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颅椎连接处硬脊膜动静脉瘘1例

 水共山华 2014-11-19

2014 年 9 月,AJNR 杂志刊登了如下一则病例报道。

患者女性,62 岁,出现复视、吞咽困难,亚急性起病。

 2014sep_week1_arrows.jpg

Week1. 水平位头颅 CT 可见脑组织轻度肿胀,广泛的白质低密度。另外,可见左侧中脑静脉突出(图中箭头所示)。

 2014sep_week2_arrows.jpg

Week2. 增强 CT 扫描明确左侧中脑静脉突出 (图中箭头所示);另外可见肿胀的延髓腹侧靠中线处有一突出的血管(虚线所示);未见其他实质性病变。

 2014sep_week3.jpg

Week3. 水平位 MRI FLAIR 像(A)显示延髓弥漫性信号增强;增强的 MPB 像(B)可见延髓内信号增强模糊不清;对应的 ADC 像(C)未见扩散受限;矢状位 T2 像 (D) 显示延髓内弥散的高信号,还可见脊髓表面显著的流空信号,与增强 T1 像(E)中证实的软脊膜血管一致;增强的 MRA(F)可见异常增粗的血管(箭头所示)。

 2014sep_week4_arrows.jpg

Week4. DSA(A、B)、3D SSD(C)和增强的 CTA 成像 (D) 清晰地显示异常的血管,提示为颅椎连接处硬脑膜动静脉瘘(星号);可见从 C2 动脉分出一支较粗的血管,从 C3 动脉分出一支较小的血管(虚线箭头);在增粗的延髓脑桥静脉可见血流逆行。

颅椎连接处硬脑膜动静脉瘘

位于颈髓的硬脊膜动静脉瘘(DAVFs)相对罕见。

临床表现:DAVF 累及脊髓下端时,可出现性功能和胃肠、膀胱功能障碍;累及颈髓时,可出现肢体瘫痪和感觉障碍;累及高颈髓和延髓时,可出现颅神经功能障碍和运动功能障碍。

诊断要点:

普通 CT:脊髓水肿;

MRI:脊髓内 T2 高信号,脊髓表面可见流空信号,增强 CT 可证实为软脑膜静脉丛;

CE MRA 有助于诊断,可显示供血动脉,但 DSA 才是诊断的金标准。

鉴别诊断:横贯性脊髓炎;低分化的髓内肿瘤;局部缺血

治疗:血管栓塞术;手术夹闭。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neuro2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