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久泻“中医治疗最佳经验方大全

 神医图书馆318 2014-10-01

久泻 中医治疗最佳经验方大全

摘要:久泻病证名。泄泻久延时日而不愈者。《寿世保元·泄泻》:“大抵久泻,多由泛用消食利水之剂,损其真阴,元气不能自持,遂成久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久泻,谷道不合,或脱肛,乃元气下陷,大肠不行收令而然。补中益气加诃子、肉果、五味、乌梅肉为丸,或四君子加防风、升麻。”>>>查看全文

  • 久泻

    久泻 病证名。泄延时日而不愈者。《寿世保元·泄》:“大抵久泻,多由泛用消食利水之剂,损其真阴,元气不能自持,遂成久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久泻,谷道不合,或脱肛,乃元气下陷,大肠不行收令而然。补中益气加诃子、肉果、五味、乌梅

  • 久泻

    肚日,百方不效,是总提瘀血过多,亦用此方。 作者:王清任

  • 久泻肠滑

    用攻下,脾胃受伤,中气下陷所致。治宜升提中气,用补中益气汤。针灸取足三里、内关、天枢等穴。 ②久泻致脱肛。《幼科证治准绳》:“小儿泄利甚青黄,患时多转滑肠,下部脱肛频冷咽,朝朝焦瘦渐羸尪。”治宜益气固肠,升提敛气,用补中益气汤、诃子散。

  • 久泻验案三则

    心脾肾阳虚,久泻七年,投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味,实为治久泻之主方。使脾肾阳气旺则心阳亦自振作,而迟缓之脉可以恢复正常。虽舌有瘀点,因血小板少而有紫癜史,故未用活血药。案二:周×,男,22岁。1996年5月13日初诊。主诉:泄半年。病史:

  • [后卷]久泻肉瘦痧

    则肉瘦,或健脾或燥湿,或消积或渗水,或补命门火,或平肝木气,治之药,不过如是。若慢痧之变,久泻 肉瘦,病原不同,但宜治痧,则自止矣。 治验∶ 一姚公潘婢,久泻不已,不思米食,日渐瘦,大肉渐脱,脉反有力。放痧

  • 久泻实证治验五则

    ,有暴泻和久泻之分。一般而言,暴泻属实,久泻属虚。但也有一些实证久泻,因失治、误治令由实证而转为虚实夹杂之证。临床上久泻亦应审证求因,据因论治。本文报告了湿热久泻、由积致久泻、由虫致久泻、气郁致久泻、血瘀致久泻等5例实证久泻,审因

  • 久泻不愈勿忘调肺

    移热于大肠,为肠澼者,即此病也。但使肺热不传于大肠,则飧泄自止,不知者惟务止泄,以燥益燥,吾目中所见诸大老之误,历历可指也。”方有所悟。患者确实表现为气阴两伤,但泄仅为病标,病本在肺,故而补脾肾无效。调肺以治久泻,病例虽不多

  • 补中益气汤治疗久泻22例

    随访1年未复发。 讨论 中医认为久泻的主要病机是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以致水反成湿,谷反成滞。湿滞内停,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久泻不止,必致中气下陷。在治疗上“升清”为治疗的关键环节

  • 膈下逐瘀汤治久泻不止

    剂,诸症悉平。饮食、大便均正常。嘱其加强营养,合理饮食,病全愈。 父云:患者久泻,大便不畅,脏腑功能失调,肠道或有瘀血肿块,致使肠道局部狭窄,故瘀血阻滞,日难愈,而成泄下腹痛,便下黏液脓血。此皆因肠道血运缓慢,瘀结于里,瘀血与肠道滞气

  • [痢疾门]久泻血痢

    经验久泻血痢,小腹作痛,神效方∶ 秋梨(四两)生姜(五钱)趋树根皮(一两) 共捣烂,夏布拧汁水,空心服之,立愈。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 [卷五]久泻不止八十七

    夫小儿久泻不止者,至八九月间,变为秋深冷痢,泄清白,时腹撮痛,乳瓣不 化。可用养脾丸,丸如黍米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饮下,日三服则愈。若治刍荛之儿 ,万举万全,富家且宜消息。 《儒门事亲》 金 张从正 公元1127年—1

  • 温补渗湿法治疗小儿久泻1121例

    键词 温补渗湿法 太阴经 小儿久泻 小儿久泻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在农村特别是在少数民族不发达地区更为常见。此病由于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使患儿的正常发育受到损害,笔者自拟“小儿止泻汤”对小儿久泻有独特的治疗作用。此法经济、实惠

  •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小儿久泻

    ,怀山药10g,大枣4枚,陈皮5g。3剂后泄止,复3剂痊愈。 余治小儿久泻以脾胃为本,小儿脾胃虚弱,易寒易热,易饥易滞,稍有不慎即可引起脾胃功能失调,何况久泻久泻患儿初起多呕泄并作,常经过多种抗生素、补液及止呕等对症处理;或因其寒热不

  • 自拟久泻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16例

    诊断:久泻(脾虚湿盛)。服久泻散2个月,食旺止,排便如常,神健体丰,至今2年,尚未复发。 4 讨论 IBS属于中医“久泻”范畴,其病因病机是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导致清浊不分,以致久泻,泄,水谷

  • 中医对成人久泻怎样辨证论治?

    成人久泻,如肝气乘脾泄、脾虚泄泻、肾虚泄、水饮留肠泄及瘀阻肠络泄,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均能痊愈,但也有少数患者由于反复泄,致脾胃益虚,日及肾,脾肾同病。若肾虚进一步发展,既不能温煦于脾,又不能固涩于下,致使泄无度,则病情趋向重笃

  • [卷上膈下逐瘀汤所治症目]久泻

    肚日,百方不效,是总提瘀血过多,亦用此方。 《医林改错》 清 王清任 公元1644-1911年

  • [集之七·脾脏部(上)泻]久泻

    数沸,服。 〔张涣〕治不瘥。 香矾丹 木香枯白矾(各一两)诃梨勒皮(微炮)酸石榴皮(炒黑。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粥饮下。量儿大小加减。 〔刘氏〕治小儿脏腑不止。 人参白术茯苓甘

  • [集之七·脾脏部(上)泻]久泻

    数沸,服。 〔张涣〕治不瘥。 香矾丹 木香枯白矾(各一两)诃梨勒皮(微炮)酸石榴皮(炒黑。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粥饮下。量儿大小加减。 〔刘氏〕治小儿脏腑不止。 人参白术茯苓甘

  • [续录]金荫陶封翁久泻滑脱之证

    封翁年愈古稀,恙患泄,公郎麦伦兄善岐黄,屡进温补脾肾诸药,淹缠日总不 止。 招予诊视。谓迈兄曰∶尊翁所患乃肠胃滑脱之候也。十剂云∶补可去弱,涩可去脱, 元气未有不虚,但补仅可益虚,未能固脱。仲景云∶理中者,理中焦,此

  • [傅青主先生秘传杂症方论]又治久泻方

    此症乃纯是下清水,非言下利也。利无止法,岂水亦无止法乎?故人患水者,急宜 止遏 白术(五钱)茯苓(三钱)吴茱萸(五分)枣仁(一钱)车前子(一钱)北 五味(一 《大小诸证方论》 明末清初 傅青主 公元1607──公元16

  • 王希仲运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举隅(久泻、眩晕、心悸)

    之位,使清阳不升,浊阴上冒的支饮证,故‘其人苦眩冒’。法当健脾利水除饮,方用泽泻汤治之”。泽60g,炒白术12g。方中重用泽降浊阴以水气,心下停留之水饮,使之从小便去之。少佐白术升清阳补土健脾以利水,使脾健水去而痰饮不复生。清升浊

  • 久泄

    泄 病证名。泄不愈,或兼见脱肛者。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泄论》。又称久泻。多因正气气陷所致,治宜补虚、固涩。若邪恋正虚,则宜扶正祛邪兼顾。 作者:

  • [卷之三泄泻门]治方

    治脾虚久泻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薏苡仁肉豆蔻神曲 不用引煎服 《医方集宜》 明 丁毅 公元1368-1644年

  • [卷上痢泻门]交感丹

    治妇人久泻。 香附子一斤(水浸三日晒干炒)白茯神四两(去皮木) 炼蜜丸,弹子大。空心服一丸,白汤下。 《奇方类编》 清 吴世昌 公元1644年—1911年

  • 脾肾阳虚泻

    脾肾阳虚 小儿泄泻证型之一。症见久泻不止,大便水样或完谷不化,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四肢厥冷等。脾胃虚,损及肾阳所致。治宜温补脾肾,用附子理中汤与四神丸加减。 作者:

  • [卷二泄泻]【柴苓汤】

    治泄发热。 又方治伤寒泄者好。 天仙子治肠滑久泻不止。大人五分,小人二分,和面作焦饼服,极收涩。 《仁术便览》 明 张洁 公元1368-1644年

  • [卷第四·本草下虫鱼部]白蜡

    久泻,后重,见白脓,补绝伤,利小儿。服轻身不饥。生武都山谷,生于蜜房木 石间。 《千金翼方》 唐·开耀二年 孙思邈 公元682年

  • [卷一草部]【骨碎补】

    味苦。入足少阴经。功专疗闪折筋骨损伤。得猪肾治久泻不止。得独活、寄生、 虎骨治痿痹。蜜拌蒸。 《本草撮要》 清 陈其瑞 公元1644-1911年

  • [卷一草部]【肉豆蔻】

    味辛温。入手足阳明经。功专暖脾胃。固大肠。得木香、附子治久泻不止。煨用 。一名肉果。 《本草撮要》 清 陈其瑞 公元1644-1911年

  • [卷之四下谷部]蚕豆

    甘涩性温,补益中气,涩肠实脾;能已久泻。发芽则全不闭涩,香甘可口。 《药性切用》

  • 乌梅丸治久痢

    访,腹痛腹偶有发生,如上方治疗即愈。慢性结肠炎分溃疡性结肠炎和结核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慢性疾病,中医学属“久泻”、“痢”范畴。多因饮食不节(不洁)、外感寒湿或湿热而发,致病脾虚,运化失职,清浊相混,合走肠间而病伤阴,累

  • 泄泻

    甚少。治法与杂症诸不同。诚以恶露未消。难以遽补。元气暴 竭。难以议消。太温恐新血流崩。骤寒虑血凝变症。大抵产后患此。先宜服生化汤。加茯苓一钱五分。俟二三剂后块痛 已除。方能补脾。消食温中。随症施治。产毕即。服诃皮生化汤。胎前久泻

  • [卷上痢泻门]脾泻丹

    久泻,每早溏一、二次,此系脾虚。用此补脾养胃,而即止。 白术(土炒)二两白茯苓二两小茴香(炒)一两肉蔻一两(煨)故纸(炒)二 两木香五钱 生姜煮红枣肉,捣药为丸,桐子大。空心服三钱,白汤送下。 《奇方类编》 清 吴世昌

  • [泄泻]泄泻简便方

    。 治泄,并治久泻如神∶车前子,以青盐水炒,秤过二两;白茯苓,炒,二两;山药, 炒,二两;炙草,六钱。共为细末,每服二三钱,炒米汤调下,乌梅一个煎汤调更好,真神 方也。若系久泻脾虚者,须加白术,土炒,二两,方效。 治脾胃虚弱,吐之后,大

  • [本草易读卷一]泻部二十

    久泻滑肠(白术九,验方第七。) 久泻不止(肉蔻六十二,验方二。) 水痢(故纸六十三,验方六。) 久泻肾虚(碎补一百八十二,验方二。) 久泻食减(糯米二百零一,验方五。) 久泻不止(猪肾三百九十二,验方一。) 水(猪肚三百九

  • 脾肾阳虚泻如何辨证与治疗?

    脾肾阳虚临床表现:久泻不止,缠绵不愈,大便清稀,无味,下利清谷,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腹软喜按,精神萎靡,或有睡时露睛,舌质淡,苔薄白。治以补脾温肾,调中止。方选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药用熟附子、炮姜、五味子、米壳

  • [卷四]四二四九·华佗治久泄神方

    久泻不止,由于有陈积在肠胃之间,积一日不去,则一日不止。治宜先去陈积,而后 补之。方用∶ 浓朴干姜甘草桂心附子各二两大黄四钱 上细锉,先以前五味用水二升半煎八合,并将大黄切碎,水一碗渍半日,煮汤与前汁相 合,再煎取六和,去滓,分三

  • [泄泻]加味生化汤

    (二钱)于术(生二钱)茯苓(一钱五分)陈 皮(五分)泽(八分)肉果霜(五分)甘草(炙五分)莲子(九粒) 因寒作。倍用黑姜。腹痛泄水。饮食不化。加砂仁八分。炒山楂二钱。炒麦芽二钱。久泻不止。加升麻一钱。 《产宝》 唐 咎段 公元6

  • [卷四泻泄门]辨症歌

    因内热,红赤黑同看。绿白青皆冷,积滞气臭酸(37)。 久泻四肢瘫,才惊睡不安。热疳毛作穗,涎嗽定伤寒。 肝冷传脾臭绿青,焦黄脾土热之形。肺肠寒色脓粘白,赤热 因心肾热成。 身热发厥歌(泄多虚热) 气虚多发厥,血虚须作热。气血若俱虚,身热手

  • [卷三]泻

    七味白术散,治小儿久泻脾虚者最灵。震泽泥水匠贺凤山孙二岁,泄两月,身热少食 ,面色痿黄,夜睡时惊,幼科用青蒿、扁豆、二芩、浓朴、枳壳、陈皮等药,日就危笃,求余治之 ,令服七味白术散,(党参二钱,焦白术、茯苓二钱,炙甘草四分,木香四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