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体美学与儒家的身体智慧

 优雅a 2015-01-21

摘 要:本文尝试探讨舒特斯曼的身体美学与中国儒家的身体智慧之间的联系,整合不同哲学传统的资源,期待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关键词:身体美学 儒家 身体智慧

    理查德·舒斯特曼是实用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首先提出了身体美学这一概念,并论证了建立身体美学这一学科的必要性。在《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的中译本序当中,他写道:我从事身体美学研究已经十余年了,这本《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代表着我对于这个领域最全面的说明。本文尝试以此书为根据总结出舒特斯曼的身体美学观点。

    又因为舒特斯曼反复提到他的思想从中国古典哲学吸收了很多东西,与西方传统哲学强调身体与心灵的对立,并突出心灵压抑身体相比,中国传统哲学更强调身心的统一,更强调知行统一,所以与他的美学观点更切合。当被问到美国美学当前的发展及未来发展趋势时,舒回答道,他可以说说什么对未来是有意的。首先,来自不同哲学传统的资源将会整合起来,其次是美学中的理论与实践达到更多的整合。

    中国古典文化的核心是儒学,儒家的核心人物是孔子和孟子,所以本文结合孔子和孟子的修身养性的思想探讨儒家的身体智慧,尝试探讨舒特斯曼的身体美学与中国儒家的身体智慧的联系,整合不同哲学传统的资源,期待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一、舒特斯曼的身体美学

    在《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的中译本序当中,舒特斯曼介绍了他所选用的身体这个术语的含义:活生生的、感觉灵敏的、动态的人类身体,它存在于物质空间中,也存在于社会空间中,还存在于它自身感知、行动和反思的努力空间中。他所要建立的身体美学尽管也关心形体的外在之美以及其他一些外在的身体变现和标准,但是,它所探讨的主要是身体本身的内在感知与意识能力。舒特斯曼在此书中提出的基本观点是改良人们种种错误的身体意识,缓解生活中有此引发的各种问题,并使人们提高认识、增加成就和增强愉悦。

    舒特斯曼要提高的身体意识与西方哲学的身体意识是不同的。西方哲学尊崇、专注心灵而贬低身体。从柏拉图到基督教神学到现代哲学唯心论都采纳了对身体的批判路线,他们贬低身体、疏远身体,将之视为工具,只不过是一种外在手段。随之而来的推论则是:真正的自我必然是心灵或灵魂,从而自我知识和自我修养与身体知识、身体意识就没有任何关系。身体被当作是灵魂的奴仆或工具。

    舒特斯曼要提高的身体意识与我们当代文化提高的身体意识也不同。当代文化要么鼓吹大多数人都无法企及的身体容貌理想,使我们的身体意识只导向外表,而无视自己实际的身体感受、愉悦和能力;要么通过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各种娱乐不断刺激我们的感官,逐渐削弱我们保持安静、平稳和持续注意的能力。

    舒特斯曼是在身体美学这个框架下探索身体意识,这包括对身体意识的现象学研究,它旨在探索身体自我意识的不同种类、层次和价值——从根本性的无意识动机、无反思的身体习惯或习性、无中心的自动反应,到精确而具有主题的身体意向、身体自我意识和反思性的身体内省。舒在此书中探讨了综合运用身体意识的不同模型,从而改善我们的身体感性认识、身体活动和身体愉悦。

    舒特斯曼提出的身体美学的框架如下:身体美学可以被暂时定义为一门兼具批判与改良双重性质学科,它将身体作为感性审美欣赏与创造性自我塑造的核心场所,并研究人的身体体验与身体应用。

    身体美学的哲学价值舒总结了六点:1.我们可以通过改善身体这个工具的条件与应用来更好地认识世界。2.身体美学认为身体包括物质世界中的客体与指向物质世界的有意识的主体性,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3.身体美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行动。4.身体美学将身体视为产生愉悦感的场所与中介,有利于我们对美德与自制力的追求。5.各种身体习惯与感受反映着社会的主流统治,因此通过对这种身体习惯与身体感觉进行身体美学维度上的诊断分析,可以把身体压抑和产生压抑它们的社会条件一起克服掉。6.身体与心理发展有深刻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身体美学中的身体训练为精神康乐和心理自控提供了前提。综上可以看出,身体美学是将哲学关注的多元维度与身体联结,是一个跨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领域。

    身体美学被舒特斯曼划为三个基本分支:首先是分析的身体美学。它是身体美学的一门描述性与理论性的分支,主要解释身体感知与身体训练的本质及其身体在我们认识世界与建构世界的作用。它除了探讨心灵哲学、本体论与认识论中的涉及身心关系及身体因素在意识与行为中发挥的功能等一些传统的论题之外,也包括谱系学、社会学与文化分析。其次是实用的身体美学。实用的身体美学与分析身体美学的描述性的逻辑不同,它有着鲜明的规范性、说明性特征。它提出了一些改善身体的特殊方法并对其进行比较批评。这些身体训练方法按照不同方式可分为整体身体训练与局部身体训练;按照指向的不同,可分为自我指向于指向他人;按照其主要倾向是朝向外部面貌还是内部体验,可分为表象性的身体美学、体验性的身体训练与表演性的身体美学。第三是实践的身体美学。它与生产文本无关,它追求的是身体训练实践(包括表象性的、体验性的或表演性的等模式)。通过这些明智的身体训练实践,可以提升和改良身体自我。

    二、儒家的身体智慧

    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以积极参与社会为特色。儒学的修身养性观浸润着大多数中国人。纵观儒家养生修身之智慧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修身与养德 

    孔子的儒家学说中有一段关于修身的著名论述,《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其修身完全是从政治和道德的角度出发。修身的方法是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认为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用。

    孔子涉及明确的长寿概念者至少有二处:一是《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二是《礼记·中庸》的故大德……必得其寿。这里,儒家的身体智慧是从道德方面论述的。一个人若可以做到孔子所谓的,便可身体健康、快乐长寿。《论语》中讲到内涵丰富。这里列举一处:颜源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此外,孔子著名的君子三戒也蕴含着丰富的身体智慧。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三戒,极为准确地抓住了不同年龄段人群性格中的弱点,为不同年龄的人提供了修身指南。

由此看来,作为儒家文化开创者的孔子所提倡的修身养性理论和方法,其实质在人的道德伦理修养,主要围绕人性的自我完善立论。

    2.强筋骨 

    孔子在修身养性方面主要强调内在功夫。但一个人光有内在修养还不够,还需要锻炼身体使筋骨强壮。因此孟子提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从而成为筋骨强劲、体魄健全、人格完善、身心相适的强者。这样的人不至于涉水则足痉,登山则气泊,才能修炼出能完成天降大任的身体。

    3.养气 

    古人认为气为万物之本源。它充塞天地之间,赋万物之形,推动万物的运转,人必须以气充养。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他认为:其为气也,至大至刚,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由此可见儒家的身体智慧要善于养气。

综上可见,儒家的身体智慧是全方位的,它将锤炼身心、健全体格、涵养意志、完善人格熔于一炉,相互补充,相互推动,体现了中国人的大智慧。

    舒特斯曼的身体美学与儒家的身体智慧的相通点在于:两者都注重身体修养,认为人要有意识地加强身体修养。两者的哲学价值基本相通:通过加强自身的修养更好的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两者的不同点在于:舒的身体美学是系统的,而儒家的身体智慧则散布在儒家的经典书卷中。前者侧重加强人的身体意识,后者的重点在于加强人的道德修养;前者注重人与他所处的物理环境的关系,后者注重人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关系;前者更多从生理学、神经学、心理学方面论述,后者更多从社会学、伦理学方面论述;前者的论证方法是批判的思辨思维,后者更多是综合论述的思维。

    本文总结了舒特斯曼搭建的身体美学的学科框架,同时分析发掘出儒家的身体智慧,以期在古今、中西哲学中搭建一座桥梁。

作  者:张军华,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