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健胃散(郭谦亨) [组成] 鸡子壳80克甘草20克贝母20克佛手20克 枳实10克 [功能] 理气解郁,制酸健胃。 [主治] 胃痛泛酸(相当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症见上腹 隐隐作痛,进食缓解,饥则痛显,痛处固定,发作规律,或灼热 嘈杂,脘闷腹胀,恶心呕吐,嗳气吞酸。 [用法] 鸡子壳拣去杂质,洗净烘干,枳实放麸上炒至微黄 色。同其它药共研成细粉,放入玻璃瓶内贮存备用。每日饭后1小 时,调服4克。 一 [方解] 胃、十二指肠溃疡,在中医则属“胃痛”之一。其 病位在上腹(偏右)或当“心窝”处,多由胆胃不和,气机阻滞, 以致邪郁胃脘。健胃散功能理气解郁,和中健胃。其中鸡子壳制 酸消饥止胃痛,止血敛疮治反胃;甘草和中护胃,缓急止痛。据 药理研究,前者含碳酸钙、磷酸钙有制酸作用;后者能使胃酸高 者降、低者升而起调节作用,其浸膏对“消化性溃疡”有抑制作 用。二者相偕,更增强制酸和保护粘膜作用而敛疮。再合浙贝母 之辛散苦泄,开郁散结;佛手、枳实之理气解郁,降浊升清,既 可使木郁解而不克胃,又能防甘草之甘腻壅滞,合为治脘痛、泛 酸之通用方。此方经数十年临床应用,治例甚多,效亦称著。然 而,疾病是不断变动进退的,脘痛也一样。此证初起多实,久则 寒热交错,虚实间见。始则在经多气滞,久则入络血亦瘀,故又 必须辨明虚实、寒热、气血而随证加减。 [加减] 疼痛势急,心烦易怒,嘈杂口苦,舌红苔黄燥,为 热郁,加石膏20克、大黄15克、芦根20克、川楝子12克;痛 而喜暖,涎冷,肢凉乏力,舌淡苔白,为虚寒痛,加黄芪40克、 白芍20克、肉桂10克;痛处固定,拒按,舌紫脉涩,为血瘀,加 丹参30克、郁金15克、三七15克、桃仁15;兼有黑便,或便血, 加大黄20克、三七15克、花蕊石15克、地榆炭20克、元胡15 克。 [按语] 本方药少、平和,舒肝理气、制酸、护膜,且散剂 调服,故最宜胃病。堪称简、便、廉、验之方。 . 附郭谦亨简介:生于1920年,陕西省榆林人,现为陕西中 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郭氏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并从医 于当地名医。1938年行医塞口,1955年在陕西中医进修学校任教, 担任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善长内科,尤精于脾胃病的诊治。. 通讯地址:陕西省中医学院。 邮编:710000。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内科药方(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