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传八卦

 水晶宫114 2014-12-13

  八卦掌广为流传,是在清朝咸丰年间,在北京一带最为盛行,董海川先生那时在北京授艺,独创一格,自成体系,所收弟子甚多,影响最大。其实,八卦掌并非始于董海川,在其公开传艺前,已有同门师兄李振清及萧海波传艺于任致诚、刘学正、陈家泰等人。在董氏八卦掌真传尽失的今天,李,萧二公的传人至今仍保留着八卦掌的原传功法。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我们特将这濒临失传的萧氏八卦之真髓 (见《萧氏原传八卦掌精髓》一书) 整理出来,奉献给广大读者。原传八卦掌法的入门之基为夹马桩,其训练原则是通过间架的静力定型而拉伸人体的筋骨及改造内脏系统和呼吸的平稳状态。使周身形成一个整劲后,再求上下肢和腰身各处形成的合力协调一致。 (图 1为襄法,图形为撞法,见《萧氏原传八卦掌精髓》一书) 八卦掌对整劲的认识是上肢与背部的筋力连结,下肢与腰围的筋力连结,腰背与胸腹的筋力连结,四肢、躯下、头、颈、整体腹背两面各成系统的有张有缩的筋力连结,以及内脏各器官的呼吸配合下周身筋力张缩的一致运动 (如图 3夹马桩,见《萧氏原传八卦掌精髓》一书) 。八掌法之桩形注重椭圆形的连结放长,其掌法运动注重走中发力,但任何掌式的相互连接必须是基本掌式的弧形变化。并强调无论身体在任何一个角度都必须保持躯干的中正,双掌的弧线内外拧转磙动全由身体高低反侧的运动带动而得,故亦如大成拳一样处处是桩与桩的变换。八卦掌运动的原理充分利用了关节为动力枢纽的这一特点。掌式的变化和步法的运动均由四大关节 (双肩双胯) 的 360度的旋转而得。配合手臂的螺旋拧转,从而保证劲力直达指梢,碰哪哪有力的均整状态。王芗斋先生对大成拳的创立从根本上吸取了八卦掌的功法,「摇旋」的训练就是八卦掌的入门之基,通过身与手臂的反称定型,利用关节的功能把身体象砣螺一样转起来,使关节象机轮一样灵活、有力,故「关节若机轮」的明训就是八卦掌的经验之谈。八卦掌的运动形式是起动游走法,就是通过整体劲力在关节和重力的反作用力下完成的,其步法基本形式是摆扣步,即双足行进中提胯落胯的训练,并在身体处于各状态下的间架不失。 (如龙行步) 王芗斋先生认为,八卦掌中的身法、步法极其实用,相对形意拳的直中打法要灵活多变,而且身体的起伏拧转是武林所独有的,故把龙行步纳入大成拳之步法试力之中,只是减少了身体的起伏幅度。王芗斋先生认为随着西方体育的介入,中国武术必须把间架向高提起,不然下肢承受上体的重压不但步法不灵活,而且会被拳击手的居高临下攻击压着打。中国人种的先天素质不如西方,中国人本来就矮小,若再降低重心则更处于劣势。实践证明,八卦掌有三盘练法而以下盘最难,但下盘练法若以功法来训练则未尝不可,若以技法向当今武林挑战则不会乐观。原传八卦掌对王芗斋先生的提示,使王芗斋先生原传形意拳法的身法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噼、崩、钻、炮、横拳的爆发起动不单单局限于整体加惯性的推动式发力,而是以试力为着眼点,通过波浪起伏,嵴柱带动躯干的蠕动式折叠倾压状态涨缩来加大手臂的打击力度。击打时只求正与不正而不管中与不中的意识,形体的无意识发挥,而崩拳炮拳之裁膀发力也弥补了原传形意拳的单一发力,尤其芗斋先生对偏拧钩挫等技术的探讨充分适应了一些高频率,快节奏的拳法。这些技术形式的配备均由波浪式、偏式、螺旋式、摇旋式的身法运动带动而起的,从而更加丰富了八卦掌的身无定式的移动空间,王芗斋先生曾忆少年时观程庭华先生做拳叹曰:「真若游龙游空,百折千回,令人难知其功劲......」正是这种深刻的认识,使王芗斋先生对大成拳强调「进退旋转似猫行」的步法内涵,而身法似惊蛇之波浪产疾行,白鹤之振翅飘舞,神龙之螺旋起伏及波浪之逆水轻挥等等都能表达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萧。八卦原仅有削、掖、塌三掌,古称老三掌。这三掌技术是针对八卦掌特有的步法及身法而设计的,如削掌是在走转中间架不动,拧裆反胯而成,横向螺旋发力,掖掌是在走下方压缩发力,塌掌是在身形拧转中实然扭动腰身向对方胸腹的发力轨迹。这三掌均被王芗斋先生纳入大成拳之操法中虽略有变化,但本质相同。八卦掌中腿法「胸前挂印腿」被王芗斋先生通过修正变为穿裆脚,原传八卦之胸前挂印是在走转中突然回身提膝,利用胯的催动把脚蹬出去,同时身体相应地后仰与前蹬踹之腿形成互争。以维持一足支撑的平稳能力。萧氏八卦掌为河北固安县萧海波先生所传。萧海波生于1863年(清同治二年),先生少年时,在家乡给富户做短工,并从该富户所聘的拳师李振清学八卦掌技四、五年。十九岁离师外出访艺,先去河南嵩山少林寺,又走京都,遇闻人达引入热河侧坡,从避暑山林地区进行反清活动人士学八卦掌技八年。艺成后,复返京都入庄王府任拳技教师。清亡后,回乡。1930年前,经盟友张占魁邀请在天津授艺,至1944年返乡,传人今有卢忠仁(现85岁)等。1958年,先生在乡无疾而终,终年九十六岁。 1900年庚子事变,八卦掌传入程廷华愤击德寇英勇牺牲,萧海波先生亲身经历了这一事变。此前,萧氏还对八卦掌另一传人马维琪予以关照,多次参与马氏师徒等人“说手论技”,对他们的学艺经过和技艺成就了如指掌。萧氏在津授艺时,张占魁曾介绍八卦掌在清代流传的实况,由此引进程廷华的长子、次子向萧氏求艺,并安排程之三子在萧氏的场地教授初学者。八卦自清代末年兴盛起来,自成一家,与自明代兴起的“内家拳法”和相继而兴的形意拳、太极拳等合称作内家拳,这些拳技本身内在共有的东西就是至今未被发现的我国古代“射法”的“体直”原则,体现在拳技动作上的“周身完整劲力”之法。“周身完整劲力”之法,在太极拳表现为“身正”,在形意拳表现为“三体看斜是正”,在八卦掌则是“拧裹偏斜下的‘身法四正’”。它是一种既能技击又同时能养生的优秀拳法,它不但注重人体的外在功法,更注重人体的内在训练,最终达到人体内外的高度平衡与统一。

原传八卦掌桩功


肖海波,生于1863年(清同治二年),河北固安县人,所传八卦掌偏重于江湖搏杀功能,基本功是“百炼不如一站”,即站桩。
  肖氏八卦掌桩功的锻炼要领为“头上项,神静气清,为先天;胸中空,气沉丹田,为华盖;尾下垂,直伸海底,为鸠尾”。这三块与太极拳的“悬顶”、“含胸”和“尾闾正中”的含义相同。对照一下古代射法对这三个部位的要求“额前临”、“吸胸”和“腰以挺为直”可以看出,这些诀要本意在于改造人体脊柱后天形成的自然弯曲,以求人体后天缺乏运动的方面有所动作,补充了人体习惯动作的功能不全。
  四肢的六诀是:两上肢的腕、肘、肩三对关节为“出、入、退”;两下肢的踝、膝、髋三对关节为“地、恳、空”。这六诀是,上肢的上臂和前臂通过腕“出”、肘“入”、肩“退”的用劲对称起来;下肢的股和小腿通过踝下压“地”、膝向上“悬”、髓下陷似“空”的用劲,对称起来。人体四肢六个环节(上臂、前臂、手、股、小腿、足)的动作用劲对称起来,那么,在任何一个或某几个运动环节动作时,就不是孤立、离散和顾此失彼的了。同时,再加上脊柱运动的功能完全,人体在进行拳技动作时,就不同于通常情况下的表现力量的动作了,它们总是呈现出一种整体系统性的有机的统一样态,并且使习练者逐渐显示出气顺、血和、筋舒、皮健、劲足的练功特征。
  我们有时看到好的拳技演练者,对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到那样的“整”,就是由于这样一种动作的内部关系所决定的。
肖氏八卦掌的极功,不同于气功站极,气功站桩往往要凭练功者的自身体验来验证练功效果,而这种体验因心理因素的作用,又往往是极不可靠的。肖氏八卦掌的桩功,在站桩锻炼过程中的气顺、血和、筋舒、皮牌、劲足都是有一定的外在标志的。
  “气顺”首先要“气沉丹田”,从人体胸廓的呼吸形式上看,是胸部平稳、腹部丰满、背部圆撑、腰不过分地下塌。这样的呼吸形式,一方面调整了脊柱习惯形成的弯曲,一方面促进了内脏“内稳态”的机能平衡。
  “血和”可以从手、臂部的静脉有无“曲张”现象判断。四肢的动作用力得宜,静脉管回血通畅,脉管隐伏,而肌肉的韧度则是很强的。
  “筋舒”是周身肌肉没有局部性的紧张缩短现象。这一点和“气顺”、“血和”又是互相制约的。
  “皮腱”不是“皮粗肉厚”,而是肢体与肌肉呈“滑脱”状态,古代称这步功夫为“腾膜”(即肌肉能够承受较大的撕扯力)。
  “劲足”的含义不是指人体某处或某些部位做出习惯性的肌肉用力,而是指周身通过“气顺”、“血和”、“筋舒”、“皮腱”的锻炼,即使是在静止性的动作上,周身肌、腱、皮部的韧性都是很强大的。
  肖氏八卦掌的桩功,是武技的根基,习者在桩功锻炼过程中,因骨胳有相应的内在活动,从而使骨胳坚实,骨髓丰满,提高抗断、抗弯、抗压的机械性能,并能使肌肉健壮、伸长有韧性,长出“摽骨筋”,改变后天习惯上的片面发展素质。技击上能调动筋骨力量。运用整体力,在刹那间通过某接触点起作用,发出强大的劲力能量。从而达到动静相兼、虚实互换,松紧交替,上下周全,内外相合,刚柔相济。基于此,再进行人体四肢、躯干等各处动作的锻炼,形成一个“整中有分,分不失整”的完整统一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