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守章教授:临床麻醉监测快捷指南

 wybzzjcll 2015-01-16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12

  执 笔:余守章

  专家组:吴新民 于布为 岳云 曾因明 王国林 郭曲练 林财珠 周海燕 王泉云 孟凡民 衡新华 许学兵

  目 录

  一、麻醉期间临床监测的步骤

  二、麻醉期间临床基本监测

  三、麻醉期间临床扩展监测

  四、手术麻醉期间患者具体监测的要求

  五、监测仪器安全性检测

  参考文献

  临床监测是实时监则麻醉期间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才助麻醉科医师作出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保证的术安全,促进术后转归。

  一、麻醉期间临床监测的步骤

  1、正确安置并连接心电图电极、血压袖带和脉搏氧饱和度传感器。

  2、设置血压自动测量时间,通常每次间隔2~5分钟。

  3、通常观察II和V导联心电图。

  4、观察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图形和数值,开启脉搏音,并设置低限报警功能。

  5、麻醉科医师必须在麻醉期间全程始终在岗。

  二、麻醉期间临床基本监测

  1、氧合状态监测

  1)麻醉期间,始终认真观察患者皮肤、指甲或粘膜颜色以及手术野血液颜色来判断患者氧合状态,必须持续监测SpO2。

  2)吸空气时成人SpO2正常值为≥95%,SpO290%~94%为去氧饱和血症,SpO2<>

  3)如果没有合适的部位放置指夹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建议选用膜巾式脉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

  4)如没有膜巾式脉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须加强临床观察,并间断进行动脉血气分析。

  2、通气功能的监测

  1)必须观察所有麻醉患者胸廓运动和呼吸频率,全麻患者还需观察呼吸囊运动、听诊呼吸音,评估气道是否通畅,通气是否正常。

  2)机械通气时,必有连续监测气道压、潮气量、呼吸频率,推荐监测吸入气氧浓度。

  3)机械气时,设气道报警上下限。

  4)建议采用声光联合报警。正压通气时气道压不宜低于10cmH2O(防止通气不足或通气管路漏气);不能高于35cmH2O(防止压力性肺损伤)。

  3、循环功能的监测

  1)须从麻醉前到离开手术室或检查室时均应连续监测心电图,观察心率、心律和心肌是否缺血表现。

  2)可触诊所有麻醉患者脉搏、听诊心音、通过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脉搏形来协助判定循环容量。

  3)所有患者必须进行无创血压监测,测量间隔时间设置1~5min,或者根据临床实际需要设定时间。

  4)低血压(通常收缩压<>

  5)高血压(通常收缩压>180mmhg)反映麻醉过浅、容量超负荷或高血压病、药物的作用效果、止血带综合征等。

  三、麻醉期间临床扩展监测

  1、体温监测

  1)预期体温可能出现明显改变或怀疑体温已经发生明显改变的手术、长时间体腔暴露手术、失血量较大手术、需大量快速输血输流手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低温麻醉、热灌注等治疗情况下,必须进行体温监测。

  2)新生儿体温变化快,婴幼儿体温调节不健全,对长时间小儿手术和高龄患者手术必须进行体温监测,并采取保湿措施。

  3)对有恶性高热病史或家庭史的患者必须进行体温监测。

  4)全麻术中通常选择食道或鼻咽温度。

  5)皮肤常用于监测外周温度,休克患者中心体温与外周肢端皮肤温度差值对判断休克严重程度有帮助。

  6)正常中心体温的范围是36.8℃~37.2℃,除非需要,手术期间中心温度不应低于小36℃。

  2、尿量监测

  1)尿量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及内脏器官灌注(与有效血容量微循环有关)情况。

  2)长时间、复杂手术、失血量较多、高危和高龄患者手术须行尿量监测。

  3)术中尿量应在0.5~1.0ml·kg-1·h-1以上,必要时测定尿比重。

  3、有创动脉压监测

  1)桡动脉或足背动脉内测定动脉压,能实时了动脉及血压变化,有助于了解心肌收缩和外周血管阻力,特殊患者应在麻醉前行有创动脉压穿刺监测。

  2)动脉压力波形随呼吸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判定血管内容量。

  4、呼气未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1)全麻患者应连续监测透气未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确保报警功能功能正常。

  2)PETCO2的正常值为35mmHg~45 mmHg,PETCO2监测和呼吸CO2波形可用来评价整个气道及呼吸回路的通畅情况、通气功能、重复吸入情况及循环功能。

  3)必要时测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PETCO2的准确性,帮助判定死腔量。

  5、中心静脉压监测

  1)中心静脉压(CVP)可用间按评估循环血容量及右心功能。

  2)对于危重患者及心功能受损的患者、各类 心血管手术和嗜铬细胞瘤手术等血液动力学变化显著或失血量较大需大量快速输血轮流的患者,须行CVP监测。

  3)CVP正常范围为4~12cmH2O(3~9mmHg),小于4 cmH2O(3 mmHg)表示循环血容量不足,大于15 cmH2O(11.5 mmHg)提示右心功能不全、容量超负荷、胸腔压力增加、或者是特殊体位所致的压迫。

  4)测定CVP应注意及时完成零点校正,CVP的动态变化比单次测定值重要,必要时进行容量负荷试验。

  6、失血量监测

  1)通过脉搏、收缩、脉压、CVP、尿量、末梢循环、休克指数等来综合评估失血量及补液对循环的影响。

  2)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如:引流量+敷料重量测定、血红蛋白水平或红细胞压积水平变化评估失血量。

  7、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监测

  1)神经外科、显微外科要求绝对无体动的精细手术应监测之。

  2)手术结束无法确定肌松药肌松作用已完全消退患者,应监测之。

  8、心排血量监测

  1)静状态下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 CO)正常范围是4L/min~6L/min,心指数(CI)2.5~3.5L·min-1·m-2,每搏量(SV)为60~90ml。

  2)对于重要器官移植、复杂心脏手术或大血管手术合并心脏功能障碍及高龄>80岁患者手术应进行心排血量监测。

  9、脑功能监测

  1)围术期监测脑功能状态是反映患者镇静深度和意识状态,以防止患者术中知晓及避免过深麻醉。目前临床上监测脑功能变化采用神经电生理仪来监测,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有脑电双谱指数(BIS)、Narcotrend 脑电/意识深度(Narcotrend指数)监测等。

  2)BIS监测需用专用电极(传感器),其指数以以0~100表示,BIS<><>

  3)脑功能监测可参照《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快捷指南》。

  10、其它监测

  1)肺动脉压监测参照《围术期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快捷指南》

  2)凝血功能监测及其他血液生化监测等,根据临床需要必要时采用。

  四、手术麻醉期间患者具体监测的要求

  1、一般手术麻醉患者:需常规监测ECG、HR、SBP/DBP、MAP与SpO2。

  2、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包括喉罩置管通气)患者:需常规监测ECG、HR、SBP/DBP、MAP、SpO2、PETCO2身和尿量监测,加用麻醉深度监测能更好地实施精确麻醉。

  3、特殊手术麻醉患者:在气管手管全身麻醉常规监测的基础上,增加有创的桡动脉或足背内测定动脉压、CVP、体温和失血量监测;必要时行血气分析。

  五、监测仪器安全性检测

  1、各种监测仪器使常规检查仪器运行情况,仪器过完自检,显示状态正常,方可使用到手术患者。

  2、麻醉呼吸机便用前,应常规检查麻醉机活瓣,环路密闭状态和所浓度,气道压力和气体流量报警等应在正常状态,吸入麻醉药挥发罐能正常调节;麻醉机使用结束后应常规保养。

  3、同类监测仪和麻醉应有替代备用。

  附录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


  附注:1)监测基本要求和基本监测是完成每个麻醉必须做到的;(2)本标准暂不适用分娩镇痛和疼痛治疗;(3)在转运、搬运过程中或急救现场或监测仪器出现故障时持续监测可允许有短时间的中断。麻醉患者从手术(监测)床拖到转运床时,麻醉科医师的首要职责是保护患者的头颈部和维护气道通畅;(4)某些临床麻醉过程中,麻醉科医师可以进行补充监测或采用其他可靠的监测手段来替代基本监测,例如体外循环期间采用血气分析替代常规通气、氧合监测(5)任何监测设备和设施都不能取代麻醉科医师的临床观察和判断。

  参考文献(略)

  (新青年麻醉论坛)

  新青年麻醉论坛微信号:xqnmzcn

  新青年 新麻醉 新思想

  *合作,投稿,平台交流 请加微信:xyzcn99

  共创麻醉人自己的微平台,欢迎投稿荐稿! 请回复 06 查看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