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艾尔伯特的恐惧

 海派書鄉 2015-01-02

2014-11-11 科学公园

  10月31日是西方许多国家的传统节日万圣夜,也就是西方的“鬼节”。这天有个习俗,就是打扮成各种鬼怪的样子,跑出去吓人。这世上本没有鬼,这是常识,但为什么人们仍然会怕鬼呢?除了鬼之外,人们还会对各种各样的东西产生害怕情绪,比如黑暗、密集的东西、高楼、火、雷电、蛇……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展开讨论之前,让我们看看20世纪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实验“小艾尔伯特实验”,它是普通心理学课本经常提及的。


  小艾尔伯特是一名孤儿,一出生就被遗弃在医院中。在小艾尔伯特9个月大的时候,他被两个人挑选了出来,他们叫约翰·华生(John Watson)和罗莎莉·雷纳(Rosalie Rayner)。 华生当时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而雷纳是他的研究生兼助手。后来,华生给雷纳的情书被刊登在报纸上,成了当时心理学界一桩著名的丑闻,它导致华生不得不公开离婚并离开了学术界。但雷纳不离不弃,两人终于修成正果。这些都是在这个著名实验之后的八卦了,我们还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实验上。这两个人是研究团队的重要成员,后面就统称为研究者吧。


  整个实验是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里进行的。在实验之前,研究者详细检查了小艾尔伯特的情况,拿给他白鼠、白兔、猴子、狗、毛绒玩具等。小艾尔伯特很喜欢这些东西,不时地去触摸它们。和大多数孩子一样,这些东西不会让他恐惧。然后,研究者呈现给小艾尔伯特一只白鼠。他像往常一样很喜欢,正准备去触摸时,情况发生了变化,突然一声巨响把小艾尔伯特吓哭了。原来研究者准备了一根 1.2 米长的铁棒,巨响是敲击铁棒的声音。小艾尔伯特尝试了三次去接触白鼠,每次靠近时都伴随着一声巨响,每次都被吓得大哭。然后,研究者拿走了白鼠,小艾伯特回到以前的生活中。一周后,研究者重新把白鼠拿给小艾尔伯特。他尝试像往常一样准备触摸白鼠时,该死的巨响又把他吓哭了。这种情况重复了七次之后,小艾尔伯特再也不敢靠近白鼠。再隔一周后,当研究者将白鼠呈现在小艾伯特面前时,他露出了恐惧的情绪,开始躲避白鼠。


  随后,研究者把白鼠换成了白兔、猴子、狗等其它动物,用同样的方式让小艾尔伯特分别对它们产生了恐惧。然后将动物换成了圣诞老人面具、白色毛皮大衣等,也用同样的方式让小艾尔伯特对这些东西产生了恐惧。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实验之前,小艾尔伯特对这些动物与东西是喜欢的。在实验结束的一个月后,把这些实验中的动物与东西呈现在小艾尔伯特面前时,他仍然对它们十分惊恐。


  

  实验的结果发表在1920年二月的《实验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上。该实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实验的方法、研究发现以及实验的伦理。


  在20世纪初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占据着心理学界的统治地位,小艾尔伯特实验的方法虽然存在缺陷,但它试图通过实验而不是像弗洛伊德那样单纯的理论分析来验证猜想,这是对经典心理学在方法上的挑战。


  小艾尔伯特实验的方法与巴甫洛夫发现条件反射的方法一样,这在行为分析上叫做经典行为调节(classic conditioning)。在巴甫洛夫的经典行为调节方法之后,华生主张心理学的价值在于行为的研究,正式开创了心理学的行为分析学派。继巴甫洛夫与华生之后,伯尔赫斯·斯金纳(B. F. Skinner)发展了操作型行为调节(operant conditioning)方法。在这些早期的研究方法基础上,如今从行为分析、教育学当中发展出一个方法学的分支,叫做单一被试设计(single-case design)。单一被试设计是一套严谨的方法体系,旨在通过特定的程序从单一的研究对象中获得关系明确的结果。从经典行为调节到单一被试设计的体系建立,实验心理学近百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小艾尔伯特的实验发现了这样的事实:人对事物的特殊情绪反应是可以后天习得的。在那个时代,这可是一个革命性的观点,因为当时的主流心理学被弗洛伊德理论所统治着,人们普遍认为,人的情绪来源于无意识的本能和童年期被压抑的内心冲突。小艾尔伯特实验的发现还从结论上挑战了当时的心理学权威,影响深远。


  当然,从小艾尔伯特实验中我们并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人的所有情绪反应都是后天习得。我们能够得出的是,有一部分情绪反应来源于后天的环境。对于恐惧的最新研究发现,有相当比例的恐惧是由基因决定的。也就是说,除了后天习得的那一部分外,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先天就有广场恐惧、动物恐惧、密集恐惧、恐高及社会恐惧等。因此,我们的恐惧情绪先天因素占有较大比例,其余的才是后天习得的。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消除恐惧带来的影响非常重要。


  华生与雷纳不仅性丑闻在道德上影响极大,他们共同进行的小艾尔伯特实验也在伦理上引起极大的争议。按如今的伦理标准,这样的实验是无论如何不能进行的,当然,在20世纪初的时候还没有我们如今的实验伦理限制。实验结束后,华生与雷纳本计划对小艾尔伯特进行干预,以消除他对这些事物的恐惧。遗憾的是,实验结束后不久,小艾尔伯特就被人领养了,相应的消除程序并非实施。后来的调查发现,小艾尔伯特于6岁时死于脑水肿。


  继小艾尔伯特实验之后,相关的研究将实验伦理问题推到了公众面前。1979年,美国一个“保护参加生物医学和行为学研究人体实验对象”的全国委员会,推出了著名的贝尔蒙特报告(Belmont Report), 确立了人体对象研究的道德三原则,即尊重、有益及正义。按照贝尔蒙特报告的原则,小艾尔伯特实验是不符合伦理的。


  如今,行为分析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我们可以从现代行为分析的角度重新回顾小艾尔伯特实验。该实验中的恐惧情绪反应属于一种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或者叫调节性反射。小艾尔伯特本来只对巨响感到恐惧,这叫非调节性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通过将巨响与白鼠等同时呈现导致他产生恐惧反应,这个过程叫做行为调节 (conditioning)。将与巨响关联的白鼠更换成白兔、白色的棉绒等,研究习得的恐惧是否会迁移到其他物体上,这个过程叫做泛化(generalization)。最后,虽然没有来得及做,但研究者计划通过程序将他对这些东西的恐惧消除,这个消除的过程叫消退(extinction)。 虽然依据现代行为分析的标准来看,小艾尔伯特实验是粗糙的、不符合伦理的,结论存在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在20世纪初,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实验,值得载入心理学史。


  我们为什么会害怕鬼怪等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不妨从行为分析的角度来尝试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天生就会害怕一些东西。在适当的情境下,如果我们天生害怕的东西与鬼怪等建立了联系,就构成一种行为调节过程。按行为学原理,就会导致我们形成对鬼怪等东西的调节性反射。比如,夜晚的时候,你很害怕黑暗,久久不敢入睡,这时妈妈抱着你讲故事,说起了鬼怪,谈起了很多可怕的东西,你吓得一动不敢动。在类似的情境下,你很容易把鬼怪与黑暗和恐怖建立起关联,多次以后,怕鬼的调节性反射就建立起来了。


  这样的调节性反射一旦建立,则需要花很长时间和很大功夫才能够消退。而行为学还发现一个现象,叫间歇性强化。就是说某种行为一旦建立,如果偶尔强化一次,这种行为会保存得更久。本来我们怕鬼的情况会随时间而慢慢消退,但偶然在某个情况下又勾起了我们对鬼怪的恐惧,这会让我们对鬼怪的害怕持续得更久,甚至终生无法消退。当然,还可以有意识建立一种谈论鬼怪的环境,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各种鬼怪的样子,但没有实际的伤害,在这种环境下可慢慢地消除你对鬼怪的恐惧,这样的过程叫脱敏。


  在人的一生中,除了天生的恐惧倾向外,不同的经历会导致我们建立了各种调节性反射。你会发现人们会害怕各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怕鬼则是比较普遍的情形。根据一些调查结果,最常见的恐惧有:鬼怪、邪恶能力、蟑螂、蜘蛛、蛇、高处、水、封闭的空间、隧道、桥、针、社交中的拒绝、失败、检查和公开发言。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从实验伦理上,小艾尔伯特实验是不妥当的,但假如小艾尔伯特不参加这次实验并且生存完好,他的人生经历中还是有可能建立起其他种种恐惧。当然,实验伦理是必须的,至少可以保证实验对象免于本次实验的伤害。


  虽然这实验对小艾尔伯特本人是一个悲剧,但小艾尔伯特的恐惧给心理学带来了新的局面。如今,我们在万圣节的时候制造各种鬼怪的造型,除了欢乐还可以脱敏,但应注意排斥一些特别恐怖的情形,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伤害。能够有这样的认知,我们都应该感谢小艾尔伯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