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州方言趣谈(收藏)

 凤州鸣 2014-11-18

潮州方言趣谈(收藏)

语言文化中的古汉语活化石

  语言(方言)是一种文化(亚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方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族群的文化标志,文化信息重要载体,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

  位居中国东南沿海广东东翼的潮汕地区,语言(方言)比较复杂且又比较特殊,流行的方言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有:潮州话(又称潮汕话,俗称福佬话即潮汕闽语)、广府话(俗称白话)、客家话尖米语(畲语)等多种方言。其中,以潮州方言为标准音的潮汕话,作为广东省内三大民系中的潮汕民系母语方言的代表,是潮汕地区分布范围最广、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主体语言,是联系海内外广大潮人的精神纽带和共同的精神家园。

  据有关专家研究认为:民系是民族的分支,语言决定着文化,民系文化是以方言为主要特征来区分和传承的。有鉴于此,从民系文化的视角来认识潮州文化,首先应该明确潮州文化是汉话文化中个性特征尤为突出的子文化,而潮州方言(潮州话)则是潮州文化形成的历史基础,是潮州文化的根本载体。它是一种维持了千百年文化生态,具有独特语言特征、民俗习惯的汉族民系语言的一种地方变体。属汉语方言七大语系中的闽方言语系在广东省内的潮汕闽语、雷州半岛闽语、海南岛闽语(现为海南省)等三大闽方言支系之一。主要流行于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等4地级市所辖各县(市、区)的平原地区以及大埔、丰顺、惠来等县的部分地区。除此而外,潮州方言还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南亚诸国广大海外潮人聚居区和各种社团的交际语言之一。

  潮州方言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肇始于两千多年前秦汉之际的中原汉族人民南迁移居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和浙江省南部等地的历次移民高潮。在这几次移民高潮中的中原汉族移民经福建南部进入潮汕地区带来了河南中州一带的中原汉语,与潮汕地区原住民所流行的语言乃至异族的语言等多元语言文化互相交融、求同存异之后而逐渐演化成为闽方言的一大重要支系。今天包括潮汕十五音在内的所谓十五音系统闽方言,其源头或许就是东晋时期汉族移民入闽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汉语方言

  总之,潮州方言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原汉族方言和闽方言息息相关,是中原古汉语和闽南土音的有机融汇脱胎而来的一种蕴含了许多北方古汉语最正宗的文化因子,并保留了许多古汉语元素和特点,蕴含深厚,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独特,通俗生动,幽默风趣,表现力强,地域特征尤为突出的地方方言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中国语言文化中古汉语活化石之称。

  概括起来,潮州方言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潮州方言是中国汉语方言中最古远、最特殊,地域特点尤为突出的一种地方方言。据张惠泽先生考证认为:潮州各方言中以潮阳口音最为古老、最原始,受外来影响较少,语言的进化较慢,保留古音相对较多,更是潮州话的原汁原味,堪称是潮州方言的原始生态。

  第二,潮州方言在语音上既保留了入声和很多特殊韵母,又保留了许多中原汉语的古音、古词语和语言特点。发潮州方言的入声调,声调数目明显比北方官话(普通话)方言调类多,共分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等8个声调,即平上去入各分阴阳。但是,北方官话方言大多没有入声,而是把入声派到平声、上声、去声等三声上去。其次,是潮州方言存在着复杂的音变现象和相当整齐的变调规律,尤其是潮州方言两字调有连续变调规律。此外,潮州方言中还保留了几乎整套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称谓系统,实为国内各地方言中所罕见。这大概是因魏晋南北朝北方汉族移民涌入潮汕大地后以此为归宿地,并将其称谓系统保留下来流传至今的缘故。  

  第三,潮州方言与汉语其他各方言相比较,其韵母以特别复杂和数目繁多为特征。如潮州方言的韵母竟达90个之多(有13个韵母只在口语中使用,有音而无常用字)。比北京、济南、西安等地只有36个韵母,沈阳、成都等地有38个韵母,均多出一倍以上,两者相比韵母之所以繁简如此悬殊。主要在于和古音相比,潮州方言较多地保留了古音中的系列韵尾,特别是鼻音韵尾和塞音韵尾,而北方官话方言则保留较少之故。 

  第四,潮州方言不是土话,而是古而不土,土得通俗生动,雅若锦上添花。且又有音、有字、有典可查,是中原文化的存真和实据。(张惠泽)。

  第五,潮州方言(即潮汕闽语)最突出的一大语言特征,主要在于没有把送气塞擦音读为擦音,有一系列鼻化韵母,而海南闽语则恰恰相反,把送气塞擦音读为擦音,没有鼻化韵母。这一语言特征正是潮汕闽语与海南闽语分立为闽方言两大不同支系的重要依据之所在(王辅世)。

  第六,潮州方言的口语音和读书音(白读与文读)异读现象甚为丰富,文读和白读几乎形成双轨的局面,无疑这又是潮州方言归属闽方言(原为闽南方言)的一大重要支系的语言特征之一。

  第七,潮州方言中广为流传于民间的比喻语、谚语和俗语等均甚丰富,既富于生活气息和地方气息,又蕴合丰富的潮州文化内涵。这些都是潮汕民系族群广大群众智慧的结晶和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是重要的语言财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第八,潮汕地区虽广泛流行潮州方言(潮汕话),但其内部却依然存在着同中有异,异同有同,各县之间相似的程度和互异的程度不尽相同的地域差异。潮汕俗话说,潮州九县,县县有语十里不同音指的就是其内部的差异。

潮州方言

  方言是地方特色语言,潮汕话的远祖是华夏话化为吴越方言,通过福建闽南传入潮汕,既保存著大量的汉代以前的语言,又存在着唐宋时期中原汉语痕迹,形成复杂多音多意,同字不同义的特色,有着既儒雅又粗俗的风格,是我国九大语系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其定义为国际语言代码是ISO639-6MIN),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潮汕话因县域方言,庞杂纷歧,语调各异,读音有别,也因僻字繁多难学,已尽人知,但聪明的潮汕人早在民国期间,就有《潮声十五音》《潮语十五音》《潮汕字典》等出版,因此它们有的以声释字,有的以字知义,历经先贤深入研究,搜集潮汕话统一习惯语系和方言。辨言注音,明确义意,依义定音。直至香港广泰书局《潮汕新字典》,李新魁先生《普通话潮汕方言常用字典》,林伦伦先生《新编潮州音字典》的出版,潮汕话更加规范,更与国语普通话同步。

  潮汕话有自己特别的字典,民国期间张世珍先生《潮声十五音》这部字书,是由四十四字母,十五个声母(柳边求去地,颇他贞入时,英文语出喜),字母歌诀切音法,八音分声法,依音查字,同音辨字的字典通过韵母声母的拼切击木知音,分音求字,有著与众不同的特色。八音分声法是潮汕话声调八个调值。如:东党、旦答、同但、洞毒蚶罕、汉喝、杭限、巷学等四组文字的声调表示。以忠、懂、冻、督、憧、动、中(猜中的)、独”“诗、死、世、薛、时、是、誓、蚀,表示潮汕话声调八个调值。潮汕话声调有八个调类,分别为: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即平上去,入各分阴阳。保留著古汉语的入声。潮汕话各个单字的调值呈固定,但是二个或以上音节连在一起构成变调,有的音节调值就会发生变化。如:行行(何安3何安5)、红红(安35)、文文(无温3无温5)等。

  潮汕话还保留着大量的古汉语单音节词。如目(眼睛),鼻(鼻子),耳(耳朵),日(太阳),月(月亮),石(石头)等,有许多古语词在潮汕语一直沿用至今。而这些词在现代语中已经极少作为单音节词使用。做为古汉字也退出常用的范畴。造成潮汕方言有音无字。如畀,潮汕音”:的意思,畀面,给面子; “”:潮汕音(思污8),潮汕人把传眼神叫做眴目箭。《说文》:眴;目摇也(思污4)潮汕人吸蔗汁,叫咰蔗汁,《说文》咰:口吸。”:潮汕音(多余7)潮汕人称筷子为。《说文》箸;饭敧也

  潮汕话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多音多意。如字,记得小时候在汕头安平路有一家鞋店铺号行行行,有一次家叔慕名到汕头买鞋,一路打听借问,行将该处,又累又渴,徘徊几次,抬头又是行行行长叹真难找,行行行。回家述说经过,家婶说:那不就是行行行(哥影3哥影5何安5)吗?在别的还有修行的行。三个同行(哥影5)不同行(何安5)的行等。除了断词错,还有异读声调变错,这是以前的事。文白异读还有马上”“上马上校”“学校皇后”“先后”“人面 ,麦面等。潮剧唱念字韵如有谁知(多衣1),景物依旧,旧人不见(哥丸3)(出自《陈三五娘》)。潮剧白读要把事情去弄明,就要速速来启程(胎英5)。”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人心头(胎忧5)等。所有这些有著它的特色音韵。

  潮汕是著名侨乡,自然吸收了不少外来语,或者潮汕话与潮人在侨居处共同的语词。如红毛灰即水泥。民间称洋人为红毛;番仔码指阿拉伯数字,称外国人为番仔,码是数的俗称。罗喱是汽车;番客;出外谋生的潮人。马铃薯,马来语音译叫康江同雪茄是英语音译,又叫朱律,是马来语音译。舒甲(意思是故意、执意)是马来语,士独光管启辉器是英语音译。苹果“A,计程车叫的士,都是英语的音译,限吧阆是粤语方言意思是总共。潮音还有生动形象特点如:自来火-火柴,脚踏车-自行车,著火烧-饭烧焦。彳亍(徐衣4徐窝8)好(何欧3)走来走去的意思。潮汕话辞汇除了与汉族共同语普通话辞汇相同之处,它保留了大量古汉语辞汇,吸收了外来词汇,在生活中又创造了一些辞汇,使潮汕话辞汇丰富多彩。

海内一千万,海外一千万。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但潮人母语依然延续,我们的诗韵、歌册、小品相声、谜语俗语等都离不开它,正如林伦伦教授所说国家的语言政策是既推广普通话,同时也鼓励、保护、传承方言,两者完全可以并行不悖方言……,是区域文化中最表像化,最具表现力的文化内容之一。潮人的母语是潮汕人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是潮汕人的智慧结晶。

潮州方言的特点及其学术价值

   潮州方言是粤东闽南方言的别称,亦称潮州话、潮汕话,也有叫汕头话的。它属于闽方言中的闽南次方言,分布在粤东的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大部分地区,人口约1000万左右。潮籍港、澳、台同胞及在海外的潮籍华侨、华人,为数也近千万。潮汕方言既是广东省境内三大方言(广东话、客家话、闽南话)之一,也是在海内外汉语方言学界很有影响的闽南次方言之一,与台湾话、厦门话、泉州话、海南话齐名。至1996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潮汕方言的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竟有20余种之多(再版或易社重版不计),发行量估计在200万册左右。出版的学术专著有10多部,发表的论文有100多篇。林伦伦的《潮汕方言语法研究》和施其生的《汕头方言语法研究》都是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前者还凭此项目的科研成果而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
  那么,为什么潮州方言有如此重要的研究价值,能深受众多的专家学者的青睐呢?
  首先,潮州方言保留了两汉六朝时期的不少语音特点,甚至保留了秦汉以前的一些语音遗迹。而它所保留的这些古汉语语音的特点,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宝贵材料,同时也是解开许多兄弟方言语音特点之谜的宝贵材料。根据研究,潮州方言的语音在如此下方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 声母方面
   1 舌头舌上不分,可证清代学者钱大昕"古无舌上音"之说。
   2 轻重唇音不分,可证钱大昕"古无轻唇音之说。
   3 喻三纽字与匣纽字混读,可证"喻三归匣"之说。
   4 晓匣母字读见溪,可证"晓匣归见溪群"之说。
   二、 韵母方面:
   1 歌韵字的主要元音念[a],可证《切韵》时代歌韵字还念[a],宋代以后才变为[o]
   2 支韵部分B类字读合口音[ue]韵母,可以证明中古重纽AB两类确有差别,而且B类字有读为唇化音声母(例如[pw-]等)的可能。
   3 某些脂韵字读为[ai]韵母,反映了本韵在中古以前并不读,而是接近于[a]类元音的[][e]。同时,也为"古无介音"之说提供了佐证。
   4 佳韵字没有韵尾,表现了南北朝以前佳韵字还没有产生韵尾的情况。
   5 模韵字读为[o],证明后代的是由[o]变来的。
   6 鱼、虞韵字读音有别:鱼韵字读[]为主,虞韵字读为主,反映了南北朝时期鱼、虞有别的情况。
   7 阳韵字主要元音为[o],可证《切韵》时代阳韵主要元音是[o]
   8 山、删两韵读音有别:山韵字白读为[],而删韵字绝无此种读法,可证魏晋隋唐时代山、删两韵读音不同。
   9 覃韵个别字的主要元音为圆唇(如字音[ts ],暗示了覃、谈两韵主要元音之别:覃韵可能是个圆唇的[],而谈韵可能是个不圆唇的[a]
   10 四等韵字不带[-i-]介音,可作为古四等韵无[-i-]介音的佐证。
   三、 声调方面
   1 四声各分阴阳,可能与唐代某些方言的实际情况相同。
   2 入声独立,可证古人把入声作为独立的声调的合理性。
   3 阳(浊)上调字不变去声,证明《切韵》把这些字归为上声是可靠的。
   另外,潮州方言语音的某些特点跟其他兄弟方言比较起来,对汉语方言某些特点的成因的研究也大有裨益。例如:
   1 潮州方言中有丰富的鼻化韵母,而粤西的雷州闽语却有很多阳韵字读归阴声韵。比较研究的结果发现:雷州闽语的阳韵转阴是由于鼻音韵尾丢失所致;而鼻音韵尾的丢失,则是经过了鼻化阶段之后才发生的。这条规律也许是汉语方言的普遍规律。
   2 潮州方言保留入声,而且有一个处于弱化状态的喉塞音韵尾。而雷州闽语中有不少古入声字已脱落了入声韵尾而念为阴声韵母。两相比较,发现雷州闽语脱落了入声韵尾的这些字,在潮汕方言中也正是读喉塞音韵尾[]的那些字。可证汉语入声韵尾的脱落(入声的消失)是有阶段性的,不可能在某年某月某日便"毕其功于一役",完成了这个历史性的转变。这对于研究汉语入声消失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启发材料:企图断定汉语入声在某一个很短的年代消失是很困难的。
  其次,潮州方言词汇中,保留了大量不同时代、不同历史层次的古汉语词语。这些特殊词语在汉语词汇史、语法史、古文献的整理,特别是注释、笺疏方面作用尤其重要。在潮州方言中常用的某个词语,在北方方言中也许已经消失了。而在文献中看到它时,北方的读者会视为疑难词语而加以猜测,而潮州方言的读者会觉得这简直太容易了。因而,不少汉语史或训诂学的著名专家都强调方言在训诂、汉语史研究上的重要性。潮州方言所保留的不同历史层次的古语词,便具有活化石的价值,可以成为考释古词古义的活依据。例如:
  1、元杂剧《渭塘奇遇》二:(酒保白:)更有那五味俱全炉烧的肥鹅,八宝镶就蒸熟的腯鸡。”“字少见,陆澹安《戏曲词语汇释》以为腯鸡是阉过的鸡。但从古籍其它用例和潮汕方言看来,陆说不妥。《左传·桓公六年》:吾牲牷肥腯。·杜预注:腯,肥也。《太平广记》卷四二九引《广异记》:(张鱼舟)走出,见一野豕腯甚,几三百斤。其实,即肥也。元杂剧肥鹅腯鸡互文见义。再以潮州方言证之,也然。字今潮汕方言读为[t‘u 5]肥腯指胖墩墩。古义指动物,后及人。潮汕方言保留了古义,正好作为释为的活证据。
  2、《古小说钩沉·裴子语林》:谢万就安乞裘,云:畏寒。'答曰:君妄语,正欲以为豪具耳!若畏寒,无复胜绵者。'”此例中的字有些注家误为正要,其实是只是只不过的意思。同书有另一用例:(孟业肥甚,武帝欲称其重。)业入见,武帝曰:朕欲试自称有几斤。业答曰:陛下正是欲称臣耳,无烦复劳圣躬。’”其中也是只不过仅仅之意。,有些用例写作,《古小说钩沉·冥祥记》:问五人:有几人来?答曰:政一人耳。’”“政一人耳,即意为只一人而已。潮汕方言今正以,如说:伊正十五岁定(他只有十五岁)。”“正来三人定(只来了三个人)。
  3、《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句,有些训诂学家多以为只对而言。如谭世勋说:古人认为洒不能食,《论语》沽洒市脯不食'的酒是因脯而言食。其实,古代是有食酒之说法的。如《汉书·于定国传》:余病痞不能食酒,至是醉焉。而且,食酒之说,至今还活生生地存在于闽南方言之中。如果训诂学家是潮州人(或闽南人),我想,是不会产生上述的错误的。
  4、丈夫,《辞源》(商务印书馆1983年修订版)释为成年男子的通称,并引《榖梁传》及《晏子春秋》例为书证,可通。但证之其他用例和方言,此释义乃是以偏概全。《国语·越语》上云: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素问·上古天真论》:一女子七岁肾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此两例中的丈夫指婴儿和儿童,决非成年男子。今潮州方言称男子为[ta53pou33],其实丈夫的古音便与此音相近。生男子,潮州方言也说生丈夫,与《国语》之例百分之百相同,可证《辞源》之偏漏。
  5 昼,《辞源》列有三个义项:(1)白天;(2)春秋齐邑名;(3)姓。但按此三义,无汉读通下面两例:《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又《国语·鲁语》下:士朝而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其实,从例子中不难理解,置于之中间,乃中午之意。朝、昼、夕、晚,便是今天的早、午、晚、夜。再证之潮州方言,白读音为[tau213]日昼对昼当昼,便都是中午之意,与古义完全吻合。
  综上所述,潮州方言在语音上和词汇上都具有特点,在汉语史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很值得继续深入研究下去。

古汉语的活化石

        潮州方言是我国四大地方方言语系(也有归纳为八大方言语系)中的闽南语系(余为沪、粤、客),其范围包括福建省厦门以下(包括台湾)经广东沿海至海南岛,这就难怪福建泉州的陈三与潮州的五娘可以谈情况爱,而这一故事同样在厦门、台湾传播。
      
据考古发现,潮州出土的文化在远古人类文明中,更多接近于闽南,因此推断潮州的先民是闽越,而史籍也记载唐代时潮州曾三度由福建管辖,在漳州未建置之前其管辖范围还包括至今闽南的漳浦县。因此,潮文化与泉、漳二州的文化有很多相同之处。
       
关于潮州方言的形成,很难有绝对的断代,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中原文化的影响,在历史上曾出现二种语言:一是正音,称为官话,民间谓之孔子正,可能接近于中原的语音;一是土语,也是地方方言。前者多于社会上层或士大夫使用,而后者则主要在下层老百姓中使用。
      
由于潮州的特殊地理位置,虽然中原经历几次语言大变化(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融化),但对其影响不大,故而潮州话至今仍保留不少古汉语。因历史的变迁,这些古汉语有的以谐音或保留原音而成为地方方言,故被有关语言学者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文革期问,某潮剧团赴外演出,火车厢中一片潮音,惊动乘务员,急向列车长报告,车中有一批日本人。客家人称潮州人为福佬,有人说是河佬,这是以潮人从河南或福建移民为依据;也有说是学老,意谓潮州话学也学不懂。
      
这是二则关于潮州方言的趣谈,在外地人眼里,潮州话就像外国语言。 潮州方言具有八音(当代汉语为四音),较古老的字典有《潮语十五音》,此后又有《潮汕字典》,近代又有潮语十八音以及各种研究的著述。
       
据有关专家学者研究,潮州方言保留古汉语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语音。目前在潮州方言中仍保留着半鼻音和粘唇音以及舌头音、双唇音等古汉语的语音,特别是半鼻音和粘唇音,是与方言的正确字音有很大关系,如如不用半鼻音就变成不用半鼻音就成不用双唇音就成不加粘唇音就成”……等等。
       
二是语汇。据考证,在现今潮州方言语汇中有不少是见之于秦汉或唐宋的古籍中,如东司翘楚姿娘腰佝书册眠起滂沛起厝”……等等。
        
三是语法。在潮州方言的日常用语中不少语助词、形容词,在古籍中也是常见,如(好绝、雅绝)、正欲(正欲食、正欲去)、  “(潮音读亚,欲抑勿,是抑晤是)、(勿睬、勿去、勿管)……等等。
        
此外,在潮州方言中也与古汉语一样,有着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特点。
        
正是潮语中的古汉语,因此用方言朗读唐诗、宋词,较之现代汉语更有韵味.琅琅上口,平仄分明。反之以方言朗诵现代诗文,则觉得不顺畅,节奏、强弱变化不大。  此外,在汉字简化上由于读音不同,因此在方言中也出现笑话,如食麺食面天后天後等。当然,作为全国统一语言,文字是重要的,普通话要推广,但决不能因此而视方言为土音,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远非现代汉语可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语言文化的丰富以及其演变的历程。
因此,潮州方言也是潮州文化古老性的重要体现。                             

潮州方言为何有八个声调

        一个字(即一个音节)声音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就叫做这个字的声调。这古今都一样。如字,古代汉语语音读为张六切,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读为“zhu”,是阳平声,潮汕方言读为多英(4)”,是上入声,这就是声调。可是,古代汉语,普通语和潮汕方言的声调却不同,这是为什么?
    古代汉语语音是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也是四个声调,但却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没有入声。而我们潮汕方言却有阴平、阳平、明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8个声调。这8个声调是从哪里来的?
    原来,古代汉语的四个声调中每个声调的声母有清声和浊声之分,演变为现代汉语普通话主要是浊音清化,入声调消失,入声字派入其他三声了。而在潮汕方言中则是根据古声母的清浊,每个声调都变成两个:清变为阴调(阴平、阴上、阴去、阳入):浊变为阳调(阳乎、 阳上、阳去、阳入)。这样,古汉语四声,在潮汕话中就变为8声了。其对应规律如下表: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1/1页数

潮州方言的熟语典故

   潮州方言的熟语典故,是潮汕人民千百年来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流传下来的,是潮州方言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潮汕文化领域中灿烂的艺术结晶,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潮汕地区历来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因此,在熟语典故中有不少是反映潮汕地区的风土人物。如到广不到潮,白白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反映了潮汕迷人的风光。阔过开元寺”“潮州厝,皇宫起反映了开元寺的雄伟壮观以及潮州宅居的富丽堂皇。沉东京,浮南澳则记录了潮汕地区自然地貌的变迁。
  某些熟语典故,是由一些人物传说而衍生出来的,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潮汕历史上的人物逸事。例如:个脾孬过丁盛发,说的是清末潮州名医丁盛发的轶事。前门夏秀才,后门夏雨来早出日头晤成天分别出自潮州秀才夏雨来和潮州状元林大钦。
  某些熟语典故反映了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既有潮汕本土的,也在非潮汕本土的。例如赶你去狗卵山烙日花反映的是唐朝陈元光带兵到潮州镇压畲族人民的暴动,结果被畲族人民围困在一个山头的历史事实。识字掠无蟛蜞则反映了清朝初年,清统治者为了防御郑成功,下令将沿海居民内迁的历史事件。所断手指头则出自唐朝将军南霁云为讨救兵,抗击安史之乱。而荆州借久成已业则反映了三国时期吴国、蜀国矛盾的根源。
   从一些流行的熟语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到潮汕地区的一些人文历史。例如澄海无客,大埔无福潮州福建祖,反映了潮汕地区的移民史。由于北方战乱,从中原逃难南来的有不少先在福建定居,后又辗转迁入潮汕,如潮汕前七贤之一的王大宝,其先世就是唐末五代初,史称俭约好礼的闽王王审知。王审知的玄孙王坦由泉州迁漳浦,再迁饶平,最后定居海阳。又如明代潮籍学者薛侃,他的先祖薛兰也是闽之廉村人,宋淳熙末年始迁于潮卜居凤陇。其它的如海阳著姓林氏,迁自泉州;澄海林氏,迁自福州;潮阳肖氏,迁自龙溪等,故有潮州福建祖之熟语。澄海无客,大埔无福,反映了客家人和潮汕人在潮梅各地互为杂处,而只在大埔纯客家县,澄海纯福老县。
  熟语典故中有一些反映了潮人的过番史,如无可奈何桩甜踩荡到无,过逞罗。过去,不少潮汕人因为生活所迫,飘洋过海移居国外。而侨居国外的潮人,则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财、寄回家乡赡养家里人,家里人则坐享其成,所以熟语说:番畔钱银唐山福
  有些熟语直接反映了潮汕民间流行民俗活动,如盐灶神欠拖做鬼爬晤上施孤栅。前者反映澄海盐灶,每年游神时总是把神像放在地上拖行。后者反映了七月十五潮汕的施孤活动。
  熟语典故是人民群众以精练生动的语言,概括反映了潮汕人民的智慧和爱憎感情,是潮汕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1/1页数

潮州方言的形容词

        形容词在文学上的重要作用,这是无须多费唇舌阐述的。然而这里所要举述的,则是潮汕老百姓在日常语言交际中所惯用的形容词透过它,可以窥见我们潮汕老百姓的语言才华和文学素养。
  在形容人体状貌方面:
  悬()过天  乌过铁佛  雅过花旦  肥()过水獭  健过羚鹿
  在形容物体性状方面:
  粗过擂钵  滑过琉璃  咸过卤胆  涩过薯莨粕  阔过开元()  重过棺材  轻过纸钱
  在形容事物情态方面:
  凶过竹铳   穷过着火烧(屋子财产遭火劫)    易过食碗水    惊过遇着鬼 

(势强)过王莽    走到支辫    直过箭     ()过纸影(皮影戏)担竹椅
  以上举的都是“××××”的句格,但已可略见一斑。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1/1页数

潮州方言中的佛教用语

唐代,佛教在中国开始盛行。即使是地处省尾国角的潮汕地区也受到影响,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即公元728)在潮州市区中心的甘露坊建起了开元寺。开元寺的建成,标志了佛教在潮汕地区的正式传播。
  佛教文化的传播,对潮汕文化的影响颇大,不仅从思想意识、风俗习惯对人们产生影响,甚至从潮汕方言中,我们不难看到这种影响的痕迹。试举数例。窥斑见豹。
  心地,指心肠。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云:众生之心,犹如大地。唐释齐已的《移居西湖》诗:只待秋声涤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后来就引申为心肠了。
  人相,指人的面貌、品质、能力等诸方面。在佛家用语中偏指人的相貌、风度。《维摩诘经·讲经文》:好个聪明人相全,忍教鬼使牛头领。·陈善《们虱新话·读》法华经得相法《: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俱足。
  众生,潮州方言是指牲畜。但佛家却用这个词来指一切有情欲生命的人和物。佛经中提到:众生本体,即为法身。法身流转五道即为众生……”《法华经·序品》说:六道众生,生死所趣。潮州方言的这个义项是词义缩小。
    
功德冥斋,民间遇到丧事,都要请和尚来诵经,超度亡灵。法事做一天的称为做功德,半天的叫做冥斋。这些都是佛家用语。

潮州方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离乡数十年,时常梦故乡。我没有忘记家乡,更没有忘记家乡的语言。
  乡音是从哪里来?历史告诉我们:二千年前,潮州是蛮荒的地方。西元前一百多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屯兵五岭(包括揭阳);晋时,五胡乱华,中原破碎,官民南渡;唐高宗时,陈政平南僚,漳泉二州移民来潮;唐禧宗时,平定汀漳二州,官兵卜居潮州沿海。自秦至唐,中原先民先后来潮定居,因此,潮州先民是中原来的。他们带来河洛话,以及河洛文化。所以潮州方言就是河洛话,便是中华文化。而潮州方言有她美好的特质,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潮州方言美好优秀的特质欣赏:

  一、分音清楚
  以一首打油诗为例:
  石室诗史,施氏嗜狮,誓食十狮,十狮适市,施氏食狮。我们用普通话、广府话、潮州话各读一两遍,然后分析他们的声母韵母出现状况,就可以作一比较。可以发现潮州话的声母韵母较多。因为语音是由声母和韵母拼后发出的声音,加上声调,就是字音。(普通话有四声,广府话和潮州话有八声)。声母韵母多的拼出的字音也多,反之,声母韵母少的自然字音就少。字音少就是同音多,所以分不清楚。字音多就分得清楚。所以说潮语分音清楚。

        二、有音即有字
  潮州话是中原古语,这些古语都出现在古书上。我们可从广韵、集韵、诗韵、广雅、尔雅、说文、汉书、二十五史、中华大辞典……之中去研究。全中国有五万多字。因为语言的进化愈来愈简单和浅白,所以用字反而减少,以普通话来说,大约只有三、四千,但方言因为有许多古语,虽不一定出现在三、四千之列,但必在五万多之中,根据先夫姚钟居十年的研究,资料都是在上列各书挖掘的。只要下工夫,有音即可找到字。(除非现代语言进化的新词汇便不在古书之中)并且字形字音字义惟妙惟肖。

        三、潮州话言简意深
  例一某某人啦甫啦奥,呾话无句实。
  啦甫啦奥:夸耀自己的才华和本领,实则没有那回事。或者答应替人办的事下秞下秫结果一事无成。
  例二你看他这副五形,鬣。
  鬣是头发,是髯须,是拼在一起,是束做一团。读音:腊不动织形容衣冠不整,发不梳理,不修篇幅的人。整个意思:把头发和髯须掽在一起,束成一团。这副五形,你看如何?
  例三饫饿鬼
  词源:饫———立而餐。形容见物立取而食者,就叫做饫饿鬼。
  言简意深之例不胜枚举,日常生活比比皆是。上三例都是简单的词句便引伸出连串的意义,可知潮州话的简洁,比其他方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四、语句文雅
  例一:偷人物件,着掠来暑痔。”“暑痔原字应是取缔,那么全句就是:偷人物件,着掠来取缔。原来是如此文雅的。
  例二:无洗液(浴),垢秽垢秽。垢秽是肮脏,不舒服。垢秽比肮脏文雅。
  例三:城楼虽破更鼓在。形容一个城或一个望族大户,虽遭变故而衰败,但气势、家底、潜在能力仍然存在。这句虽是日常交谈之话句,却是诗一样的美,所以非常文雅。
  例四:荋三芜四。读音:而杉母词。说文:多草曰荋,不治曰芜。形容某种事物,乱七八糟,或物件杂乱无章。用荋三芜四。你说多么文雅啊!
  例五:誧轮:普通用来骂人的口头语,以为是不雅之词。其实誧轮誧论才对。,大言也,谏也,以大言为人理论,就叫做誧论。是多么文雅啊!
  怪不得揭阳西门萧厝附近一连多少座厝都是什么进士第,什么官,什么府,都是昔时来揭阳做官的宅第,当时必定带来文雅的谈吐。

       五、潮州语言表达方法有高度的技巧和艺术性
  (一)歇后语:一句话有它背后的意思或隐含另外的意义。有深刻、逗趣、幽默的作用。
   1、二脚蛤蚪———假(乖)。暗讽假聪明。
   2、三脚椅仔———呣知。(音眉上上声)喻人之不自量。
   3、七月半鸭———呣知死活。喻愚笨,不知时机不知进退。
   4、兴衰糜———听个舀。喻好坏自受。
   5、风马牛———不相及。喻彼此不相干。
  (二)俚语:用比喻来说明事物。
   1一下锄头三匏唾。喻得来不易。
   2一句秃驴骂通庵。驴、颅同音,喻一概而论。
   3三角六耳。喻不整齐。
   4三更想、半夜反。喻主意不定。
   5五路晓,七路通喻样样知,样样通晓。
  用比谕事物,令人更明了与深刻,是潮州方言的特点,这种俚语不胜枚举,全在言谈中。
  (三)谚语:以生活的现象为教训,推及为人做事的方法。且成为大家通晓的成语。
  例一沉东京,浮南奥。
  地理上确有沧海桑田之变幻。人间世事也常有幸与不幸。比喻世事浮沉与起落不定。胜不骄败不馁。
  例二家已仔搏上,别人仔搏上路。”“家已(自己)家(音胶)。搏,说文:手击也。,音糊,衣也,交衽也。即为揽腰衫。整句意义:自己生育的孩子,虽经打骂,总是骨肉转眼忘记,仍是投入父母怀抱,若非亲生的孩子,把他责骂了,有时就一去不回。
  例三卖花说花红,卖醢说醢馚。
  醢,音鸡下平声。醢即肉酱。馚,音攀,香气也。人常会自吹自擂,夸耀自己。卖花的说他的花美丽,卖醢的说他的醢馚。
  例四命好算命,生奢好睒镜。,眉上上声,丑也,恶也。睒,音炎上上声。暂视也,速视也,窥也。
  这些谚语也常在我们生活中运用,无论城市乡村,无论有无学问,都是口头常说的话语,它充实了说话的内容,它也惊醒了人们的思想启示。这就是潮州人的智慧。
  (四)僻语:僻语是不直说,话中有话,那个话中话是你知我知,但是加强了话中的效果,或感到亲切和有趣。
  例一你等下头壳着去掩香麸。这是给对方做错事的警告。
  香麸:烧香的余灰。可以止血。掩:敷在伤口。
  意思是:你不改正,要处罚你,搏到你流血。
  例二你怎呢鼻嵻贴对联?给对方一种挖苦,调侃讽刺、玩笑。过年门外两边贴对联,对联是红色的。若孔流血就似两条红对联。这种语气是对熟人说的。若对生份人说,人家会说你幸灾乐祸。
  嵻空同音。鼻是名词,空是形容词。
  全句意思:你为什么鼻孔流血。你怎呢鼻嵻贴对联?在效果和情趣上不一样。请你沉吟一下,是否如此?
  例三你个尻仓着去镶铁箔。例一同样意义,一种警告。镶铁箔:暗示你不听话,再犯错,我要打你尻仓,打得很痛,所以你要去镶上铁箔保护,以免受不了。小孩了解父母说重话了,赶快乖乖听话。
  僻语在潮州人日常说话之中很普遍,是其他方言所少有的,所以也是潮州话的特色。

        六、潮州先民造字的高度智慧
  他们造出动作生动,形象巧妙,用意贴切的字,运用在恰当的句子,如虎添翼。
  例一,,读音:春。
  乃立肉二字组成,指立而长身体的意思,但不是“”动作不同。的动作是由短而长,如蚯蚓,尺○……爬行时先紏后段,再前段。例如龙会,老虎会腰。我们会手剥吊篮。
  例二,咅,读音:胚8声(十五音拼法,胚的第八声。)
  说文:咅,相与语。咅,非涕非唾。田涂培。聊天谈话曰,泡沫曰
  例三,,音论4声,吕元切。,姓氏。
  凡会自动脱掉,舍掉的作用,曰,如甪头甪虾。甪是角字欠一个勾,表示角不会甪。先贤将这甪字创造得非常巧妙。
  潮州方言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优秀的一部分。身为潮州人,应感到荣幸。
  我们在海外的潮州人,千万不要忘记家乡的语言。除了我们自己要常说潮州话,更要教导子弟说潮州话。
  潮州人聪明,有智慧,能吃苦,能奋斗。家乡地狭人稠,就向外发展。全世界各个角落常见到潮州人。所以潮州话将可遍及全世界,并且将中华文化带到全世界。
  发扬潮州方言,因为潮州方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美妙的潮州方言

        州方言是很美妙的,包涵着丰富的唐宋古音,我有时也在思考着,灵感的一现使我有这些猜想,不知道是否正确。写出来,请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一、安
        潮汕人以前是不把自己的丈夫称为老公的,因为老公有另一种意思,我说出来,你以后一定不会叫你丈夫为老公了。潮汕人叫父亲为,叫祖父母为,叫外祖父为外公、然后叫上一辈的都加上一个,比如,叫父亲的叔父为老叔,叫父亲的伯父为老伯,这样一来,叫父亲的爷爷,一定就是老公。我也不知道女人为什么会把自己的丈夫叫为老公,真的是乱伦了。朋友,如果你知道这样的事,你还会叫你丈夫为老公吗?
那潮汕人怎么称呼自己的丈夫的呢?告诉你,你就会知道潮州方言的准确与美妙。潮州女人在向别人介绍丈夫时说这个是我的安,就是这个,在这里就是指丈夫。你看看,多美妙,一个有家有女人的男人,不就是大丈夫吗?一个字,代表着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组成单元,丈夫太过生硬,老公太过嗲,还有乱伦的嫌疑,朋友,学学潮州方言吧,叫你的丈夫为,一定比你叫老公来得更美妙。

        二、蔚
       在潮州方言中,蔚一字我知道的有二个意思,一个是杂乱,一个是传染,在第一种意思中,主要在说一条路二边的杂草很多时,就说这条路很蔚,这主要是在凤凰山区一带,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说的。第一次听到这个声的时候,还以为怎么说的那样老土,等到我明白这个声的写法时,就觉得潮州方言的美妙,原来那是文言文的说法:蔚然成风。《成语词典》中蔚然解释为:草木茂盛的样子,引伸为荟萃、聚集。对于第二个意思,传染上在潮州方言中,一般用蔚。比如,某某地的某病传染开来,潮州方言说某某地蔚上某病,某人感染上什么传染病,潮州方言说某人蔚着某病,这个蔚字,就是蔚然成风中蔚的意思。你能说潮州方言土吗?不是古!是文言文!

        三、打
       其实,北方方言的动词不多,可能性我的知识不广,反正,打人的打字,在潮州方言里,不同的打法有不同的读音,好多我写不出。比如,从上向下,手指伸直的,叫拍,象拍蚊蝇。手指伸直的用手心,从水平方向打在脸上,叫(靴)hia,用手背打的,叫(哲)。握紧拳头,直拳时手心向下与向上有不同的叫法,就是“long4”,不知道是否准确。还有好多不同的打法,大家知道的说说。

        四、猴
       在《红楼梦》,有几处用了猴,一: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中,凤姐笑道: \"你请我一请,包管就快了。\"宝玉道:\"你要快也不中用,他们该作到那里的,自然就有了。\"凤姐笑道:\"便是他们作,也得要东西,搁不住我不给对牌是难的。\"宝玉听说,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好姐姐,给出牌子来,叫他们要东西去。\"凤姐道:\"我乏的身子上生疼,还搁的住揉搓。你放心罢,今儿才领了纸裱糊去了,他们该要的还等叫去呢,可不傻了?\"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里面的猴,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凤姐儿因记挂着宝玉,怕他在郊外纵性逞强,不服家人的话,贾政管不着这些小事,惟恐有个失闪, 难见贾母,因此便命小厮来唤他。宝玉只得来到他车前。凤姐笑道:\"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 女孩儿一样的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下来,咱们姐儿两个坐车,岂不好? \"宝玉听说,忙下了马,爬入凤姐车上,二人说笑前来。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中的猴,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在潮州方言中,这个猴就是与红楼梦的意思相同的,就是爬、跨的意思,象猴一样爬上树,在潮州方言中,爬是指四脚着地的,但一般情况下,潮州方言中,在平地中爬,就用爬,如果是向上的爬,一般用猴(动词),如猴树。猴在人的身上,一般情况下是睡在床上,一个人用一只手,一只脚放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就叫做猴,在这种情况下只可意会了,我就不多言。

        五、我们
        在北方方言中,表示人称的你我他她、你们我们他们她们,在潮州方言中,有得美妙且准确的表示,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北方方言中在与对方说话进,我们一词含义不明确,比如我说:我们潮州是个美丽的地方,你不知道听话的人和潮州的关系,但如果用潮州方言一说,你一听就知道了听话的人与潮州有关系,如果听话的人也是潮州人,那么我们就是读为“nang3”(潮州音:人3),如果听话的人不是潮州人,我们就应读为“wun2”(读潮州音:稳),都是一个单音,就能表示复数,这也说明潮州方言的美妙。其实,潮州方言在表示我们时的准确,应该说是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的,不象北方方言那样无逻辑,广州市长说我们广州是个国际大都市。不是广州人的我都不知道我有没有份。但如果是用潮州方言一读,我一听他用了那一个我们的读法,就知道我有没有份的。
有一种情况,如果要与对方表示亲切,有时在我们时,就是对方没有份的,也可以用,这就表示更加亲切。但我一个情况是万万用不了的,但是在北方方言里经常用,这样可是要出笑话的。
比如说,你对一个女同事说:我们夫妻俩春节回老家,旁边的你如果不知道情况的话,你一定会产生了误会,以为他们二人就是夫妻,潮州方言就不会产生这个误会,一定应该说来表示听话的人与我们是没关系的。如果用了3”,那仅且只能对老婆说话才能用上,这样一来,不会产生了误会。
你看看潮州方言多美妙,准确!!!

        六、音比字多
        在汉语言中,一字多义是常见的,但由于潮州方言的9个音调(8个正常音加一个中在特殊情况下的轻音),比北方方言多出了5个调,所以,潮音音调比北方方言丰富了55.56%,潮音的声母为16个(波、颇、毛、无……),歆母40个(亚、窝、余、……………),全部的潮州方言有16*40*8.5=5440个音(不包括不同的县有不同的读法)。北方方言的声母为21个(bpmf……),歆母35个(aoeiu……),声调4个,全部的北方方言有21*35*4=2940个音。则潮音比北方方言多出了73.5%的读音,如此一来,用潮州方言来演译汉字就显得了较大的优势,丰富的读音来表示不同的字与义,顺便说一下,在潮州方言中有些拼出了读法的,倒是无字可对,哈,音比汉字还多,哈,你不信,比如《潮州音字典》中的鹅欧就对无字了!!!!。好多在北方方言中同字不同义的读法是相同的,但在潮州方言中,这样的情况就少了好多,同字不同义就有不同的读法。
比如:行。
      
北方方言:1hang2行列职业商店兄弟姐妹的次序
       2
xing2流通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进行品质的举止行动可以能干将要乐府或古诗的一种体裁。
      
潮州方言:1、(京5)、流通实际地做可以能干将要
      2
、(幸)、品质的举止行动,如品行,德行……
      3
、(杭)、行列职业商店兄弟姐妹的次序

      比如:陈
      
北方方言:只有一个音,chen2,不管是陈列,陈旧,陈世美,都是读chen2
       
潮州方言:1、(多安5,读同),是只用于姓
      2
、(胎因5),陈列、陈旧、陈述、陈设……

      比如王,北方方言中,国王、大王与姓名中的姓是没有分别的,但是潮州方言中,国王(汪5),但做为姓,王应该读为(形)。

    七、动物雌雄的称呼
       在潮州方言中,与北方方言一个非常不同的,也就是外地人想学潮州方言难以理解的,就是对动物雌雄的叫法了,这里有二个不同:
第一,是语法的不同,普通话都是公、母在前,再加上一个动物名,如:公鸡、母鸡,公马、母马,雄虎、雌虎等,但潮州方言却是动物名在前而雌雄在后,如母鸡叫为鸡母,母鹅叫做鹅母。其实这样的叫法我们不能说是语法错误,什么才是正确的?我认为这样叫更能体现潮州方言的美妙!
第二,对雄性的叫法有多种多样,就象中文的量词之于英语一样,你们说北方方言的也难以理解潮州人的这样叫法,就象说英语的人不能理解中国人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量词,一条、二根、三块、四台……等等,潮州方言也有说北方方言的不能理解和掌握的,那就是对雄性动物是称呼:
     
公鸡叫做鸡安(安的意思见第一贴),
      
公鸭、公鹅叫做鸭王、鹅王(国王、大王的意思),
      
公猪的叫法最特殊,叫做猪哥,那是潮州人对公猪一尊称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农耕社会对于猪的重视。
      
公狗叫狗牯(古的意思就是公的)
     
母牛叫牛妈,公牛叫牛牯,把母牛叫做牛妈,也看得出农耕社会对牛的重视。
      
对于不常见的动物,一般是动物名加上母来表示雌性,用动物名加上牯来表示雄性。狮母、狮牯,等等。
     
对于外地朋友,你会觉得奇怪吗,你会觉得潮州方言的美妙吗?

       八、集约化发声
       这也是潮州方言的美妙所在,好多情况下,北方方言要二三个字才能说明的,潮州方言一个音就搞定了,如果,当然北方方言也有,比如不好称为孬,但潮州方言还有更多更丰富的这种写法和读法:
   
不好=孬,读音为不的声母+好的歆母
   
不要(不欲)=(打不出,上是不下为要,读普通话的,不的声母加欲的歆母)
   
足够=足用。该字写为足在上用在下,读(拉2),主要用于女性人名,特别是生了太多女孩的人家,所以一看那个女孩用上这个字,就知道她是老三或者老四以上的。
   
不用=(写不出字,读min4)。潮州方言一个字,普通话要说一大堆,比如,潮州人说你这个人过熟(熟潮音读为色),那可不是说这个人是个色狼,而是说这个人非常滑头,非常会算计,非常成熟。


       
九、万能的动词---
       当然,这里的物只不过借用一下发音。在潮州方言中,这可是一个万能的动物,与北方方言中的做相同,但所包括的意思比做多得多。也有点象是英文中的do
打他一下肩膀,可以说是物伊的肩头
      
让别人拿一杯茶来,物杯茶来食
       
大家来玩麻雀,撮人来物盘
       
房子还没打扫,间内还未物
      
我在物食,意思是说我在做饭。
      
唔知做呢物,意思是不知道怎么做。
      
但这一个字可不能对女孩乱用了,那可是骂人的。
     
当然,在说上面的话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首先是对方在谈论这一方面的事,应话的人才用才重复对方所用的动词,他说什么动词,应话的人就用来重复那个动词。这在其实语言中好象没有见过的。
       
十、月球的称呼
      潮州方言中,对月球的称呼较有诗意,叫做月娘。
       
潮州方言歌唱道:
      
月娘月光光(念跟),秀才郎,骑白马,过英塘……

      月娘月疏朵,照来照去照银槽,
      
照着眼床脚踏板、照着蚊(念虻)帐绣双蛾。

      月,为阴,通常形容女性,潮州方言中把月亮叫为月娘更有意境,在闽南语中大部分也是这样的。中秋夜拜月,在潮州方言中是说拜月娘,或者说拜月,更有的说,拜阿娘。听起来多有诗意啊。

十一、美妙的潮州方言歌

       月娘光光好读诗,面盆盛(读锄)水养双龙,
      
娘仔一身如明镜,嫁给憨安免惊穷。
     
月娘光光好读书,面盆盛(读锄)水养双鱼,
      
娘仔一身如明镜,嫁给憨安心免而(意乱)。

       牡(意为老婆)、牡、牡,牡是房内大老虎,
       
又欲头汕抹鬃股,又欲粥饭填屎肚。

       一个枕头尺八春(意伸),留有九寸侍郎君,
     
怎(读做)知郎君无来枕,枕边目汁好撑船。

       新娘扛上肩,媒人缀后畔,
      
雨伞喀嗝作(难带),葵扇当旧笠。
      
赤脚(婢女)好走动,大鞋阁(腋)下挟,
      
裙裾来纳起,行路正斩截(方便)

        新娘扛上肩,媒人拢(意推)落溪,
       
过河把桥拆!落井投石批(片)。

        天乌乌,欲落雨,
       
骑(意拿)支雨遮待阿姑,阿姑来,掠鸡 台刂(读台,意为杀)。
       
鸡喀(意太)细,掠鸭代。
        
鸭哙鸭,人欲 台刂 你怎(读做)呢呾我一夜生一群,二夜生三群,
        
勿台我,去台牛。
       
牛哙牛,人欲台你怎呢担?
       
上丘(读区)是我犁,下丘是我耙,勿台我,去台马。
        
马哙马,人欲台你怎呢担?
        
我眠起(早晨)骑阿官司,下午(读挂)骑阿娘,勿台我,去台羊。
        
羊哙羊,人欲台你怎呢担?
       
我一日(意为整天)挤个奶,食个草,勿台我,去台狗。
        
狗哙狗,人欲台你怎呢担?
       
上更是我吠,下更是我巡,勿台我,去台乌猪豚。
        
乌猪豚,人欲台你怎呢担?
       
我生来乌哩乌,嘴食米奔(洗米水)脚踏涂(意泥土),勿台我,去台尧鼠(老鼠)公。
       
尧鼠公,人欲台你怎呢担?
       
我日哩困,夜柳(意挖)康(意洞)。勿台我,去台蜂。
       
蜂哙蜂,人欲台你怎呢担?
       
我兄弟千万个,欲台做你来!
      
(录自《潮汕歌谣集》)

       十二、看想
        如果从北方方言的字面上看,看想就是看了一看,再想一想,没有什么别的意思,但在潮州方言中,看想有着渴望,追求,希望得到某事物或者人物,但还没有得到的意思。
      
他在看想科长,不是说他去看望科长,想着科长,而是说他渴望得到科长这个职位。
      
他在看想小芳,是说他在暗恋小芳,追求小芳。
      
潮州方言中,看想比北方方言更加生动形象,用北方方言来代替我都想不出更好的,渴望不能形象在表示那种想得未得的人的情形。朋友,你能想出北方方言中那个词    能代替潮州方言中的看想吗?

       十三、村名的读法
       在潮州方言中,好多村名是不按潮州方言发音来读的,这对于来潮州的外地朋友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要准确地掌握这方面较难,就是潮州朋友也不一定能完成准确地认出。这方面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先有村名,即村的叫法后才写上文字的原因吧。不过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美,在村名中,一般位于最后,读尾,普通话读音倒是谐音,如长美,夏里美、陇美,坑美。
林,在村名中,与篮同音,不读森林的林,如吉林(凤塘镇),杉林,林兜
         
鹤陇,应该读为后陇。
        
鹳巢,应该读为割柴。
       
仙庭,就应该读为山埕(这二个字在一起才有这样的读法,分开了可不要这样读)。
       
林泉,读为林麻,这里的林读森林的林。

        十四、难听
        学说潮州方言的朋友,在北方方言中难听的是有二个意思,一是难以听懂,如你说的广东真难听,是说难以听懂;一是说了坏话,你这话也能说得出口,太难听了
        
在潮州方言中,这二个意思是分别用不同的发声的,在第一种意思中,难以听懂说是“O4 ,在第二种意思中,要读为孬听,不好的意思。这二个词在北方方言中用时要看语境的不同才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在潮州方言中,只要发声不同,就能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应该是二个不同的词。在潮州方言中,把北方方言一个多义词变成不同的词的情况还有。

       十五,过番歌 

       近日,深圳潮州文化采风团到潮州采风,辑录几首过番歌送给在外的潮州人。

      1
      
拜别阿母过暹罗,欲往山巴牵猪哥,
     
赚有钱银家(多)减(少)寄,好返唐山娶老婆。

      2
    
批一封,银二圆,叫牡(意为妻)刻(读确)苦勿悲啼,
    
仔儿着支持,教伊孬跋(意为赌)钱,
     
田园着缴种,猪仔哩着饲,
    
为夫在此日夜拼,赚有回家去团圆。

     3
    
雨水浏,儿夫过番在外头,
    
虽然路途远(读恨),牵挂在心头。
    
路洋洋(意泥泞),儿夫出外在南洋,
    
虽是别人仔,牵挂在心腔。

     4
    
正月正,亲仔婿,上喀厅,
    
二月二,老妈仔,入庙寺,
    
三月三,杨梅杨桃拉(足用,意为够)你担,
    
四月四,桃仔李仔拉你背,
    
五月五,看龙船,在相斗,
    
六月六,新米饭,账(意为涨)到目,
    
七月七,多年乌,肉倭笔(裂),
    
八月八, 阝留隍糕,青里截(快快地切),
   
九月九,风琴(风筝)仔,满天走,
   
十月十,尖担仔,四处凿,
   
十一月十一,家家户户买纸笔,
   
十二月十二,收番批,待过年。

    5
   
洋船到,猪母生,鸟仔豆,带上棚。
  
洋船沉,猪母眩,鸟仔豆,生姑神。

    6
    
心慌慌,意芒芒,上山做苦工,
   
日出乞伊曝(晒),雨来乞伊恶(意淋)。
   
所食番茨糜,所骑(意扛)大杉木,
   
透日(终日)拼生死,磨到目蹈蹈(凹凹)
  
草底有蛇毒,山顶豺狼恶,
  
树高林又密,唔知东西甲南北。
  
一日拖磨咬牙根,一夜倒落卖(意不会)合目,
  
还日返唐山?厝来起,田来辖(意为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