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5、譬如阴晦,非雨不晴

 医道无涯 2014-11-16

 

古人云:“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生于气,久病多瘀,久病入络,怪病多痰。”

又曰:“天下无逆流之水,人身不可有倒上之痰。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痰消矣。”

《医间道》曰:“痰浊瘀血水饮,占据胸中清阳之位,如同天之阴晦,非雨不晴,丹参槟榔饮主之。”

有个病人,女,54岁,常心慌胸闷,最近两条手僵硬,痹痛,头部常年怕风,不戴个帽子就不敢出门。

她不解何故。

老师跟她说,你心脏功能很差,肝肾主腰脚,心肺主上肢,心肺功能好的,两只手摆动都很活跃,心肺功能不好的都动不了。

她点头说,我有心脏病好多年了,经常腰痛背痛,而且冬天也容易咳喘。

老师说,你这是上焦阳气不够,头为诸阳之会,阳气一不够,外面的风寒就容易进来,里面的痰邪水饮,也往心包胸中聚,排不出去。就好像整个阴沉的天气,阳光不够,破不开一样。

她点了点头说,对对,我头就是这样闷闷的。

然后老师给她开丹参槟榔饮加味,方药为,丹参30克,菖蒲15克,枇杷叶30克,槟榔10克,党参30克,鸡血藤30克,香附10克,木香20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泽泻20克,小伸筋草15克。3剂。

病人吃完药后第二次来复诊,心慌胸闷大减,手部僵硬好转,腰也没那么痛。

老师说,久痛必夹瘀,久病必入络。

于是在原方基础上加虫类药蜈蚣3条,乌梢蛇15克。

病人再吃完药后来复诊,非常高兴说,我现在头不痛,也不怕风了。以前我出门必戴帽子的,现在我可以不戴帽子了。

大家都很奇怪,为何老师这方中也没有特别去扶阳,病人背心就暖了,头顶也热了,不怕风冷了。

老师笑着说,阴浊降下来,阳气就升上去,乌云密布拨开,阳光就普照出来。你们回去参参,这丹参槟榔饮,为何能够拨开风寒寒湿瘀血蒙蔽在心窍周围,为何仅仅四味药,把常见的心脏病,瘀血阻窍,痰湿蒙蔽,水饮上攻,气机郁滞,多种病理产物,相互作用的病机都解除了?

大家回去再看《医间道》,才对丹参槟榔饮,这首方子感悟更深。原来这汤方是顺降胸膈中痰饮瘀血气机的,丹参、菖蒲,是治疗痰瘀交阻胸中心闷胸痛的妙对。

心脏病大部分本虚标实,本虚是心气虚心血虚,标实大都是痰饮瘀血。丹参能补心血,同时去瘀生新,菖蒲可以开窍醒神,同时豁痰除湿。这样这足对药,就把痰瘀之象解放开来。

解放开来后,它不能再留在上焦,浊阴应出下窍,通过三焦水道往下排。这人体的病理产物痰饮瘀血,不能上逆。一上逆,阻在心则心慌气短,梗在脑则中风偏瘫。塞在手上经络血脉,则痹痛难以屈伸。

我们势必要把这些病理产物往下顺降,只有气机往下顺降,这些有形的痰饮水饮才会彻底降下来。只有下一场雨,乌云才能够消失,重见晴天。

所以后面枇杷叶能降十二经逆气,槟榔能降十二经浊水,这两味药把痰饮水浊降利下来,使阴邪不再上占据阳位,则阳光自然普照,上肢灵活,头顶不怕风。

参究提示:1、痰浊水饮瘀血皆病理产物,属于阴邪。2、人体阴邪重,是因为阳不化气,功能减退。3、欲恢复脏腑功能,必让浊阴出下窍,清阳出上窍,恢复正常气化,推陈生新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