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自果壳网)关于中医的点点点:作为一个中医科研人员的一些感想 (一)

 联合参谋学院 2014-11-25

斯螽 中医内科学博士 只看Ta

2012-03-29 19:16

关于中医的争论向来是网络上的热点。作为一个中医内科学专业背景,现在又从事着中医临床试验工作的人员,我向来不太愿意参与到这些争论当中。或者不仅仅是我,绝大多数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和西医临床医生都不会愿意参与到这样的争论当中去。就我而言,参与这样的争论根本无从谈起。
中医是一个及其复杂的体系,有太多难以厘清的东西,但这无碍于它在中国的实践。我的意思并非说这些模糊的地方不会影响中医的实践,而是说无论这些模糊存不存在,中医的在中国的应用实践一直是个事实,至少暂时无法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同时,中医人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至少,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学历较高的一个学术范围内,科学思想、研究手段、逻辑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些人可以认为其中的一些研究匪夷所思,但不能否认的是,现在的“中医”,在执业中医师、中药企业、中医院校、中医研究机构这个范围内的中医,和西学东渐以前的中医、民国初年的中医。已经是完完全全不同的景象了。这并不阻碍一些人树立起自己认识里中医概念的靶子,是攻击也好,是支持也好。只是这样的争论,距离问题的根本太远太远,恐怕对中医和国家很难有太大的意义。
事实上,中医内部的学术争论恐怕远远比外界的争论要激进、激烈得多。而且这些争论真真实实的在影响着医疗卫生决策,涉及人力和经费的分配,行业的发展。而这些中医人几乎从来不会拒绝和其他学科研究人员的科学探讨,而且在许多方面展开了合作。
而对于所谓“谣言”,普通人群的医学知识中恐怕是谣言最为泛滥的领域了。中医虽然有许许多多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但同样不能免于谣言的中伤。然而有关于中医的谣言是最难破解的,因为中医的范围太庞杂,难以定义。很多时候,中医从业者自己也被一些吹捧的谣言哄的飘飘然了。成为了权威的谣言传播者。
发表以上感想,是因为看到这里确实活跃着一些具备充分的科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如果能够有一个大家希望的真正的理性和科学思考的环境,我很愿意加入对中医的科学探讨。但如果这里也无法维持这样的一个氛围,我宁愿闭嘴。
下边,我列出一些有关中医和医学研究的常见误解(我宁愿称为误解而不是谣言),和大家慢慢讨论。当然,我说的不一定全对,但我相信,这样的讨论是有意义的。
1、中医认为西医治标,中医治本。
在中医的文献中,中医治疗的目标是病本,而不是表述为中医可以治本,中医也谈治标。这里的标和本都是指的治疗干预的对象,在不同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策略。
2、《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圣经
黄帝内经确实是中医很重要的一本著作,这是因为这本书几乎是中医历史上有关生理病理描述的唯一专著,没有第二本可以选择。黄帝内经中有关药物治疗的内容很少。中医对《伤寒论》的依赖比对黄帝内经更甚。黄帝内经对针灸更有指导作用。
3、中医的基础理论是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是古代认识和描述一切自然事物的方法和理论。在中医实践中有大量应用,但不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中医的治疗还是基于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
4、中医认为中药安全无毒副作用
中医可能确实没有完全把握所有药物的毒性,但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就谈药物的毒性,按毒性分为上中下品。要不也不会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的说法。
5、五行配五脏,或者经络是中医的核心理论
自古以来,这就是泾渭分明的两派,有些中医支持经络辨证,有些医生支持脏腑辨证。一般的来说,外感疾病用经络辨证,内科杂病用脏腑辨证。根据疾病选择方法。中医这个大体系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理论,但落实在实践中,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6、中医理论几千年来一直没有发展变化
相反,一直在变,从六经辨证为主,到脏腑辨证为主,到卫气营血辨证,加上八纲、气血津液辨证等等。选择怎样的辨证方法一般是根据疾病决定的。
7、中医认为什么病都能治好
中医从来都有死症,只是在这个体系内,什么疾病都能给出治疗方案来。
8、历来中医在民间
从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角度认识,这没错。但是中医发展一直是官方推动的。传说中有关的神农、黄帝是官方,张仲景传说是长沙太守,王叔和是太医令,唐代官方修本草,宋代官方修书,颁布局方等等……古代有专门介绍民间中医的书,比如串雅。
9、中医反科学
自从西学东渐以来。主流的中医学术界一直想的和做的是怎样用科学发展中医,而不是排斥科学。
10、中医拒绝疗效检验
主流中医学术界一直想弄清楚中医疗法的疗效所在。问题和困难出在研究技术上。中医疗效的评价方法近十年来一直是最热门和最活跃的研究领域。
11、中医不做科研
随便上网查一下就知道这是无稽之谈。
12、中医不懂RCT
自从循证医学传入中国,就在中医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的循证医学领域有大量的工作在中医领域展开。既往临床研究的薄弱和技术困难才是疗效证据不足的原因。但在理念和方法学上完全没有障碍。中医领域有专门的循证医学人才培养。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中医至少中有一大批人比方博士等要了解临床试验,并有大量实践。
13、上市中药不验证临床疗效
目前除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外,所有的中成药、中药注射剂上市前都要经过RCT的验证。这是法规上的要求。尽管如此,在研究方法上依然存在缺陷。
14、中西医结合毫无进展
业内人士对进展的期望显然和旁观者不在一个层面上。但现状是,中医医疗基本上是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医治疗。就连中医骗子们都会说“我能治愈癌症”。问题是,传统中医中没有“癌症”的概念。谁要现在说,中医可以治愈头风病,估计没有人会理睬……中医的现状就是已经和西医的诊断不可逆转的结合,连最基层的村里都一样。
……
类似的东西有可能有许多许多,我难以一一列举。相关内容没有展开,大家可以就感兴趣的点讨论。我的意见无外乎是,在当前中医的争论中,在中医专业人员看来,恐怕是“谣言”漫天飞。尽管大家愿不愿意承认,但对中医学术领域相关认识的不足显然会阻碍对中医的科学和客观的探讨并得出结论。最后只能沦为针对那些没有科学素养和行业边缘的草根中医的纠缠。
这很难说真正能让人有所进步。

斯螽 中医内科学博士 (楼主) 只看Ta

其他国家也有典型的传统医学,比较成体系的是印度的吠陀医学。欧洲也提“传统医学”,但指的是和他们的传统医学一脉相承的现代医学,另外有散在民间的偏方之类。非洲、南美的传统医学也会被本地人重视,整理情况我不太清楚。总的来说,比较成体系,较为完整保留,有相对较为规范的管理,从国家的层面重视,又能够拿出一大笔钱来支持研究的,并主动向外宣传的。也只有中医有这个能力了。在接受现代医学以后,中国在对本民族传统医学的保存、研究和应用方面,毫无疑问是走在最前面的。
此外,我们认为的中医,实际上是人为的大了民族的烙印的。韩国的韩医和日本的汉医,从理论体系上和中医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在国际上他们主张采用东亚传统医学的名字而不是中国传统医学。由于当中涉及很多的利益,以及中医在其中的绝对优势地位。目前在国际上“中医”提法尚处于上风。
国内还有民族医学的提法,比如藏医、蒙医、苗医等等,国家的政策是鼓励所有民族医药的发展,这些医学体系和中医有相通之处,但分布地域较小的民族医学有明显的当方特色,和中医的关系可能还不如韩医和汉医近。
6楼的几个问题,我的意见如下:
中医理论近百年来的发展是有的,但是尚无系统整理,至于是不是进步,也许目前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比较典型的是证候理论的发展。这些发展的机缘在于国家开展中医高等教育,短时间内对中医体系进行了整理,其中“辨证论治”,被当作特色强调。
辨证论治这一理念虽然在传统中医中有体现,但是近代才单独提出的,也从未被高到现在推崇的位置。辨证论治的思想确实体现了中医的特色,但随即发展成为证型体系,失去了传统中医对疾病动态认识的特点。因此被一些学者诟病。目前,许多学者主张“病证结合”的体系,但这个病已经是西医的“病”了。总之,对病的关注目前重新被学界重视起来。
传统中医的国学造诣是个模糊的概念,因为国学和中医一样是个不太清晰的概念。总的来说,古代中医既然能读医书,大多是文人出身。他们的学术背景对他们的医学观点有很大的影响,比较典型的如道医、儒医、佛医等等,在我看来,他们都是中医体系的一部分,但不能说谁才是正统和最重要。中医理论的几次大发展在我看来主要包括金元时期从伤寒和外感统一天下到对内伤的重视,以及明清从外感疾病从伤寒到温病的发展,对血瘀的重视是从清的王清任开始,来源于解剖的实践,影响比较大。唐以前的医学资料存量很少,发展脉络已经不是很清晰了。可见,中医的几次理论大发展还是以对疾病的认识为脉络的。与其同时代的文化学术繁荣,提供了人才的基础。所以在我看来,中医的理论发展还是以疾病和治疗为核心的。现代其实也有很多人提出了新的理论,只是影响很局限。火神派的出现产生了一些影响。但在学院派为主流的学界基本上是持反对态度的。一部分人认可那几个代表人物的实践,但反对其扩大应用,另一部分人从根本上反对火神派的主张。十一五期间曾经给李可立项资助课题,但结果不是很令人满意,我推测问题还是出在研究方法学。此外,络病学说在学界发展较快。针灸领域影响较大的是针刀,但国内外针灸界都基本认为他们属于外科的范畴了。
近年来新疗法新药物不胜枚举,也有很多有相应的理论整理,但影响较大的还是上面说的这些。
类似于“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相互作用的历史和机制”在科研方面算是软课题,其实类似的内容很多人都有论述,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有个确切的结论。但从现状看来,实践中被接受才可能真正对理论发挥作用。
所以我的观点是:抛开现代医学的影响,发展是有的,进步很难说。
顺便说一下你说的中国哲学,其实很多人都把哲学局限在学术领域了。近现代中国哲学最大的动作其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进、中国本土化和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修正,这种哲学的发展切实的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可以类比一下佛学在中国的发展,很多年以后再回头看,会是很震撼的一件事情。

斯螽 中医内科学博士 (楼主) 只看Ta

五行不管有多不靠谱,需不需要定量取决于中医临床实践中怎么用。问题是中医实践中并不用五行的程度评价,所以这只能是一厢情愿。
阴阳是需要用到程度评价的,比如阴虚,阳虚的概念。所以确实有人会去做阴阳的量化研究。中医科研领域内的量化研究目前比较用的最广泛的是量表的方法。
临床研究领域最活跃的主题是证候研究和疗效评价研究。
临床的证候研究(区别于基础的证候本质研究,现在已经没那么热了)一般使用数学方法分析临床数据,找到证候存在的依据和特征,构建量化和诊断标准。
疗效评价研究就是大家耳熟的随机对照试验。
对药物的研究完全是另外一回事。目前有比较明显的药物研究和临床研究脱节的现象,在圈内很受诟病。
中医的疗效评价远远不仅仅是围绕草药。中药汤剂疗效评价为了质控现在一般用配方颗粒,然后就是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针灸。欧洲的针灸研究十分活跃。
当然,中药研究是一直是传统的热门领域。

斯螽 中医内科学博士 (楼主) 只看Ta

我上边的回复应该还算清楚,中医没有拒绝量化研究。中医体系内目前量化研究使用的方法学主要是量表,还包含一部分尺度研究。之所以说中医不会进行五行的量化研究是因为中医里没有用到五行的度量,所以无从量化。中医有时后会出现比如“木亢”,这样的说法,使用木指代“肝”,肝亢又是“肝阳亢”的简写,所以可以进行肝阳的量化研究。关于证伪,可以在另外找个主题说。
中成药里产西药的情况确实有,但这是中药生产企业的行为。这就是中医模糊的麻烦。你没法说这事中医临床和理论体系范畴之内,又不能说不是“中医”,在这里“中医”变成了几个相关行业的总称。而且,中药掺西药的动机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很容易想明白的是中药企业并不承担着证明中医合理的责任,中国的新药体系里也没有反对中西药复合制剂,但这种制剂在注册申请的过程中会增加要求,提高注册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并不掌握中药临床的知识,“有效方药”(姑且认为可能有效)的知识产权转让也需要成本。
注射剂是现代医学我认可,中成药出现的很早,恐怕不能认为是现代医学的产物。
另外,中成药的用量也是因人而异的,只是没有汤剂那么灵活。我想我们的讨论只针对实际情况,而不是某个人的说法。

斯螽 中医内科学博士 (楼主) 只看Ta 引用@徐芸生 的话:1-8都是在讲中医理论,我是“外行”,你们对疾病的认识是阴阳五行、寒气邪气还是任督二脉之类的狗屁胡扯我不想跟你搞明白。从9开始是中医与科学的关系,我一条条批驳。
9说中医不反科学。可笑,中医从来就是反科学的。去微博找找各大“名医”对于循证医学“狭隘”性的批判,对于“西方标准不能用以评价中医”的“原则”的坚持,就可以看出中医多么反科学。
10号称中医不反对有效性检验,但“问题和困难出在研究技术上”。楼猪啊,你何不明说目前绝大多数中医疗法的“有效性”无法获得验证呢?
11认为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搜到的非双盲实验也是科研,我只能笑而不语。之前被发现的《福建巫医药》上刊登的指甲画十字治疗麦粒肿的神文历历在目。
12是呀,中医太懂循证了,懂的连双盲都不做。
13你们敢把“中成药”中之前就被验证过有效的西药成分去除掉么?
14如果对治疗方法有效性的检验的制度加以严格,我相信“中西医结合”这个领域根本不会存在,中医本身就不会成为正规的医疗途径。


其实我很纠结回不回你的帖子,涉及的问题很多。我先简单的说。找个机会详细解释。
你说的9,涉及“中医”,名医也是中医,我也是中医,中医科学院也是中医。“名医”反科学,我不反科学,中医科学院把名字改成了“科学”。那你说中医是不是反科学?我欢迎你的论证。
10 我称述的是中医没有拒绝疗效检验,所以只要有中医接受疗效检验的例子,这个论述是成立的。而与有杂志发表了怎样的论文无关。
11、实验室研究为什么不是科研?非双盲试验为什么不是科研?欢迎论证。
12、循证医学和双盲试验是什么关系?什么情况下做双盲,什么情况下不做双盲?欢迎论证。
13、如果你只是提了一个问题的话,我回答我敢。这有意义吗?你能证明所有上市的中成药都掺入了西药成分吗?欢迎论证。
14、中医的存在是历史现实,有中医就会有中西医结合。你如果想实现的是一纸禁令让中医从世界上消失,不太现实。

斯螽 中医内科学博士 (楼主) 只看Ta 引用@Fangio 的话:宣称“中医正在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不能使中医免受攻击。中医本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是中医无法摆脱的“原罪”。西方近现代思想的原则就是,凡与自己不同的一概是无价值的,这一点不同于佛学。黑格尔就曾宣称中国传统思想是垃圾。(讽刺的是,当今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水平最高的,要么是旅居海外的华人,要么是西方汉学家。)
西方科学学科体系的门不是这么容易进的。这背后的水有多深、八卦有多劲爆,恐怕有再多的科学社会学研究者也挖掘不完(可惜中国目前这门学科发展水平很低,大环境也差)。


没有哪个学科可以避免攻击,没有必要刻意避免。我发的主帖只是想澄清几个所谓的“谣言”。
中医没有必要也没有动机进入“西方科学学科体系”。事实是某些人以不在“西方科学学科体系”内而否定中医的存在合理性。
此外,事实是,中医对使用西方科学方法来研究总体上是持开放态度的。

斯螽 中医内科学博士 (楼主) 只看Ta 引用@Morris的话:看了之后感觉中医好乱,好空洞。1、标本?就普通感冒中医看何为标何为本?2.《伤寒论》是内行圣经?信则有不信则无?3?中医的基础理论是什么?4.神农尝百草?是真事吗?毒都是可以尝出来的吗?5.大体系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理论,但落实在实践中,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哪是不是可以再分细点呢?中一,中二……?和中国武术一样门派林立,上台都是街头流氓厮打?太长不吐了……


呵呵
首先,可能我说的比较乱,但如果因此判断中医比较乱,这个逻辑我不赞成。论坛上发帖,我尽可能说的内容多一点,而且也说了是简单的举例,具体的内容要解释起来,需要一些时间。事实上,我自己也觉得中医很乱,但不空洞。

1、标本的解释,用通俗的话说,病因是本,结果和外在表现是标。如果用感冒,用西医打比方,上呼吸道感染,在不考虑人体免疫力的情况下。致病菌是本,症状是标。标本的说法是治疗策略的问题,“治病必求其本”在这里就是要清除病原体。急则治其标,意思就是说如果这个人一边感冒一边头疼得很厉害,但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还不清楚,可以先用阿司匹林缓解疼痛,救个急。
2、《伤寒论》确实一些人摆在了很高的位置,但不是“信则有不信则无”。信不信都有治好治坏的时候。温病学的发展就是因为发现伤寒论的方子没效了,才发展出来的。
3、中医的基础理论是什么?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阴阳、病因、病机、简单的说就是中医的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内容。
4、神农尝百草,我也说了是传说,是不是真事我不知道,无据可查。毒为什么藏不出来呢?你如果非得把尝理解成尝一下味道,也是可以尝出来的。一些毒草尝尝嘴和舌头就肿了。砒霜尝尝也是要死人的。
5、不分中一中二,分针灸啊、方脉啊什么的,又有寒凉派啊、攻下派啊、温补派啊什么的。不同的病也可能用完全不同的理论,完全不拘于理论的也有。
6、门派林立是真的,但不像武侠小说里那样有组织有纪律,也不会像街头流氓一样打打杀杀。相互瞧不上的有很多,就像诸子百家那时候一样,留下了很多故事。现在的学界也一样,包括西医。

斯螽 中医内科学博士 (楼主) 只看Ta 引用@西洲曲 的话:支持一下LZ。
我一直认为中医的问题之一就是:真正做事的人,出来说话的太少了。
我是持废医验药观点的,但是我也希望中医界的正统人士多发言,多澄清,让大家知道中医究竟是什么、不是什么,这样围绕它的讨论才能健康进行,得出的结论才能靠谱。

要知道,竖稻草人,批假靶子,是辩论中非常令人讨厌的伎俩。很多反对进化论的人,他们口中的进化论简直不堪入耳,与真正的进化论相差甚远。
中医也有同样的问题,只不过关于中医的稻草人,大多不是反中医人士竖的,而是那些满口跑火车的假中医专家和脑残粉们竖的(猪一样的队友就是说这个)。
而想要认真讨论这个问题的人,对稻草人是没有兴趣的。不过由于体系内的人发言不多,声音不大,很多人真的误以为阴阳五行、名医偏方的那一套就是中医。

这篇文章改变了我对中医的一部分认知。不过我仍然持废医验药观点。不想展开说了,这里已经有人和LZ交上火了。希望双方保持辩论中的风度和冷静。另外很感谢LZ此篇分享。


感谢你的认可,我发贴的目的不在于支持中医,不都说中医学院派才是中医的掘墓人吗,呵呵?我只是想澄清一些误解。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这里不是谣言粉碎机吗?我也不会想和谁交火,没那个热情、也没那个时间。那些过于激烈的人,我觉得有必要就回两句,没必要就不会说什么了。

斯螽 中医内科学博士 (楼主) 只看Ta 引用@Fangio 的话:西方科学学科体系下,各学科的边界是明确的,传统上各学科之间有一种默契,不会相互插足(也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跨学科研究”)。边界明确,一个人属于“圈内”还是“圈外”一目了然,这样就容易形成攻守同盟,“圈外”人士想要质疑一个学科的某些基石性的东西,必会招来围攻。所以这样干的人很少(但也有,上世纪末西方学术界爆发的“科学大战”就是一个最近的例证)。
中国自古就没有学科边界的概念。五四以后效仿西方强行对传统学术进行划界,但结果有目共睹,至少就中医而言,要想把它从中国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单独划出来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中医目前是没有明确边界的。这就造成两个结果,一是江湖骗子可以随意标榜自己是“中医”,二是任何自认为对中国传统思想有认识(至于这种认识是从哪里得来的,每个人都可以想一想)的人都可以没有顾忌地发表评论,根本不用担心这会招来什么反击。再加上二者目前在国内政治和经济利益上的冲突……
所以中医面临的处境非常复杂,可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医体系是开放的,而它所面对和迎接的却是一个封闭、排他的体系。这也是中国传统学术境况的一个缩影。

这个观点我不太赞同。西方科学学科体系边界也不是很清晰,交叉学科很活跃。可以随便举一些例子,比如和临床研究相关的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又比如概率论、统计学、信息学、数据挖掘。如果说大学科的边界,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他们不会相互攻击彼此根本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根本,比如数学。此外,离得比较远,比较新兴的学科也可能受到攻击,比如心理学、管理学等。但总的来说,毕竟在同一个文化下成长出来,主要是研究方法上的抨击,我以我觉得还是在科学的范畴之内。文化的冲突是最复杂的,尤其是这两种文化处于不同的阶段。中国文化和中医面临的困境背景就是如此。
中医有自己的问题,当他没有一个统一的学术体系的时候,比如一个全国性的学会来商定某些事情(不是现在的在短短的几十年就可以完成的),无人充当学术裁判和协调学术争议。另外,传统的中医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研究方法学,这些都制约了他的发展。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也对这种肆无忌惮的批评和混乱的学术氛围(包括业内)感到无所适从,但后来想通了。这是学术活跃的体现,正因为中医是中国原创的学术,众说纷纭比死气沉沉好,否则这个学科就真的完了。关键是要最终形成一个达成共识的机制。
不仅中医,中国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在还在进行着,比如我昨天提到的中国哲学。这个三千年才遇到的大变局,不会是短短的几十年就能完成的。就像欧洲文艺复兴,持续了几个世纪。

斯螽 中医内科学博士 (楼主) 只看Ta 引用@碧蓝怒火 的话:3、中医的基础理论是什么?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阴阳、病因、病机、简单的说就是中医的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内容。

这里我抱有疑问哈 说的不对请见谅
1腑脏,有人说中医的腑脏不是解剖学上的腑脏你怎么看?
2经络 如何证明经络的存在?事实上中国人研究经络上千年了 但是目前确凿证实存在的文献屈指可数,这是何故?
3阴阳 问题同上
基础上的东西如果都是疑问重重的话 不得不让人对这座地基都不牢靠的大厦心生疑窦了。


你的疑问很能理解,我今天没有时间细说,先简单回几句。在我看来,医学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是人、疾病和治疗手段,中西医皆如此。医学的一切都建立在这三者之上。否则是空谈。
脏腑最开始指的是解剖学上的脏腑(不是现代解剖学的脏腑,西医的名称翻译是近代的事)。后来脏腑演变成了体系,现代中医的认识是“脏腑”是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体系,比如说肝与胆相表里,开窍于目……就是对体系的描述,然后是功能与体系的对应。类比西医可以这么理解,西医把人体脏器分为几大系统,比如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等。西医是以功能为系统命名的,但不意味着消化系统中的脏器只有消化的作用,而别的脏器不参与消化。而中医的这些系统是以核心脏器命名的。
受限于观察手段,中医对单个脏器功能的了解肯定不准确,但是这些生理功能本身是存在的。而且相互影响。
2、经络在中医内部也是一个谜,中医自己的文献没有说清楚过,我个人的观点它是对一些生理现象的推测(比如一个姿势久了手脚发麻的现象,又比如外周神经病变的麻木症状),后来不断在功能上理论化。
3、阴阳是中国哲学概念,这个说起来会更复杂。但是可以简单的类比一下。有观点认为中医的阴阳大体对应现代医学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确实有一定的类似。
及初步确定但却是指在应用和实践,并且认为有效。是因为我最上边说的原因。大家都认为习惯和简单的认为是理论指导实践,其实是具体的客观实在在指导实践,理论只是一个中介。指导医学的客观实在是人、疾病和治疗手段。

斯螽 中医内科学博士 (楼主) 只看Ta

64楼,72楼,75楼提了很多问题,恐怕需要花点时间阐述。晚上到现在一直在忙。我先各挑三位几个不太麻烦的简单解释一下,其他的慢慢来。

先挑64楼的几个问题说说
4、关于广告中对副作用的宣传。
那是广告词,不是学术表述。也很难说“害群之马”,因为很难说他们和中医是同一群。广告夸大宣传的事情太多了。
5、先回答一半
信息不对等,病人很难鉴别医生说得对不对,看西医的时候也一样。不用说中医,西医也无法保证自己给出的是最合适的治疗。指南会每年更新,国内滥用抗生素,过度治疗很常见。这个事情可能只能说暂时无解。
6、简单的举个大概的例子
伤寒用六经辨证,温病用卫气营血辨证,杂病(现在的各种慢性病)用脏腑、气血津液辨证,针灸肯定是经络辨证,八纲辨证是基础。不同类型的病用不同的辨证方法,理论也不太一样。
7、古代可以不治,现在不行了。西医也不让安乐死。
关于疗效评价的问题以后专门来谈。

72楼的问题
1、3比较复杂,之后细谈
2也比复杂,可以先简单的说说。“用自己的理论修正”不知道是不是“修正自己理论”的意思,温病学说是典型的对伤寒学说的修正和发展,起因是发现疾病和伤寒论描述的不一样而且伤寒论的方子不管用了,这个将来可以细说。我理解任何理论体系都是会不断地调整的,但这不见得和它存在的意义有关系。

75楼的问题
1、先讨论一半。火神派的争论还没有上升到RCT的高度,火神派爱用附子,而且量很大,中医一直知道附子是有毒的,而且处方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反对的理由一是觉得这样对病人太危险,而且一方一法应付百病不符合中医的基本原则,另外是理论的争议。
2也是和评价有关的,之后专门谈一下。

这两天会比较忙,上网没准点,回复可能不会那么及时。关于疗效、安全性评价、FDA的问题比较集中,之后专门讨论。早上要正常上班,上边的几个问题浅尝辄止,抱歉。

斯螽 中医内科学博士 (楼主) 只看Ta

抽空简要回答两个问题:
86楼:最常用的依据是药典,药典规定了常用中药用量。超量使用如果出了事吃不了兜着走。但药典的规定很多时候和传统实践相悖。但现在以药典为准。诊疗规范路径是有的,但不是有效的法律文件。做不了法律依据。
中医医疗事故除了超药典用量用药,常见的还有不认识西医疾病而误诊延误治疗。
87楼:《思考中医》和作者本人的观点在主流中医范围内是反对意见居多的。虽然不可否认书中有部分积极的地方。
89楼的试验欢迎大家作,并把结果发上来。

93楼:
1、在临床研究领域,双盲不是总能实现,所以视为疗效评价金标准的RCT强调随机和对照,盲法只能尽可能的实现。西医领域的研究也一样。
2、双盲是为了避免实验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可重复性原则和双盲没关系。
相关内容将来用专帖介绍。有兴趣的人可参考ICH指南E9 STATISTICAL PRINCIPLES FOR CLINICAL TRIALS。国内的文献可以参考《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
技术指导原则》、《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斯螽 中医内科学博士 (楼主) 只看Ta

恳请@吹口琴的猫@徐芸生 降降火。争论可以,没必要争吵。分歧很明确,就事论事就好。文字游戏无助于得到答案。
研究采用怎样的设计取决于研究目的,II期临床试验中,不要求双盲,甚至不一定采用随机对照。
中医有没有做过双盲研究也很好解决,上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上查一下就知道了。

斯螽 中医内科学博士 (楼主) 只看Ta

先回答64楼的问题

1、中医如何描述和解释一个疾病
1)首先是对病因的认识,中医把病因归为3大类,外因、内因、不内外因,具体的内容如下:
外因一般是指的外感六淫,六淫的基础是六气,分别问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六气指的都这六者。这一病因理念是,六气是外界的自然存在,当这六种自然存在处于过度状态是,会导致人体的疾病。六淫就是外邪。导致的疾病叫做外感疾病。
内因一般指的内伤七情,七情指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中医认为情绪过度也会导致人体疾病。
不内外因指的上面两种情况以外的病因,常见的有饮食不节、金创外伤、房劳过度、蚊虫叮咬等等。看起来内因和外因定义明确,但实际上不内外因导致疾病是很多的,相比之下内伤七情较少。
2)病机
简单地说是疾病发展的机制,相当于西医的病理,但使用中医概念描述的。

3)对疾病过程发展的认识
发病以后,疾病可能发生传变,笼统地说可以从一经传到另一经,一脏传到另一脏。一般不会说一经传到另一脏。中医经和脏是有联系和对应的。所以经络学说以经络威刚,脏腑学说以脏腑为纲,这也是我为什么说他们是不同的理论,中医的脏腑是系统的原因。

4)对证的认识
其实这是一个疑点。中医现在严格的区分证和症,但在古代医术里头没有那么明确。但现在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可能导致不同的疾病表现的共同的病理机制的概括。对证的认识现在很有争议(也可以理解为认识混乱、也可以理解为学术争议,文字游戏而已),所以现在证候学研究非常活跃。证其实也好理解,比如西医中细菌感染可以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导致肺炎、可以导致腹泻,还有很多别的。这不同的病有共同的机制,而且有共同的治法。在中医中类似的机制就叫做证。但是要强调证还是阶段性的。用西医类比,感染、失血、过敏等最后都可能导致休克状态(不是俗称的休克,俗称的休克是医学里的昏厥),这也是阶段性的。类似的现象,西医没有单独作为概念提出来,但现代中医是作为重要概念关注的。

以上是中医对疾病的描述的几个基本概念。

举个例子:古代一个人受凉感冒然后加重成了肺炎,发烧,咳嗽、气喘,甚至咳出了部分血丝,进一步加重出现昏迷、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

在伤寒论,用六经理论描述可能是
外感寒邪,从表(太阳经)入里(少阴经),然后死亡。
如果在后来脏腑理论描述可能是
外感寒邪袭表,发热,然后传到肺,导致肺气上逆出现咳嗽,然后邪犯心包,进一步加重导致气脱,阴阳离绝而亡。
在温病学派,可能是
寒邪侵犯卫分,然后出现气分大热,然后热入营血,阴阳离绝。

这是用中医中三种不同的理论和辨证方法来描述和解释同一个过程。

可以看到,里边有一种出现了阴阳,三种都没有出现五行。

病是由于外感寒邪导致的,成为外感病。在治疗上中医理解为要“祛邪外出”。所以治疗策略是在疾病的第一个阶段,阻断外邪从表传入肺,如果已经到肺了,继续阻止向下一个阶段传变。阻断传变,驱邪外出可以说是治疗外感病的一个基本策略。如果外邪入里太深,可能就赶不出去,只能等死了。这个可以结合扁鹊见蔡桓公,蔡桓公讳疾忌医的故事理解。

你举例的“火盛”指的六淫中的火,不是五行中的火。气虚和阴阳五行没关系,滋阴和阴阳有关系。

以上作为例子解释中医对疾病和治疗的解释和描述。涉及三种理论。但在治疗上,中医只需要知道,遇到一个受冷外感发热的人,有什么症状的时候,用什么方子治疗,就可以处方了。方子有疗效是经验的积累,用方指征是疾病、阶段和症状。理论用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还解释药物为什么有效。但很有可能完全不干涉判断与治疗。阴阳五行更多的是用于描述中医的生理学以及对疗效的解释。在诊断、治疗中一般很少体现。

这一段完全是为回答64楼@CZ 的第一个问题。不涉及论证其中的科学或合理性。

斯螽 中医内科学博士 (楼主) 只看Ta

继续@ZC
64楼 第2个问题已经简单地回答过了。一般传统的印象是西药副作用多,中药副作用少。如果从不良反应上报的数据看也是这样的。但其中有几个问题。

1、中医认识到了一些副作用,也提出了一些副作用的解决方法。复方治疗在这一点上是有所考虑的。

比如:服用传统的阿司匹林,出现了胃肠道刺激。西医会记录为一个不良反应。
中医也认识到一些药物有胃肠道的刺激作用,但他没有定义“不良反应”。而是把药定义为性寒,一方面主张少用,否则会伤胃。另一方面,用其他药辅助克制,最常用的是甘草。对甘草的描述可能是“和中(中指的中焦脾胃)”、“调和诸药”。所以中药的一些不良反应,在中医体系中是以药性而不是不良反应出现的。

2、药物不良反应数据主要来自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西药全世界都在报,中药基本上只有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报,而且中国医师不良事件报告意识没有欧美强。

所以即使数据上体现西药不良反应多,也无法说明两者差异。这个命题的真实情况也无法考证。所以如果广告说“中药的不良反应少”也不能说没有依据,但与中药是天然药物、中药用了几千年关系不大。

第3个问题
学习过程不能只理解为理论学习的过程。医学领域,临床医师的临床实习很重要,而且种临床经验而非理论掌握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传统中医体现为跟师侍诊,现代医学体现为临床实习。
中西医中都有复杂的理论,作为普通人,没有必要去深究,有兴趣好奇的,了解一下就行了。作为病人,应该普及与配合治疗相关的。对于疾病知识的认识,中医的是古人的认识,现在只对中医大夫看病有用,病人应该学习最新的疾病认识。普通病人不可能从专业角度去辨别医师的好坏,一般都只能建议去正规的医疗结构,用正规的药物。适合的治疗问题我之前简单回答说无解,后来仔细琢磨了一下,再理论上是有解的。就像我们现在的医保政策,超范围用药和超量用药医保拒付,从大夫工资里扣,以确保大夫给出合适的治疗。所以这种确保不是由患者,而是由其他机制发生作用的。但医保机制的前提是医保对合适治疗的定义是合适的。考虑到指南经常更新,且医保政策不仅仅从学术角度考虑制定。往往导致的是患者得不到合适的治疗。这就是实践中无解的原因。我说的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往往是类似的情况,也不是说理论和实践无关。

斯螽 中医内科学博士 (楼主) 只看Ta

64楼的第4个问题

就像我在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中的举例。

不同的理论可能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一般来说,不同的疾病会采用不同的理论,这个基本上已经是套路了。但考虑到治疗手段本身可能来源于经验而不是理论,尤其是因为不同的理论出现了不同的流派(有的时候只是思维习惯)。所以会出现同一个病用不同的理论解释的情况,可能会开出不同的方药,可能会都有一些效果,可能都不是最优的方案。

补充第5个问题的回答,死症是定义,在临床实践中要看医师的判断,而且人体是复杂的,有死症,但没有绝对的死症。所以提前放弃治疗是违反伦理的。
同时,一般安乐死的指征并非是“死症”,因为人总是要死的。安乐死的指征应该是那些治疗只是给患者延续痛苦的情况。比如说,患者被诊断了肝癌晚期,但没有太多症状,我们知道是必死的,但是只是延续几个月生命的治疗是有意义的。如果患者是一个已经植物人,呼吸机支持的患者。但是没有其他任何问题。继续维持呼吸机下去,他可能能活很多年。但是他需要家人照顾,自己也谈不上有质量的生活,这种徒增家庭负担和患者痛苦的情形才是安乐死争议所在。

第6个问题
每个人对于中医是否有效的认识,取决于其对于“有效”这个概念的认识。
“中医是否有效”本身是个伪命题,只能是中医的某个治疗方法治疗某个疾病是否有效。医学临床研究的结果是去伪存真,自然是有些有效,有些无效的。所以单纯的讨论中医有没有效没有意义。
传统中医对有效这些的认识仅仅体现在症状减轻、消失乃至于不再复发。现代医学认识到了表面疗效中自然病程、自愈、安慰剂效应的情况。所以很大一部分中医疗效的争议是概念差异引起的。
同时还有疗效指标的问题。
在临床试验中,疗效指标是个关键。比如普通人只会说对慢性肾病有效没效,但治疗其实是多方面的。临床大夫会关心是对肌酐?对尿素氮?对尿蛋白?还是对消除水肿有效没效。对其中任何一个指标的疗效都是有效,但意义不太一样。很多时候会关心最重要的那个指标,而在临床上患者关心的是自己指标异常最明显的那一项。所以,对那个指标的疗效都是有意义的。
对于患者来说,有没有效取决于有没有解决他的问题。假设一个头痛病人,在几个西医哪里都没看好,到一个中医大夫那里缓解了,药吃完了,他继续找那个中医大夫开方子,结果大夫出差了,换了一个中医,调了个方子,效果很快不明显了,继续疼。回到原来的情况,直到等到原来那个中医大夫回来,又换回原来的方子,又缓解了。后来完全不疼了,再也不疼了。

我们看看全过程,中医解决了他的问题,他就会认为中医有效。你跟他说安慰剂效应,不成立,因为安慰剂效应在这些中西医大夫那都有,他可以除外。你跟他说自然病程,为什么换方后反弹了?用原方又有效了?你跟他说是巧合?几率确实很小,临床试验也是看P值的。没有临床试验,基本可以除外安慰剂效应,自然病程也不太符合,和他长期头痛的经验不符。巧合?如果统计学认为概率小于5%的结果就可以认为不是巧合了。在他看来,绝对心里认定P<0.05了。而且有随访数据,最重要的是解决了长期困扰他的问题。没有临床试验,随机对照双盲科学性什么的离他太远。他很难不认为中医有效。这种情况看来匪夷所思,其实在辗转求医的慢性病患者中十分常见。甚至可能之后他介绍另一个头痛的朋友去看那个大夫没效,他可能也会认为那个大夫其实水平也一般,是碰巧治好的,但不会推翻他中医有效的观念。

可见,学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有效”和个人认识的“有效”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的有效可能对后者无意义,而后者的有效是个例,无法证明疗效,甚至因为个体差异无法推广应用。但是对其个人来说,100%解决了问题,是有效的。

斯螽 中医内科学博士 (楼主) 只看Ta

64楼最后一问

上市药不是指的在市场上流通的药物,而是指通过向药监局注册获得生产上市许可的药物。

我们在药店买的,回去煎服中药一般称为中药饮片。

传统医学对药物(现在最常见的是中药饮片,中成药也需要注册上市)的疗效和安全性认识一般来源于经验的积累。

饮片不会需要注册的基本原因是,第一,中医很少但用一种中药治病;第二、饮片很多是个体采收的,没有人会投入经费注册;三、饮片很多是药食同用的,不见得以药的形式流通,注册没啥意义。

中药饮片最大的问题是,很多确实是有毒的,但基本上像非处方药一样,能随便买。这是管理上的一大缺陷。西药理论上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前者凭医院处方,后者不需要处方自己可以买。这个规则在我们国家执行不是很严格,但毕竟很多有毒西药根本不走药店的途径。但饮片不一样,没有严格规定,自己滥用的情况很多。这是一个管理的问题。

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确实天生有不同的特点,注册要求的临床试验也不一样,这个后边再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