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道少斋中医讲稿4

 太行郎中 2014-10-05
腹痛腹泻案


前一篇我说了从望诊得出“默默然”一症,随之诊得出少阳发热,以蒿芩清胆汤获效,再说一个望面得出腹泻之病机的病例。

这个病案在我QQ的博客中发表过,有些学友可能看过。现在说说当时诊治的辨证思路。

杨某,学生,18岁。病人来就诊的主诉是腹痛腹泻,其诉每日就上午9时腹痛,痛则腹泻,泻则痛减,症已1年。当时,根据其发腹痛在上午9时,正是气血流注足阳明胃经之时,考虑其病在脾胃,“暴泻多实,久泻必虚”,病已1年,当判别清楚。通过望诊,我发现病人两颧、颊部有到大量的痤疮,凹突不平,色赤。遂问其每次大便是否恶臭,答曰,其臭难闻,断为积滞内停,气机郁滞,邪热郁胃。为何从面部的望诊转而问其大便是否恶臭呢?《经脉》云:“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中藏经》说:“胃热则面赤如醉人”,故断为阳明有积热,问诊得知大便是恶臭,从而推断为阳明积滞内停,壅而化热,循经上攻于面部,则发为痤疮。积滞内停,大便必腐臭不可近人,泻则积滞暂减,故泻则痛减,此与痛泻要方证类似而本质迥然不同。

原脉案如下:

杨某,男,18岁,2011-6-25初诊,诉每日上午9时左右腹痛腹胀,痛则腹泻,泻则痛减1年,大便恶臭,面部颧颊痤疮累累,凹突不平,色红,舌质红,苔薄白,脉滑。

柴胡10,枳实10,生白芍30,炙甘草10,白术10,神曲10,九香虫10,防风10。×7付

2011-7-2,面部痤疮大为好转,色淡,皮肤变平,腹痛腹泻除,大便仍恶臭,重清阳明热邪。

柴胡10,枳实10,生白芍30,炙甘草10,白术10,神曲10,防风10,葛根30,焦山楂30,制大黄10,黄芩10  ×10剂

一诊重在行气消积,泻阳明胃火之力不足,故而诊腹痛、腹胀、腹泻症除,而大便气味未减。故二诊方加山楂、大黄以祛积滞,黄芩以清火。

2011-7-20再诊,腹痛、腹泻症未再发作,面部痤疮已消失殆尽,大便无特殊气味,嘱其清淡饮食,勿食辛香炒炸之品,不再予药。

腹痛腹泻与面部痤疮,何以一方可以同治?这就是中医与西医不相同的地方,中医注重整体,病虽上下不同,然其病机则一,本案在望诊中充分地应用了经络辨证,在问诊中运用经络循行的知识,得以迅速把握了关键的辨证要点,从而准确地把握了病机,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当今很多习中医者,不重视经络辨证的重要性,不知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等均系以经络辨证为基础而来,良可叹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