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输入标题也为“始作俑者”正名

 五月轩 2014-10-21

也为“始作俑者”正名

孔子救下了即将殉葬的儿童,郁闷的心情豁然开朗。
   
也许是由于激动地缘故,孔子的弟子竟忘了记录老师的救人时慷慨的言论。
    
直到
100多年后的一天……

……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抬出了孔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并自以为是地做了“为其象人而用之也”的解释。于是就有了文化史上一个千年冤案——2000多年后,对于“始作俑者”,权威的《中华成语大辞典》的解释为:“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也就是说,“始作俑者”是贬义——而这样的释义由来已久,也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姑且不论孟子是否拉虎皮做大旗,但这确是“始作俑者”的出处。也就是说,“始作俑者”沦为贬义,孟子确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

两千余年来,不乏想为“始作俑者”正名的人且都在想同样一个问题:“始作俑者”革除了用活人殉葬的弊陋,那孔子为何对此深恶痛绝恶语相向?

要为“始作俑者”正名,必须搞清楚“其无后乎?”的意思,不然就缺了原则的基础,失去了正名的意义。其关键在于“其无后乎?到底是诅咒还是反问?”,也就是说孔子是否反对俑人殉葬羞于本人的古汉语知识不能从文字研究的角度咬文嚼字,只能肤浅一把人伦。

对这句话的理解历来都存有争议,甚至有人怀疑这句话到底是孔子说的还是孟子凭空捏造的。古有东汉的赵歧、宋朝的朱熹,今有各位大家——似乎还为此打了嘴仗。但一点无需质疑——理解这句话,必定要了解孔子及其生活的时代,不然就成了妄加猜测,如今人写五言七律,稍不留意就成了朗朗上口的打油诗。

认为孔夫子此话是诅咒者,如朱熹: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说白了,不要说人殉,就是连“因为像人”的俑,孔夫子也不忍看到其成为陪葬品呀,所以才发此毒咒。

乍听着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来这样的说法未免过于牵强,不能服众。实不敢相信,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满嘴仁义道德的老夫子,会因反对俑葬而咒人“无后”?这不是陷人于不孝嘛?这样的说法又何尝不是陷自己于“不仁”?而人殉远远早于俑殉也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社会进步,作为周礼的拥趸、“仁义”的老夫子不会看不到的。

夫子西游门徒遂成八派。而夫子的思想学说所涉及的范围广泛,弟子对其言论和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难免会产生歧见。孟子虽属“子思之儒”且因成就斐然与孔子合称“孔孟”,但孟子并非孔子嫡系,仅仅是 “受业子思之门人。就连孟子自己也曾说:予未得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诸人也,既然是“私自向别人学取孔子之道”,会不会真的是因为道听途说而误解了夫子“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的本意?应该是这样的!为了有力的证据,我不安分地展开了臆想:

话说公元前500多年前的某日,东游的孔子路遇两小儿因为日头辩的脸红脖儿粗,一儿以日出为大,一儿以日中为大。以夫子的学问竟不能裁决,遭两小儿抢白闷闷不乐郁郁而走,行路间又听得路边吹吹打打间或有哭哭啼啼之声,使人问之乃活人殉葬,气不打一处来怒而止之。

孔子:“残人殉,以俑代之!”

主人:“以俑欺祖,恐断后!”

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 

嘿嘿,这样的话,始作俑者非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而是文明风尚的引路人了。

…… 

孔子救下了即将殉葬的儿童,郁闷的心情豁然开朗。

    也许是由于激动地缘故,孔子的弟子竟忘了记录老师的救人时慷慨的言论。
    
直到
100多年后的一天……

zyp521 2014.05.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