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夏栽平菇效益可翻倍

 老刻刀 2014-12-01

冬夏栽平菇效益可翻倍

 

常规栽平菇,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如在夏、冬季两季反季节栽培使平菇上市供应,售价比通常高2--3倍,既丰富了菜蓝子,又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反季节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季节安排

平菇菌丝在5-35℃气温条件下均能生长,以23--27℃最为适宜。原基发生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为6-22℃,以15--18℃为最适宜。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温度类型的菌株进行反季节栽培。
      1
、夏季栽培时间

可安排在3月中旬、下旬制作原种,420日至5月初制作栽培种,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行栽培,7-8月为采菇期。
      2
、冬季栽培时间

可安排在11-12月底播种,保证春节前后有鲜菇上市。
     

二、栽培场地选择

可利用室内菇房,室外林间空地或大田作物套种,也可搭遮阳棚生产,用遮阳网降温。冬栽平菇最好选择大棚并与蔬菜套种,以提高大棚利用率,降低成本。
     

三、栽培原料选择

栽培材料选用稻草、麦草、玉米芯、棉子壳,要求新鲜无霉烂,切忌添加麦麸、豆饼之类含氮量高的原料。培养料用稻秆、麦草,必需先用5%石灰水浸泡24小时软化纤维,用清水冲洗,滤去多余水分后上床栽培。棉子壳需加1%多菌灵以抑制杂菌感染。熟料栽培,则将草铡成7-10厘米长,泡透,装袋,常压灭菌10--12小时。
    

四、栽培管理
      1
、夏季栽培应选用高温型菌种,其最适宜温度为8--28℃。夏栽平菇除选好优质菌种外,还需加大接种量。常规接种量为10%,夏季可增至15%,特别是料面要尽量多放菌种。栽培床架要用石灰水消毒,床架宽90厘米,长自定,培养料厚15-20厘米,播种后覆盖薄膜,门窗安装纱网,以防害虫侵入。室外场地浇洒石灰水杀灭杂菌、害虫。要及时配料和接种,操作中防止杂菌污染。技术要点是控制温度。床料不宜过厚,袋栽堆码也不可过高过密,以免烧菌。如温度过高,可通风、空中喷雾或地下浇水降温。接种7天后,菌丝可布满料面,此时可每两天揭膜通风1次,每次30分钟,以利降温并促进菌丝向深层生长。20天后,菌丝即可发满整个培养床,此时要加大通风、降温、增湿。再经4--5天培养,即可出现原基。当原基出现后,应加强水分管理,使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0%--95%(喷水降温增湿不要将水直接喷到菇蕾上),还要适当加大通风量。当小菇长成时,可直接喷雾水,并控制好温度,最好不超过30℃。气温高,平菇的菇体生长速度相当快,从原基到成熟只需3天。
      2
、冬栽平菇选用优质低温型菌种,冬栽平菇管理要简单得多,在大棚内,发菌40-45天,即可进行出菇管理。此时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以满足子实体生长的需要。
     
五、采收

当平菇子实体转入成熟中期,菌盖充分展开即可采收。采完一潮菇,即清理料面,停水3-5天,再喷1次重水催蕾出菇,可收4-5潮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