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理情绪不要走两个极端

 心住至善 2015-01-03
处理情绪不要走两个极端

 

处理情绪不要走两个极端
 
    
在你们的社会中,有很多关于情绪的困惑。这一点,从「如何去抚养你们的孩子」所引发的大量的辩论和困惑中可见一斑。孩子们的情绪显然比你们要来得自然得多。这就会带来一些困难。如果你们某些道德边界被跨越了,可怎么办?如果情况失去控制了,成了一片混乱可怎么办?一个人需要给孩子一些规则,还是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他们要学会去理解自己的情绪,理解它们从何而来,并且为它们负责。通过你们的帮助,孩子们能够学会看到:情绪是不理解的一种爆发。这种理解将能够阻止他们的情绪肆意爆发和失去控制。理解带来自由,同时也在不压抑情绪的前提下,将你们带回到自己的中心。父母作为活生生的榜样教导了孩子,让他们以这种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

    你们在应对孩子的过程中遭遇的所有问题,对自己也同样适用。你们是如何与自己的情绪共处的?你们对待自己很严厉吗?当你们感到生气(或者忧伤)的时候,你们是不是会规范自己,对自己说:算了吧你,把自己收拾好了继续前进?你们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吗?你们觉得「对自己严厉」是好的和必要的吗?谁教导你们这样做的?是你们父母中的一个吗?

    又或者你们走向另一极?你们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不愿放开它们。有些人也常常如此。你们可能长久以来感觉「自己是外界境遇的受害者」,比如:你们成长的环境、你们的伴侣或者工作的环境。在过去的某个时刻,那些影响到你的负面事物让你产生了愤怒的情绪;而在那特定的时刻,与这种内在的愤怒连结给你带来了自由。【愤怒】让你们摆脱这些负面事件的影响而走自己的路。但是,你们却有可能因此而长久地沉浸于愤怒之中,再也不愿放开它。这【愤怒】没有成为一扇门,反而成为了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受害者的模式就形成了,而这跟治愈是完全不沾边的。它阻止你们真正地进入你们自己的力量中。

    「为你们的情绪负责」而不是把这「情绪当成绝对的真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当你们把它们当成绝对真理时,你们不是把它们看成是「因不理解而产生的爆发」,而是将它们「作为行动的依据」,从而做出一些失去中心的决定。

    同样的,情绪也会发生在那些「被给予过多的情绪自由」的孩子们身上。他们变得狂野和失去控制,他们变成了小暴君;而这不是对的。情绪混乱对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一样的无益。

    简短地说:你们在对待自己的情绪这个问题上,要嘛就是太过严厉,要嘛就是太过宽大。(同样,这也适合于你们对待自己孩子的情况。)我希望在那种「对自己的情绪过于严厉」这种情况再多说一点,因为它似乎是现在更普遍的一种情况。从六十年代开始,集体层面就开始意识到「压抑自己的情绪」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你们在「窒息自己的自然性和创造性」,事实上你们在「窒息自己的灵魂」。社会会创造出很守纪律和服从的孩子,他们对「规则的关心」超过了对「自己的心灵低语的关注」;而这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是一个悲剧。

    简而言之,你们在对待情绪这个问题上,要嘛太过严厉,要嘛太过宽容(同样,这一点也适用于你们对待自己孩子的情况)。我想多谈一谈「对自己的情绪过于严厉」的情形;因为在当今社会,这种情况似乎比较多见。

    但是另一个极端又如何呢?那种「认为情绪是正当的,以至于让它来控制和接管你们生活的方式」又如何呢?

    你们可以很好地观察到自己的内在是否有这样的情绪!你们对它们非常珍视,以至于你们将它们视为真理;而不是看到它们本来所是的样子:因不理解而来的爆发。这些就是你们与之认同的情绪。矛盾就在于:这往往也是一些给你们带来痛苦的情绪。比如说:无力(我无法控制、我无法应付)、愤怒(都是他们的错)或者悲伤(生活是悲惨的)。这些都是给人带来痛苦的情绪;然而在另一个层面上,维持这些情绪又让你觉得自己是独特不凡的。

    比如说:无力感(或者说受害者的那种感觉)!这种情绪模式有它的好处,它可能会给你们带来一种安全的感觉。它让你们从一些负担和责任中解脱出来。「我无法做到,不是吗?」这是一个黑暗的角落,不过它好像是一个安全的角落。与这个情绪的长久认同所带来的危险是:你们与你们真正的自由、你们内在神圣的核心失去了联系。

 

处理情绪不要走两个极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