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世名方,参苓白术散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0-10-07

 中医认为,掌管人体消化系统功能的是脾,脾五行属土,它的生理特性是喜燥恶湿,也就是讨厌湿。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当空气湿度很高时,我们常常觉得口里面黏黏的、很不清爽,胃口也不好,严重的还会拉肚子。这正是由于脾讨厌湿气的生理特性,所以它致力于将水在人体各个部位均匀分布、濡润机体,又不至于使水湿出现局部或全身潴留,这就是脾主运化水湿的功能。当脾虚,脾功能低下时,它运化水湿的能力会下降,可以导致水湿在消化道内潴留,或者是外在湿气的侵入,比如淋雨,食用过多冰水、冷饮,超出了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这些均可导致水湿在消化道内潴留,导致粪便中含水量增加,从而出现不成形的稀质粪便或者水样便。 

 由此可见,脾虚和湿盛是引起腹泻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参苓白术散,是为治疗脾虚挟湿的泄泻而设的,它出自宋代官方颁布的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剂的组成及制法如下。 

 莲子肉(去皮)500克,薏苡仁500克,缩砂仁500克,桔梗(炒令深黄色)500克,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750克,白茯苓1000克,人参(去芦)1000克,甘草(炒)1000克,白术1000克,山药1000克。 

 上为细末。每服6克,枣汤调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参苓白术散牢牢抓住了引起腹泻的两个关键因素——脾虚和湿盛。其中应用人参、白术、山药及莲子肉可健脾益气兼以化湿;薏苡仁、砂仁、白扁豆及茯苓等可化湿兼以健脾。本方中茯苓、山药、薏苡仁、莲子、白扁豆、砂仁及桔梗都是药食两用的,所以这个中成药是比较温和的。 

 我们这里着重介绍一下白术与茯苓这两味药在健脾化湿方面的作用。古人有“以术作饮甚甘香”的说法,味道甘美、气味芳香都是脾胃所主的气味(参见归脾汤的相关内容),白术入脾经能补益脾气,被认为是“补脾脏气第一要药”,几乎所有补脾方剂中都有用到它,可以说是健脾补气的“主力”。白术这味药在初夏时开花,在入伏时结果,在夏秋之间自然界空气湿度最高的时候生长最旺盛。所以,中医认为它有非常强大的抵御外湿的作用,有健脾兼以祛湿之效。 

 茯苓为多孔菌科寄生植物茯苓的菌核,寄生于松树的根部,以化湿为主,兼可健脾。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有“碧松之下茯苓多”的诗句。野生茯苓在雨后生长较快,容易显现出来,所以它的化湿能力很强。此外,茯苓还能健脾益气,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就记载了茯苓霜,用鲜茯苓祛皮,磨浆,晒成白粉,将它“拿人奶和了,每日早起吃一盅,最补人的——没有人奶就用牛奶,再不得就是用滚白水也好”。另外,还有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茯苓饼,用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的薄饼,是北京的著名特产,也是全国各地游客去北京必买的土特产之一。茯苓饼之所以被称为北京名点,流传至今,据说还和慈禧太后有关。相传慈禧在香山行宫养病时,遇见香山法海寺的老方丈,这位老方丈已经近百岁高龄,仍无病无痛,老方丈向慈禧太后介绍自己的养生经验时,就提到了这种茯苓制成的白饼子,结果慈禧非常感兴趣,并把它的制作方法带回了宫廷,御医们经探讨将其载入太医院“仙方册”中,认为其确实益人,尤其对老人、儿童滋补最好。 

[插图]

 ·茯苓 

 参苓白术散主要针对的是脾虚湿盛,脾胃在五行属土,土位于中央,脾胃居于中焦,是升降的枢纽,这就好像是十字路口的交通,直行的直行、右转的右转、左转的左转。脾气升,运化水谷精微以灌溉四旁;胃气降,受纳、腐熟水谷,传送糟粕于体外。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人之中气左右回旋,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在下之气不可一刻不升,在上之气不可一刻不降,一刻不升则清气下陷,一刻不降则浊气上逆”。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桔梗“主治腹满肠鸣幽幽”。肠鸣其实是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继而产生一种断续的咕噜声,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消化不良。肠道产气过多,会导致肠道不能顺畅循环。腹泻之物是本应该随着脾气升、运化上行的水谷精微,反而下行了,就好比十字路口原本应该左转的车走到右转车道去了一样。桔梗气辛能升,味苦可降,显然有助于中气的左右回旋,脾升胃降,因而针对脾升胃降失调的状况有很好的调整作用。 

 另外,通过仔细观察会发现,本方中白扁豆、桔梗、甘草都提到炒制,这也是为了更好地符合脾的生理特性——喜燥。燥能胜湿,也是针对参苓白术散治疗湿盛的病理机制,有强化药物功效的作用。 

适合参苓白术散的人群具有以下特点:食欲较差,不想吃东西,易于疲倦,呕吐或腹泻,体形瘦弱或虚胖。

1.儿童腹泻良方

几乎每个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都不止一次地发生过腹泻,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宝宝。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排在第二位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每年到了夏季6~8月份,更是婴儿腹泻发生的高峰期。这是怎么回事呢?随着小儿的降生,脾胃消化系统的功能才开启,但是消化系统的发育成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刚出生的宝宝只能吸食乳汁,没有办法消化半固体、固体食物,小儿与成年人比较,其脾胃功能是比较弱的,所以小儿较易出现脾虚的情况。另外,每年6~8月份是自然界湿度较高的时候,外在湿气容易侵扰人体,影响脾胃消化系统功能,而小儿脾胃发育尚不成熟,其运化水湿能力也较弱,这时当然就非常容易出现脾虚湿盛,进而出现腹泻。这种脾虚湿盛泄泻在小儿泄泻中占有相当大比例,所以针对儿童腹泻,无论是急性腹泻,还是慢性腹泻,只要患儿出现精神较差、疲倦,泄泻物中有未消化食物,均可选用参苓白术散。乳儿服用散剂时,可把它溶解在温水或乳汁当中进行喂食。 

2.儿童厌食症的调理剂

 让很多宝爸宝妈很头痛的一件事,就是家里的小宝宝不愿意吃东西,一到吃饭的时候就发呆,拿着小勺在碗里拨来拨去,就是没有多少东西吃进肚,无论大人们怎么诱哄、威胁甚至打骂都无济于事,有些妈妈更是说一到宝宝吃饭感觉头都大了。这种儿童时期出现的食欲减退或消失,实际上表明的是孩子机体消化功能出现紊乱,从中医角度来说,就是小儿脾虚,身体不愿意接受食物,增加了脾胃的负担。有些儿童还会出现季节性的厌食症,到了夏季暑湿季节,就变得全然没有食欲了。厌食症若长期发展,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以及各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给小孩服用一段时间参苓白术散则可明显改变这种状况,以半个月为1个疗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服用时间长一些,可服用1~3个月,对于改善小儿体质、促进儿童正常生长都很有好处。 

3.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的辅助治疗剂

 参苓白术散不仅仅可以应用于小儿,对于成年人的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也有很好的疗效。慢性肠炎患者常有消化不良、腹胀、腹痛及腹泻等症状,而且腹泻时间较长,易反复发作,长期下来,患者体型都较为消瘦,这种慢性消化道疾病,从中医角度来看,脾虚的出现则是必然的。此外,这种慢性肠炎患者泄泻物中常夹有黏液物质,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痰湿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慢性肠炎患者服用参苓白术散能改善脾虚有湿的状况,对于稳定、缓解、治疗疾病很有好处。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疾病,有些患者一吃东西就出现腹泻,大便呈稀糊状,里面黏液很多,同时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这从中医角度来看,与脾虚湿盛有关,因此可以选用参苓白术散作为辅助治疗。 

4.浮肿虚胖的调治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走到哪你都能听到“减肥”二字,可是有些人真的很苦恼,明明已经吃得很少了,可体重就是减不下来,她们常常会说自己喝水都会胖,这就是典型的虚胖。这类人的特点是平时运动不多,肌肉松垮没弹性,很容易困,总觉得慵懒乏力,这些都是典型的脾虚表现。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医说脾主肌肉,换句话说就是肌肉是属于中医脾土系统的一部分,所以肌肉松弛无力实际上就是脾虚的一种表现,这也是古人说的“肌肉不自病,脾胃病之”的意思。另外,这一类人,还会出现身体胖、四肢浮肿、舌头边缘有齿印的情况,这就是湿停聚在肌肉的表现,是脾虚湿盛。我们看了上文,应该很清楚,参苓白术散主要针对的就是脾虚湿盛,因而适用于这种虚胖。吃一段时间后,可以明显感觉得到肌肉紧凑很多。 

5.特应性皮炎、慢性湿疹的调理剂

 特应性皮炎以婴幼儿、青少年为多见,患者常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慢性过敏性疾病,具有家族遗传特点,多发生于发达地区的城市人群。皮损常表现为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及渗液等。慢性湿疹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持久不愈时,容易复发。特异性皮炎好发于婴幼儿、青少年,且有过敏性疾病。中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免疫系统的功能与脾胃有很大关系,这两种疾病都表现为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古人说:“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甚多。”由此可见,“脾虚”是这两种疾病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无论是特异性皮炎也好,还是慢性湿疹也好,都容易出现水疱、糜烂、渗液等“湿邪”为患的表现。这种“脾虚湿盛”的病症,当然就是参苓白术散可以大显身手的对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