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行功与健身——肖峰 2012/6/15 文/肖峰 2012刊于《武魂》 现代人的亚健康,一大原因是由于工作使身体长期处于单一僵硬不变的姿势造成的。能否把简易的练功健身融入到工作.生活之中?过去民间武术家在懂功法的前提下,都能在生活中“挤”出一些时间练功或在工作中练功,如八卦名家程廷华在磨眼镜的时候就配合武术功法进行,这样既完成了工作,又达到了健身练功的目的。而形意拳名家郭云深则在进城赶集途中,一路崩拳去,一路崩拳回,在行走中练拳。如果我们在上下班途中减少乗车,计划好行走的时间,并将这段时间安排为“行进健身法”子岂不是既低碳又经济?而且,上班前的运动可以使人精神振奋。正好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下班途中的运动可一扫一天疲惫,消除疲倦,以愉快的心情回家。 武当八卦行功就是在行进中锻炼的功法。掌握正确的功法.行走便可以成为身心舒畅、轻松愉快、张弛有度的健身享受。 行拳功与普通人散步有何区别? 不讲究要领,自由地散步。当然也可健身,但行拳功是武术技击家融拳理武功于漫步中的高层次的练功方法。故外形平常不为人知,而内在精义却奥妙无穷。 普通人行走急匆匆,身体硬梆梆,形态直挺挺,聊天说话,精气神外露、发散,只获得了外练的效果。从外形上比较,普通人行走散步如同一棵树木下有两只腿在机械走路,特征是以脚向前迈带小腿,以下带上,带动上体前移,因平常人生活中常用硬力,虽然手臂摆动,但上身僵硬,腰胯、膝、肩颈硬梆梆,所以这种运动是消耗型的,很快即疲倦,乏累。傍晚常看到一些人急匆匆如赶路般散步,这种锻炼,如同以锄挖地、担水一样付出体力,虽然也有运动量,出汗、发热,但它如同汽车颠簸行驶在乱石路上,为消耗性、磨损性运动,而非保养性运动。 以车来比喻,减震性差的如拖拉机,而高级轿车有优良的减震弹簧。无“减震”是一种“走”;有“减震”、全身各部位有弹性,很柔和,是另一种质量的“走”。武术技击中讲究“狼行虎坐”。狼在行走时搭拉着尾巴,晃动着腰身,显得很矫捷;在晃动中身体重心不停地移动着,让人捉摸不定,也就不易被破坏稳定性。 什么是僵劲?僵劲就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中形成的一种力,也是人体各部互相作用下产生在身体内部的一种本能力。 中华传统武术精华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形意八卦行功粗看如同散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