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穴位详解,原穴,易发生意外的穴位介绍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4-11-06
 
【转载】引用 寻找百病之源——带脉不通对人体造成的影响
本文转载自勃崛《【转载】穴位详解,原穴,易发生意外的穴位介绍》

一,穴位详解

照海穴——告别咽痛和失眠的强肾降火妙穴。

申脉穴——体贴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

内关穴——打开心结,养颜养心的美丽穴。

外关穴——瞬间恢复听力的“聪耳神穴”。

列缺穴——专治落枕、偏头痛的随身医师。

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奇效大穴。

公孙穴——摆平痛经和脾胃疾患的第一温阳大穴。

临泣穴——一生守护身体少阳之气的“小柴胡汤”。

照海穴——告别咽痛和失眠。

照海穴释名:照,照耀之意;海,大水之意。该穴不但能主治咽喉肿痛,配肾腧、关元、三阴交,还可以主治月经不调。照海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称“漏阴”,属足少阴肾经,是八脉要穴之一,通阴跷脉,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其主要功效为:可缓解胸闷、嗓子干痛、声音嘶哑、慢性咽炎等症状,对肩周炎、失眠有辅助作用。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称此穴为“漏阴”,就是说这个穴位出了问题,人的肾水减少了,会造成肾阴亏虚,引起虚火上升。因此,只要我们感到胸口闷得不舒服、嗓子干痛、声音嘶哑,甚至得了慢性咽炎,都可以按一按这个穴,既有滋肾清热的功效,还能让身体的三焦功能顺畅起来,可谓是一举两得、立竿见影的妙法。

第1/7页申脉穴——专治身寒申脉别名阳跷,属足太阳膀胱经。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之功效。主要功效为:可缓解眩晕、双眼发红肿痛、腰酸背痛、足踝关节痛等症状,对腹泻、消化不良有辅助作用。“腰背曲强腿痛”,是明显的膀胱经感受寒邪之气后的受凉之象。因为阳跷通膀胱经,而申脉本身就是膀胱经的一个重要穴位。所以申脉穴是阳中至阳,用这个穴位既能散除体内寒邪,又能使阳气通达巅顶,对人体不仅起到平衡的作用,还可以使人步履轻健矫捷。有的人会说,我又不会扎针,虽然知道这个穴位的妙用,也是纸上谈兵啊。其实,道家医学所讲的八脉交会穴,既能针又能灸,“膀胱经交会的重要穴位,它的取穴法也很简单,在外踝内向下凹陷处。人体受到寒邪之后会缩成一团,瑟瑟发抖,这在中医里叫做“拘急收引”,而申脉穴有伸展脉络之意,可以快速调动人体阳气,阳气足则寒邪自散。 平时我们可以用艾条熏灸或者用手指点揉刺激申脉穴,点按时会感觉到微微的酸胀。灸的时候,以感觉此部位微微发热即可,有时能明显感觉到有一股暖流自脚下缓缓升起,瞬间人就会舒展许多。秋冬交替的季节,温差变化很大,也是流感高发的季节,建议大家买一些艾条回去,灸一灸申脉穴,既可预防流感,还可以增强免疫力,尤其是老人或者体质偏寒的人更应经常灸一灸。

第2/7页内关穴——养颜养心。

内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有益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定止痛之功。适用人群:渴望延缓衰老的女性、中老年朋友;心情抑郁、烦躁、紧张的朋友;冠心病等急性心脏病患者。主要功效:可缓解打嗝、手心发热、肘臂疼痛、腋下红肿等症状;主治孕吐、晕车、腹泻。对治疗心脏病、肺脏疾病、乳腺疾病有辅助作用。内关穴很好找,在手臂内侧,腕横纹上两寸,取穴时手握虚拳向上平放,另一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以腕横纹为准并齐,食指点按的地方就是内关穴。这个穴位在养生上的好处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点揉,以略感酸胀为宜。

外关穴——“聪耳神穴”。

外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少阳之络,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三焦经。有清热解毒、解痉止痛、通经活络之功。 适用人群:经常坐飞机或动车组出差、旅行的人;急性腰扭伤、关节炎、肩周炎患者。主要功效:可预防老年人听力下降、耳鸣、耳聋、腰背酸痛等症状。外关穴在临床上还有另外的妙用,将它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传统的道家医学认为,出现暂时性听力问题,是人体阳气不足的表第3/7页现。那么外关在此刻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外关”顾名思义,“外”指外部;“关”指关卡。外关通阳维,而外关是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是手少阳与手厥阴脉气相通的部位。按摩外关穴具有充实三焦的元阳之气,并引导元气出纳运化于一身的效果。

列缺穴——专治落枕、偏头痛。

列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有宣肺散邪、通调经脉之功。 适用人群:头部、颈部经常出现病痛的人。主要功效:可迅速缓解颈椎突发性疼痛;主治落枕、偏头痛、口歪眼斜、对感冒、哮喘、咳嗽、牙痛等有辅助疗效。在人体上,列缺穴就是我们修复头部疾病的工具。《黄帝内经》里记载,列缺穴主要治疗偏头疼、头疼、落枕等疾病。《针灸大成》中有一首脍灸人口的四总穴歌,其中一句为:“头项寻列缺。”就是说脖子往上的病都可以用这穴位来治疗和调节。列,指陈列、裂开;缺,指缺口、空隙。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有宣肺散邪、通调经脉之功,它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穴很好找,在桡骨芭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取穴时两手虎口交叉,当食指尖所到凹陷处,便是该穴。用列缺穴的手法主要是弹拨。弹拨的手法是在穴位或部位做横向推搓揉动,使肌肉、筋腱来回移动,以有酸胀等感觉为佳。平时感到脖子不适,发现脖子僵硬疼痛,就可以拨动列缺穴,不适感就会迅速减轻。第4/7页按摩列缺穴时,双手宜轻握拳,拳心向上,轻放桌上,然后如法或按或掐或揉。按摩时该穴会有酸胀或疼痛感,以酸胀感为好。

后溪穴——统治颈肩腰椎病。

后溪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小肠经。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 适用人群:经常面对电脑的人们;小孩;上班族;家庭主妇。 主要功效:可预防驼背、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道家医学里是非常注重后溪穴的。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脉上去,属于八脉交汇穴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穴位。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针灸是比较专业的治病手段,如果大家只作养生保健时则只需用按揉后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气,身体就会像熊熊燃烧的火炉一样,暖彻心扉。点揉此穴,对小肠经有热、腿疼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后溪穴怎么找呢?把手握成拳,在第5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如果你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在滚动当中,它会有一种轻微的酸痛。这个动作不需要有意识地去做,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这个简单的治颈肩腰椎病的方法,我把它叫做滚揉后溪穴。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确实有着非常好的疗效,对保护视力也很好。

公孙穴——摆平痛经及脾胃疾患的第一温阳大穴。

公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别走阳明。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除痞疾之功。 适用人群:有痛经的女性,经常有不明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的人。 主要功效:可缓解痛经症状,对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胃肠病症有辅助功效。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很少有人知道黄帝叫什么。《史记》记载,黄帝复姓公孙,名轩辕。此穴以黄帝的姓为名,正是取帝王居中央而统治四方之意。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与冲脉相通。脾主土,在人体的正中央,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是人的后天之本,谙合统御之道。公孙是脾经的络穴,入属脾脏,联络胃腑,又和位于胸腹部的冲脉直接相通,所以它有兼治脾胃和胸腹部各种疾患的作用。冲脉有“五脏六腑之海”之称,《灵枢经》说,冲脉乃“十二经之海”,是人体的“血海”。我以往进行养生讲座时,多次谈到过公孙穴的妙用,重点是治疗胸腹的众多疾病。温故而知新,慢慢地我发现这个穴还有其他的重要作用有待于发挥。比如治疗痛经。我们平常形容女孩子漂亮好看时常会用一个形容词,就是“美丽动人”,但近几年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发现,尤其是时髦的女孩痛经高发,究其原因,大多是冻出来的,漂亮女孩美是美丽了,只是这种美丽并不“动人”,而成了“冻人”。 痛经是妇科发病率很高的一个病种,这种病大多为后天不良的饮食和着装习惯造成的。现在很多时尚女孩穿衣服只讲究漂亮,衣服多紧身短小,更有的露脐露背,很不注意保暖。有很多有痛经经历的女孩都知道,痛经目前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治疗,只能靠吃一些止痛药来缓解。不仅不能根治病痛,还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造成损害。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得不到很好的调养,那么很有可能对怀孕生子带来一个很大的隐患。道家医学认为,治疗一切妇科疾病首先从脾胃入手,尤其是月经不调,更应该首先调胃。脾统血,主运化。痛经时血色发暗并伴随有血块,两三天血块排出后疼痛的症状就会缓解,但每月都会复发。小腹受凉或贪吃冷饮导致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湿,脾胃的运化不良就会产生痛经,有时还会伴随呕吐、恶心、头痛等症状。为什么公孙穴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呢?在中医里,公孙穴通冲脉,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宫,其中,冲任二脉与女子月经、生育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因冲脉具有含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调理公孙穴,等于是对人身上十二经的气血进行一次全面疏导,具有行淤止痛之功。我建议有痛经的女性朋友,可以多点揉公孙穴,

第6/7页再喝一点女儿红(不是酒,“用之有道”有介绍),治疗痛经效果更好。

位置:公孙穴在人的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或于第一跖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距太白穴后1寸。或在第一跖骨基底之前内侧下缘凹陷中,赤白肉际处取穴。平时为调节身体而找公孙穴,没有必要按照治疗用的位置去找,以自己的压痛为准。我一般把公孙穴看做一个区域,在脚拇指跟后,有一块很大的脚掌骨,在脚内侧沿着这个骨头按压,压到最有酸胀或酸痛感觉的那一点,就是属于你自己的公孙穴了。使用公孙穴时,可以使用灸法,用艾条熏灸此穴,每次15分钟左右,也能温补脾阳。灸的时候有个窍门,叫雀啄灸。皮肤感觉有点发烫,马上拿开,然后再接着熏灸。反复进行,犹如小鸟啄食,可以很好地保护皮肤。公孙穴堪称我们脚下的第一温阳大穴,只此一个小小的穴位,就免去了以往我们需要去医院吃药打针之苦。平时只要我们对公孙穴多多关注,必定能养足自己的后天之本。

二,原穴

百科名片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也可以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原穴原穴图示表格数据暂时无法显示原穴概述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书籍穴。原穴定义原,含本原、真元之义。原气来源于脐下肾间,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原气通过三焦输布于全身脏腑、十二经脉,其在四肢部驻留的部位就是原穴,由此可见原穴在人体的重要性关于源流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有一原穴。《难经·六十六难》阐述原穴的意义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气)。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上焦、中焦、下焦),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穴),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穴)也。”这是指原穴关系到原气,原气来自“脐下肾间”,通过三焦散布于四肢,当其驻留的部位就称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一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在矣。”近代对经络的研究,也常以原穴作为本经的代表穴。《灵枢·九针十原》所说的十二原,是指两侧阴经(五脏)的原穴再加上腹部“膏之原”(原称“膈之原”)鸠尾和“肓之原”气海(脖映)。至《难经》以后,才列举十二经的全部原穴。其中阴经的原穴与五腧穴中的“输”穴相同,旧经则另有专穴。原穴与病理动力原气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五脏六腑,通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又可推知脏腑的盛衰。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另外在治疗上常用原穴配络穴,称原络配穴,治疗表里经之间的病证。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Yuan-primary point),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腧穴之后,既另置一原。

穴位:

1,胆经——丘墟;

2,肝经——太冲;

3,小肠经——腕谷;

4,心经——神门;

5,胃经——冲阳;

6,脾经——太白;

7,大肠经——合谷;

8,肺经——太渊;

9,膀胱经——京骨;

10,肾经——太溪;

11,三焦经——阳池;

12,心包络同属丁——大陵。

原理原气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五脏六腑,通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又可推知脏腑的盛衰。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另外在治疗上常用原穴配络穴,称原络配穴,治疗表里经之间的病证;原输穴相配治疗本经疾病;原合穴相配,治疗脏腑间相关疾病等。应用原穴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脏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当脏腑发生病变时,会在原穴表现出来,根据原穴部位出现的异常变化,可以推测判断脏腑功能的盛衰、气血盈亏的变化。临床取用原穴能使三焦通达,从而激发原气,调动体内的正气以抗御病邪,主要用来调整脏腑经络的虚实病变。"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在临床上,原穴有祛邪和扶正补虚的功能。取用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从而激发原气,调动体内的正气以抗御病邪,临床主要用来治疗五脏的病变。原穴在具体应用时,还可与其他腧穴相配伍。常用的配伍方法有脏、腑原穴相配,原、络相配,原、俞相配,原、合相配等。

具体如下:

1.脏腑原穴相配:

为五脏原穴与六腑原穴上下的配穴法。适用于内脏有病而症状主要反映在体表器官的病变。从部位上讲,内为阴,外为阳。阴经经穴主治偏重内脏疾患,阳经经穴主治偏重于体表器官疾患,在内脏有病主要反映在体表器官的情况下,取阴经原穴的同时需要配以阳经原穴以增强疗效。其配穴原则是:少阴配少阳,太阴配太阳,厥阴配阳明。取上下肢相应,是阴阳经同气相求之意。太溪。

2.原络相配:

可分为表里原络相配及同经原络相配,是取同一上肢或同一下肢的原络相配的方法,表里经原络相配,适用于某些经有病,兼有表经或里经的病症;具体方法是:某经的病症,先取该经的原穴为主,再配用有关表里经的络穴为辅,原为主,络为客,故又称之为主客原络配穴法。如手太阴肺经发病,出现咳喘,气急,兼见腹胀,肠鸣,大便失调等手阳明大肠经病候,可取肺经原穴太渊为主,辅以大肠经络穴偏历为客。

3.原俞相配:

即分别将本脏腑的原穴与相应的背俞穴相配。这是取原穴与俞穴在主治上存在的共性,以相互协同增强疗效的一种配法对阴性病证(包括里证、虚证、寒证)较为适宜。如取肺的背俞穴与肺经的原穴太渊治疗气虚喘咳等。

4.原合相配:

可分为表里经原合相配,同经或异经原合相配等多种形式。表里经原合相配,通常是取阴经(里)原穴配以阳经(表)的合穴或下合穴。如脾胃失和所致的恶心、呕吐、腹胀,可取脾经原穴太白,配胃经合穴足三里以健脾和胃,升清降浊。此为表里双治之法。而同经原合相配如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各配穴曲池,为双调气血,清理上焦,善治头目疼痛、牙龈肿痛。总之,原穴的配伍很灵活,其主治范围十分广泛。

各元穴功能:

太渊(输穴、原穴、脉会穴)位置: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局部解剖:有桡动、静脉。分布着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胸痛,心悸,腕臂痛。现多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心绞痛肋间神经痛无脉症腕关节疼痛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刺灸法:避开桡动脉,直刺0.2~0.3寸。可灸。配伍: 配列缺、孔最,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胸背痛。配内关、冲阳、三阴交,有益心通阳,祛瘀通脉的作用,主治无脉症。文献摘要:《千金方》:唾血振寒嗌干,太渊主之。 《玉龙赋》: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刺。 《金鉴》:主治牙齿疼痛,手腕无力疼痛及咳嗽风痰,偏正头痛等症。

合谷(原穴)位置: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局部解剖:有手背静脉网。分布着桡神经浅支。主治:头痛,颈项痛,目赤肿痛,鼻衄,鼻塞,鼻渊,齿痛,耳聋,面肿,咽喉肿痛,痄腮,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热病无汗,多汗,腹痛,痢疾,便秘,闭经,滞产,小儿惊风,上肢疼痛,痿痹。现多用于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电光性眼炎,近视眼,腮腺炎,扁桃体炎,舌炎,牙龈炎,牙痛,流行性感冒,高血压,皮肤瘙痒,荨麻疹等。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孕妇禁针灸。配伍: 配颊车、迎香,有通经活络止痛作用,主治牙痛,面痛,面瘫。有疏风解表,宣肺利窍作用,主治感冒,头痛,发热,鼻塞。 配列缺,为原络配穴法。配太冲,称四关穴,有镇静安神,平肝熄风作用,主治癫狂,头痛,眩晕,高血压。配风池、大椎,有清热凉血,截疟作用,主治皮肤瘙痒,荨麻疹,疔疮,疟疾。 配三阴交,有调经活血催产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滞产。文献摘要: 《铜人》:妇人妊娠不可刺之,损胎气。 《资生》:风疹,合谷、曲池。 《大成》:疔疮生面上与口角,灸合谷;小儿疳眼,灸合谷(二穴),各一壮。

冲阳(原穴)位置:

在足背最高处,当?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局部解剖:有足背动、静脉及足背静脉网。分布着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深神经。主治:上齿痛,足背红肿,口眼歪斜,足痿。现多用于齿龈炎,癫痫,脉管炎等。刺灸法: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可灸。配伍:配足三里、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气血,润养经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配丰隆,有豁痰宁神的作用,主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文献摘要:《素问》:刺跗上,中大脉,出血不止,死。 《甲乙经》: 善啮颊齿唇,热病汗不出,口中热痛;胃脘痛,时寒热。 《铜人》:偏风口眼喎斜,肘肿。

太白(输、原穴)位置: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一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局部解剖: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分布着隐神经与腓浅神经的分支。主治:胃痛,腹胀,便秘,痢疾,吐泻,肠鸣,身重,脚气。现多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胃痉挛等。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配伍:配公孙、大肠俞、三焦俞,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肠鸣,腹泻。配复溜、足三里,有和胃调中的作用,主治腹胀。文献摘要:《甲乙经》:热病,满闷不得卧,太白主之;胸胁胀,肠鸣切痛,太白主之;身重骨痠,不相知,太白主之。 《千金方》:头痛寒热,汗出不恶寒;膝股肿,?痠转筋。 《金鉴》:太白、丰隆二穴,应刺之症,即身重,倦怠,面黄,舌强而疼,腹满时时作痛,或吐或泄,善饥不欲食,皆脾胃经病也。研究进展:胎位不正 对胎位异常者,艾灸太白可使腹部松弛,胎动活跃,有较好的转胎效果。小儿腹泻配丰隆,每穴艾灸10分钟,经治疗后大便转为正常。

神门(输穴、原穴)位置:

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局部解剖:血管、神经分布同灵道。主治:心痛,心烦,怔忡,惊悸,健忘,不寐,癫狂,痫症,痴呆,胁痛,掌中热,目黄。现多用于无脉症,神经衰弱,心绞痛,癔病,舌骨肌麻痹,产后失血,淋巴腺炎,扁桃体炎等。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配伍:配支正为原络配穴法,有益气,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神失养,健忘失眠,无脉症。配大椎、丰隆,有醒脑安神,豁痰开窍的作用,主治癫狂,痫证。 配关元、中极,有安神益肾的作用,主治遗溺,遗精。 配膈俞、血海,有活血止血的作用,主治呕血、吐血、便血。文献摘要:《甲乙经》:遗尿,关门及神门、委中主之。 《铜人》:治疟心烦。 《大成》:主心性痴呆,健忘。

腕骨(原穴)位置:

在手掌尺侧,当第五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局部解剖:有腕背侧动脉(尺动脉),手背静脉网。分布着尺神经手背支。主治:热病无汗,头痛,项强,指挛腕痛,黄疸。现多用于口腔炎,糖尿病等。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配伍:配通里,为原络配穴法,有清热安神定惊的作用,主治高热,惊风,??。配太冲、阳陵泉,有清肝利胆的作用,主治黄疸,胁痛,胆囊炎。配足三里、三阴交,有健脾滋阴增液的作用,主治消渴。文献摘要:《甲乙经》:消渴,腕骨主之。 《大成》:主头痛,惊风。 《金鉴》:主治臂腕五指疼痛。研究进展:腰痛配下巨虚,用导气手法,患者腰部有热感时出针。 增加肠蠕动,针刺腕骨穴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减弱的结肠下部及直肠的蠕动增强。

京骨(原穴)京骨位置:

在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局部解剖:血管、神经分布同金门。主治:头痛,项强,腰腿痛,痫证。现多用于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等。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配伍:配风池、天柱,有祛风舒筋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项强。文献摘要: 《甲乙经》:癫疾,狂妄行,振寒。 《圣惠方》:善惊悸,不欲食,腿膝胫痿。 《循经》:寒湿脚气,两足燥裂,或湿痒生疮。

太溪(输穴,原穴)位置:

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局部解剖: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分布着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经过处。主治:咽喉干痛,齿痛,耳聋,耳鸣,头晕,咳血,气喘,消渴,月经不调,不寐,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现多用于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贫血,下肢瘫痪等。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配伍: 配少泽,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配飞扬,为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配肾俞、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文献摘要:《甲乙经》: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 《大成》: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心脉沉,手足寒至节。 《金鉴》:消渴,房劳,妇人水蛊,胸胁胀满。研究进展:喉痹以太溪为主,治疗阴虚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肾绞痛据报道刺双侧太溪,以患者有发麻发胀感向足跟部放射为度,治疗23例,经针1~3次,疼痛基本消失18例。 对肾功能影响 据报道针刺太溪、列缺等穴,可使肾泌尿功能增强,酚红排出量增高,尿蛋白减少,对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这种效应维持约2~3小时,个别可达数日,浮肿亦减轻,对肾炎患者有一定治疗效果。

大陵(输穴,原穴)位置:

在腕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局部解剖:有腕掌侧动、静脉网。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癫狂,痫症,胸闷,胁痛,惊悸,失眠,烦躁,口臭。现多用于心动过速,胃炎,扁桃腺炎,精神分裂症,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配伍:配神门、列缺,有舒畅经筋,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腕下垂。配心俞、膈俞,有通心络,祛瘀血的作用,主治心血瘀阻之心悸。配丰隆、太冲,有疏肝理气,化痰醒脑的作用,主治气郁痰结型之癫狂。文献摘要:《甲乙经》:两手挛不收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瘈偏小筋急,大陵主之。 《千金方》:主目赤,小便如血。 《铜人》:治热病汗不出,臂挛腋肿,善笑不休,心悬善饥,喜悲泣惊恐。《大成》:短气,大陵、尺泽。研究进展:手痉挛 针刺大陵穴,有针感后,不移动针尖,在原处提插,以加强针感。跟骨骨刺针刺大陵穴,边行针,边震跺患侧足跟,手法不宜太重。 调整心功能 针刺大陵、神门等,对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多数情况下心冲击图的收缩波增强,经X线示波摄影,针刺前表现为左心室与主动脉峰减低变形,收缩性弯曲变斜和舒张期隆起减弱等。针刺后,左心峰增大,收缩性偏斜减弱,舒张期隆起也加大,说明针后心肌收缩加强,心脏功能改善。另有针刺大陵穴,对部分癫痫大发作患者的脑电图,有使之规则化的倾向。

阳池(原穴)位置:

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局部解剖:有腕背静脉网,腕背动脉。分布着尺神经手背支及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主治:肩臂痛,腕痛,疟疾,耳聋,消渴。现多用于腕关节炎,风湿热,糖尿病等。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配伍:配外关、曲池,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前臂肌痉挛或麻痹。配少商、廉泉,有清热通络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配脾俞、太溪,有疏调三焦,养阴润燥的作用,主治糖尿病。文献摘要:《甲乙经》: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痛,阳池主之。 《外台》:治寒热痎疟,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肿。 《图翼》:主治消渴口干烦闷,寒热疟,或因折伤,手腕提物不得,臂不能举。

丘墟(原穴)位置:

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局部解剖:有外踝前动脉分支。分布着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及腓浅神经分支。主治: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呕吐,嗳酸,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现多用于胆囊炎等。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配伍: 配风池、太冲,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配昆仑、申脉,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外踝肿痛。配阳陵泉、期门,有疏肝利胆的作用,主治胆囊炎。文献摘要:《甲乙经》:目视不明,振寒,目翳,瞳子不见,腰两胁痛,脚酸转筋,丘墟主之。 《千金方》:主胸痛如刺。主脚急肿痛,战掉不能久立。跗筋脚挛。 《大成》:胁痛,针丘墟、中渎。《图翼》:主治胸胁满痛不得息,寒热,目生翳膜,颈肿,久疟振寒,痿厥,腰腿痠痛。髀枢中痛,转筋足胫偏细,小腹坚卒疝。

太冲(输穴,原穴)位置:

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局部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骨背动脉。分布着腓深神经的分支。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赤肿痛,郁证,小儿惊风,口喎,胁痛,崩漏,疝气,小便不利,痫证,内踝前缘痛。现多用于高血压,尿路感染,乳腺炎,精神分裂症等。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配伍:配合谷,称为四关穴,有镇静安神,平肝熄风的作用,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高血压。配足三里、中封,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行步艰难。配气海、急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疝气。文献摘要:《甲乙经》:痉互引善惊,太冲主之。 《千金方》:主黄疸,热中喜渴。 《铜人》:治胸胁支满,足寒大便难,呕血,女子漏血不止,小儿卒疝呕逆。 《大成》:女人漏下不止,太冲、三阴交。《金鉴》:主治急慢惊风,羊痫风证,及咽喉疼痛,心胸胀满,寒湿脚气,行痛步难,小腹疝气,偏坠疼痛,两目昏暗等证。

三,易发生意外的穴位介绍

易发生意外的穴位简称意外穴,亦有称危险穴。是指全身经穴和经外穴中易于发生意外事故的穴位。这些穴位一般有以下特点:

其一,易发生意外的穴位于多分布于头面颈项、胸背腰腹,特别以眼区、颈项、胸背最为集中。与穴位于的解剖特点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这些穴区的下面有重要的内脏、血管、神经等组织结构。

其二,导致这些穴位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多由于医者刺灸不当。

其三,易发生意外的穴位最常见的意外多是针刺所引起的,且以物理损伤中的机械损伤为主。

实际上,造成针灸意外事故的原因很多,如前所述,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有穴区本身的解剖因素,也有针灸工具、患者体质等等因素,从这一角度说,遍布全身的每一个穴位都有可能出现针灸意外事故,须引起警惕。

1.睛明(Jing Ming) BL1 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

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中。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内直肌、总腱环、视神经孔等。血管分布:内眦动、静脉和滑车上、下动、静脉,深部为眼动、静脉本干。神经分布: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眼神经分支,上为鼻睫神经。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眶脂体→内直肌和筛骨眶板之间。

【针剌方法】

令病人闭目,以左手拇指或食指将眼球略推向外侧,加大进针间隙,使眼球固定。以32号毫针点剌破皮,针体沿眼眶边缘缓缓剌入,一般进针0.3~0.5寸,如继续深刺,送针速度应更缓慢,如感到针尖有阻力,即使是十分轻微的,也应略加退出变换方向再刺。除非极有经验,针剌深度不可超过1寸。本穴严禁大幅度提插、捻转。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剌深度 尸体解剖显示,针刺深度如超过19mm,针尖可刺伤筛前动静脉,深度超过32mm时,可损及鼻侧部的脉络膜动脉或虹膜动脉;深度超过43mm时,就可能损伤视神经管前极。针剌深度超过50mm时可剌伤视神经孔内走行的视神经和眼动脉;针剌深度超过54mm时,在进针的直后方则易剌中围绕视神经孔的总腱环,并可累及神经。剌中时针后感粘滞,病人则感眼内火花闪烁,头痛、头晕、严重者恶心、呕吐。所以,本穴不宜深剌,以0.5寸以内较为安全;1寸内易刺破血管,引起眼内血肿。如超过1寸,就容易损伤眼内其它组织结构,引起严重后果。

针剌方向 进针后应直刺,如针尖偏向后外方,进针深度超过1.7寸时,有可能刺激入眶上裂,损伤颅中窝内的海绵窦,或三层脑膜以及大脑颞叶,造成颅内出血,病人可出现剧烈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以致休克死亡。

*图

2.承泣(Cheng qi)ST1 足阳明胃经

【取穴】

在面部,两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在眼轮匝肌中,深层眶内有眼球下直肌、下斜肌。血管分布:眶下动脉分支、静脉属支及眼动、静脉分支。神经分布:上颌神经眶下支,动眼神经下支之肌支及面神经颧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眶脂体(为填充分于眼球、眼球诸肌、眶内骨膜之间的脂肪团块,对眼球起固定作用)→下斜肌。

【针剌方法】

令病人双目正视或上视,持30~32号毫针,快速点刺破皮,针尖略朝上,缓缓进针,至0.5~1.2寸深,以有针感为宜。如无针感,可稍作留针即停针待气后再略加调整针剌的方向或深度。如再无针感,即应留针,不必强求。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剌深度 若深度超过1.5寸时,多可损伤眼动脉主干;超过1.9寸时,即深达眶上裂及其深部结构,可造成有关组织的损伤。

针剌方向 若针尖贴近眶下壁,当进针深度超过0.4寸时,即有剌入眶下沟之危险,可伤及眶下动、静脉,出血较严重。故当必须深剌时,针尖应稍改变方向,略朝内后上方,即朝眶尖方向,不可紧贴下壁剌入。

*图

3.攒竹(Cuan zhu)BL2 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

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有额肌及皱眉肌,深部为额骨。血管分布:额动、静脉。神经分布:额神经分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额肌、皱眉肌

据解剖学研究,眶上切迹存在变异现象。对1320例头颅调查:二侧出现切迹的为59.2%,而二侧均为眶上孔的占36.1%,一侧为切迹一侧为孔的占4.7%。所以,攒竹穴的定位为眶上切迹,实际上眶上孔的变异出现率为36.1%。同时,还发现眶上切迹或孔与眶上缘的位置关系也存在变异,眶上切迹或孔居眶上缘内1/3者为61.0%,居内、中1/3间者占33.7%[1]。故本穴在定位时要充分考虑变异的情况。

【针剌方法】

1、直剌:一般0.3~0.5寸,如解剖变异为眶上孔,可从眶上孔刺入,进针1~1.2寸。

2、斜刺:向下斜剌透睛明0.3~0.5寸,以疗眼疾。

3、平剌:用透刺法,透鱼腰0.8~1.2寸,治疗头痛、面瘫。

4、如无解剖变异,从眶上切迹向外下斜剌眶上孔0.3~0.5寸,治疗眶上神经痛。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刺深度 本穴一般浅刺,从眶上孔刺入时应用30号细毫针缓慢送针,如有阻力,不宜再进。如剌破深部血管可引起明显出血,严重者表现为局部肿胀,上眼睑下垂难以睁眼。

针刺方向 直剌时不进入眶上孔一般较安全,平剌时要操作熟练,以减轻疼痛;斜刺透睛明时,应避开血管,以防出血。

4.球后 (Qiu hou)EX-HN7 经外奇穴

【取穴】

在面部,当眶下缘外四分之一与内四分之三交界处。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在眼轮匝肌中,深部为眼肌。血管分布:浅层为面动、静脉,深部为眶下动、静脉。神经分布:面神经颧支和眶下神经、结状神经结和视神经,深层有眼神经。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眶脂体→下斜肌。

【针剌方法】令患者目上视可正视,用拇指轻托眼球固定,沿眶下缘针尖略向内上方,朝视神经方向缓慢进针,深度0.5~1.2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剌深度 此穴不宜深剌,一般不可超过1.5寸,若超过2寸时,容易损伤视神经、海绵窦、颅内动脉及垂体等眶内和颅内的结构。更不宜提插、捻转。此穴因血管分布丰富,针剌易引起出血,患者可有眼球突胀感,局部呈现青紫。

针刺方向 本穴宜直刺。

5.下关 (Xiaguan) ST7 足阳明胃经

【取穴】

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皮下有腮腺,为咬肌起始部。血管分布:面横动静脉,深层为上颌动、静脉。神经分布:面神经颧支、下颌神经耳颞神经支,最深层为下颌神经。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咬肌。

【针刺方法】

直刺0.5~1寸或向耳侧斜刺1.5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刺深度 本穴下有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直刺过深可刺中该神经的主干或分支,引起损伤。所以如果病人感受到穴区疼痛、发热或触电感,即应将针上提,不可再深刺。

刺激方式 本穴多因穴位注射不慎而出现意外,故应避免使用浓度 过高或过低、酸碱度过高或刺激性较大的药液进行穴位注射。

6.四白 (Sibai)ST2 足阳明胃经

【取穴】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穴位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眼轮匝肌、上唇方肌。血管分布:面动、静脉支,眶下动、静脉。神经分布:眶下神经、面神经颧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提上唇肌。

【针刺方法】

直刺0.3~0.5寸,斜刺0.5~1寸,平刺1.5~2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刺深度 本穴直剌深度在不超过0.5寸或进行平刺时一般不会发生损伤性意外(机械性损伤),但如针尖进入眶上孔(约在针刺深度超过0.5寸),并继续进入眶下管时,如进针深度超过1寸,即有可能损伤眼球,所以不宜过深。

针刺方向 当针尖进入眶下管时,应按45°角朝上,75°角朝外的方向进针。

另应注意:向眶下孔斜剌时,须选取30号或32号的细毫针,且要避免反复提插或捻转,以免刺破眶下动脉。

7.水沟 (Shuigou) DU26 督脉

【取穴】

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口轮匝肌。血管分布:上唇动、静脉。神经分布:面神经颊支及眶下神经分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

【针刺方法】

取仰卧位,直刺0.3寸或向上斜刺0.5~1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本穴是人体中针感反应最为强烈的穴区之一,临床上出现的意外多为诱发癔性发作。据观察,这类意外事件常发生于刺激过强之时,所以,本穴的针刺手法在一般情况下不宜过重(急救除外),对有癔病史者,尤应如此。另外,也有报道因针剌本穴,因间接反应,造成脑出血性中风。

8.哑门 (Ya men)DU15 督脉

【取穴】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在项韧带和项肌中,学问为弓间韧带和脊髓,内上方正对延髓。血管分布: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丝。神经分布:枕大神经和第3 颈神经。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腱→头半棘肌→项韧带→头后小直肌→头后大直肌。

【针剌方法】

俯伏正坐位,头微前倾,项肌放松,经第2项椎棘突上缘向下颌方向垂直缓慢剌入0.5~1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剌深度 本穴尸体解剖的针刺安全深度为5cm左右。因该穴深部有脊髓,故不可深剌,进针要缓慢,不可行重度提插捻转手法。进针深度最深不可超过1.5寸,否则可剌伤脊髓颈段。病人出现传向四肢的闪电麻木感,或头痛、头晕等症状。较重者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

针剌方向 应向下颌方向针剌,切勿向上朝眼的方向针剌。因其深部正对延髓,可造成延髓损伤,有生命危险。哑门穴,以刺向耳垂最安全(男可刺46.34mm,女可刺至45.13mm),其次为针向口或下颌(男可刺至44.92mm和42.42mm,女分别为43.33mm和40.99mm)。若向后正中线直剌亦可从第一二颈椎之间剌入椎管。另外,也不可向左右任意偏斜,以防误伤椎动脉。

9.风府 (Fengfu)DU16 督脉

【取穴】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突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在颈韧带、项肌中,深部寰枕后膜、硬膜、蛛网膜、软膜的延髓,上方为枕骨大孔,下为寰椎后结节。血管分布: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丝。神经分布:为第三颈神经及枕大神经分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腱→头半棘肌→项韧带→头后小直肌→头后大直肌。

【针剌方法】

向下颌方向垂直剌入0.5~1寸,缓慢进针,不可大幅度提插、捻转、不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刺深度 本穴尸体解剖的针刺安全深度为5~5.3cm左右。因该穴深部有延髓,故针刺过深有生命危险,一般应控制在1.5寸内较为安全,其极限则不得超过2同身寸。若刺入延髓,针下有松软感,患者全身有触电感,恐慌惊叫,轻者可有头痛,眩晕、心慌,出汗等,重者呼吸困难,继而昏迷。

针刺方向 风府穴,以针尖指向口最安全(男可达45.43mm,女为44.46mm),其次为指向鼻尖(男可刺至42.22mm,女可刺至40.90mm),易发生危险的是直刺(男性不宜超过36.83mm,女性不宜超过30.96mm)。

*图

10.风池 (Fengchi)GB20 足少阳胆经

【取穴】

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深部为头夹肌、头半棘肌、枕下三角、寰枕关节,上为枕骨髁,下为寰椎侧块。血管分布:枕动、静脉分支。神经分布:枕小神经分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间→头夹肌→头半棘肌→头后大直肌(针的内侧)和头上斜肌(针的外侧)。

【针剌方法】

有三法:向对侧眼睛内眦方向直剌0.8~1.2寸;向鼻尖方向斜刺1.5~2寸;向对侧风池穴透刺1.5~2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剌深度 本穴尸体解剖的针刺安全深度为5cm左右。该穴深部重要结构为延髓和椎动脉,若向对侧眼睛内眦方向直剌过深,超过1.5寸时,可造成延髓下端或脊髓上端损伤,甚可危及生命,故针刺深度以小于1.5寸为宜。

针刺方向 针尖朝向对侧眼外眦,则其深面正对延髓,若针尖偏向同侧眼内眦,其深面正对同侧的椎动脉,故不可针刺过深,不能进行大幅度提插、捻转。经测定,风池穴,针向对侧眼球,进针25~50mm,向鼻尖或左右透刺50~75mm,以向鼻尖针刺及向对侧风池透刺最为安全。

11.安眠 (Anmian) EX 经外穴

【取穴】

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穴位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胸锁乳突肌、头夹肌。血管分布:枕动、静脉。神经分布:耳大神经、枕小神经。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头夹肌。

【针剌方法】

取俯卧位或侧坐位,直刺1~1.5寸。

【针刺意外预防】

针刺深度 本穴一般针深0.5~1.2寸,以不超过1.5寸为宜,否则易伤及深处的枕动、静脉。另外该穴深处分布有迷走神经,针刺过深或电针刺激过强,可诱发迷走神经反应。

针刺方向 本穴应直刺,注意针尖不可向内上方斜刺,以免伤及深部的椎动脉,及脊髓、蛛网膜等重要组织。

12.翳风 (Yufeng) SJ17 手少阳三焦经

【取穴】

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头最长肌、二腹肌后腹。血管分布:耳后动、静脉和颈外浅静脉。神经分布:耳大神经,深层当面神经干从颅骨穿出处。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腮腺→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头最长肌→二腹肌后腹。

【针刺方法】

向口角或对侧内眼角方向刺入1~1.5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刺深度 本穴针刺深度一般不可超过1.5寸,过深可刺中迷走神经(迷走神经的位置较深,正常情况下不容易刺中),引起迷走神经反应。

针刺方向 针尖不可向下,以免刺中颈动脉窦,引起颈动脉窦综合征。

刺激方法 本穴不宜穴位注射,如必须作时,进针不可过深(1寸以内),药物要选择对神经刺激较小的药液。

13.天突 (Tiantu) BN22 任脉

【取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本穴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层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深部为气管,再向下胸骨柄后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毗邻左颈总脉、头臂干,胸骨角水平为肺前缘。血管分布: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神经分布:锁骨上神经分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胸骨颈静脉切迹上方→左右胸骨甲状肌。

【针刺方法】

先与皮肤成90°角直刺0.2~0.3寸,然后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以押手扶持针体缓慢用弯刺法向下刺入0.5~1寸。刺时针下空松感,病人有咽喉紧张感。留针时嘱患者少作吞咽动作。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刺深度 不可过深,因本穴区下为气管,且在胸骨上窝处肌层覆盖较浅,易刺中气管软骨,若刺入气管环间的韧带,易穿透气管壁,伤及气管壁,伤及气管粘膜。病人可自觉喉中作痒,引起剧烈咳嗽、血痰,针体随之强烈颤动。本穴尸体解剖的针刺安全深度为2~2.5cm左右。

针刺方向 应沿胸骨柄后缘向下平刺或深刺。若深刺方向偏后,可刺中主动脉弓或无名动脉,造成出血。施术者针下有柔软而有弹力的阻力,针感搏动明显。病人有胸闷、疼痛感觉,涌吐血痰,剧烈咳嗽,面色苍白,肢冷汗出,甚至窒息死亡。若朝胸骨柄后面刺入过深或向两侧偏离,易刺伤肺前界引起气胸,肺气肿病人尤易发生,故不可深刺。一旦刺伤胸膜,病人可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图

14.人迎 (Renying)ST9 足阳明胃经

【取穴】

在颈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在颈阔肌、胸锁乳突肌前缘;血管分布:本穴位于颈动脉三角内,深面为颈动脉鞘,鞘内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深层有椎动脉等;神经分布:迷走神经,最深层为交感神经干。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颈固有筋膜浅层和胸锁乳突肌→颈固有筋膜深层→咽缩肌

【针剌方法】

深部触压颈总动脉搏动,避开动脉在其前方或略向内直剌0.2~0.5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刺深度 本穴尸体解剖的针刺安全深度为1.3~1.5cm左右。故本穴针刺深度以不超过0.5寸为宜,其极限深度为1寸,否则易伤及迷走神经。另外,在进针时如有针尖粘滞感、明显的搏动感,表明已触及颈动脉,即应退针或变换针刺方向。

针刺方向 人迎正确深刺方向应恰经过颈动脉鞘前内方,若偏向外侧,即有刺中颈总动脉的可能,若过于偏外,则可刺穿颈内静脉,以致刺中迷走神经。迷走神经中包含支配心脏活动的副交感纤维。患者可自觉心悸、胸闷,出现面色苍白,常可导致严重后果,乃到生命危险。因此,进针不可偏向外侧,不可过深,手法不宜过重。

*图

15.扶突 (Futu) LII8 手阳明大肠经

【取穴】

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颈阔肌、胸锁乳突肌,深层为提肩胛肌起点。血管分布:内侧有颈升动脉,深面是颈血管鞘的后壁,鞘内包含颈总动脉、颈内静脉。神经分布:迷走神经。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深面为颈血管鞘的后壁。

【针剌方法】

正坐仰靠或仰卧位,直刺0.5~1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刺深度 不可深刺,进针针深度以0.5~1寸以内为宜,最深不可超过1.5寸,而且也不能行较大幅度的捻转提插手法,以免刺伤深部颈总动脉和血管鞘内的重要结构。

刺激方法 谨慎使用电针,脉冲频率不宜过高,因电针可诱使迷走神经反应性增强,引起心跳减慢,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

16.廉泉 (Lianquan)RN23 任脉

【取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本穴在甲状软骨和舌骨之间,深部为会厌,下方为喉门。肌肉分布:有甲状舌骨肌、舌肌;血管分布:颈前浅静脉,甲状腺上动、静脉。神经分布:颈皮神经、舌下神经分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二腹肌前腹之间→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

【针剌方法】

斜刺0.8~1.2寸,不留针。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刺深度 本穴不宜深剌,不可超过1.5寸。应选用28号或30号毫针,不可太粗,以防伤及咽喉。

针刺方向 向舌根部斜剌0.8~1.2寸或向二侧斜刺,或再分别向二侧斜刺。多不直刺并切忌大幅度捻转、捻转,以防出血。

17.缺盆 (Quepeng)ST12 足阳明胃经

【取穴】

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颈阔肌、斜方肌、前锯肌。血管分布:肩胛上动、静脉。神经分布:锁骨上神经、肩胛下肌神经;深部为臂丛锁骨上部。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锁骨下肌。

【针剌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直刺0.2~0.4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刺深度 针刺不宜过深,正常体格者不超过0.5寸。深刺可穿过前锯肌、肋间肌、壁胸膜、胸膜腔、脏胸膜,刺伤肺脏引发气胸。但本穴尸体解剖的针刺安全深度为3.8cm左右,可作参考。

针刺方向 由于斜刺不易掌握深度,本穴应直刺,且在完成手法后即出针,不宜留针。

18.颈臂(Jingbi) EX 经外穴

【取穴】

仰卧,头转向对侧,于锁骨内1/3与2/3交点处直上1寸,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胸锁乳突肌,毗邻胸膜顶及肺尖。血管分布:颈外侧动、静脉分支。神经分布:深部为臂丛神经。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

【针剌方法】

水平向后直刺0.3~0.8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刺深度 以1寸以内为限度,不可深刺。对肺气肿患者,尤须谨慎。另外,膈神经属颈丛,为一混合神经,从颈丛发出后下行正好经过本穴。因膈神经支配膈肌的运动和本体感觉及膈上、下胸、腹膜之感觉,其感觉纤维还在途中分布到纵隔胸膜和肋胸膜及心包。针刺过深可刺伤膈神经,而出现肩背刺痛,胸腔憋胀,呃逆等症状。

针刺方向 不可朝向斜下,更不可偏向内下方,否则易损伤胸膜顶及肺尖,造成气胸。

19.云门 (Yunmen)LU2 手太阴肺经

【取穴】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的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胸大肌、三角肌。血管分布:头静脉、胸肩峰动脉分支。神经分布:胸前神经、锁骨上神经分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喙锁韧带。

【针剌方法】

向外斜刺0.5~0.8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刺深度 据测定乳头以上胸壁组织厚度,成人为1.2~1.5cm。直刺如超过0.5寸时,即可能进入胸腔,不可深刺,以免造成气胸。

针刺方向 本穴一般不宜直刺,可进针后,针尖向肋缘斜刺至肋骨,约0.5~0.8寸,略退针,施小幅度提插捻转之法。如必须直剌,以剌入0.2~0.3寸为宜。

*图

20.中府 (Zhongfu)LU1 手太阴肺经

【取穴】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胸大肌、胸小肌、深面为第1肋间内外肌。血管分布:腋动、静脉,胸肩峰动、静脉。神经分布:锁骨上神经、第1肋间神经、胸神经分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前缘→胸大肌→胸小肌→第1肋间内外肌。

【针剌方法】

取仰卧位或正坐位,向外斜刺0.5~0.8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刺深度 据测定乳头以上胸壁组织厚度,成人为1.2~1.5cm。直刺如超过0.5寸时,即可能进入胸腔,不可深刺,以免造成气胸。

针刺方向 本穴一般不宜直刺,可进针后,针尖向肋缘斜刺至肋骨,约0.5~0.8寸,略退针,施小幅度提插捻转之法。如必须直剌,以剌入0.2~0.3寸为宜。

*图

21.气户 (Qihu)ST13 足阳明胃经

【取穴】

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寸。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胸大肌起始部,深层上方为锁骨下肌。血管分布:胸肩峰动、静脉分支。神经分布:锁骨上神经、胸前神经。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锁骨下肌。

【针剌方法】

直剌0.2~0.4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同云门穴。本穴尸体解剖的针刺安全深度为3cm左右,可供参考。

22.俞府 (Shufu)K127 足少阴肾经

【取穴】

在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胸大肌。血管分布:胸内动、静脉分支。神经分布:锁骨上神经分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

【针剌方法】斜剌或平剌0.5~0.8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同云门穴。经尸体解剖测量,本穴从体表至胸膜腔壁的厚度为2.6cm左右,可供参考。

23.库房 (Kufang)ST14 足阳明胃经

【取穴】

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胸大肌、胸小肌,深层为第1肋间内外肌。血管分布:胸肩峰动、静脉,胸外侧动、静脉。神经分布:胸前神经分布。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

【针剌方法】

向外斜刺0.5~0.8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刺深度 经尸体测定,本穴危险深度为2cm(0.6寸)左右,不可深刺,以免刺入肋间肌、壁胸膜、胸膜腔、脏胸膜而损伤肺脏引起气胸。

针刺方向 向外斜刺,注意避开血管,因针尖方向不当可刺伤腋静脉而引起出血。

24.*或中 (Yuzhong) KI26 足少阴肾经

【取穴】

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胸大肌、肋间外韧带、肋间内肌。血管分布:第1 肋间脉、静脉。神经分布:第1肋间神经分支,深层为第1肋间神经、皮下有锁骨上神经分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肋间内肌。

【针剌方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同上穴。本穴尸体解剖的针刺安全深度为1.5 cm (0.5寸)左右。

25.周荣(Zhourong)SP20 足太阴脾经

【取穴】

在胸外侧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胸大肌、下面为胸小肌,肋间内、外肌。血管分布:胸外侧动、静脉。神经分布:胸前神经分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

【针剌方法】

平刺或斜刺0.8~1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同上穴。本穴尸体解剖的针刺安全深度为2.4cm(0.8寸)左右。不可深刺和直刺,以免刺伤心肺。

26.神藏(Shengcong)KI25 足少阴肾经

【取穴】

在胸部,当第2 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胸大肌、肋间外韧带及肋间肌。血管分布:第2 肋间动、静脉。神经分布:第2 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面为第2 肋间神经。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肋间外韧带和肋间内肌。

【针剌方法】

斜刺或平剌0.5~0.8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同上穴。本穴尸体解剖的针刺安全深度为1.25cm(0.4寸)左右,不可深刺和直刺,以免发生气胸。

27.胸乡(Xing xiang)SP19 足太阴脾经

【取穴】

在胸外侧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胸大肌、胸小肌外缘、前锯肌,下层为肋间内、外肌。血管分布:胸外侧动、静脉及第3 肋间动静脉。神经分布:第3 肋间神经。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前锯肌→肋间内肌。

【针剌方法】

斜刺0.5~0.8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同上穴。本穴尸体解剖的针刺安全深度为2cm(0.6寸)左右,不可深刺和直刺,以免刺伤肺脏。

28.膺窗(Yingchuang)ST16 足阳明胃经

【取穴】

在胸部,当第3 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胸大肌,深面为第3肋间内、外肌。血管分布:胸外侧动、静脉。神经分布:胸前神经分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

【针剌方法】

向内斜刺或平刺0.5~0.8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本穴尸体解剖的针刺安全深度为1.5cm左右。所以不可深刺和直刺,特别是左侧膺窗,上深面为心脏,深刺易导致心、肺损伤,发生针灸意外事故。

29.灵墟 (Lingxu) K124 足少阴肾经

【取穴】

在胸部,当第3 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胸大肌、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血管分布:第3肋间动、静脉。神经分布:第3 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面为第3 肋间神经。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肋间内肌。

【针剌方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同上穴。本穴尸体解剖的针刺安全深度为1.3cm(0.4寸)左右,不可深刺或直刺,以免刺伤心、肺。

30.渊液 (Yuanye) GB22 足少阳胆经

【取穴】

在侧胸部,举臂,当腋中线上,腋下3寸,第4肋间隙中。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前锯肌,肋间内、外肌。血管分布: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及第4肋间动、静脉。神经分布:第4肋间神经及胸长神经分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前锯肌→肋间内肌。

【针剌方法】

斜刺0.5~0.8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同上穴。本穴尸体解剖的针刺安全深度为2cm(0.6寸)左右,不可深刺或直刺,以免刺伤心、肺。

31.天溪 (Tianxi)SP18 足太阴脾经

【取穴】

在侧外胸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胸大肌外下缘,下为前锯肌,再深面为肋间内、外肌。血管分布:胸外侧动、静脉分支,胸腹壁动静脉,第4 肋间动静脉。神经分布:第4肋间神经。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前锯肌→肋间内肌。

【针剌方法】

平刺或斜刺0.5~0.8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同上穴。不可深刺或直刺,以免刺伤心、肺。

32.天池 (Tian chi)PC1 手厥阴心包经

【取穴】

在胸部,当第4 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始端,深面为第4 肋间内、外肌。血管分布:胸、腹静脉,胸外侧动、静脉。神经分布:胸前神经分支及第4肋间神经。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肋间内外肌。

【针剌方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本穴尸体解剖的针刺安全深度为1.5cm(0.5寸)左右。不可深刺或直刺,否则易刺入胸腔。刺伤心、肺。

【转载】穴位详解,原穴,易发生意外的穴位介绍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