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谈听课

 梦想教育 2014-12-26
摘 要听课,是教研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听的课一般分为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随堂课等。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每个学校都规定了每个老师每学期要听一定数量的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听课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但是有的老师听了课后,却不能从中感受到多大的益处,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听课的积极性和听课的效益。如果对听课的规律作一了解,或许能够帮助这些老师提高听课的兴趣和效率。
  关键词听课;角色定位;反思、总结
  
  一、听课该听什么
  
  (一) 关注教师的教
  1.应关注课堂教学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型不同,课的结构也不同。我们在听课时,要看讲课教师是怎样安排课堂结构的。例如:怎样创设教学情景,选择切入点,导入新课;教学目标在何时采用、以何种方式呈现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好奇或兴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通过课堂提问使学生有意识地从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关的旧知识,并激活旧知识以帮助获取新知识;怎样通过简明、准确、生动的语言系统呈现新内容;采用何种方式完成对新内容的巩固;如何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重庆市加强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听课者最应该首先领悟的就是讲课教师的这种匠心,学习宏观把握课堂的技巧,达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目的。除了注意每个环节的实现方式,听课时还要注意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看各环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主次长短是否有序,节律起伏是否有致,是否有“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不合理状况等。
  2.重点难点的突破
  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能否突破,标志着这节课的成功与否。重点内容通常是指在教材中或因讲述详细所占篇幅大,或是归纳的结论、规律所占地位突出的内容。难点是指大部分学生难于理解、掌握、运用的部分,有来自教材的难点,也有来自学生的难点。听课时就要听讲课教师是怎样纵横联系学生已有知识举例说明,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这些往往是他们积累多年教学经验的所得。
  3.板书及教学媒体运用
  一般说来,板书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它应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既能增强直观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此外,板书还具有训练学生的随意注意的主动性、便于课堂小结和课后复习等功能。教学媒体是对教学起辅助作用的,恰当运用媒体,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但是媒体运用不是多多益善,先进的媒体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听课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看讲课教师媒体的选择、运用是否行之有效。
  4.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氛围。这种氛围如果是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个好的教师能够创设一种愉悦、和谐、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能够平等对话,实现多重互动,完成情感交流;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能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和时空;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听课时还需要特别注意讲课者是通过何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是以激情感染学生,还是用亲切的语言鼓舞学生?是设置挑战性的情景激励学生,还是循循善诱而启迪学生?这些都是听课者听课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二)关注学生的“学”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他们对授课形式和程度是否适应,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作出怎样的情绪反应,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他们的困惑在哪些方面,突出表现、独特发现和亮点是哪些。学生活动的时间是否充裕得当,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等。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定要关注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并将之认真记录下来,以便促进我们寻找探求新的好的方式方法去加以突破。
  
  二、听课时的角色定位
  
  (一)审美者,品鉴者
  我们在听课时的最佳角色应该是审美者、品鉴者而不是批评家,要用一颗学习、宽容、理解、仁善之心去看待所听之课,而不是以挑剔的或不以为然的心态待之。我们应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能够及时发现讲课教师的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从这个角度讲,听课教师仅用审美的眼光去感受讲课教师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直观教具美等外在的美是远远不够的,那只是一种浅层次的美。我们还要用审美之心去品鉴领略任教者是怎样来表现内在美的:科学的理性美是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的;厚重的人文美是怎样通过丰厚的内涵、人性的感悟、历史的把握来淋漓体现的;还有一种化境之美,那就是民主教学中的平等、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更值得我们去品鉴学习。
  
  (二)参与者,研究者
  听课者应有“备”而来而听。听课教师一旦走进教室,在听课时就应主动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研究者,而不是“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旁观者。要时时把自己的教案或设想与听到的内容相比较,把感悟之处及时记下来;要时时注意保持高度的敏锐力和观察力,看人家的课程是怎样生成和发展的;要时时用发现的眼光去探究课堂上的即时状态,能及时发现听课过程中的亮点和独到之处;要时时采集学生学习活动的信息,并与讲课教师的教学意图相印证,把握真实的教与学的实际标准。听课者如果把自己定位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听课前无充分思想准备,听课过程中对讲课者及其教学漠然视之,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就不能了解讲课教师的意图,无法获取学生全面真实的课堂表现。这样听课,其效益可想而知。只有目的明确,有“备”而听,而且从思想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尽可能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而为自己有所收益奠定基础。
  
  三、听课后的反思、总结
  
  听课后,我们一定要及时认真地反思总结,断不可一听了之,不然,听课的效益是要大打折扣的。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讲课教师的课,不一定没有缺点。一节课的好坏,不同时期、不同学科有不尽相同的标准。此外,一堂好课还应做到要有科学性。这里的科学性,一指呈现的材料、知识、观点必须是正确的;二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有特色。一节成功的课必然包含着教师特有的教学风格--没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就很难把课讲出色,同时必然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思想。另外,一节课要有足够的信息量,而且结构严谨,密度合理。当所听之课被确定为一堂好课后,就要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讲课教师对教材为何这样处理,换成自己该如何处理?他是怎样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自己应怎样对其“闪光点”活学活用?思考之后,要和自己的备课思路进行对比分析,大胆地去粗取精,扬长避短,写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教案,并付诸实施,但不能生搬硬套。
  总之,要想在听课中有所收获,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并付出努力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