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疼27方

 学中医书馆 2014-12-16
胃疼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的病证。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病。
胃痛的诊断要点 
临床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
常伴有痞闷、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甚或吐血、便血等症。
发病常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累受寒等有关。
X线胃肠钡餐检查、纤维胃镜检查,常可发现胃、十二指肠病变。

胃痛的辨证分析 
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几个方面,导致胃的气机阻滞,胃气失于和降,不通则痛而成。其病变部位在胃,与肝脾有关。
临床辨证当分寒热、虚实、气血。一般以饮冷受寒而诱发,胃脘冷痛,得温则舒者属寒;脘痛灼热、痛热急迫者属热;脘痛且胀、嗳气则舒者属气滞;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者属血瘀;得食痛甚、拒按者属实;得食痛减,喜按者属虚;若嗳腐吞酸,恶心厌食者属食滞。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原则,并根据寒热虚实证候,分别采取不同的治法 
胃痛的辨证治疗 
寒邪客胃型
【证见】 胃痛暴作,畏寒喜温,得温痛减,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 散寒止痛。
【方药】
1.主方良附丸(谢元庆《良方集腋》)加味
处方:高良姜12克,香附10克,荜茇10克,吴茱萸、陈皮、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胃气痛片,每次5片,早晚各服1次。
3.单方验方
(1)荜蔻散(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
处方:荜澄茄、白豆蔻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服1.5~3克。
(2)葱头生姜饼(漆浩《良方大全》)
处方:连须葱头50克,生姜20克。上药共捣烂炒热布包成饼,乘热敷胃部,每日2次。
饮食停滞
【证见】 脘腹疼痛胀满,嗳腐吞酸,恶呕,大便不畅。舌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 消食导滞。
【方药】
1.主方保和丸(朱丹溪《丹溪心法》)
处方:神曲12克,山楂15克,莱菔子12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陈皮6克,枳实10克,连翘12克,布渣叶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保济丸,每次l瓶,每日2~3次。
(2)保和丸,每次1瓶,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
(1)鸡香散(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
处方:鸡内金、香橼各1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l~2克。
(2)紫苏四香汤(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处方:紫苏10克,藿香10克,丹参10克,广木香10克(后下),枳壳10克,鸡内金10克,神曲10克,香附10克,茯苓10克,砂仁6克,沉香3克,甘草3克。水煎2次分2次服。一般药1—2周见效,4个月为1个疗程。
肝气犯胃型
【证见】 胃脘胀痛,疼痛连胁,嗳气频繁,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苔薄白,脉弦。
【治法】 疏肝理气和胃。
【方药】
1.主方柴胡疏肝散。(张介宾《景岳全书》)
处方:柴胡、枳壳、赤芍各12克,香附1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气痛散,每次2克,每日3次。
(2)金佛止痛丸,每次1—2瓶,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
(1)姜附散(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
处方:姜黄18克,香附(妙)15克。共研细末,每次2-3克。
(2)疏肝和胃饮(谭日强验方)
处方:柴胡10克,白芍15克,当归10克,瓜蒌10克,薤白10克,枳实6克,法半夏10克,陈皮5克,蒲公英15克,煅瓦楞子10克,甘草3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3)胃宁汤(《山东医刊》)
处方:柴胡10克,煅瓦楞子15克,炒海螵蛸12克,广陈皮炭3克,麦芽炭6克,焦神曲12克,沉香6克,广木香6克,延胡索9克,砂仁6克,制香附9克,炒白芍15克,丹参15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肝胃郁热型
【证见】 胃脘灼痛,痛热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治法】 疏肝泄热和胃。
【方药】
1.主方化肝煎(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栀子12克,牡丹皮10克,白芍15克,陈皮6克,青皮10克,吴茱萸6克,黄连10克,蒲公英3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三九胃泰颗粒冲剂,每次1包,每日2次。
3.单方验方
(1)柴胡公英汤(刘国普验方)
处方:柴胡12克,白芍15克,枳实12克,蒲公英30克,法半夏、黄芩各10克,砂仁6克(后下),甘草6克。水煎服。
(2)黄芩清热汤(李振琼验方)
处方:黄芩12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黄连10克,枳壳10克,蒲公英20克,竹茹10克,麦冬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瘀血停滞
【证见】 胃痛日久,痛有定处而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脉涩。
【治法】 活血化瘀。
【方药】
1.主方失笑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丹参饮(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蒲黄、五灵脂各10克,丹参15克,檀香6克,砂仁6克(后下),延胡索12克,香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吐血或黑便者,可加三七末6克、白及15克。
2.中成药金佛止痛丸,每次1~2瓶,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五枯散(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
处方:五灵脂9克,枯矾4.5克,共研细末,分2次开水送服。
(2)瘀阻胃痛方(武汉市中医院验方)
处方:当归、丹参、乳香、没药、白芍、甘草、海螵蛸各30克,共研为末,每次8克,每日3次。
(3)益中活血汤(刘正锡《新千金方》)
处方:黄芪30克,吴茱萸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乌梅10克,丹参15克,乳香9克,没药9克,肉桂6克(冲服),生蒲黄10克,川芎12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胃阴亏虚型
【证见】 胃脘灼痛,嘈杂似饥,口干咽燥,大便于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养阴益胃。
【方药】
1.主方一贯煎(魏之琇《柳洲医话》)加减
处方: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生地黄15克,枸杞子12克,当归6克,白芍15克,川楝子1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珍珠层粉,每次2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百合丹参汤(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
处方:百合30克,丹参20克,水煎服。
(2)阴亏胃痛方(郭海峰《新中医》1978.4)
处方:沙参、麦冬、天冬、白芍各12克,糯稻根、太子参各15克,佛手9克,砂仁3克。水煎服。
(3)养胃止痛汤(李振琼验方)
处方:当归10克,白芍15克,石斛10克,玄参10克,玉竹10克,青皮10克,香附6克,丹参15克,蒲公英15克,素馨花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脾胃虚寒型
【证见】 胃脘隐痛,泛吐清水,喜温喜按,纳差,便溏,神疲乏力,或畏寒肢冷。舌淡,脉细弱。
【治法】 温中健脾。
【方药】
1.主方黄芪建中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黄芪18克,白芍15克,桂枝10克,白术12克,党参15克,干姜6克,木香6克(后下),大枣5枚。水煎服。
2.中成药
(1)胃乃安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
(2)香砂六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附桂理中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
(1)虚寒胃痛方(于瑞珍等《山东中医杂志》1984.2)
处方:党参、黄芪各12克,干姜10克,茯苓、白芍各20克,炙甘草15克。水煎服。
(2)参芪温中汤(李振琼验方)
处方:党参30克,黄芪30克,白术20克,茯苓12克,吴茱萸6克,乌药9克,木香10克,丹参15克,素馨花10克,干姜9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3)良附温中汤(赖天松《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高良姜6克,香附9克,春砂仁6克(后下),肉桂6克(冲服),木香9克(后下),乌药9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胃痛的其他疗法 
1.贴敷疗法
(1)老生姜60克,葱30克,捣烂炒热,趁热敷痛处。
(2)食盐250克,炒热用布包好,热熨腹部,冷后再炒再熨,每次敷半小时。
2.埋线疗法 以下三组穴位轮流使用,用羊肠线埋植:①足三里(左),胃俞透脾俞;②中脘透上脘,足三里(右);③下脘,灵台,梁门。每次间隔20~30日。
2.针灸疗法
(1)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适用于各种胃痛。实证用泻法,虚痛用补法。
(2)艾灸:中脘,足三里,神厥。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3. 指针疗法(周身多经脉调理加局部选穴刺激治疗)
4.饮食疗法
(1)砂仁煲猪肚:猪肚250克,砂仁10克,共煲至猪肚烂熟,盐调味服食。适用于肝气犯胃型。
(2)豆腐石膏汤:生石膏30克,豆腐2块,加适量水煲2小时,调味饮汤。适用于肝胃郁热型。
(3)百合糯米粥:百合30克,糯米60克,加水煲粥,粥将成加入冰糖适量,熔化后服食。适用于胃阴亏虚型。
(4)白胡椒煲猪肚:猪肚1个,白胡椒15克(打碎放猪肚内),把猪肚两端用线扎紧,加适量水煲至猪肚烂熟,调味分次服食。适用于虚寒胃痛。
(5)田七炖鸡蛋:三七末5克,鸡蛋2个,白糖适量,将鸡蛋打人碗中,加入三七末和冰糖拌匀,隔水炖熟服食。适用于瘀血胃痛。
5.预防调护
饮食有节,防止暴饮暴食,宜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忌生冷、粗硬、酸辣刺激性食物。
尽量避免烦恼、忧虑,保持乐观情绪。

胃疼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其发病原因是由于饮食不调,情志刺激,脾阳素虚,感受外
寒,胃火和降所致。
1.吴茱萸治胃疼
[配 方] 吴茱萸5克,生姜5克,半夏5克,神曲5克,党参 5克,枣2粒,苍术10克,砂仁5克。
[制用法] 煎汤服。
[功 效] 治胃痛。
2.逍遥散治胃疼
[配 方] 柴胡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甘草5 克,薄荷2.5克。
[制用法] 共研为散调服。
[功 效] 治胃痛。
3.匀气散治胃疼
[配 方] 丁香10克,白豆蔻15克,檀香15克,木香15克,藿香15克,砂仁10克,甘草5克。
[制用法] 共研为散调服。
[功 效] 治胃痛。
4.理气平肝散治胃痛
[配 方] 柴胡15克,白芍20克,枳壳15克,甘草2.5克木香 10克,香附10克,乌药10克,青皮7.5克,川芎
10克,元胡15 克,灵脂15克。
[制用法] 研为散调服。
[功 效] 治胃痛。
5.桂花根治胃痛不适
[配 方] 桂花很、橄榄根、狗尾草各20克。

[制用法] 酒水各半炖服,加入瘦猪肉也可以。
[功 效] 治胃痛不适。
6.山羊血治胃疼
[配 方] 胃痛取山羊血86克,装砂锅置炭火浓缩为未。
[制用法] 分3次服,服用时可加白糖少许。
[功 效] 止痛如神。
7.胡椒、大枣、杏仁治胃疼
[配 方] 胡椒9粒、大枣3枚、去皮杏仁5粒,研末。
[制用法] 用热米酒服卜,疗效佳。
[功 效] 本方尤对虚寒胃痛有特效。
8.香灵胃痛散治胃疼
[配 方] 广木香9克,五灵脂9克,元胡9克,共研细面备用。
[制用法] 每次9克,黄酒60克送服,每隔3小时服1次。如 无黄酒,白开水送服。
[功 效] 用治胃口痛,胸满气郁,两胁发胀。
9.鸡蛋壳治胃疼
[配 方] 取鸡蛋壳烤焦,研为末。
[制用法] 早晨用米汤或用酒服。
[功 效] 疗效佳。
10.仙人掌和牛肉治胃疼
[配 方] 取仙人掌晒干研末。
[制用法] 1次3~4克,清水送服。或取鲜仙人掌30~40克,细 切,与牛肉70克共炒,服牛肉和仙人掌。
[功 效] 治胃痛。
11.胡椒热敷治胃疼
[配 方] 取胡椒80克,研细末。
[制用法] 装布装,敷痛处,在其上边再用热水袋加湿,发汗,治愈。
[功 效] 本方尤其对胃寒作痛有效果。
12.鲑鱼头和牡蛎壳治胃疼
[配 方] 取咸鲑鱼头置砂锅,烧黑研末,另取其—半量的牡蛎壳研末,与鲑鱼头末混合。
[制用法] 1日3次,1次服3.8克。
[功 效] 治胃痛。
13.青胡桃治疗胃痛
[配 方] 取尚未成熟的青胡桃2250克。
[制用法] 洗净,捣烂装小缸,加60度烧酒3750克,密封,置太阳处晒20~30天,待酒和胡桃呈黑色时,过滤
取汁,加白糖375克备用。每天2次,每次服10克,或胃痛发作时即服。
[功 效] 可止住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的疼痛。
14.桂皮山渣汤治饮食寒凉的胃痛
[配 方] 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红糖30克。
[制用法] 先用水煎山楂,后人桂皮,待山楂将熟去火,滤汁人红糖,调匀,热饮。
[功 效] 治饮食寒凉的胃痛。

15.牵牛子治胃气疼痛
[配 方] 牵牛子、黑丑、白丑各60克,香附150克,五灵脂15克。
[制用法] 共为细末,炬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1丸,日服3次。
[功 效] 治胃气疼痛。
16.延胡索治胃痛
[配 方] 延胡索、白芍、川楝子、生甘草、海螵蛸、制香附各9 克,蒲公英15克,沉香曲12克,乌药6克。
[制用法] 水煎,日1剂,分2次服下。
[功 效] 治胃痛。
17.桂枝汤治虚寒胃痛
[配 方] 桂枝9克,白芍12克,甘草4克,生痿5片,大枣7 枚,当归9克,生黄芪12克。
[制用法] 水煎内服,日1剂。
[功 效] 治虚寒胃痛。
18。连香散治胃痛
[配 方] 黄莲(炒炭)6克,黄柏(炒炭)3克,大黄(炒炭)4.5 克,乳香9克,干姜2.4克,共研细末备用。胃痛不
出血。
[制用法] 每次服0.6-0.9克;胃痛出血,每次服1.5--3克;大量 出血,每次服6-9克,白开水温服,每日3
次,或每隔3小时服1次。
[功 效] 治胃脘痛、胃出血、吞酸、呕吐等症。
19.胃痛用寄生
[配 方] 苦楝木寄生、沙梨树寄生、葵扇子各30克(捣碎)、黄 皮木寄生15克。实热型加救必应寄生、白节藤各
15克;虚寒型加 桂木寄生30克。
[制用法l加水煎至1碗,早、晚分服。
[功 效] 治胃痛。
20.高良姜糯米治胃痛
[配 方] 高良姜30克,粳米50克。先用高良姜加适量的水, 在沙罐内煎取药汁;冉用药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
之。
[制用法11日1次,连服3-7天。
[功 效] 本方适用于胃寒性胃疼。
21.小茴香胡椒治胃痛
[配 方] 小苘香10克,胡椒12克。
[制用法] 两者共为细面,酒糊为丸,每服3—6克,温酒送下。
[功 效] 本方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疼痛。
22.人参青皮治胃痛
[配 方] 人参、青皮、陈皮、丁香各7克,白术5克,炮附子、 苹果仁、炮干姜各4克,姜制厚朴、炙甘草各2
克,生姜3片,红枣2枚。
[制用法] 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 效] 本方温中祛寒,适用于胃脘胀满疼痛。
23.猪肚治胃病
[配 方] 猪肚(狗肚更佳)1具,粳米100—150克,丁香、肉桂、茴香各适量。
[制用法] 将前述各味—齐放人锅中,冉加入一些调料,如姜、葱、盐、酒、酱,文火炖至极烂,粳米煮粥兑人,
空腹服,日3次。

[功 效] 本方健脾温中,适用于胃部疼痛。
24.胡椒治胃痛
[配 方] 胡椒15克,肉桂9克,白术、葱头各15克,猪肚1 个,食盐适量。
[制用法] 将猪肚洗净,再把药料拌适量盐,填人猪胃中,放人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至猪
肚烂熟,空腹时吃猪肚,饮汤。每次—小碗,1日2-3次。
[功 效] 本方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25.代赭石治胃脘疼
[配 方] 代赭石、橘红、白茯苓、炒竹茹、旋夏花、瓜蒌、左金丸、金铃子、法半夏、炒薤白、生姜、金石斛各
50克。
[制用法] 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 效] 适用于胃脘疼痛又呕吐酸水。
26.鲫鱼治胃痛
[配 方] 鲫鱼250克,生姜30克,橘皮20克,胡椒3克。
[制用法] 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同包扎在纱布袋中,填人鱼肚,置锅内,
加水适量,小火煨熟,加盐少许,空腹饮汤食鱼,日2次。
[功 效] 本方适用于感寒后之胃部疼痛。
27.蒲公英治胃痛
[配 方] 蒲公英3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红花8 克,徐长卿12克,陈皮8克,大贝母12克。
[制用法] 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功 效] 安胃,止痛,散结,适用于胃脘痛,滞胀纳呆属气滞络阻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