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教育学院三附小陈曦

 清泉795 2014-11-10

永怀着慈悲和好学的心做老师。

教学主张:平平淡淡学语文  简简单单学语文 扎扎实实学语文 轻轻松松学语文

易语文,中和的智慧

     福州教育学院三附小陈曦

 
 
   回顾自己25年从事小学语文的教学经历,我逐渐形成了较为独特鲜活的教学风格,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感受,日渐明晰了自己的教学主张,综合思考和实践的结果,我将其命名为“易语文”。

一、“易语文”教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易语文”的提出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跟风树旗,这是我们研究团队全体成员长期浸润在闽派语文的土壤中,综合一线教育教学实战工作经验以及海量阅读中外相关书籍后所共同思考的结果。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以及一线老师“忙、慢、漫、盲”的教学困惑,我们一直在尝试构想创建“简约、高效”的语文教学模式,消除老师的职业倦怠感,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实效,为此提出“易语文”教学主张。

我们先期做了近8年的调查,访问、实践、研究,走访了大量一线教师,在数十场教育教学示范教学和专题演讲中历练,为“易语文”教学主张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2011年版《课标》的颁布让我们更坚定了“易语文”的信心,也为我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2012年,借助着福建省首届名师培养活动和福州市语文名师陈曦工作室的成立契机,在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陈建志主任等专家团队的理论指导和帮助下正式提出。

二、“易语文”教学思想的宗源探索。

“易语文”教学思想和《易经》这部书关系密切。《易经》可谓是“易语文”教学思想的宗源。《易经》是我们华夏五千年智慧和文化的结晶,被喻为“百经之首,大道之源”。它作为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都和《易经》息息相关。以中国文化中三个最重要的学派“道”“儒”“释”三教为例,道家的老庄哲学从《易经》中衍生而来;儒家宗师孔子一生述而不作,只给《易经》做了《易传》,儒家思想是对易经的传承和发展;从印度传进来的佛家思想,亦被《易经》同化,接了地气才在华夏大地开枝散叶,发扬光大。它博大精深,是宏观的,全息的,在现代社会仍有广泛且深刻的现实意义。从古代的医学、建筑学、伦理学……到现代的物理学、化学、信息学、遗传学等都受到《易经》的启发和影响。有人形容“《易经》就像个古井,不管是谁,不管在什么时间,放下一个水桶,就能打上你要的那桶水!”因此,《易经》被誉为“中华文化最高的智慧。”

《易经》是我国古老而又朴素的哲学思想,它的思维方式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根本(阴阳),掌握事物之间的发展规律(变易),通过建立一个系统,来把握这个规律,运用这个规律(简易)。我想,我们的汉语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袭着《易经》的文化,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也完全可以传承这中华文化特有的基因,并借鉴《易经》的思想武装自己,使语文教学“不易”、“简易”、“变易”吗?这样既能够为一线的老师理清很多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减轻些不必要的负担,又能够追求各种方面达到中和的状态,实现我们理想中简约、高效的语文教学境界。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我开始思索是否能从《易经》中获得启发,从纷繁复杂的教学乱象中梳理出一套比较清晰的思维方式,“易语文”正是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产生的。

三、“易语文”教学思想的内涵阐述。

“易语文”的“易”有三层的含义:第一,不易。即做任何事都要抓住根本,事物的根本属性是阴阳两性,一阴一阳之谓道。大道同源,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我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考虑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也要考虑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其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关注预设,也要关注生成……只有一分为二地看待语文教学,才能使各方力量不断地相互中和、促进、生长,周行而不改,独立而不殆;第二,简易。简易不能单纯理解为简单,而是在服务学生学习的前提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教学过程简约,使课堂简洁又易于操作;第三,变易,这是“易语文”最精髓的思想。一切事物均有两面性,并且不断转化。“生生之谓易”,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跟现代的辩证法中提出的“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是完全相吻合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一成不变,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花样百出、动荡不宁。变与不变要在“易”上求得和谐统一。“易”是阴阳的协调,是宇宙生化的过程,是开放的过程。“刚柔相推,变在其中”。比如课堂上,以前是老师为阳,学生为阴,以教师为主,学生配合教师上课。现在变为以学生为主,生本教育,教师起辅助、引导、激励的作用,阴阳之间发生转变,这就顺应了相生相克,和谐共存,转化适应的规律。课堂的诸多方面,都可以用“阴阳”两种方式来理解,关键是我们能以全息的、辩证的眼光正视矛盾的存在,恰到好处地转化这些矛盾,使其达到“中和”的最佳状态。将这些《易经》思想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不仅符合教学科学,还能不断丰富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让我们不违天逆常,顺时适变,使教育教学的生命保持长久的活力。

四、“易语文”教学思想下的课堂教学特点。

“易语文”教学主张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呈现出鲜明的三个特点。

第一,模糊性——重在理念,以势定教。因为长期以来,教师的强势,导致课堂学生地位的弱化,但我们也担心一味追求“学生为主”,而忽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所以,“易语文”的教学要根据不同文本、不同的师情,学情来调整内容,调整策略,而策略也是在不断协调整合过程中,很难做精确的概括,如果一定要概括,那就是“中和”二字,只要达到平衡,即为最佳效果。

第二、灵活性——活在课堂,注重生成。《易经》指导人做事要注意“时”与“中”。“时”指要与时势一致,“中”就是孔子讲的“中庸之道”,既不太过,也不不及。《易经》讲求“洁净精微”,要求人的行为与天地万物的运动产生协动,发生共振,在顺应性的相通相协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所谓“活”是指师生思维活跃带动课堂气氛活跃。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不断表达自己,在实践中获得提升。也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教学目标和课堂具体情况,不断积极转化,待时而动,营造气场,让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各方面得到动态的平衡。

第三、空白性——功在平时,注重训练。《易经》的智慧告诉我们,一切事物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的艰难、坎坷,一顺到底的事,往往也是极其浅薄,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我们教给学生方法的同时,还要注重磨练,每一节课都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训练,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真知,获得提升。

结合当前语文教学的普遍问题,我们强调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文本处理童化”。在解读任何文本时,都要考虑孩子的观点,用孩子们可接受的方式指导他们学习。教育讲究可接受性,只有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才是有效的;其次,“教师的地位要柔化”。我认为,老师主宰话语权的时代要渐渐远去,教师角色要逐渐转变,要循序渐进强化学生的作用,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师生双方都成为教学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想的课堂效果;再者,“教学过程简化”。简约,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生成。所以,每节课的教学环节尽量不超过四个,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我去发现、实践、发展、生成。

“易语文”的课堂追求是“简简单单学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虽然这两句话听起来似曾相识,但以往的提法都是“教语文”,以老师的“教”为立足点,而“易语文”考虑的则是“学”。我觉得,语文教学,不仅学生在学,要发展;老师也在学,也要发展。此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们应当以“学”为落脚点,在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各方素养,正所谓“教学相长”。“易语文”的教学主张强调简约明快,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课堂易于操作。因为只有简单的东西,才具有亲和力。如果一味追求“感观艺术”、“诗意完美”,却没有真正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没有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那么教学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五、 “易语文”的实际操作要义。

在“易语文”指导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梳理语文教学的各种关系。一方面,我们牢牢把握语文教学的目标,不设太多无用的环节,尽量让课堂简约,明快,易于操作。实实在在教语文,实实在在搞训练;简化课堂内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细节处理上多下功夫,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手段更加灵动鲜活,使课堂上充满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我们坚持以辩证观为指导,在看似简单的教学过程中渗人丰富的思想。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我们强调简约平实,但是在简约平实的课堂背后,还需要我们不畏困难,善于钻研,夯实根基,灵活应变,不断探求语文的真知。

1.解读教材“四象互动”,“厚积薄发”。

在备课过程是进一步发展“易”的思想的过程。两极生“四象”,备课时应注重做到“四心”相通,如“四象互动”,才能运筹帷幄。一通编者心,此为心之“窍”。备编者是极其有意义的,编者是以课标为指针,以文本为载体,“依标靠本”,合理组织阅读文本。所以通编者心,从编者的意图去备课,会为教师打开新的思路。二是通作者心,充分与作者对话,对作品全面了解。对文本的细读揣摩必不可少,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就能带着孩子走多远。只有读“进”文中了,你才会身临其境地来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中,才会为情节所动容,才会因文字的精彩而拍案,才会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才会有一种分享他人感受的冲动,才会想尽方法带领孩子们一起来体验这美妙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充分地了解写作背景、写作意图、文学特色及相关作品等,以便更好地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更加准确的抓住“文眼”,把握“课眼”,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解读教材可以“双线突围”,并注重和谐统一:一条线,要立足于语言文字。文字承载了内容,承载着情感,只有深入地品词析句,才能慢慢地体会其中的情感。另一条线,立足于情感,情境,注重营造适合语文学习的气氛。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还有文学的底蕴在其中,因此,老师要创设情景让孩子去学习和感悟。从这两条线入手,交叉备课,明确其辩证作用。三是通学生心,了解学情,确立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此为关键节点。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心中无学生,课堂无好课。关键要考虑学生如何学,要了解学生知识的停靠点,学习的兴奋点,兴趣的热点,认识的盲点难点等,还要考虑知识以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习惯等养成。四通自己的真实内心,备自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备自己就是考虑彰显教出自己的特色、水平,并以此影响、激励学生。在备课时多考虑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自己的优势如何发挥,如何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考虑具体的步骤,策略,如何突破重难点,如何课堂调控的方案,如何在教学资源的挖掘、使用上做得更加极致等,在备课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备课要深入有效,就要处理好“厚”与“薄”的关系,厚积薄发,更要深入浅出。把课文变“厚”。《新课标》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们要时刻胸怀大语文观,在课堂上注意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对于语文而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于语言;对于语文课程而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于学习语言。洪堡特“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像。” 因此,文本解读时深入语言文字,摩挲,涵泳其中,又能跳出来,懂得“取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研究知识的重难点,大胆取舍,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化”之。

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因此,要多考虑留给学生练习听说读写能力的时间,还给孩子感悟、体验、思考的快乐,搭建课堂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同时激发兴趣,拓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课堂教学应注重因势定教,注意“变易”,力求中和。

首先,教学的目标设定要因“人”制宜。全面了解学生,关照学生,是课堂教学变易的初衷和旨归。教学目标虽然是“约定俗成”、“众所周知”的。但细化到具体的内容就要注意学生的“元认知”和“知识停靠点”,并关注到群体差异,充分考虑各个层面学情,才能部署出更为合适的“局”,“渡化”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舒展自己,发展自己,在自由的天空下放飞思维,展示个性,达到理想的彼岸。

其次,教学的内容取舍要因“文”制宜。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果都掰烂,揉碎,或让学生“吃老师吃过的东西”必定索然无味,让学生失去阅读神奇美妙的“初体验”和“探秘”的快乐。学生的语文实践既是学语文的途径,又是学语文的目标。语文实践对于学生学习文化、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以及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等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易语文教学讲求“洁净精微”,紧守“语文实践”,不为泛滥,此是“洁净”。教学扣紧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感悟、体会、积累、运用……穷理尽性,细如秋毫,精微之至。能中和教学中各个方面的矛盾,达到新的和谐。追求课堂的简洁明快、高雅志趣、和谐共生。例如,篇幅长,内容浅,可以加快节奏,长文短教;篇幅短,立意深,宜放慢步伐,短文长教等。

第三,教学策略使用要因“情”制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管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观,还是费厄斯坦的认知可塑性和中介性学习理论,归根到底,都是要调动学生的情形,用科学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主动地学。“情动而辞发”,语言学习,让学生感悟、体会、运用语言,最为有效的是课堂是学生情绪的管理。学生问题解决顺利时则兴高采烈,遇到疑难障碍时则情绪低沉,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适当调节教学的策略,以适应学生思维的张弛,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师生情绪中正平和,才能皆大欢喜。

第四,教学节奏的变化要因“时”制宜。课堂要是“有戏剧的情节,中国画的意境,交响乐的气势,相声的幽默……大处起波澜,小处见优美,那该有多美!”所以,在教学时要注意课堂的变奏中和美。根据教材、学生、教师自身特点,教学时注意动静结合,高低起伏,疏密适当,课堂气氛必然抑扬顿挫,高潮迭起!预设与生成要完美结合,不管预设是一种“价值追求”,还是生成是一种“意外收获”;不管预设是一种“常态要求”,还是生成是一种“教育智慧”,二者能够而且必须和谐统一起来的。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碰撞的火花。比如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较差,教学要经常变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由思维定势造成的疲劳;高年级的学生自制力强,教学宜相对稳定以保持思维的稳定和深入。课堂教学开始时宜精彩激越,引人入胜;发展阶段宜舒展缓慢,留有余地,高潮时宜迅猛疾速,奇峰突起;结尾宜简洁紧凑,余言缭绕。

在现实课堂教学环节,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太关注自己,而没有充分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导致课堂失控。如行为过敏,教师对课堂内所有轻微的刺激,如咳嗽、细语等都会作出强烈反应;对学生加以批评、指责,小题大做,激化矛盾,自乱阵脚,往往造成教学中断,课堂一片混乱,正常的教学进程遭到破坏;枝节过敏,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分配教学时间,把握教学内容的主次,喧宾夺主地在一些细小的枝节上花费过多的时间,打乱教学节奏,冲淡教学主题,在教学推进上制造一种障碍;期望过敏,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合理设置教学环节,对学生要求过多、过高,致使学生无法应付,无所适从,甚至放弃对教师的追随,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引起焦虑和不满,继而出现问题行为,最终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因此,我们要用开放的视野和心态和学生互动、对话、交流,深入了解孩子的天性,掌握事物发展的矛盾、对立、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顺势而教。更重要的是要守住“道”,一以贯之,变动不居,对自己的教育理想坚定不移。还要“化而裁之”,心存忧患意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既不断给学生新鲜、适度的刺激,又摒除为了追求“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的单纯感官刺激,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心无挂碍”,潇洒超脱。

六、易语文,真诚邀约您一起踏上探研之路。

“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周易·兑·大象传》

任何一种新思想的产生都伴随着许多潜在的不足。在探索“易语文”的道路上,我们越发感受到,它的概念很难定义,有太多的空间和余地留给我们探索、研究、论证。它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发展性,但通过研究,我们有了追求,有了思想,有了个性,这也许超过了它自身的意义价值。老子云“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无穷。”意思是,最圆满的东西好像有欠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是不会衰竭的。最充实的东西好似虚无一样,可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推进“易语文”教学思想任重而道远,为了使其更好地指导于课堂实践,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在探索中完善。我们必须保持谦卑之心,不断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学习能够使我们谦逊,使我们正视他人的建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目前我们提出的理念和方法还处于应用初期,必然存在许多的不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我们要不断尝试,在实践中扬长避短,使理论适应课堂,促进课堂转型。我们还要不断总结反思,在现有的实践基础上客观地总结“易语文”的优点与不足,分析案例并探索值得推广的模式,与更多一线教师分享思想的成果。我们知道,技不如道。只要我们保持一颗柔软而敏锐的心,从生活的最细微处去发现、感悟生活中的大道理,人生中的大智慧,在教学中不断去发现新规律,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为沉着、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必定更加扎实灵动、鲜活出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