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大小便病验案

 经旨传习 2017-10-20
  常见大小便病验案

     2015/6/19(标签:大小便病门)

慢性腹泻:

腹泻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成糊状,稀薄,甚至水样便,有时脂肪增多,带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或含有脓血。其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关键是脾不能运化水湿,小肠不能泌别清浊,大肠失其传化所致。临证有食滞、湿热、肝郁、脾虚、肾虚、水饮、瘀血之分。腹泻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腹泻是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多由过敏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慢性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引起,其在临床上分为高渗性腹泻、吸收障碍性腹泻、分泌性腹泻、运动性腹泻4种类型,常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每日排粪量超过200克,或含未消化的食物或脓血,常伴有腹痛、排便急迫感、肛周不适、失禁等症状。慢性腹泻属于中医“泄泻”“便血”、“肠风”范畴,分肾虚泄泻、脾虚泄泻、肝郁泄泻3种证型(脾胃虚弱,脾肾虚弱,肝郁脾虚,肠积湿热等)。主要病理机制与湿有关,运脾化湿为其主要治法。

“升陷汤”是脾虚泄泻型常用处方之一。“加味升陷汤”:生黄耆15克,苍术10克,柴胡、升麻、炙甘草各6克,桔梗、党参、白术、知母各9克。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加熟附子、干姜各6克;若久泻不愈,中气下陷,兼有脱肛者,加当归9克,陈皮12克。

从脾胃论治五更泄,运用“升陷汤加味”治疗脾虚致泻门诊处方:生黄耆20克,茯苓12克,知母、柴胡、桔梗、党参、怀山药、扁豆、陈皮各10克,苍术、白术各9克,升麻、炙甘草各6克。水煎,日1剂,分2次温服。

“升陷汤加减”治疗妊娠咳嗽腹泻患者临床处方:生黄耆、怀山药各30克,炮姜、五味子各10克,桔梗、枳壳各6克,升麻、柴胡各3克。水煎服。

“益脾饼”亦可治疗脾虚泄泻。“益脾饼加味”方:白术120克,干姜、鸡内金、山药粉各60克,熟枣肉250克,面粉500克。气虚者,加人参、黄耆;腹胀甚者,加厚朴、木香;食积者,加山楂、莱菔子;脾湿者,加藿香、佩兰;脱肛者,加黄耆、升麻;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诃子、禹余粮。做成细末分别均匀焙熟,共与干姜(轧细)、熟枣肉及面粉掺和做成小饼火上炙干,空心时当点心细嚼食之。后加药量可择日剂量(随证加量可据病况或参考百度,下同)。“益脾饼”还可用于老年人慢性腹泻,处方:熟枣肉250克,鸡内金10克,干姜60克,生白术120克。

凡属脾肾亏虚泄泻可选用“固冲汤”治疗。“减味固冲汤”:白术30克(炒),生黄耆18克,龙骨(煅捣细)、牡蛎(煅捣细)、萸肉(去净核)各24克,海螵蛸12克(捣细),五倍子1.5克(轧细,药汁送服)。脾虚甚者,加党参、芡实、茯苓各15克;气虚下陷者,加柴胡、升麻各10克;湿盛者,加半夏、陈皮各12克。运用本方加减治疗阴吹(阴道排气)、遗尿、泄泻等属于脾肾虚惫,冲任不固型病,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因居住潮湿,经常下水劳动,遂患鸡鸣泄10年者(每日大便4~5次,腹胀肠鸣,食欲不振,脐下作痛,泻下即安,完谷不化,肢冷畏寒,腹部尤甚,舌质淡),治当温补脾肾,涩肠止泻。门诊“固冲汤加减”处方:炒白术、乌贼骨各30克,炙黄耆、煅龙骨、煅牡蛎各50克,五倍子5克(冲),吴茱萸6克,炙附片、广木香各10克,白芍、煨葛根、鸡内金各15克。病重者须服药个半月始可愈。

“扶中汤”亦适用于脾、肾虚弱型。“加味扶中汤”:白术30(炒)、生山药、龙眼肉各30克,菟丝子10克。肾虚明显,加沙苑子10克,补骨脂6克;小便不利者,加椒目(炒捣)9克;有积滞者,可加大黄6克(后下);脾气不升者,加升麻3克,黄耆10克;胃不降而嗳气明显,加旋覆花10克(布包),寸冬6克。注意调理脾胃气机。

采用“扶中汤”合“四神丸”治疗慢性腹泻门诊处方:生山药、炒白术各20克,茯苓、炒薏苡仁各15克,补骨脂、炒谷芽、炒稻芽各10克。吴茱萸3克,肉豆蔻6克,五味子5克,车前子1.5克(布包)。大便失禁,加诃子肉、乌梅;腹痛肠鸣,加木香、乌药、白芷;湿热盛,加黄连、黄芩。

下焦(脐下)虚寒及胸中大气虚损致泄泻兼发灼(虚寒泄泻:张锡纯治案)。患者一日夜泻十四五次,将泻时先腹疼,泻后腹疼更甚,然后再慢慢好起来。每过午一点钟即觉周身发热,但不甚剧,夜间三点钟后又渐愈。其脉六部皆弱,两尺尤甚。处方(大剂温补):白术(炒)、净萸肉各15克,熟怀地黄、生怀山药各30克,干姜、乌附子、生杭芍、炙甘草各9克,云苓片6克。共煎汤一大杯温服。服药迨身热全愈、泄泻半愈,脉象较前有力时,遂将原方加减为:白术(炒)18克,熟怀地黄、生怀山药各30克,净萸肉、龙眼肉各15克,干姜、乌附子各12克,炙甘草9克,云苓片6克。将药连服十余剂,病遂痊愈。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小儿肠炎)的特点是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等。西医认为小儿肠炎的主要病因是感染引起(疾病接触史、餐具消毒否),临床可分为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内者),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至2个月者),慢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者),有轻型腹泻,中度腹泻,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体征主要是脱水(为轻、中、重度脱水)。本病常见并发症是营养不良症、营养性贫血以及各种维生素缺乏症(非感染:喂养情况)。小儿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小儿泄泻常见证型有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病机为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干,并走大肠。治疗以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为总则,虚中夹实应扶正祛邪,补中有消或消中有补,消补兼施。

湿热泻或兼伤食者适宜“宣解汤”加减治疗。“加味宣解汤”方:滑石12克,连翘、白芍各9克,蝉蜕、甘草各6克,山楂3枚。夹食滞者,加莱菔子、神曲消食和胃,陈皮、半夏降逆;暑热期间有发热,头痛者,加金银花、薄荷清热解表。

用“加味宣解汤”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显著,门诊处方药为:蝉蜕、甘草、扁豆衣、凤尾草各6克,连翘、白芍(或赤芍)木香各9克、滑石12克、山楂3枚。若兼发热加薄荷、淡豆豉;咳嗽加佛耳草、杏仁、川贝母;大便带粘液或赤白者,加水蓼。每日1剂。

“滋阴清燥汤”方适用于脾虚久泻型。“加味滋阴清燥汤”:生山药、白芍各30克,滑石、茯苓各15克,甘草9克。如热象严重者,滑石加至30克;病重者山药加至60克。

门诊采用“滋阴清燥汤”原方治疗小儿腹泻之脾虚久泻亦效果显著:山药、白芍各30克,滑石15克,甘草9克。水煎2次,取汁500毫升左右,每次100毫升,1日4~6次口服。若热象偏重者,滑石加至30克;病重者山药加至60克。

小儿腹泻还可以用“薯蓣鸡子黄粥”加味治疗,薯蓣脾胃双补,在上能清,在下能固,利小便而止泄泻;鸡子黄既富有营养,又易于消化,且有固涩之功。二药甘甜无异味,利于小儿服用。消化不良,久泻不止者可单用本方,兼夹它症,随证加减。“薯蓣鸡子黄粥”方:生怀山药20~30克,鸡子黄1-3枚。伤食加焦山楂12克,焦神曲18克,砂仁5克;风寒泻加藿香6克,苏叶3克,茯苓12克;湿热泻加葛根7克,黄芩、黄连各3克,薏苡仁12克;伤阴者,加石斛、玉竹、生白术各6克。

运用“薯蓣鸡子黄粥加味”治疗小儿腹泻门诊处方:山药15克,鸡子黄2个,生姜、半夏各4.5克,黄连、黄芩、炙甘草各3克,干姜1.5克,党参10克,大枣3枚。水煎(除鸡子黄外)取汁200毫升,另取熟鸡子黄研散掺人药中,每服30毫升,每日4次。兼有发热,恶寒之表证者,加葛根、薄荷;脘胀甚,嗳气频作者,加厚朴、砂仁;上吐下泻甚者,加儿茶、乌梅;泻下如注者,加柴胡、升麻。合并脱水者予以补液。

肠结核:

肠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犯肠道而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绝大多数继发于肠外结核。一般女性多于男性,尤以青、壮年为多见(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下)。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或便秘,腹部体征为结核毒性反应。肠结核属于中医“泄泻”范畴,常见证型有感受外邪、食滞肠胃、肝气乘脾、脾胃虚弱、肾阳虚衰。总之,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滋阴清燥汤”方适用于其脾胃虚弱型。“加味滋阴清燥汤”:生山药、生白芍各20克,滑石、玉竹各12克,甘草9克。兼有瘀血者,加乳香、没药。

门诊采用“加味滋阴清燥汤”治疗脾胃虚弱型肠结核。初诊属脾肺气阴两虚并兼有瘀血,处方:乌梅炭、山楂炭、川椒炭各12克,党参、茯苓、炒白术、薏苡仁各15克,山药30克,白芍24克,甘草6克,滑石18克,桂枝9克。水煎服,3剂。再诊肺脾气虚渐复,当润肺益胃并活血祛瘀,处方:生地30克,甘草5克,山药、沙参、麦冬各18克,丹参、当归各15克,玉竹、白芍、滑石、乳香、没药各12克。水煎服,日1剂。

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有腹泻,粘液脓血便和腹痛等,病情轻重不一,病程长,常反复发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男稍多于女。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属中医“泄泻”、“痢疾”范畴,临床有湿热滞肠、食滞肠胃、肝气乘脾、瘀阻肠络、脾胃虚弱等。在脾胃虚弱时可选用“益脾饼”治疗。“加味益脾饼”:白术120克,干姜60克,鸡内金60克,熟枣肉250克,山药粉60克,山楂50克,面粉250克。有湿热者,热重于湿者,加银花、连翘;湿重于热者,加薏苡仁、扁豆、茯苓、车前子;气虚者,加人参、黄芪;气滞者,加陈皮、砂仁;腹胀甚者,加厚朴、木香;食积者,加莱菔子;阳虚者,加肉豆蔻、五味子;脱肛者,加黄芪、升麻;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诃子、禹余粮。制法用法见上。

“益脾饼”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结肠炎门诊处方:白术30克,干姜6克,红枣200克,鸡内金15克,面粉500克,菜油、食盐各适量。锅中加水1000毫升,放入红枣及纱布扎好的白术、干姜,以武火烧沸后,再改为文火煮1小时左右。除去药包。将枣捞出,去枣核,枣肉捣如泥。另将鸡内金粉碎过筛,与面粉、枣和匀加水,文火烙成薄饼。每次空腹食饼50~100克,每日2次,常食效佳。

虚寒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1次,粪便干硬,且常伴以排便困难感觉,有急、慢性之分。中医便秘有热秘、气秘、虚秘、冷秘之分。其中冷秘是由于下焦阳虚,阳气不运,传送失职而阴凝于下。临床表现为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或腰脊酸冷,舌淡苔自,脉沉迟。“加味四神丸”治疗冷秘收效良好。“加味四神丸”:补骨脂(酒炒)、生姜各180克,花椒(微焙)30克,吴茱萸(盐炒)90克,炒五味子120克、肉豆蔻(面裹煨)120克,生硫黄18克,大枣81枚。久泻中气下陷者,加党参、白术、黄芪、升麻以益气健脾;滑脱不禁者,加赤石脂、禹余粮、石榴皮、罂粟壳以固涩止泻。制法用法见下。

“加味四神丸”治疗虚寒便秘门诊处方:补骨脂(酒炒)、生姜各180克,吴茱萸80克,炒五味子、肉豆蔻(面裹煨)各120克,川椒(微焙)30克,精制硫黄18克,大枣80枚。先煮沸生姜,后入枣同煮至烂熟,去生姜及枣核,余药研成细末,用枣肉和匀成条,手工为丸,阴干贮瓶备用。每丸重10克,每服1丸,日服3次,服时用米汤送下。以上药1料为1个疗程,服完病愈则停药,如仍未痊愈,可续服1料。

以上各治案之基础方源于《医学衷中参西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