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 1 患者头颅 MRI 示侧丘脑、左侧大脑脚异常信号 (A~C 分别为弥散加权成像,T2 加权像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成像) 图 2 患者头颅磁共振静脉成像,示直窦、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脉条片状充盈缺损 (箭头),提示血栓形成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8 岁,因 "头痛伴呕吐 4 d" 于 2013 年 7 月 17 日入院。患者于 4 d 前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数次,至当地医院,查头颅 CT 示 "未见异常",查甲状腺功能异常,考虑 "甲状腺功能亢进 (简称甲亢)",予甲巯咪唑治疗后症状无好转,故来我院就诊,收住内分泌科。 于住院次日早晨 8 点左右,患者突发言语困难伴右侧肢体无力,请神经内科急会诊,考虑 "急性脑血管病",转至我科。既往有 "甲亢" 病史 3 年,予 "甲巯咪唑 10mg,每日 3 次" 治疗,规律服药 1 年余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正常,因此停药。入院体格检查:意识清楚,表情淡漠,构音障碍,两侧瞳孔不等大,直径左侧 2 mm,右侧 3 mm,对光反射迟钝,左侧鼻唇沟浅,伸舌不配合,左侧肢体肌力 V 级,右侧肢体肌力 I~Ⅱ级,左侧病理征 (+),余体检无异常。 入院后查血栓前状态:D- 二聚体 1.1mg/L,Ⅷ因子活性 459%;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素 <0.015 mlU/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16.5 pmoL/L,游离甲状腺素 74.2 pmoL/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4.14 pmoL/L,甲状腺素 376.01 pmoL/L,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929.0 U/m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13.30 U/ml,余化验均正常。 查甲状腺 B 超示甲状腺肿大;查头颅 MRI 示两侧丘脑、左侧大脑脚异常信号,考虑为脑梗死 (图 1),查头颅磁共振静脉成像(MRV) 示直窦、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脉血栓形成(图 2)。诊断考虑 "甲亢,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CVT)"。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 14 d(后改用华法林),同时甘露醇、丙硫咪唑等治疗。1 周后患者头痛完全缓解,言语流利,遗留左侧肢体轻瘫;20 d 后复查头颅 MRI 和 MRV 示病灶及血栓基本消失,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并出院,目前随访中。 讨论 DCVT 形成临床少见,且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若不能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常引起死亡。本例为青年女性,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和局灶神经体征,病变累及双侧丘脑,结合 MRV,DCVT 诊断明确。DCVT 常见病因有口服避孕药、妊娠、产褥期、感染、血液病和遗传性易栓症,其中 25%病因不明。本例患者病因基本排除以上常见原因,考虑与甲亢有关。Bensalah 等检索了 2005--2010 年的文献,发现合并甲亢的脑静脉血栓形成共 26 例,其中 69.2%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仅 3.8%(1 例) 为 DCVT,非常少见,查阅国内文献,尚未见类似报道。 其可能的机制是甲亢能增加凝血因子 (特别是Ⅷ因子) 水平和静脉系统的血液淤滞状态;体内多种自身抗体,产生免疫反应,损伤血管壁,导致血栓形成。本例患者有甲亢,且血清Ⅷ因子活性增加近 4 倍,D- 二聚体升高,说明易发生静脉血栓形成。通过本例学习,临床上凡遇到患者具有颅内高压、局灶神经功能障碍等表现的甲亢患者,应想到脑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应尽快做 MRI、MRV 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编辑: qianqi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