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科全书】塑料做的圆白菜?谣言!

 真友书屋 2014-10-29


星期天的晚上,一位忧心忡忡的妈妈,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题为“天啊!不要给孩子吃圆白菜了!”的文章,在食品安全如斯的当下,让人又想起“还有什么可以吃的”这句话来。


网传“圆生菜”的造假过程是这样的:







很久没有辟谣了,有点技痒。前几年,罗格叔叔曾经碰到过这样的事,圆白菜地头收购价5分钱一斤还没人收,知道现在请一个工人工资多少吗?这种人工造假法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完全有悖于造假者赚取黑心暴利的“商业伦理”啊。


实际上,这其实是一种以假乱真的模型工艺,这组动态图截取自一段名为“Fresh Lettuce Japan Style”的日语视频,制作“圆白菜”的步骤更加详细。比如,最后切菜的时候,一般的切法还切不开,必须用热水加热一下刀刃,迅速下刀才能切开。视频中除了“圆白菜”,还有技艺更加令人赞叹的天妇罗虾的制作(文末奉送完整版视频)。


制作这样的模型,原理就是熔化的带颜色的石蜡(也就是蜡烛的主要原料),倒入温水中。蜡属于酯类物质,与水是不相融的。而热蜡又能与染料进行融合,所以水中的热蜡在快要冷却、还没凝固的时候可以做出各种形状,画面中的制作过程就是使用了这种原理。所以,这东西只是个模型,而不是用来造假坑人的。


制作严谨的食品模型起源于一百多年前的日本。1917年,日本岛津的土田兔四郎和西尾总次郎制作了保健品料理的模型,这是食物以烹饪好并盛载在盘子上的状态被制作成模型的最早记录。1923年,关东的须藤首次在食堂提供了食物模型的陈列。而真正奠定下现在食品模型基础的,则是1932年在大阪经营便当店的岩崎泷三。


寿司、和果子、蛋包饭、天妇罗、关东煮……几乎所有的日本传统食品都有自己的模型,这和日本人的认真严谨有关,日本人想知道自己会吃到什么,看到和实物一样的模型,更加放心。可以说,只要有日本的料理店的地方,就会看到“仿真食品模型”。


因此,它们甚至有精确的数字标准,比如炸猪排咖喱饭里的猪排模型,每块的宽度是1.5到2厘米,和实物一模一样,因为这个尺寸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口咬下去刚刚好。很多食物正是因为不能长期摆放才用上了它们的“模型替身”。比如必须在冷冻环境下保存的和果子,它们的仿真模型还带有十足的“冷冻感”——冰皮糯米的表面上还有零星的水雾感觉。你眼前的模型,好像是低温储存中的一般。


这些出神入化的“造假”,也凝聚了日本匠人们的无数心血。下面这个比较完整的视频里出现的天妇罗模型的制作,据说是日本的匠人们花了整整十年,才研发改进出制作方法(比起有些讲情怀的胖子,这才是真正的匠人精神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