像。画家选择了教皇正襟危坐的情景,这与他的身份很相称。


在这幅肖像中,画家既表现了此人的凶狠和狡猾,又表现了这个七十六岁老头子精神上的虚弱。画面上的教皇,尽管脸上流露出一刹那坚强有力的神情,但是他放在椅上的两只手都显得分外软弱无力。画家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富有个性,从而给观众增加了很多的联想。


当这幅肖像送给教皇时,教皇惊讶而又不安地说了一句话:“过分像了”。可见此画的高度写实和逼真。画面上,火热的红调子表现了特有的宗教的庄严气氛;白色的法衣和红色的披肩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笔触十分流畅自由,表现出艺术家的高超技巧。


《和妻子在一起的自画像》——蓬勃跳跃的生命力

《和妻子在一起的自画像》

1609-1610年

鲁本斯

收藏于慕尼黑旧美术馆

怎样才能述说我对你的爱?让我握着你的手,直到生命的尽头。希腊神话中有缪斯女神,能带给创作者灵感。对画家鲁本斯来说,他的妻子就是缪斯。1609年32岁的鲁本斯与18岁的伊莎贝拉·布兰特结婚,在这之后,鲁本斯的许多作品如《劫夺列其普的女儿》、《抢夺萨宾妇女》等都是以伊莎贝拉·布兰特为模特儿。


身为画家的鲁本斯,也把妻子新婚时的甜蜜情景画下,画中夫妻两人盛装坐在代表真诚的爱的金银花亭榭前。鲁本斯比伊莎贝拉·布兰特大十四岁,但画中坐在伊莎贝拉·布兰特身边的他,却有着少年般的表情。伊莎贝拉·布兰特神情温柔而愉悦,带着像是初为人妇的成熟,又像是陪在丈夫身边的安然宁静。她很自然的把手放在丈夫的手上,相连的手,把两个人连在一起,成为一体。鲁本斯运用曲线的构图,形成如两个半圆,契合成一个的画面,传达出婚姻的意义。


《热尔森画店》——画店中的社会缩影

《热尔森画店》

1720年

让-安托万·华托

收藏于柏林莎洛顿伯革城

华托于1700年到巴黎时走投无路,幸亏结识了画商西鲁瓦,才使他有个安身立命之地。华托成名之后,他就给这位患难相助的朋友、画商热尔森画了这幅《热尔森画店》作为店铺的装饰相赠。在画店的墙上挂满了名家名作,我们可以从中认出鲁本斯,凡·代克和当代的一些名家作品,画中名画模仿逼真。


画中有意安排了两个细节,一是画面左边工人在向箱子里装画,从露出的肖像认出那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肖像,现在已装箱收起来,这暗示路易十四时代已经过去。另一个情节是画的右侧中间,在一 幅大圆形画幅前,有两位头戴假发的青年,似女性打扮,正跪在画前有滋有味地欣赏画中众多裸女情态,这一细节表现出那个时代的贵族精神追求,无聊的时代才产生这无聊的社会现象。画家把这幅画视为当时法国社会的缩影。


画中尽管没有什么清晰的故事的线索,可是所有的人物却似乎并非只是为了艺术品而来。因而,越看这幅画,越会让人反思人的内心世界。无怪乎有研究者认定,华托的这幅画属于“心理写实主义”。


《时髦婚姻》——权利与金钱的戏剧结合

《时髦的婚姻》

1743年

威廉·霍加斯

现收藏于伦敦国立画廊

霍加斯的作品每一幅都像一出舞台剧,画家本人就是一名导演。就像排戏那样,由他处理每一"戏"的场面、人物表演和各种道具细节,但并不以夸张的动作,而是以富有戏剧性的表情来展示各个形象之间的关系。


《时髦的婚姻》组画共有六幅:订婚、时髦婚姻、求医、音乐会、决斗、自杀。以连续性的故事情节叙述了一个贵族子弟与一个暴发户的女儿订了婚约,两人无爱情可言,婚后不久,男的在外面寻花问柳,女的整天挥霍无度,和一个律师勾搭成奸,在决斗中律师杀死了贵族子弟,妻子不堪良心的折磨,服毒自杀而告终的完整故事。


这幅画描绘商人带着女儿来到贵族家订立婚约的场面:画面左边一组人物很有趣:这位阔小姐满面愁容,对未来的夫君并不满意,在用手帕穿着订婚戒指无聊地摆弄着,身旁的贵族子弟由于生活放荡而显得未老先衰,心神不宁试图用鼻烟提神,而显得肥胖的男傧相却乘机甜言蜜语献殷勤。画家用尖刻的艺术语言,再现了资产阶级与旧贵族通过联姻而互相勾结利用的丑相。一个时代的特征被浓缩在这一小小的画面上。


《捷娅科娃像》——文雅娴静的大家闺秀

《捷娅科娃像》

德米特里·列维茨基

1778年

17世纪,俄罗斯绘画方面开始摆脱中世纪艺术的束缚,不再囿于宗教圣象题材,而是致力于表现显示世界,力图如实地反映生活。18世纪由于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肖像画备受重视,出现了一批忠实的描写人的个性特点的画家。《捷娅科娃像》就是一副能够在庄重的贵族生活场合变现出人物个性特点的优秀画作。


在18世纪70年代中期,画家曾为彼得堡贵族女子学校的名媛们画过肖像,由于这些肖像画画的十分出色,列维茨基随之名声大震,使得彼得堡的上流社会妇女们都希望得到列维茨基为自己画像的机会。


画中的捷娅科娃是18世纪著名建筑师和诗人利伏夫的妻子,她出身名门,是彼得堡有名的美人之一。画家为她画像时,她才23岁。捷娅科娃经过有关方面的疏通,终于如愿以偿,让列维茨基为她画像。她在列维茨基的笔下,神态自如,婀娜多姿,华丽而不失轻浮,具有文雅娴静的风度和彼得堡大家闺秀的气质。


《约瑟芬皇后》——质朴幽雅的典范

《约瑟芬皇后》

普吕东

1805年

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普吕东虽向往严格的理想美,但在他的许多肖像画上,往往更注意人物的情感要素。因而有人说他的古典主义是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他的画明暗渲染趋于协调。为要取得柔和的效果,他画的神话人物或妇女肖像,都是飘忽不定,如梦一般地处在朦胧的境地。这幅《约瑟芬皇后像》正是属于这种倾向的典范作品。


皇后约瑟芬是拿破仑的妻子。拿破仑称帝以后,除了宠用达维特以外,对普吕东也很器重。他允许画家给他的两位夫人和儿子画像。而约瑟芬这个模特儿,在画家的全部绘画创作中占着更重要的位置。她长得秀丽、庄重。画家普吕东不仅很愿意画她,并决心以她来完成自己一系列传世杰作。他反复研究,画了大量草图,最后,在1805年的一幅肖像画上,把约瑟芬处理在马尔梅松城堡的花园一角的树丛间的石椅上斜靠着,正陷入沉思。


皇后穿着袒胸露肩的白色轻纱长裙,一条红色镶边的大氅翻盖在膝头上。画家强调了她那颀长的身材,娇柔的肢体和丰满的胸脯。她具有古典美的特征,但却没有旧式宫廷妇女的那种华贵气。一张明净纯洁的脸,正在向观众诉说着她内心的思绪。这幅肖像画提示了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异化现象。它那浪漫主义的情调和鲜明的色彩对比,就是这种异化的信息。


《少校求婚》——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

《少校求婚》

巴维尔·安德烈耶维奇·费多托夫

1848年

现收藏于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这幅像舞台戏剧场面的绘画作品,有权的沙俄少校军官,在媒婆的引导下来到暴发户商人家求婚,很显然这是一门互相利用、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的联姻。神气十足、装腔作势的少校正临门外,画家着意描绘室内发生的瞬间情景: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商人怀着难以明言的心态等着少校,佣人们交头接耳地议论这桩婚姻的是非,母亲拖着害羞的女儿,显得无可奈何。


画家很注意通过环境描绘表现人物,商人客厅摆设显得富有而格调不高,佣人在桌上摆放的粗陋食品,表明商人的小气吝啬。画家创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费多托夫的人物造型极富表现力,他通过人物的姿势、面部表情、衣着和环境道具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作品的社会意义,他的画具有丰富的文学性。由于他的作品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所以没有人愿望购买,但它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缩影。这件作品以小见大地触及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一个本质性问题,即由于彼得大帝的改革,使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俄国经济开始有了发展。


《包厢》——寻求生活的快乐

《包厢》

雷诺阿

1874年

现收藏于伦敦考陶尔锝学院美术馆

《包厢》是印象派画家雷诺阿根据在剧场的感受,回到画室根据模特画的,画中模拟了包的场景。《包厢》的构图截取了包厢一角,以年轻夫人的形象为主,男人的形象暗隐在背后做陪衬,省略了人物以外的背景。整幅作品主题鲜明,色调柔美,舞台上的灯光照过来,使包厢呈现温暖柔和金红色调,增强了少妇面容的光艳和柔美。由于这副作品在构图与色彩上成功,整幅画有一种自然的逼真感。


画中少妇那黑色的眼睛和红的嘴唇的强烈对比,使得画中妇人的面容形象楚楚动人。雷诺阿在表现女性面容时善用高调手法,用重色突出双眼,其余则用肉色浅淡描绘,通过雷诺阿细致入微的描绘,画中少妇那圆润的形象及那似乎带点儿轻佻的活泼的性格得到极好的体现。


画家雷诺阿还别出心裁、恰倒好处地运用了“黑色”魅力。画中的青春少妇在那撩拨人心的乐声中显露了她单纯而又平凡的内在素质,与其说她是在观赏剧情,还不如说她在凭借观众的眼睛自我欣赏,这也是雷诺阿笔下所有女性的特点。


《宫娥》——真实的人物记录,西班牙宫廷生活的“剧照”

《宫娥》

委拉斯贵支

1656 年

现收藏于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蓬巴杜夫人》——被称为“洛可可母亲”的路易十五情妇蓬巴杜夫人的著名肖像画

《蓬巴杜夫人》

弗朗索瓦·布歇

1756 年

现收藏于爱丁堡苏格兰国立美术馆


《红磨坊的舞会》——光与影、明与暗和谐组合构成摇曳多姿画面的作品

《红磨坊的舞会》

雷诺阿

1876 年

现收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


《法看西斯一世》——精美绝伦的“外交式”肖像画

《法兰西斯一世》

让·克卢埃

1525~1530 年

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查理一世行猎图》——别具一格的背景,明暗色彩的绝妙对比,人物精神内涵的深入刻画

《查理一世行猎图》

凡·代克

1635 年

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