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验案(506)【友情链接】23

 勿染尘埃 2014-12-13
邓铁涛老教授指出:“中医药在一片繁荣景象的后面埋伏着衰亡——后继乏人乏术的危机!”此乃西化之危机也,又云:“按照西方的医疗模式,富如美国,也受天文数字般的医疗费的困扰。”某大医院收治的高热病人,花了30多万元药费,遍用了西医的各种“飞机大炮”,体温仍退不下来,请邓老会诊后,用甘温除大热法,每日10来元钱药费,旬日治愈了。2003年6月9日《中国中医药报》载广西中医学院郝小波教授治疗无光感的“视神经萎缩”证。治疗费用仅相当于西方国际水平的六百分之一,而能短期康复。笔者用千真万确的事实,在“系列经验”选析中论证了

分类:名医验案| 阅读(33)| 评论(0)

3、顽痰颈椎病或谓颈椎综合征,症状繁杂,治法较多,见仁见智,后学者莫衷一是,吾师朱良春教授执简驭繁,法拟:通补兼施,益肾蠲痹;平肝通络,新痹治肝;虚损不营,平补阴血;顽痰深伏,峻药导痰。笔者概括其治颈椎为四法32字,颇具实用,结合历年验证临床,确有佳效,此乃朱师治疗痹证,辨轻重缓急,先因后果,真假同异之三要的具体运用。朱师不囿于颈椎病按颈椎骨关节(包括椎间盘)退变增生之说论治,亦不囿于单纯的按肝肾不足论治。乃按虚、寒、湿、痰、瘀、热之轻重缓急,因果,同异之理拟定治法、方、药,此乃“园活宜从三思,执持须有定见”。既能执持,又能园活,其能方能园之谓也。徐灵胎有治病“重在灵活”之说,深究老一辈临床家之执持和园活,经验和特色,

分类:名医验案| 阅读(34)| 评论(0)

阳痿,是阴茎欲举而不能之谓,阳痿因于阳虚者少,因于阴虚者多,朱丹溪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实悟出“真阳伤者固有,而真阴伤者实多”。世医何得阳痿尽是真火衰乎?朱丹溪曾无情地抨击时弊谓:“一遇阳痿,不问虚实内外,概与温补燥热,若系阳虚,幸而偶中。遂自以为切病;凡遇阴虚及他因者,皆施此法,每有阴茎反见强硬,流精不止,而为强中者,且有坐受温热之酷烈精枯液涸而死者”。朱师博及医源,约取各家之长,谨遵仲景阴阳配伍的制方规律,组方用药处处注重相反相成的用药法则,所创之丸散汤方治疗阳痿均本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旨,疗效颇著。朱师赞同“壮者滋阴为主,怯者扶阳为本”。确属经验之谈,今选析朱师所创丸散汤方治疗各型阳痿,结合笔者临床验证,以窥朱师治疗阳痿特色之一斑。

分类:名医验案| 阅读(65)| 评论(0)

1、 治椎间盘突出症 证病合辨方药议 经藏兼治用虫蚁

       朱师治疗椎间盘突出提倡辨证和辨病相结合,认为本病内因多肾虚、局部气血不畅而致椎体纤维环退变,破裂,或椎管内部增生,导致椎管狭窄,髓核突出后压迫神经根。加之久坐,弯腰工作,更增其病变程度。虽有人认为椎间盘突出症的根本病变在脊柱,而督脉又循行于脊柱之中,但临床所见椎间盘突出患者继发的腰腿痛、酸、胀、麻、冷等病变部位,大多发生在足太阳膀胱经上,只有少数病人病变部位在督脉循行部位上。本病的外因多为风寒湿邪侵入太阳经脉,使局部气血阻滞、不得流通,络脉瘀阻,或骨质增生对周围组织压迫,又加重了络脉瘀阻之病理改变,二者相互作用,使纤维环这原本供血就少的组织更加代谢减慢,退化加速,弹性日渐减退,故一旦遇负重

分类:名医验案| 阅读(95)| 评论(0)

内容摘要:功能性子宫出血,类属于中医的“月经过多”和崩漏范畴。西医仅有止血塞流之治,无澄源、复旧之药,中医则有塞流、澄源、复旧之优势。吾师朱良春教授善用近代临床大家张锡纯之“安冲汤”并“固冲汤”加减治疗各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卓著。并自创“固冲温补汤”“安冲清补汤”明辨病因病机,分清血热或郁热,血虚或阴虚,气虚或阳虚,血瘀或兼夹之不同,临证中提纲挈领,执简驭繁,颇有信手拈来,左右逢源之便。古今医家论治崩漏,见仁见智,后学者莫衷一是,朱师则在张锡纯效方的基础上加减创新,简、便、廉、验,令吾辈效法,临证受益良多。

关健词:功能性子宫出血 锡纯效方 固冲温补汤 安冲清补汤 朱良春

功能性子宫出血乃祖国医学之崩漏和“月经过多

分类:名医验案| 阅读(41)| 评论(0)

内容提要:早在1956年,朱良春老师就在《上海中医药杂志》公开发表了“控涎丹的方义和应用”一文,其精辟论述和临床发挥的经验披露后,吾辈每复习老师的论述,用控涎丹治疗多种杂病急症,均有疗效神奇的体会。朱师在50年代始,就广泛应用“控涎丹”“表里和解丹”“六神丸”等治杂病难症,且在前贤应用范围的基础上颇多发挥,历年来朱师还自拟了数十种疗效颇著的丸散膏丹,如“复肝丸”“益肾蠲痹丸”,“痛风冲剂”“定喘散”等等治疗慢性痼疾,为挖掘中医宝库中丸散膏丹的宝贵经验,为中医药走向世界鸣锣开道,当称承先启后的丸散膏丹大师。中医祖先所传的丸散膏丹,乃是中医的传统特色,其简便廉验的特点和神奇的疗效是现代医学中的针、刀、药等及化疗、激光所不能比拟的。

分类:名医验案| 阅读(37)| 评论(0)

朱良春老师“对药”临床经验,我们已经整理发表了“顽痹诸症、慢性肾炎、心脏诸疾、燮理阴阳治杂病、肾盂肾炎证治特色、胃下垂治疗特色等”。见《辽宁中医杂志》和《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年6期起连载,今整理朱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对药”临床经验,以窥其治疗病机错综复杂的慢性痼疾经验之一斑,及温而不燥,补而不壅,攻而不峻,滋而不腻的用药特色。

1、辨证分型力执简,不落俗套妙疏方

       朱师指出“萎缩性胃炎病机错综复杂,既有胃失和降,脾胃湿热,胃阴不足之征象;又有脾胃虚寒,脾失健运,或脾不升清,肝气郁滞的证侯”。中医审因论治就有气滞、血瘀、湿阻、热郁、气虚、阴虚、脾虚、肾虚等病机。朱师据临床实际,执简驭繁分为3型,其用药经验浅析如下:

分类:名医验案| 阅读(59)| 评论(0)

2、慢病效后用丸散,传统特色不能忘

        朱师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汤药治疗症情基本稳定后,即改用散剂,一则服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二则有利于药物充分吸收,用之得宜,效如桴鼓。一般轻则守服二三个月可获根治。重则更要守服6~9个月亦能逆转治愈。朱师所拟“舒胃散”药用生黄芪120克、莪术、党参、淮山药、鸡内金、刺猬皮、生蒲黄、五灵脂、徐长卿、三七各60克,炮山甲、玉蝴蝶、凤凰衣各45克,甘草30克。共碾极细末,每服4克,每日3次饭前服用。阴虚者加北沙参、麦冬、生白芍,偏阳虚则加良姜、荜拔、炒苍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而好转的进程,是呈逆转方向而变的,即重度转轻度,轻度转浅表萎缩,继转重度浅表性胃炎,再转

分类:名医验案| 阅读(43)| 评论(0)

内容摘要:朱良春老师应用甘温除大热法亦有独到之处,今选其别阴阳、分虚实、师李氏甘温除大热之法而不用补中益气汤之方之治验二则并浅析体会,以论证中医内伤热病学说涉及到临床各科的事实。以期引起学者注意运用中医的甘温除大热法则,治疗现代医学所不能解决的内伤发热诸证,如所谓功能性发热,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发热,血液病发热(如白血病、败血病)中毒性心肌炎,各种结核病,癌肿发热,肝胆病发热,泌尿系以及手术后发热,产后发热或所谓原因不明发热及发热待查等,并用中医治疗内伤发热的优势,论证中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关键词:甘温除大热,六君子汤加味,加减理冲汤,朱良春

李东垣创立之甘温除大热法,是

分类:名医验案| 阅读(48)| 评论(0)

2、气滞血瘀 高热久羁,理冲汤加味退大热

《素问调经论》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朱师指出:“诸(般)发热,较易理解,惟独脾中元气不足,阴火上冲之发热证,既与外感相似,又同阴虚有别,阳气当升反降,阴火当降反升,其治法当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旨,采用甘温除大热之法”。朱师常用张锡纯之“理冲汤”加减治疗妇人气滞血瘀,高热久羁,疗效卓著。 笔者验之临床,屡获著效。曾治汤某,女,38岁,患者因长期发热,体温每日上午38.5℃至下午时渐降至37.5℃,多方求治年余未效,形体日渐瘦削,b超检查诊断①慢性盆腔炎,②子宫附件囊肿。医院实验室查血小板减少,刻诊

分类:名医验案| 阅读(29)| 评论(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