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诗与画的美学意境

 水共山华 2014-12-17
 本帖最后由 知味堡人 于 2012-5-11 08:27 编辑

                                                              浅谈诗与画的美学意境
      在中国艺术史上,诗歌和绘画均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们彼此之间密切相关,携手并肩地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诗与画形成了特有的相互关联的美学意境,共同创造了中国艺术的辉煌。特别是中国的山水诗历来就注重画意的营造,从而描摹自然,以形似取胜,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画与诗,皆陶冶性情,凡可入诗者,皆可入画。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无言的诗。苏轼评述王维的诗:“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清代叶燮说:“故画者,天地无声之诗。诗者,天地有色之画。”可见,诗借助于文字表意,而画利用空间线条达情。诗与画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在意境上也是相互默契的。富丽的语言可以为我们描摹一个“画境”,亦可以为我们营造一片“诗境”。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唐朝诗人齐己的咏物诗《早梅》 )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雅的风韵,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与情愫。言语平淡素雅,抒情含蓄隽永,无雕琢之痕。突出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营造了一种高远、清和的境界,蕴意十分丰富。“意”与“象”应,情与景合,虽以诗示,但营造了诗与画的共同美学境界。   
      王维更是将诗、书、画、音乐、禅融于一体。他是一位书画家,将草书的笔断意连、绘画的计白当黑和大写意技法用之于诗词,产生了“象外之象”效果;他又是一位禅者,将禅宗的思想融进了诗词,他以禅的静观心态来过滤他的诗的语言,开创了新一派的山水诗词境界。他的山水诗词实现了禅境、诗境、画境的高度统一。如: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就将气、象、形、神、光、影、声、色交织映照,静之壑幽林深,动之云卷水流。远山尽缥缈,似有若无;近处犹大笔泼墨,林木沟壑尽显葱茏,大笔渲染之外,却又有工细之笔,樵夫隔水相问,如在近前。然而诗人主旨并不在描绘山水之景,而是背后的禅意。诗人用语言画出的这幅终南山图,给人留有“意余于象”之感。山之崇高,人之渺小,处处生悟,层层入禅。云、雾、水、石、树……别无浊物,象清;偶有问路及砍柴之音,……别无杂音,声清;青树翠蔓,……别无杂染,色清;游者、樵夫……别无喧嚣,人清;听水观山……别无恶念,心清;独阅山景……别无所求,神清……此情此境此趣此韵,澄澈清净,全是禅意的蕴结与积淀。其山水诗以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美在盛唐诗坛上,除李杜以外,鲜有堪与比肩者。言不重华饰,明净淡雅,虚实相济;意象空灵剔透,虚幻静谧,富于变化;讲究音响,以动写静,动静相映,从而创造了一个主观精神与宇宙精神共存的广阔境界。
       同样,绘画亦能体现“诗境”。 在中国画审美中,简明不等于空洞无物,而简明疏淡恰恰是最高的境界。宋代画家郭若虚说:“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八大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都是绘画的高层境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人称“画中兰亭”。画面展现数百里富春山景色,层峦起伏。山麓间,村居掩映, 疏疏落落;渔钓者,放舟江心,俨然世外桃源。画法用长披麻皴,用笔起伏跌宕,疏松紧密有度,柔软娟秀中见率真自如。该图虚实有致, 诸法皆备,飘逸灵动,跃然纸上。因此,从绘画的具体形式强调水墨趣味。元四家,俱是品格高尚,学问渊博之人,在绘画上继承荆、关、董、巨的传统。风格技法都很精湛,但他们画风都不求形似,画树不似树,画石不似石,所谓逸笔草草、不拘泥于形似者,用白石老人概括的一句话:“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耳!”。
       总之,诗与画同源不同流,互为衬托,共铸了审美意境之神韵,在审美意境的营造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〇一二年四月三十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