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生》章学习体会

 ywm77 2014-11-27
这篇《长生》章,我今天学习过程中断断续续揣摩一天,并翻阅和查阅了一些前人和厚音老师的讲解,结合自己的思考体会,初步的有个完整的概念体会。

这篇的主题是讲长生之道的根本原理的。
内容里边的难度,一个是开篇的“啬”、和接下来的“早服”,以及是如何从“莫知其极”进而“可以有国”的,它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顺承因果关系,在这种顺承的因果关系之中究竟表达说明了什么重要东西,而为何它是“长生久视之道”。

说实话我有两种认识,一个认识是,老子所讲的整篇内容之间,不管他古义有多深奥,但它的重点,一个是整篇一定集中表达了一个集中的重点、主题,一个是每一句之间并且和主题之间一定是一种顺承因果关系,不能离开这个讲。如果有第三个认识的话,那就是它的内容一定是和其它篇中的内容一定是遥相呼应的。

我看了厚音老师《生存与修炼》中的讲解,一方面也是个人体会理解水平有限,觉得讲得内容很多但是看完还是没有一个集中的理解,觉得讲得还是太玄了,读完仍然还是无从把握入手。

“治人事天莫若啬。”
这一句,其实是讲治人事天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事,治人与事天它是统一的,并非两回事,它也是一个标准,就是天道的标准,莫若啬,这个“啬”字有很多把它讲成“种庄稼”这事,就是说好比种庄稼一样要顺应天道,但这样讲法这个种庄稼的过程就过于宽泛了,没有集中立义,就是说很多事的例子都可以举啊,顺应自然的,和后边的“早服”、“重积德”扯起来就比较牵强,似乎并不能体现出来这种立义与立义之间的顺承因果关系。甲骨文中的这个“啬”字,解释为“仓储谷物”的动作,然后我有点明白了,就是说仓储一种东西啊,仓储什么呢?仓储什么是“重积德”?才能“无不克”?才能“莫知其极”?才能“可以有国”?
这分明是一种从“仓储”到“建立”的这样一种过程,中间又是以“德”来体现与联系起来的。“仓储”什么东西?
这时我们联想起来老子在其它篇中所讲的“塞其闷,闭起门,和其光,同其尘”,这不就是最形象的“仓储”过程吗。
“夫唯啬,是以早服”,所以要早运用;“早服谓之重积德”,早运用就是一个积“德”的过程,可见“德”它是与元性有关的,而这里的重点,与整部老子所讲的密切联系、遥相呼应,只不过那些篇的内容又是把这个“重积德”的具体过程展开讲的,由这种“重积德”才能“无不克”,什么叫“无不克”呢?就是说由“重积德”所以所有障碍都消除了,“蜂喇隈地弗螫,攫鸟猛兽弗搏”,“崚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由于他障碍都消除了,没有障碍了,当然是“莫知其极”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个时候,根本的身国才建立起来,“莫知其极,可以有国”,这个转承因果是个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莫知其极”,才“可以有国”?我们无法从概念上去理解它,这怎么一回事啊,怎么从“莫知其极”到“可以有国”的?任你胡乱猜测、编撰它,讲不圆,因为我们没到这个地步,没有这个实践,但是这里,实际上佛法中反复的讲过了,真正身国的坛城,注意它是法界的坛城啊,当然它是以身体为依托基础的,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这里老子讲的是“内身国”,实际上是法身之国,佛法中讲坛城,这个时候就真正形成了,你法身坛城形成之后呢,就是说你法身的“身国”真正建立形成之后呢,它的这个载体,“有国之母”,“母”,基础、来源,老子讲“有为万物之母”,它是依托和基础,是承载这个法身之“身国”的载体,其实就是讲色身,当然可以长久。
这就是、这才是根本的————所谓根深固蒂,这才是真正的根本,才是长生久视之道的根本意义。

那么这里实际上讲的一系列的从“啬”、“早服”、“重积德”的一系列连带过程,就是老子整部讲的内容,我们只是通过此篇知道这个过程,知道了其它篇中讲的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原来它就是一个“重积德”到“莫知其极”到内“身国”的建立过程,而只有这个过程的建立,才能真正的达到包括色身在内的“长生久视之道也”。

这其中转到佛法来理解印证,当然没有接触到佛法修证的他不知道这回事,实际上佛法的修证它也正是这样一种过程。
知道了这个篇章的集中意义后,我们由衷的感慨想到,还敢不珍惜而无所谓、用心智来耗散其“德”吗?确实值得深深反省与反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