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材料: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小宝内 2014-12-04

 

    2011版课标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了一种新文本的阅读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所谓的“非连续性文本”,就是指“通过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和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地图等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其关键词为“说明、解释、讨论”。 “非连续性文本”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特点是直观、简明。

    学生虽然不知道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但对这类阅读材料并不陌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要注重对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的指导。根据2011版课标的要求,五、六年级学生阅读的只是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学习的目标是“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因此,阅读这类文本要着重指导学生从多元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和组合信息的方法。学生刚阅读这类文本,可以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了解文本提供的材料主要是讲什么,然后展开阅读,整体了解所讲的内容,用勾画的方法找出和主题相关的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浅谈倡导生活化阅读的非连续性文本及其教学

作者:天津开发区教育促进中心 周永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的阅读部分提出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的要求。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讲相对比较生疏的“非连续性文本”这一名词进入课标,真是十分可喜的信号,由此引起的教学双方的变化也必将成为广大中小学生提升阅读素养的福祉。

一、何为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缘自以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即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为代表的素养测评。作为由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组织实施的一项国际性学生学业成就的比较调查项目,PISA的阅读素养测评认为“‘阅读素养’就是为了实现个人目的,发挥自己知识和潜力参与社会活动,理解、运用和反映文本的能力”。2009年,PISA又将其完善为“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能并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使用、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和对书面阅读活动的参与度”。基于这样的理念,PISA阅读素养测评选用的文本形式分为4种:连续文本、非连续文本、混合文本、多重文本(见表一)。

表一 PISA篇章形式分类、构成与占比(2009年)

篇章形式

分类 构成 占比

连续文本  由句段构成的文本,句子是文本的最小单位。 60%

非连续文本  不是以句子为最小单位,需要不同于连续文本阅读策略的文本,也可看作是由表单构成的文本。 30%

混合文本  由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共同构成的单篇文本。 5%

多重文本  由几篇相对独立的文本构成,这些文本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非连续的,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或不明显,甚至可以互相矛盾。 5%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样例及特点

“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材料,包括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等,要求学生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等。这种划分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在今后步入社会生活,需要经常从这种类型的文本中获取信息,与人交流、合作等。

1. “非连续文本”测试材料的类型和来源是从学生将来的成人生活的角度来考虑的,具有很强的现实生活模拟性。比如,2003年PISA阅读测试题《莫兰图书馆时间表》,给出的阅读材料是某地区五个图书馆从周日至周六每天的开放时间安排表,要求学生阅读后回答其中的佛克尔图书馆星期三什么时候关闭、哪个图书馆星期五晚上还开放,以考察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 “非连续性文本”在测量学生将阅读知识和阅读技能迁移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样题《保修单》材料内容为莎拉购买了新照相机后取得的收据和保修单,请考生根据文本回答(完成)问题:运用收据给出的详细资料,填写完成保修卡;莎拉应该在多长时间内寄回这个保修卡;莎拉在这家商店还购买了其他什么东西;打印在收据底部的“谢谢您购买我们的商品”,其原因可能纯属礼貌用语,也可能有其他原因,请指出其他的原因。

3.“非连续性文本”同样注重提高学生思考和判断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包括对文本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反思与评价)。其中,上文提及的样题《保修单》的最后一题便属于反思文本形式方面的问题。样题《国际计划》的素材为1996财政年度的国际援助组织发表的国际计划部分报告。报告提供一个援助区域(东非和南非)的国际计划工作资料,涉及健康成长、学习、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国际计划。请参考表格回答问题。“在1996年,伊索比亚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参考这一点和图表所提供的资料,与其他国家的活动相比,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可以解释国际计划在伊索比亚的活动状况?”这一题的问题设计就属于反思文本内容的类型,要求阅读者运用知识和经验作假设,并要与文章提供的资料印证。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可资借鉴的做法

语文教学以培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语文素养成为旨归。这种观点得到国内外母语教育工作者的认同,教学内容的选择日渐关注生活化素材的使用,教学成果的检验也指向学生的语用实践层面。PISA在这方面也不断进行着努力,并获得发展。PISA2009测试内容包括多种阅读环境和篇章,尤其包括各种电子邮件、博客、网页、论坛等。

从日常语文教学活动来看,我们有很多传统的做法比如重视报刊资源的阅读,尝试开展媒体热点话题的讨论等,都很值得提倡。国内比较成功的案例是山东高密一中的语文实验室计划。所谓的语文实验室形同阅览室,其中配备中学阶段必读、选读、参考三个层次的课内外书籍,每个实验室大约配书2000册,刊物20种60份,报纸15种60份,阅读材料采取由核心层向紧密层和松散层辐射的结构形式。学生可以根据统一编发的学习目标到书橱中自由选择相应书刊进行阅读学习。这个实验做得很实的地方在于该校调整了课时,一周六节语文课,大体形成时间安排上的“三一”制:教材学习占三分之一,在教室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实践各占三分之一,均在语文实验室进行。

在国外,美国的“报刊用于教育”计划,即Newspaper In Education(简称NIE计划)是最著名的报刊资源直接服务于教育研究的项目。这个项目是《纽约时报》在20世纪30年代发起的,风靡美国中小学的一场教育读报运动。它打破了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局限,并延续至今。

四、对语文教学与评价的启示

1.精选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的阅读素材

PISA测试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测试的区别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非连续性文本”带给大家很强的冲击力。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样的题目却是学生在未来生活中会经常碰到的。由阅读测评反观阅读教学,我们的文选型阅读课文讲究“文质兼美”,但相当一部分距离学生生活的时空比较遥远,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往往是一派陈旧。语文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这句话,但是就阅读教学来讲,从形式到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文本确实不太多。不少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阅读中出现检索信息捉襟见肘,在表达上出现拟一则通知都抓耳挠腮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反思。

就目前来讲,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需要补充大量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也需要将学生课外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成果引入到课内来,展示阅读成果、交流阅读收获、分享阅读策略,解决他们在课外阅读中的困难与疑问。

2.学习者需要多元化的阅读经验

PISA将阅读测试材料分为四类:“为了个人应用而阅读”,即为了保持或发展与他人的联系、或满足个人的兴趣需要而进行的阅读,这样的材料包括个人信件、小说、传记以及为满足好奇心而阅读的信息性材料;“为了公共应用而阅读”,是为了参与更大范围社会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的阅读,阅读材料如规章、通知、布告、计划方案等等;“为了教育(继续学习)而阅读”通常是为了获取知识,是更大的学习任务的一部分,这样的阅读材料包括课本、地图、纲要等;还有“为了(今后的)工作而阅读”,阅读的材料一般包括手册、报告、说明书、计划表、备忘录、项目表等。“非连续性文本”这一篇章形式,在这四类阅读材料中均会出现。

多年来,我们的文选型阅读课文更偏爱的是侧重文学性比较强的文本,显然PISA的分类完全区别于我们以“文体”分类的阅读教学传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与需求。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样的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一个人的阅读必须是多元的,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学习、工作、生活,与他人沟通、交流。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课内外进行多元化的、广泛的阅读,是切实提高学生素养所必须做出的调整。正如“标准”中提示我们的语句,要“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3.教学者要着重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

如何从阅读的文本中去获取有效信息,怎样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去解释文本的意义,怎样对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反思与评价,对于不同的文本类型以及面对生活中不同“应用情境”应该采用何种策略去解读……都需要语文教师对学生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标准”指出要“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从“阅读学”的角度去研读文本、设计教学过程,加强上述阅读方法、策略的指导,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教师要尤其重视“标准”中提到的“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4.评价方式需要不断探讨摸索

如何评价学生的阅读这一类型文本的能力水平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与摸索的问题。“标准”给出的评价建议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也是同样适用的。比如,“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评价的方法除了纸笔测试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等级或分数以外,还可用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并提出建议”“要综合考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和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等,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评价均具有较强的适切性和指导意义。

 

 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

张卫其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增加了这样一个目标:“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那么,“非连续性文本”究竟是什么样的文本?“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实践的价值何在?我们又该如何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
  一、 非连续性文本的实践价值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基本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
  “非连续性文本”在现代社会运用广泛,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实用性特征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比如,我们买到一种药品,会配有药品说明书,不能读懂这份说明书,轻则贻误病情,重则关乎生命安全;我们出门旅游,读懂手中的地图才不会迷路;在商场刷卡后,能看懂文字和数据结合的凭证单才能知道自己的消费金额……这些说明书、地图、凭证单就是非连续性文本的呈现方式。
  当前,我们的学生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究竟怎么样,我们可以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PISA2009年所做的阅读测试中窥见一斑。
  PISA2009年所做的阅读调查平均成绩为493分,其中上海为556分,在65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一。其次为韩国(539分)、芬兰(536分)、中国香港(533分)等。上海学生在连续文本分量表上平均分为564分,比第二名韩国高26分。上海学生在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上平均分为539分,达到6级水平的学生比例仅为1.9%,低于新西兰、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日本、英国等7个国家。达到5级水平的占12.8%,低于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和芬兰。没有达到2级水平的为6.6%,而韩国只有6.1%的学生没有达到2级。上海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与连续文本分量表成绩差异高达25分,在总成绩高于OECD平均值的参与国家和地区中,上海在两种文本形式分量表上的成绩差异是最大的,说明上海不同文本形式的课程内容分布不均衡。在对阅读素养分量表分析中发现:学生在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三个认知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在文本阅读中反映出学生比较善于阅读小说、散文等连续文本,但在阅读图表、表格、清单等非连续文本上表现相对薄弱。上海的教育处在全国领先地位,从上海的例子可以推测内陆阅读教学的一般情况,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这反映了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比较偏重于文学性较强的小说、散文,而对于相对比较理性、运用性强的非连续性文本,则不但缺乏训练,甚至陌生。这显然与这个高度重视信息整合和运用的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等“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不仅要强调阅读者能够理解所读文章的内容意义,还要强调阅读者应具备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信息,以此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
  二、 “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
  (一) 明确要求,准确把握年段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非连续性文本”提出教学目标针对的是第三学段。这是根据我国语文教育现状相对谨慎的提出。和以往比较忽略非连续性文本相比,这已经是历史的进步。至少在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必须掌握这一简单的信息整合能力。对此,第三学段的目标是“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显然,“简单”两字的表述,指向的是基础,是一般性的非连续性文本。一般来说,其能力要求是在类别比较、图文结合理解等比较浅显的认知层面。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的前提。对过于抽象、意义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是第四学段的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和第三学段只要求“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因此,我们的教学更多限制在信息整合层面,而不需要进行过于复杂的计算和推理。
  例如,2006年PIRLS国际阅读测试题中的《南极洲》一文,作为一篇科普知识体例的文章,命题者运用了大量的插图、地图以及一封来自南极洲的信,间接插入的文本是一段段的介绍文字,非常全面地在极少的篇幅内呈现了南极洲的主要信息。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内容“从地球仪上找到南极洲的位置”“你想去南极洲吗?说说你想去和不想去的理由”。这样的指向,是基本信息提取,同时兼顾自主运用表达,倾向于应用、查找、标注、参照、简单对比等。把握好学段的阅读目标特征,准确定位好教学的认知基础,是有效选择教学方法的前提。
  (二) 选好文本,开发课程资源
  就全国范围来说,小学语文教材文本形式基本上就一种类型,即清一色的文学作品,选课设计太过单调。以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出现过一篇真正的非连续性课文。五上的《遨游汉字王国》,除了文字形式打破了以往以句段为标志的安排之外,仍是意义指向。“汉字演变表”和“历代书法作品插图”仍属于欣赏范畴。五下的《信息传递改变我们的生活》,相对更接近。《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中的研究表,列举了李姓调查方面和内容的关联,只不过类别不够清晰。学生对内容的获取仍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我们如何寻找和开发“非连续性文本”?
  1. 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人教版现行教材,在单元开始有“导语“,在一些文后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大都以篇或段的形式出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或课后指导学生进一步搜集更直观的图标、数据等“非连续性文本”资料,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交流,培养阅读能力。
  也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增补。比如写景类文章,像在学习《长城》《颐和园》等文章时,可以增补相应的导览图,和文章介绍的写作顺序相配合,一方面让学生借助导览图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一方面也可以增加阅读的趣味和应用性。

  再如说明性文章,像在学习《鲸》《太阳》这类文章时,可以配以图表、数据,让学生在鲜明的数据和形象的图表中感受事物的特点。
  在综合性学习单元,也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编制独立思考题,引发学生阅读思考。比如五上《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汉字》,增加了这样的思考题:读了这些材料,你发现汉字中有哪些有趣的现象?你知道汉字中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
  2. 整合其他课程资源
  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并不陌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他们早已接触。比如,数学和科学学科的文本大都是以图、文字、表格等相结合的形式出现的,我们也可以对这些文本加以改编,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例如人教版六上第七单元的主题是“人与动物”,为了加深对“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人类应与动物和谐相处”这一人文主题的理解,我们可以借用六上科学“种类繁多的动物”这一章节,在课堂中让学生快速阅读图和两段非连续性文本,并思考: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是什么?读了这些文字,你对人与动物如何相处有什么新的思考?学生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人只是动物王国150多万种动物中的一员,我们应该与其他动物和谐相处。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信息提取的能力。
  3. 活用生活资源
  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被广泛应用,这些资源可以被我们充分利用。说明书、旅游导览图、安装图等都是训练的好材料。例如人教版六下“综合复习”的第八课是《看说明书做台灯》,结合这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带上家里的一份“药品说明书”,进行这样的训练:药品的名称是什么?这种药主要治疗什么病?如果有一个病人服了这种药有不良反应,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 渗透方法,指导阅读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和“连续性文本”的呈现方式不同,这也决定了阅读策略有所区别。我们应在阅读指导中教会学生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整合信息,进行简单的推论。
  1. 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在非连续文本中文字和统计图表结合是人们常见的文本形式,阅读图表必须注意的事项为:(1)标题。标题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如《某县六年级学生体质检查结果》,标题告诉我们,文本提供的是某县六年级学生的体质检查状况。(2)分类、图例。统计图表首先要确定统计的类别,如《体质检查统计表》。阅读中,首先要看纵轴“检测项目”、横轴“升降趋势”,这样我们就能迅速得知本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3)读数据。统计图表以数据或箭头反映问题,阅读时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从中得出结论。如《体质检查统计表》的阅读中,我们会发现在身高、体重、胸围这三个栏目,这一届学生的指标是上升的,而肺活量、视力、800米跑却是下降的。(4)解析。要重视审读配合图表而出现的解释分析的文字内容,图标和文字结合,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如阅读了表下的文字“这是我县本届毕业生与上届毕业生体质检查六个项目的测试比较升降趋势图,阅读之后,你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建议”,我们就会比较快地得出结论。
  2. 进行信息整合
  说明书是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信息如何整合?以《感冒清热胶囊》药品说明书为例。(1)通读,知大意。浏览,知道该说明书的组成部分:性状、成分、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贮藏、保质期。(2)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准项目。青霉素过敏的三岁儿童能服用吗?可以服用的话,请告诉服用的方法。根据这一问题,选择条目“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仔细阅读。(3)选择信息进行整合。在两则条目中选取信息针对问题进行整合,回答。
  3. 尝试简单推论
  在学会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推论。如给学生提供文章《湿园虫怎么寻找食物》,其文本信息是:实验的材料、实验的现象、实验的结论、湿园虫在纸盒中寻找食物的轨迹图。要求学生作出判断:现在食物放在盒子的右边,湿园虫能在迷宫般的轨道中找到食物。如果放在左边,它还能找到吗?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要指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本大意:这篇文章介绍的是湿园虫如何寻找食物的,由四个小材料组成。接着要找准关键项目:实验的结论“湿园虫会利用触角感觉食物,利用它们来找到叶子”。最后作出自己的准确判断。
  (四) 评价跟进,检测达标情况
  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大都可以通过客观化的试卷加以考察,而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考察就要复杂得多,尽管如此,语文考试中还是应该适当加入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检测。“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掌握学生学的程度,以便适时改进教学。比如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试题:
  这是一幅图书广告宣传画,请仔细观察画面,完成填空。
  1. 这则广告介绍的书名是:《    》。
  2. 出版社编写这套书的用意是:   。
  3. “100%精品”说明这套书    ,“75%价格”说明这套书   ,这两个意思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    。
  这与“综合实践活动题”的设计有什么区别?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综合实践活动题”的立足点在“活动”,它以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过程的假设为命题凭依,是以考察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为目的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则不同,它的立足点在“阅读”,是以考察阅读能力为旨归的。
  当今时代已进入读图时代、媒体时代,信息大量以碎片状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将成为网络时代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非连续性文本”的引入赋予了修订后的“课标”以时代的气息,也提出了教学实践的新命题。华东师大巢宗祺教授指出:“非连续性文本的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多元的阅读体验,更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叶平编译. Pisa阅读素养及其测评[M]. 湖北: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1.
  [3] 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热点问题访谈[J]. 人民教育,2012.6.
  [4] 王达群. 浅谈书序、条目和非连续文本的阅读[J]. 中学生学习报·苏教版,2008.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313300)

 

 

认识阅读教学的另一扇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引言:

初中阶段,非文学性作品阅读“目标与内容“有:1、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2、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3、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属于非文学性作品阅读中的一项内容。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它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提出来的。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新亮点

摘录课标内容如下:

第三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5-6年级):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第四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7-9年级):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三、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区别

1、连续性文本: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如小说、散文等。

2、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如数据表格、图表和图解文字、调查报告、广告、公告、计划、产品介绍、使用说明、保修单据、地图等。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非连续性文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会经常遇到,使用频率相当高。

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与测试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要体现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它的内容包括新闻报道、说明书、统计图表、信件等日常生活经常会遇到的各种材料。

阅读的关键词为“说明、解释、讨论”。(文本信息,即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的测试要考察的是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和情境获取、分析和解释信息,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的能力。

国际阅读PISA测试,主要关注学生对阅读过程的掌握、阅读技能的运用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阅读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学业考试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测试举例

近几年来,对非连续性文本方面的学习大多糅合在“综合性学习”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做生活的有心人,提高语文素养。

从目前的中考试题来看,非连续性文本类阅读并不少见,主要呈现在综合实践题中,对图表类材料侧重要求考生准确理解其内容,能够从中提取和概括信息;对广告、宣传语等材料则侧重拟写;当然,也是以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体特点为前提的。2011新版课标主要是明确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作为一项单独的能力要求,这既是对长期教学实践的一种肯定,也将此项阅读能力凸显得更加明晰,使其在中考考查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例1漫画 啃老  (评价:材料简单,从漫画、文字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例2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评价:材料简单,从文字、图表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例3 青春随想 (评价:材料较复杂,从一组实用材料中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例4            2011年绍兴市语文阅读试题

 (二)(15分)

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

一、民间的声音

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9


 

 

i.dF v>)[NA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 M5ex?o - 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 \


 

fU-{$Lvv`[1][1]_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 u/ y`M] 17 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 +VDl"Hx 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m++VW
0Y>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 ']A+wGR&r  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

(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

二、学者的言论

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 ——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

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

——程乃珊(著名作家)

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 ——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

4.“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 ——敬文东(文学博士)

5.“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12.第一则材料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网友们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哪些?第二则材料中的学者又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5分)

答:                              ▲                             

13.统观一、二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方言具有哪些价值?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5分)

答:                              ▲                             

14.如何走出“方言困境”,正确处理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的关系,有人提出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有人提出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有人提出工作普通话,生活绍兴话。说说你的想法,并运用以上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作适当阐述。(5分)

答:                              ▲                               

参考答案:(二)(15分)

12.现象:现在很多孩子不会讲甚至听懂绍兴本地话。

网友认为的原因:孩子缺少讲绍兴话的环境;绍兴话比较土,外地我人不容易懂(或:绍兴话的交流正在减弱)。

学者的解释:全球化时代,需要用公共语言交流方言的沟通交流价值不断减少,使用方言的机会也就不断减少,因而年轻一代对方言了解的也越来越少。

13.(1)方言里有亲切的乡土情。(2)方言里蕴含文化。(3)方言的艺术表现力更强。(4)方言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特点(或:方言是一座城市的根)。(答出三点即可)

14.示例:

①我同意“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的观点。第一,现代社会讲方言的环境越来越少,如果小的时候不学,长大后方言交流的环境就更少了,学习方言的困难也就更大了。第二,实践证明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从小讲方言的人在经过学校教育后都学会了普通话,因而“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不失为一个学习方言、普通话两不误的好方法。

②我同意“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的观点。第一,既然方言交流的环境越来越少,那么在课堂上营造这样的环境就显得非常必要,英语学习的环境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主要是课堂。第二,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还可以学习方言背后的文化,增强我们作为绍兴人的自豪感,是具有特色的地方性课程。

③我同意“工作普通话,生活绍兴话”的观点。第一,工作需要与更多的人,包括本地人和外地人,中国人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沟通,普通话作为公共语言会使交流更便捷更准确。第二,生活中用绍兴话交流,大部分人也都听得懂,而且更加亲切,可以准确表达很多普通话难以表达清楚的意思。

④我认为方言和普通话应该顺其自然地发展,我们不应该过多干涉。一种语言在没有使用价值的情况下消亡是自然规律,如果一种方言特别具有文化价值,我们也可以做些保护。但是对于大部分方言来说“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是人力所无法也无需阻挡的。对方言和普通话就应该一视同仁,让语言和语言对话,决定谁更适合在未来世界。

例5            2012年宁波市语文阅读试题

(二)今天,我们怎样阅读(12分)

【百家争鸣】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引自互联网)

【权威调查】 2010年、2011年18—70周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

年 度

人均纸质书阅读量

人均电子书阅读量

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

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间

2010年

4.25本

0.73本

16.78分钟

12.07分钟

2011年

4.35本

1.42本

14.85分钟

16.64分钟

【注】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5阅读等。

【媒体信息】

    4月20日,“左岸书店”店主发微博宣布:鄞州万达的左岸书店将于五一节后关门谢幕。近年来,由于书店入不敷出,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相继关门,如今左岸书店也即将和宁波市民说再见。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在宁波逐渐衰弱。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 但愿,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我们的实体书店能够兴旺起来。

                                         (摘自《现代金报》2012年4月22日)

【它山之石】

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 本。

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摘自《宁波晚报》《现代金报》)

11.什么是碎片化阅读?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                                     

12.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碎片化阅读往往能让人们迅速获得海量信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

   B.很多外国政府对实体书店实行免税,并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多样性。

   C.从近两年国民阅读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看,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D. 深度阅读是构筑人们精神家园的有效办法,这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

13.阅读上述材料,推断民营书店衰弱的若干原因。(4分)

                              ▲                                    

14.阅读【它山之石】,结合前几则材料,说说你获得的启示。(至少两点)(4分)

                              ▲                                    

参考答案:(二)(12分)

11.碎片化阅读就是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2分)12.B(2分)

13.①人们阅读方式发生改变,数字化阅读比重增加。②碎片化阅读(或数字化阅读)比纸质书阅读更方便、快捷。③碎片化阅读的阅读成本更低。④我国国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不大,纸质书需求不大。⑤民营书店入不敷出。⑥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造成冲击。(4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14.【示例】①当前我国国民的阅读习惯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不少人热衷于碎片化阅读,以色列人、日本人、加拿大人对于纸质书阅读的热情值得我们深思,静下心来深度阅读,我们会收益更多。②从全民阅读调查中发现,与世界上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的阅读量较少,我们应该向爱读书的加拿大人、以色列人学习,积极参与到全民阅读的行列中。③民营书店的逐渐衰弱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政府、民间组织可以学习国外好的做法,扶持民营书店。(4分,每点2分,结合材料呈现现状1分,针对现状写出启示1分,言之有理即可)

(评价:例4与例5,考试材料——真正属于有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考试目的: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样的试题材料与实体都很完善,真正起到考查“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的作用。)

从选材来看,以往中考试题实用类材料相对较少,今后这一情况应该会有所改变,“非连续性文本”的选材会更加侧重于生活实际应用,调查报告、公告、计划、产品介绍、使用说明、保修单据、导游地图等更具生活实用内容的文本素材会更多地出现在中考试卷上,这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更多新的要求。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作用

1.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随着时代发展,阅读能力已经不再被单纯地作为一种特定的学科能力,而是将阅读与生活相联系,融入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娱乐等等。这要求阅读不再是单独的课堂行为,必须与真实的情境相联系。在不同的阅读情境中,学生阅读的目的不同:在学校,学生为学习知识而阅读;在生活或工作中,为获得信息而阅读。

如2011年绍兴卷,“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的文本,以就“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展示1楼——8楼的声音,道出引发讨论的起因,造成的原因;还有五位学者的解释与态度引导学生参与探讨如何走出“方言困境”的实际问题。

再如2012年宁波卷,“今天,我们应该怎样阅读”的文本,设置四个板块,【百家争鸣】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权威调查】 2010年、2011年18—70周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媒体信息】、【它山之石】。就碎片化阅读与深度阅读展开讨论,探讨今天阅读所应提倡的方式方法。

像上述这样的阅读材料和我们教材中的选文阅读材料是完全不同的,最主要表现在阅读取向上,为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知识,参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对书面语言或图表的理解和反应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非连续文本的阅读,主要的任务要求:一是寻找信息。学生必须将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与阅读文本中原始的信息相联系,以快速得到所需要的结果。这些信息往往处于图表中,或隐藏在某些数据里,或隐含在文字里面。如宁波卷第1、2题。绍兴卷第1、2题。

二是解释原因。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联系阅读文本中提供的不同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出文本中没有明确陈述的结果。有时,也要求学生进一步判断作者的意图,掌握事件发生的原因等等。如宁波卷第3题。

三是思考文本的内容。要求阅读者把在文本中找到的信息与其他知识联系,并用自己的知识结构来评价文本中的观点,即怎样去证明、维护自己的观点。如宁波卷第4题。绍兴卷第3题。

非文本阅读,要求学生具有高水平的转换认知能力,即必须能有效控制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和反应,并通过运用已有相关知识,使知识能以连贯的方式组织起来。  

七、实施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

1、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要注重对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指导。教学中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从多元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和组合信息的方法。学生刚开始阅读这类文本,可以引导学生先从题目入手,了解文本提供的材料主要是讲什么,然后展开阅读,整体了解所讲的内容,用勾画的方法找出和主题相关的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获取到的信息。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2、注重挖掘教材资源、整合课程资源,开展跨学科学习。教学中我们发现在一些课文之后附有补充内容,如“测一测你的听力”“句子的结构要完整”等快形资料,教师可以根据阅读需要,借助这些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收集相关的更具有形象、直观的信息,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已达到阅读训练的目的。另外,在其他学科教材中,如科学书中的“读图”“阅读”内容,历史与社会书中的“专题探究”等学习内容是以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呈现的,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现有的教材资源,将其引入学生的课外阅读文本资料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多元阅读的乐趣。(当然我们教学的应该是阅读方法与策略的指导)

3、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主要信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目标主要是筛选信息。具体表现为: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汲取有价值的信息。各种阅读材料,如统计图表、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等,它们蕴涵的信息是不同的。信息有虚实、隐显之分,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分辨隐含信息较为困难,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还有,要会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

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备考对策

备考对策有二:其一,是教师注重对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指导。如何指导,前面已经述说,这里不再赘言。

其二,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如何从阅读的文本中去获取有效信息,怎样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去解释文本的意义,怎样对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反思与评价,对于不同的文本类型以及面对生活中不同的“应用情境”应该采用何种策略去解读……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积累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素材:一条过目难忘的广告,一组反映所在地区民生状况的调查统计数据,一个主题活动的醒目徽标……这些都是上好的命题素材,熟悉这些素材是正确答题的基础。

积累素材,不是简单地记在本子上就行,需要做的第二步就是将语文知识与技能应用到这些素材上去。比如一条醒目的广告,为什么一看就难以忘记,是因为它运用的修辞手法巧妙,还是因为它的语言风格幽默有趣?再比如一组数据,能否概括出它蕴涵的主要信息,概括之后又能否准确简练地表达出来?如果是几组不同的数据,能否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变化,这些联系变化又反映出哪些潜在的信息,能否正确表述?看楼层示意图或者导游图,能不能正确理解它透露给你的信息?假如用语言叙述一下图表的内容,能否做到流畅自如?所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基本能力,也是利用素材进行语文训练的上好机会。要充分利用课堂,利用小组讨论等机会常常做这些训练和练习。长此以往,会慢慢发现一些规律和思路,那就是解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诀窍所在,也是语文知识技能得到提高的表现。

还要善于思考,这个思考不局限于技能和知识的应用,还应该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注入其中。比如一组天气预报,阴晴雨雪,气温变化,它对人们的出行、生活有什么影响,对父母辈或者更年长的长辈又有什么影响,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有没有影响,与当地的环境保护又是否有着内在联系……想到的越多,生活的积累越丰厚;积累丰厚了,思考多了,根据文本发表个性见解或者提出建议、意见的本领也会越高,应对这类题目也就越能够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了。

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顺应生活的需要,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为学生适应生活、工作打下基础,所以,关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非常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