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古诗文阅读: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许愿真 2014-12-31

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点提要: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用法指词的活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但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辨析这些差异,掌握上述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必需的能力。

      1、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的显著特点,是由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词“是”;在古汉语中“是”主要作指示代词,汉魏以前一般不用来表判断。例如:

    “者……也”及其变体: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

    博鸡者袁人,素无赖。      宴婴,齐之习辞者也。

    用“乃”“为”“则”等表示:

    厅旁一屋,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非死,则徙尔。

    2 、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一般用介词“被”表示,还有不含“被”字的被动句。这两种形式,在古代汉语中同样存在,如“忠而被谤”、“兵挫地削”。但大量的被动句是以下几种形式:

    而君幸于王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之积威所劫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 、疑问句

    现代汉语多借疑问词〈代词、副词、语气词〉表示疑问,还可以借否定词表示〈如:你同意不?〉。古代汉语疑问句的构成形式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但使用的疑问词和否定副词的具体语言形式却几乎完全不同。

   〈1〉借疑问代词表疑问。例如:

    客何为者?     田园将芜胡不归?      奚惆怅而独悲?     薄乎云尔,恶得无罪?

    翩翩两骑来是谁?      安能辨我是雌雄?     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2〉借疑问语气词表疑问。例如:

    汝识之乎?      何可废也?      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3〉借否定词表疑问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壁,可予否?    汝忆  否?四五年前某夕,……

   〈4〉疑问代词、副词、语气词及否定词结合在一起表示更为强烈的疑问语气〈或无疑而问〉。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舍问,其 奚决焉?

   4、 倒装句

   在古汉语里,也和现代汉语一样,句子的词序按一定规律排列;但为了强调某一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就出现倒装句。现代汉语中有不少倒装句,但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形式更多,格式也更固定。 

 〈1〉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贤哉,回也。    谁与,哭者?

  〈2〉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沛公安在?    子何恃而往?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否定句 里,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彼不我恩也       莫我肯顾        未之有也

   借助“之”“是”宾语前置。例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     唯奕秋之为听〈唯听奕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唯余马首是瞻〈唯瞻余马首〉

   〈3〉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       荆州之民附操者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带长铗之陆离兮

   〈4〉介词结构后置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咨臣以当世之事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5、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非常普遍,其中不少省略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

   〈1〉省略主语

    承前省: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陈康肃公  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                               

    蒙后省: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

    对话省: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往〉。

    审谛〈视〉之,短小,黑赤色。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

   〈3〉省略宾语

    刿曰:“肉食者郫,未能远谋。”乃入见〈公〉。       可烧而走〈之〉也。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己〉。

   〈4〉省略介词宾语

    竖子不足与〈之〉谋        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缻缶瓦。      权以〈之〉示群下

  〈5〉省略介词

   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又试之〈以〉鸡           

方法提示:

   1、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理解和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和规律。例如:

    倒装句,其特点是句子的某个成分不在应有的位置。为了明确句意,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句子排列顺序,将这些成分复位。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向孙将军求救〉

    使负栋之柱,多于农亩之农夫〈比南亩的农夫还多〉

    2 、分类记例,举一反三

    将每种特殊句式选一个典型、短小、易记的例子,熟读牢记。以此为例,举一反三。如宾语前置的三种情况:“莫我肯顾”“尔何知”“唯你是问”;意动用法:“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高考题型:

  1、理解文言词语涉及词类活用〔2004  浙江〕

  2、翻译文言句子涉及特殊句式用法〔2004  广东〕

趋势预测:

  高考一般不会设题直接考查文言句式或词类活用现象,近年更是这样。只是在翻译句子或理解词语题中涉及;着眼于理解和运用,考查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辨别和运用的能力。

典型题例:

1、与“美哉寿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000  上海〕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大王来何操

C甚矣,汝之不惠        D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2001  北京·春季〕

A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            B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

C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      D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2003   北京〕

A〈师〉于是遂就书         B〈师〉金玉其行。

C君似不知〈郑君〉而曰然者    D〈原〉又曰:“兖、豫之士,吾所多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

4、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011   北京〕

A. 目中有疵,不害于视,(则)不可灼也

B. 喉中有病,(苟)无害于息,不可凿也

C. 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而)犹之为平

D. 遁逃奔走,(然)不使其难,不可谓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