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龙城飞将:发劲

 秋声独赋 2014-10-13

龙城飞将:发劲

 

为了达到松,我曾用过许多方法,甩胳膊、转腰、甩胯……但都没有效果,甚至还把胳膊和腰甩得几乎受了伤。实际上太极拳的“松”不是这样的,而是柔韧。身体合好了,整劲出来了,柔劲具备了,自然达到太极拳所要求的“松”。当你身体合整后,全身总是感觉轻松舒服。推手和技击时也会非常灵活。所以我现在教学生,不再教他们去松腕、松膝、松腿、松胯、松腰、松肩、松肘,而是要求他们把身体柔下来,整起来。只要做到这一点,自然会达到太极拳讲的真正的“松”的境界。

——《学太极主要靠“悟”》

 

太极的发劲就是寸劲,就是丹田发力。

——《寸劲的三种解释》

 

武式太极拳讲“一年半截见功夫”实际上完全是有可能的。其一是讲松柔之功,只要身法做好了,自然全身就可以达到空松圆活的境界了。我在随大师们走过许多弯路后,自己在身法上下功夫,发现很快就达到松柔的境界。其二是发劲。我根据自己的体会,教一个不爱太极拳的青年人,他只用二十多天就可以把人发出去,而且劲很脆。

——《误人子弟的太极“松功”》

 

法度,本意是指规章制度,引申的意思是规矩。法度用在书法上,也是指一定风格的书法作品有一定的规则、规矩。轨迹,指物体运动的路线。法度和轨迹,在我今天要用的范畴里有相似的含义。所以今天我们借用这个词来描述太极的运动。

太极拳运动是一种内劲指挥身体的运动,由大脑指挥到丹田,由丹田指挥到腿脚,由腿脚的运动带动或者辐射到攻击对方的手臂肘肩或腿脚膝或臀胯,由接敌的部位把脚上的力传导到对方受攻击的部分。这就是推手或散手中力的传导的原理。

由于内劲是需要传导的,所以传导的通道要求通畅。如何保持这种通畅,这就需要符合一定的法度或者轨迹。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的活动超出了由人的身体所决定的轨道,产生的轨迹脱离了应有的轨道,内劲的传递就会中断,就形成我们所说的断劲。详见我的博文《论断劲》。在此种情况下,从丹田发出的力不能完整地传导到对方身上,而是有一些在自己身上被内耗掉了。这时即使手足打击到对方身上也没有太大的致命性的杀伤力。

具体来说,由意念指挥丹田发力。丹田在人体内,此时若人体扭曲太厉害,丹田力就发不出。还有,丹田力发出实际上是全身的力发出,若腿曲得太厉害,比如贴着地面的大弓步或大马步,就会影响到丹田力的发出。

再看腿脚。丹田力传导到腿脚,腿脚返回身体时通道须顺畅,就是身体所形成的力的传导通道须顺畅。此时身体运动所形成的形状要有利于力的传导,体形不能太扭曲。

再看腿脚传导出来后形体的运动。腿脚反弹出来力后,迈步不能太大,太大则超出了人的形体所决定的可以迈步的距离,造成身法的破坏、散乱,从而阻断力的传导。一般来说,在推手时迈步的尺寸前脚的脚跟仅在后脚脚尖的前面不远处,大弓步和大马步都不太有利于力的传导。

出手时有弹性,从自己身体近处向远处对手发力,手臂不可伸直,伸直则违背的松肩沉肘的原则,肘会浮起来,肩会翘起来。若以大力伸直手臂打击对方,很可能造成自己受伤。

人面对一个立体的平面出手,但不是这个平面的任何一点都可以出手,其中顺的地方,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出手方向并不多。若违背了这些规律,出手就没有打击效率,更危险的是很可能为人所制。

有些师父把形而上学教给了学生,学生一直按照老师传授的体位、尺寸来练拳,很少加以思索。其实,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原理后应当按照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法度和轨迹来练拳。只有这样,由丹田传出的内劲才能够纯、脆、快、全。

——《太极拳的法度与轨迹

——浅谈太极内劲的传导过程》

 

 

也许有人看到这个题目,会笑我:“力生于根,主宰于腰,发于脊背,形于手指”,这是经典的拳论,难道你没听说过?无知!

且慢!

如果你这样认为,也许你仅仅是读过这段著名的拳论,却没有弄懂它。现在,就请你听我讲出我的道理。

若我们以掌行拳,在没有外力,没有与人推手的情况下,形于手指是绝对的真理。若你练拳时没有胡思乱想,入了静,也就是入了拳里面,此时,你会感觉到浑身似乎都不会用力,冥冥中细微地感觉到手指上有张力。有这种感觉,你就对了,就是找到内劲的两极了,一极在脚,一极在手指。此时的手指就是冒在外面的力点,脚则是扎在地面的力点。

但是,即使是以掌行拳,掌也不是固定一个姿势不变的。腕部会高低起伏,掌及手指会直立下伏。劲力冒出的点其实不只是在手指,而是在手指与掌托之间在滑动。当掌竖立时,力点到了掌托。当掌下伏时,力点到了手指。

研究一下单鞭这个动作。在行拳时,实际上力点是先停留在肘部的。随着身体的展开,由肘移到小臂,再到腕部及手掌。

再看白鹅亮翅。这个动作结束后紧接转向搂膝拗步,力点由白鹅亮翅时的左手掌托,随身体左转而移到左肘,再回到左手,再跳跃到右手。

这就是说,在行拳过程中,冒出的力点是随动作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太极拳经常有一句话:“挨哪打哪”,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挨到哪里,意就到了哪里,气也到了哪是,力点自然到了哪里。

所以,“力于于根,形于手指”的真正含义不是形于手指,而是形于随动作而变化的力点。

——《力生于根 形于哪里?

——论太极拳内劲的传导》

 

 

学内家拳的人都十分关心如何发劲。在太极拳界,曾有“十年不出门”的说法,就是说有的人也许学了数十年也不明白发劲的过程,也不会发劲。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公园里常见到,包括许多热热闹闹地教拳的人,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们实际上很难做出整劲来。这说明,他们还不十分理解何为内劲。在过去老师十分保守的情况下,人们若想探知内劲的根本,是难上加难。

     根据我本人练拳、教拳、推手的体会,我觉得,发劲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但练习发劲却是十分简单的。关于太极拳的发劲过程,我已经写了一篇文章《太极拳的发劲过程》[1],现在对发劲过程重新做较细致的叙述。

     先说发劲的人体运动机理。

     太极拳的发劲过程时间很短,也许只有零点几秒。有人说,他能一秒内发出七拳,那他的发劲速度就是1/7秒,也就是0.14秒。有人说他的发劲程度是一秒内十拳,他的速度就是1/10秒,即0.1秒。到底有没有这么快,我没有做过测试,但发劲总是有速度的,而且不同的人速度是差别的。

     发劲和正常柔化的动作相比,它的表现是刚的,它的速度是快的。实质上,它和柔化的做法是相同的,只不过是动作的时间很短,速度很快,人们才看到它是刚猛的。发劲的速度一定要快,不快,就没有力度。不快,就容易被人破解。不快,就没有打击力度。发劲的原理和拉弓射出箭一样,和开枪射出子弹一样,速度越快,打击力度越大。如果速度不够快,即使是子弹或箭头体积很大,打击的力度也不一定很大。一次发劲过程,时间是很短的。若时间太长,就像刚睡醒的人伸懒腰一样,很容易被对方所制服,这在推手中是十分危险的。发劲的过程,符合力学上的做功原理,速度乘以质量等于做功的功率,也就是表现出来的做功的能量。

     发劲,一定要掌握时机。如何时机不合适,就不能发劲,此时一定要柔化。什么是发劲的时机呢?就是人们一般所说的“化”。把对方的力化掉了,就是我方发劲的时机。若对方发劲,我方也发劲,双方力点相向,时间相同,就是“顶”了,这是我们在太极推手中所要避免的。

     发劲的过程虽然时间很短,却可以分解为区分为前后顺序相接的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意在手先,意在劲先。

书法上,卫夫人讲过,写字要意在笔先。太极拳的发劲,首先是意要在手先,意在劲先。先要看清对方的运动轨迹,及时调整好了自己的运动轨迹。没有这个意,不可能有太极拳运动。太极拳运动是一种知觉的运动,就是要先知,知道对手,知道自己,然后才能有自己的运动。

     第二环节:气动神明。

       有了意,也就是有了动作的方向、速度、距离等目标,随后就是气动和神明。气动和神明是并行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是同时发生,没有先后。一方面是气动,另一方面是神明。气动,是呼吸之气,在瞬间是快速地深而短促的呼吸。是深呼吸,即是腹式呼吸,却又是短促的,不是深细匀长的。神明是眼睛要发亮,表现出似乎要爆炸的一种精神状态。

     第三环节:身体伸缩

       气动引导身体进行伸缩,这是发劲的第三个环节。这个环节又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丹田发劲。根据对方动作,作好了自己运动轨迹的决策,在呼吸之气的引导下丹田发劲。丹田突然一紧,突然一松,也就是突然一放,身体随之缩而又张。不是手动,不是腰动,不是腿动,而是丹田在发动。

第二阶段:身体紧缩。随着吸气,丹田发硬,身体向内紧缩。

第三阶段:身体张胀。随着呼气,丹田突然松开,身体向外胀开,张开。这个阶段,先是身体开张,也就是身体开始张开,胀开。此时重心开始由后腿向前腿转移。这一阶段相对是缓的阶段,手脚均是被丹田之力弹射而出。紧接着,身体张开,也就是身体完全张开了,此时手接触对方,前脚落到实处。手接触到到对方,重心由后腿落到前腿。手接触到对方就是形于手指,把丹田发劲引导出的身体张开而脚蹬地的力传导到对方身上。这一阶段是加速阶段,要体现出力学上的加速度。若没有速度,也就是普通的柔化运作。有了速度,才像子弹飞了枪口了样,由初速度为0,速度地提升加速度,达到打击对方的目的。实际上此时人体像拉弓射出去的箭,开枪打出去的子弹,丹田像是扳机。发劲时对于对方的打击力,强大的冲击力,其实是来自把自己的身体弹射了出去。自己身体的质量乘以速度就是发劲所发出来的功力。

     简单来说,就是神意气力在瞬间爆发的过程,实际上细致分析仍是有时间先后的。最先启动的是“意念”,之后是气和神同时启动,最后是身体的伸缩从而产生力。力指身体发出来的整劲,内劲,柔劲,其前提是我一再强调的轻、灵、柔、整。想一下开枪击发的过程就很容易理解,先是瞄准,有了意念。接着扣动扳机,然后撞针撞击子弹底部,引爆炸药。炸药把子弹弹射出去,子弹飞到目标体上。

     过程这么复杂,怎样练习太极拳的发劲?

实际的练习过程是十分简单的,就是我上面说过的,做到轻、灵、柔、整,加上神意气的统领,一加速即可以。先慢一点练,逐渐加速。熟能生巧,完全可以用来形容发劲的过程。

——《再谈太极拳的发劲过程》

 

守中,从武术技击的角度,一方面指守住自己的中线,不让对方从中路攻入。另一方面指自己保持好平衡,守住自己的重心,不要在技击的运动中站不稳。比如,在对方中路进攻进攻我方时,我方稍一偏开对方进攻的拳掌,就守住了中线,既使自己不受伤害,又保持了自己的身体平衡。对方从侧翼进攻我方时,我方仍是稍偏一下身体,粘住对方,即化解了对方的进攻,守住了自己的重心,不失平衡。

     打中,指我方的进攻。一是要从中路进攻,肯定包含这个意思。下面进攻威胁最大。二是指打破对方平衡,令对方在运动中站不稳,即使我方从侧面进攻也可以打破其平衡。比如,我方用八卦的技法,从侧翼进攻,只要抓到了对方的重心,我方打击的矛头仍然是直达对方中线的。

     与守中打中相对应的是,立身中正。一般理解立身中正是站得直。这肯定是对的。问题是,在不配合推手中,能够永远站得直吗?我们理解,加上不配合运动,双方均在剧烈运动的因素的情况下,立身中正是运动中的,是摇摇晃晃的立身中正。其根本原理也是一个词“平衡”,掌握自家平衡,破坏对方平衡。

     立身中正的本质是动态平衡,并不简单地是立直站正。比如出腿时身体必然随腿的发出而倾斜。牌坊仅仅是最初阶段的形象性练法,有了身法的感觉后要练出柔性的身法,不能永远坚持硬性的牌坊,死守老师教的硬块身法,一定把把活的柔的弹性的身法练到自己的身上,才能在“守中打中”中游刃有余。

——《太极拳“守中打中”新解》

 

一些拳种讲到如何站立。有的说,要五指并拢。有的说,要五指抓地,就像渔民在摇摇晃晃的船上仍能站稳一样。有的说,站在涌泉穴上,中经会阴,上通百会。也有的说,一只脚为实脚,另一只脚为虚脚,这样阴阳有别,虚实有致。

太极拳练拳时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立身中正。若依上述方法,哪一种是站得最稳的?哪一种站法最容易出内劲。

我现在给出一个更为简单的方法。打拳如走步,打拳时要像走步一样,不要顾忌自己是站在哪个穴位上,不要考虑自己的五个脚趾头有没有抓紧地面,不要思想脚的虚实与阴阳,只管住自己站得稳!

站得稳!

若没有站稳,就调整自己的自体,使自己的身体柔软如水中芦苇,如山中青竹,如春风拂柳,打拳时的状态如南极的企鹅,拼拼摆摆,晃而不倒。

不要五个脚趾头抓紧地面,那样会使自己的从脚到踝以至到小腿都僵硬,脱离了太极拳的大道。

不要想着踩在哪个穴位上,不要想着有什么超自然的东西沿着涌泉到会阴,顺着向上再到百会。练拳要想到你将面对的是对手,不要想到体内的经络的循环。

一切就这么简单。

——《练拳时脚如何站立?》

 

 

太极拳最根本的理论是“道法自然”,在太极拳运动中,凡不符合自然原理的动作都是不合理的,因而不是太极拳的。其实,太极拳中有一句话是大家常挂在嘴上的,“打拳如走步”,这意思就是说打拳时要自然,要像走步一样自然,不能违反自然的东西,不能拗着自然的规律来,一切要顺着身体运动的自然的规律。试想谁走步时是拗住自己的脚?几乎是很少的。

根据这个观点,若要站得稳,非常简单,这就是,注意一下自己是不是站得稳。根本没有必要把事情复杂化,没有必要为了站稳而内扣,没有必要为了站稳而五趾抓地,没有必要刻意去踩涌泉,只要觉得自己站稳了就可以了。

怎样才能站得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站得高一点。若蹲得太低,就不容易站得稳,还得付出额外的功夫去维持自己倾斜的身体。

——《“内扣”不是太极拳》

 

腰胯要如何练?不要刻意地练,正常地练拳就可以了。循着 “打拳如走步”这么朴实的拳谚练下去,不要单独地把腰和胯提出来练,就可以做到身体最大的灵活性。而转完手指转手腕,转完手腕转肩肘的练法并不能带来身体总体的灵活性,相反在推手时与人一接手身体就变僵了。

为什么柔软至极才出纯刚?

一、柔,身体才能最大限度地传导从丹田发出,又从脚上反弹出来的力。若不柔,若是僵硬的身体,在传导过程中就会减损很多力。

二、柔,速度才能快。根据力学原理,速度乘力量等于做功。发力时没有在瞬间产生的较高的速度,就没有力,就做不出功。

三、柔才能蓄劲。任何一次发劲,都必须有一个蓄劲的过程。没有蓄劲,就没有发劲。

四、柔,才能十分轻松地懈掉上一个动作中未用完的力,同时重新蓄起新一个方向的力,重新做一个新的动作,重新发力。

     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太极拳若奉行九柔一刚的练法,一定很快出功夫。

柔化刚发三分劲

太极拳运动的力,特指丹田发劲,传导到脚上,再由脚上反弹出来,到达所要到达之处。力生于根,其实已是是二段传导来的力了。第一段最直接最原始的力是丹田发出的。不过,这个过程相当短促,时间间隔相当小,一般人若不注意还不容易体会出来,我们发力时所发出的力是这两个力的重叠的力,即直接由丹田向上的力和丹田下探到地面又反弹回来的力的重合。

我主张在太极拳运动中九柔一刚。在与人推手时,永远是以柔对着对方的刚,这样,即使是面对身材高大、体重超人的对手,也可以游刃有余。这个柔劲,实际上就是体力维持这种运动最小的力,至多是三分力。或者说,中国人的“三”表示一种变化之数,就可以表示一分、或两分、或三分的力。

太极拳的刚也是这三分力,无须拼出全身吃奶的劲。瞬间把这三分劲抖放出来,就是刚劲。

所以,可以说,在太极拳的运动中,我们坚持化发刚柔三分劲,绝不去和别人拼力气。若别人拼力气,就让他们拼命地发力吧,我们只用这三分劲。若别人力气大,就让他们用力吧,我们也只用这三分力。化发刚柔三分力可以使我们我们身材并不高大的人在不配合的推手中立于不败之地。

——《“练腰”“练胯”非太极》

 

 

实践证明,在武术的对抗中,以劲对招是可以领先的,而以招对招却永远记不住招数有多少,且不知道对方出什么招。

——《再谈招与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