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益姿势】精益生产与精益管理—“攻”与“守”

 老黄兄 2014-10-18

 


最早发源于丰田生产方式的精益生产,如今已成为一种管理思想被普遍应用于各个行业与领域。
但不少零经验的客户在向番茄咨询精益的时候,仍对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的概念模糊,并且在“作为管理层该如何看待和推进精益”的问题上存在种种迷思。今天且听番茄给大家简单的梳理一番。
怎么理解精益生产
很多人误认为它是一个工具,其实不然。精益生产是一个整体体系,扎根于生产现场,升华于经营管理。
最终目的是以好的质量、准时的交货和越来越合理的价格提供给顾客,增加顾客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不同,精益是从问题的源头上着手,将消灭各种浪费以及持续改善融入系统,逐渐形成企业自身的文化氛围。
如果我们只是拿出一个工具或手法去实施,那么最终很可能导致失败或者仅有一两个亮点但无法持续发扬光大。这一点,相信尝试过精益生产的企业都知道,想要做好持续改进,就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
怎么理解精益管理
精益生产专家带领企业通过不断改善,消除浪费,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把库存迅速而有效的转换为流动资金……帮助企业走出生产困境的同时,通过导入精益理念和管理手法,使精益生产的效果在企业落地扎根,开枝散叶。
更重要的是,通过精益生产,员工的执行力和管理潜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开发,精益团队得以壮大,在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为企业打好了精益人才储备的基础,从而带动企业的效率和长期发展。
用接地气儿的话概括就是,精益生产负责打下江山,而精益管理负责守住江山。双剑合璧,才能真正为企业建立一套从生产到管理都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生存系统。
管理层如何推进精益
对于精益而言,知易行难。要想成功地推进精益必须做两件事情,第一是要把推行精益和每一个部门的预算和绩效挂钩,第二是要在公司每个层面带出这样的精益队伍来。
要做到这两点,我们要思考从管理层怎么去实施,而不是具体的工具和手法。
首先,公司应该创造一种方式让所有的员工都能够明白并且认同的公司目标,让员工对目标产生共鸣,才能心甘情愿地在枯燥的工作中不断寻找自我价值和乐趣。
并且这种参与感,让员工觉得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更愿意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管理层要走出会议室。坐在会议室里看报告数据的确也很重要,但到现场去,到真实的作业场地,和真实的员工打交道,才可以发现真实的问题。
其次,管理层也需要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自我反省和探讨,现有的生产流程是不是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同时,在推行过程中,作为管理层还要起到支持作用。一般组织架构非常复杂,当生产一线的部门在精益生产实施到需要采购或人力资源部等其他部门支援时,作为管理层应该帮助这些部门去协调其他部门。
并使之规章制度化,以便促进日后各部门间的自主沟通,真正做到全员参加的精益生产。
总而言之,精益生产的和精益管理,“攻”“守”兼备,所发挥的功效必定“超乎你的想象”。这场艰辛的长征,有精益改善中心伴你左右,不怕路远,无畏艰辛。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