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仁汤治痤疮

 刘曦谦 2014-10-29

三仁汤加减治疗痤疮138例


笔者自1994年6月至1998年8月,应用三仁汤加减治疗痤疮138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11临床资料 138例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99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42岁,以17~25岁青年女性为多,病程半月至9年。寻常痤疮(以黑头粉刺、丘疹为主,偶有小脓疮)121例,脓疮型痤疮(以脓疮丘疹为主)9例,结节性痤疮(为大小不等之炎性结节、色红)7例,囊肿型痤疮(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肿)1例。伴口鼻干燥,大便秘结102例,伴发痒者22例。
21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停用其他内服及外用药品,而均以三仁汤加减方内服。
三仁汤加减基本方:杏仁10g,蔻仁3g(后入),生苡仁50g,竹叶10g,滑石10g,生枇叶10g(去毛),桑白皮15g,白花蛇舌草30g。热毒重加龙胆草3g;血热加生地20g,丹皮、赤芍各10g;皮损感染加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银花各15g;皮损潮红紫草12g;皮脂益出多者重用生苡仁100~120g,加泽泻、决明子各30g;形成囊肿或结节加夏枯草、大贝母、皂角刺、穿山甲各10g,海浮石30g;皮损以血疹为 主伴搔痒加刺蒺藜10g,防风6g;大便秘结加生大黄6g;月经 不调加当归10g,丹参10g。制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半小时,再煎煮半小时,每剂煎2次,将2次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1个月为1疗程,连续服用2~3个疗程,服药期间忌辛辣、烟、酒、海腥发物。
31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按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治疗标准评定疗效。治愈:皮肤损害消退,自觉症状消失;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30%以上;未愈:皮损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结果:138例中临床治愈102例,占73191%,好转31例,占22146%,未愈5例,占3162%,总有效率96136%。
      痤疮属中医粉刺,历来认为本病之因有三:一为肺热失宣,血热蕴阻肌肤所致;二为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郁化热、酿湿成痰,湿热夹痰,凝滞于肌肤所致;三为过食辛辣油腻之品,肠胃湿热,阻于肌肤所致。西医则认为本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与内分泌关系密切,特别与性激素关系尤为密切,认为与患者体内雄激素分泌增多有关。因雄激素可刺激皮脂腺肥大,使皮脂腺分泌旺盛,其积于毛囊内形成脂栓,从而形成粉刺。如痤疮棒状杆菌等侵入毛囊,引起毛囊及毛囊周围非特异性炎症,则丘疹、脓疹、结节和脓肿等损害随之而起。本病尚与饮食、情绪、环境、失眠、便秘、遗传、药物等有关,故治疗颇为不易。
     三仁汤原为清代名医吴鞠通治疗湿温之名方,取其宣化畅中,清热利湿,使气化行而湿郁开,湿去则热无所凭借,病即易已。痤疮亦为湿热郁滞所致,故以杏仁苦温,宣通肺气开上 焦,蔻仁芳香苦辛,宣畅中焦,苡仁甘淡,益脾渗湿,疏导下焦。配以枇叶、桑白皮轻泻肺热。滑石、竹叶清热利湿,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共成上以清宣,中以芳化,下以通利,升降舒达气机,使湿热分消。大剂利湿药可使体内过多雄性激素排出体外。生苡仁、泽泻、决明子均有降脂作用,可以抑制皮脂腺功能,减轻粉刺。龙胆草、夏枯草、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草、大黄等清热解毒药,均有较强的抗菌、抑菌、抗病毒作用,丹皮、赤芍、生地、丹参等能抗皮肤真菌,凉血活血。贝母、皂刺、穿山甲、海浮石软坚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清宣肺胃湿热,解毒散结,化瘀行滞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