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春肝气,生升互用

 吉田有木耳 2014-10-01

肝不但主“升”,而且主“生”,为生升互用。肝气“敷和”不但为各脏之气生升之由,同时亦能启迪诸脏之气化,而使生机勃勃。(中医文化、太极图、四象、五行、八卦、肝。转载需注明本文属潘毅教授原创。)

 

肝之应-木气主升发,少阳为旭日东升,震如春肝气,生升互用中一阳亦升、巽如春肝气,生升互用风之象上扬。升之象在肝的功能体现就是其气疏泄以升为主要方向。肝气升,木气冲和条达,则心情随之而畅,血津随之而布,诸气随之而升。《类证治裁》云:“凡上升之气,自肝而出。”但肝之性升,也决定了“肝气、肝阳常为有余。”肝气易于升动太过的病理趋向。

 

不可忽略的是,肝不但主,而且主,为生升互用。少阳即朝阳,朝阳生升不但象征上升,也象征新的开始,其气以蓬勃见谓;木气即春气,春天树木条达舒畅,不但上扬、外展,而且充满生机,其气以出新为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谓: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张氏医通·卷十二》云:“肝藏升发之气,生气旺则五脏环周,生气阻则五脏留著。”五脏之气,皆赖此气生升,心脉得此气而畅,心神得此气而振,脾运得此气而升,肾元得此气而熏,肺肃得此气而转。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有云:“盖肝主疏泄,原为风木之脏,于时应春,实为发生之始。肝膈之下垂者,又与气海相连,故能宣通先天之元气,以敷布于周身,而周身之气化,遂无处不流通也。”则肝气“敷和”不但为各脏之气生升之由,同时亦能启迪诸脏之气化,而使生机勃勃。周学海在《读医随笔》谓:“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敷和”与“疏泄”在此可再作比较,“敷和”二字,蕴含生机;“疏泄”则无此意。“敷和”意胜“疏泄”,于此再显。

 

结构上的肝脏是全身唯一一个切除后可以再生的器官,而且供者越年轻肝脏的生长越快,这与中医的肝气“生”是巧合吗?。

 

肝之生升,生理上应如太极之左圆升,曲直互用,方有生意,还记得《》之篇论太极图之S形曲线时有一句“曲则有情”吗?若为直升,则近病理。就如肝脉为弦,但弦有程度之别,平人脉弦为“轻虚以滑,端直以长”,直中仍显柔性,意含“敷和”。病理之脉,随病情轻重其弦硬程度就有所不同:“端直以长”是其基调,病轻者“如按琴弦”;病重者“如张弓弦”;若病致无胃气的真脏脉显,则是“如循刀刃”的坚劲割手指之感。是以刚中见柔属生理,刚多柔少趋病理,纯刚无柔为病重。

 

与疏肝有关的名方中,柴胡是现身最多的一味药,以效力论,柴胡行气之力并不较他药为强,其胜在于与肝生升之性相投。《本草经疏》曰:“柴胡禀仲春之气以生,兼得地之辛味。春气生而升,故味苦平,微寒而无毒,为少阳经表药。”本草经解》云:“春气一至,万物俱生,柴胡得天地春升之性,入少阳以生血气,故主推陈致新也。”本草思辨录》:人身生发之气,全赖少阳,少阳属春,其时草木句萌以至鬯茂,不少停驻……。柴胡乃从阴出阳之药,香气彻霄,轻清疏达。”

 

柴胡配白芍,疏肝柔肝,深合肝“体阴而用阳”之性。本草新编》曰:“滋肝平木之药,舍芍药之酸收,又何济乎?”逍遥散、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均以柴胡配白芍,柴胡疏肝,升肝,顺肝条达之性以体肝之用阳,为君;白芍滋肝阴、养肝血,柔肝以现肝之体阴,为臣,正是《》爻位变化中的柔承刚之意(何为柔承刚,将在《易之篇》的后续文章讨论)。

 

(本文属潘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